常朝宜

《醫學脈燈》~ 脈神(通一子著)

回本書目錄

脈神(通一子著)

1. 脈神(通一子著)

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有諸內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矧人之疾病,無過表、里、寒、熱、虛、實,只此六字業已盡之。六者之中,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蓋凡以表症、里症、寒症、熱症,無不皆有虛實,既知表裡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且治病六法,無逾攻補,用攻用補,無逾虛實。

欲察虛實,無逾脈息。雖脈有二十四名,主病各異。然一脈能兼諸病,一病能兼諸脈。其中隱微,大有玄秘,正以諸脈中亦有虛實之變耳。言脈至此,有神存矣。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跡,則毫釐千里,必多迷誤,故予特表此義。有如洪濤巨浪中,則在乎牢執舵杆;而病值危篤,則在乎專辨虛實。

虛實得真,則標本陰陽,萬無一失。其或脈有疑似,又必兼症兼理,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緩孰急。能知本末先後,是即神之至也矣。

十二經

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手少陽三焦;手太陰肺,手少陰心,手厥陰心包絡;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足少陽膽;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厥陰肝。

五臟正脈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

五臟平脈

肝脈來,弱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乃弦長而兼和緩柔軟之象也)。

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

五臟病脈

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盈實而滑,弦之太過也。長竿無梢,失和緩之意。此弦多胃少,故肝病)。

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至全曲,鉤多胃少之象,故心病)。

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如雞舉足,雖不能如踐地之和,亦不至如鳥距之疾,弱多胃少之象也)。

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毛,曰肺病(不上不下,澀之象也。如循雞羽,浮之象,毛多胃少,肺病將見也)。

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引葛者,牽引蔓之象也。按之益堅,則石多胃少,腎病矣)。

五臟死脈

肝脈來,急益勁,如張新弓弦,曰肝死(如新張弓弦,絕無胃脈也)。

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前曲者,輕舉而堅大;後居者,重按而牢實也;操帶鉤者,狀其彈指之象,但鉤無胃氣矣)。

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鳥啄者,狀其硬;鳥距者,狀其急;屋漏者,亂也;水流者,散也。胃氣全無,脾死必矣)。

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如物之浮,則無根;如風吹毛,則散亂。但毛無胃氣,則肺絕矣)。

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索而曰奪,則互張而疾急,石而曰彈,堅勁而無倫矣。但石無胃氣,故腎死)。

五臟真脈

真脈,即死脈也。不見胃氣,乃名真藏脈。李士材云:凡真藏脈見者,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然,如按琴瑟。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膚。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彈石狀,辟辟然。

衝陽

衝陽者,胃脈也(一曰趺陽,在足面大指間五寸骨間動脈是也)。凡病勢危篤,當候衝陽,以驗其胃氣之有無。蓋土為萬物之母,資生之本也。故經曰:衝陽脈絕,死不治。

太谿

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後踝後跟骨上陷中動脈是也)。凡病勢危篤,當候太谿,以驗其腎氣之有無。蓋水為天一之元,資始之本也。故經曰:太谿絕,死不治。

太衝

太衝者,肝脈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經曰:診病人太衝脈,可以決生死。

同按:《難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