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李中梓沈微垣脈位原圖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白話文:

手腕內側兩旁的地方,表示兩肋。手腕外側用來診斷腎,手腕內側用來診斷腹部。

中指上部,左手外側用來診斷肝臟,內側用來診斷橫膈膜;右手外側用來診斷胃,內側用來診斷脾臟。

食指上部,右手外側用來診斷肺臟,內側用來診斷胸中;左手外側用來診斷心臟,內側用來診斷膻中。

余按李氏上圖,左寸候心、膻中,關候肝與膈中,尺候腎及腹中小腸膀胱;右寸候肺及胸中,關候脾與胃,尺候腎及腹中大腸。所配六部,僅得脾與胃候、腎與膀胱候,其部位上下與藏府表裡相當,余皆錯配。欲遵《內經》候法,豈可令脈位混淆如此乎?不思《內經》候法言其概,叔和候法言其詳。

白話文:

根據李氏的圖表,左手寸口脈診斷心臟和膻中,關脈診斷肝臟和橫膈膜,尺脈診斷腎臟和腹中、小腸和膀胱;右手寸口脈診斷肺臟和胸部,關脈診斷脾臟和胃,尺脈診斷腎臟和腹中、大腸。診斷對應的六臟,只找對了脾胃及腎膀胱的脈位,它們的部位上下與臟腑內外的關係也相符,其餘都找錯了。如果要遵循《內經》的脈診方法,怎麼可以讓脈位如此混亂呢?不考慮《內經》的脈診方法只是概論,張仲景的脈診方法更加詳盡。

《內經》只言上中下之候病,叔和則備述藏府十二經絡之候疾,原不可混為一談。第欲取便初學,則叔和候法實為惟一無二之門徑。惜後世之言脈者,大都陰奉陽違,遂致真理幾晦。而先生一片苦心轉遭耳食者之盲目訕謗,殊為可嘆。茲將叔和先生《脈經》所載(兩手六脈所王五藏六府陰逆順第七篇)原文摘要錄後,以備考覈。

白話文:

《內經》只記載了上、中、下三種脈搏與疾病的關係。張仲景則詳細描述了藏腑和十二經絡的脈搏與疾病的關係。這兩種觀點並非混為一談。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張仲景的候脈方法是最佳途徑。遺憾的是,後世談論脈搏的人大多表面遵循,實際上卻違背,導致真理幾乎被掩蓋。而李時珍先生的一片苦心卻被一些人盲目誹謗,實在令人遺憾。現在將張仲景先生《脈經》中所載《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逆順第七篇》的原文摘要記錄如下,供參考考證。

其脈法贊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魂魄合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順男,右大順女(下略)。

白話文:

關於脈象的歌訣說:肝和心脈出現在左邊,脾和肺脈出現在右邊,腎和命門脈都出現在尺脈部位。魂魄與神氣,都出現在寸口脈。左脈主官(公務員),右脈主府(一般老百姓),左脈強大順暢主男性,右脈強大順暢主女性(以下省略)。

其分配六部云: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陰經也,與手太陽為表裡,以小腸合為府,合於上焦,名曰神庭,在鳩尾下五分。

白話文:

中醫將人體分為六部,其中「心部」位於左手腕關節前一寸的部位,也就是手少陰經所循行的路徑。手少陰經與手太陽經表裡相配,與小腸相合為府,屬於上焦,稱為「神庭」,位於鳩尾下五寸。

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足厥陰經也,與足少陽為表裡,以膽合為府,合於中焦,名曰胞門,在太倉左右三寸。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裡,以膀胱合為府,合於下焦,在關元左。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手太陰經也,與手陽明為表裡,以大腸合為府,合於上焦,名呼吸之府,在雲門。

脾部在右手關上是也,足太陰經也,與足陽明為表裡,以胃合為府,合於中焦脾胃之間,名曰章門,在季肋前一寸半。

白話文:

脾臟位於右手掌的上邊,屬於足太陰經脈。足太陰經與足陽明經是表裡關係,與胃相合成為腑,在脾胃之間的中焦部位,有一個穴位叫「章門」,在肋骨下方、肚臍上邊一寸半處。

腎部在右手關後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裡,以膀胱合為府,合於下焦,在關元右。左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

白話文:

腎臟位於右手肘後的小指側,屬於足少陰經。足少陰經與足太陽經相互表裡,與膀胱相合為陰腑,位於下焦,在關元穴的右側。左側屬於腎臟,右側是子宮(女子)或輸精管(男子),統稱為三焦。

今考運氣合藏府十二經絡圖、訂正脈位圖、及左右三部藏府圖、寸關尺定位圖,確定不易之理,一以貫之,並考正《脈訣》論於後。

白話文:

現在研究運行的氣與收藏的臟腑十二經絡圖、訂正脈絡位置圖、以及左右三部臟腑圖、寸關尺定位圖,確定不變的原理,用它貫穿所有理論。同時也對《脈訣》論進行考證和訂正。

2. 運氣合藏府十二經絡圖

【附】,運氣合藏府十二經絡歌

醫明陰陽五行理,始曉天時民病情。五運五行五氣化,六氣天地陰陽生。火分君相氣熱暑,為合人之藏府經。天干起運地支氣,天五地六節制成。注:學醫業者,必要明天地、陰陽、五行之理,始曉天時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人皆知五運化自五行、五質、五氣也,而不知六氣化自天地、陰陽、六質、六氣也。

白話文:

懂得陰陽和五行原理的道理,才能瞭解天氣變化和人的病情。五運、五行和五氣相互轉化,六氣則是由天地陰陽產生的。火分為君相之氣,主掌暑熱,與人體的臟腑經絡相呼應。天干運化帶動地支之氣,天有五運,地有六氣,相互制約。

註解: 學習醫術的人一定要明白天地、陰陽和五行之理,才能理解天氣的變化規律和人的生病原因。人們都知道五運是由五行、五質和五氣轉化而來,卻不知道六氣是由天地、陰陽、六質和六氣轉化而來的。

六質者即經曰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也。六氣者即經曰風暑濕燥寒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也。是以在地之火分為君火、相火,在天之氣分為熱氣、暑氣,為合人五藏六府、包絡、十二經也。天干陰陽合而為五,故主五運。甲化陽土,合人之胃,己化陰土,合人之脾。

白話文:

「六質」是指《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木、火、土、金、水、火,它們是地之陰陽,與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相應。

「六氣」則是指《黃帝內經》中說的風、暑、濕、燥、寒、火,它們是天之陰陽,與三陰三陽相應。

所以,地之火分為君火和相火,天之氣分為熱氣和暑氣,它們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包絡和十二經絡相配。

天干的陰陽結合而成「五行」,所以五行主宰著「五運」。甲化變為陽土,對應人體的胃;己化變為陰土,對應人體的脾。

乙化陰金,合人之肺,庚化陽金,合人大腸。丙化陽水,合人膀胱,辛化陰水,合人之腎。丁化陰木,合人之肝;壬化陽木,合人之膽。戊化陽火,合人小腸;癸化陰火,合人之心。相火屬陽者,合人三焦,相火屬陰者,合人包絡。此天干合人之五藏六府、十二經也。地支陰陽合而為六,故主六氣。

白話文:

乙屬陰金,對應人體肺臟。庚屬陽金,對應人體大腸。丙屬陽水,對應人體膀胱。辛屬陰水,對應人體腎臟。丁屬陰木,對應人體肝臟。壬屬陽木,對應人體膽臟。戊屬陽火,對應人體小腸。癸屬陰火,對應人體心臟。此外,陽屬相火對應人體三焦,陰屬相火對應人體包絡。這些天干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以及十二經脈。地支的陰陽相合形成六種元素,稱為六氣,也影響著人體。

子午主少陰君火,合人之心與小腸也;丑未主太陰濕土,合人之脾與胃也;寅申主少陽相火,合人之三焦包絡也;卯酉主陽明燥金,合人之肺與大腸也;辰戌主太陽寒水,合人之膀胱與腎也;巳亥主厥陰風木,合人之肝與膽也。此地支之合人五藏六府十二經也。天數五,而五陰五陽,故為十干;地數六,而六陰六陽,故為十二支。

白話文:

子、午時主導少陰君火,對應人體的心臟和小腸;醜、未時主導太陰濕土,對應人體的脾臟和胃;寅、申時主導少陽相火,對應人體的三焦和包絡;卯、酉時主導陽明燥金,對應人體的肺臟和大腸;辰、戌時主導太陽寒水,對應人體的膀胱和腎臟;巳、亥時主導厥陰風木,對應人體的肝臟和膽囊。這些地支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天數有五,包含五陰五陽,所以有十天干;地數有六,包含六陰六陽,所以有十二地支。

天干之五必得地支之六以為節,地支之六必得天干之五以為制,而後六甲成歲。氣備,故一歲中運以七十二日五位分主之,六氣以六十日六部分主之。

白話文:

天干中的五個字一定要搭配地支中的六個字來控制,地支中的六個字一定要搭配天干中的五個字來制約,這樣才能完成十二地支所組成的年。氣候齊備,所以一年中,每隔72天就會由五行之一當令,每一氣運行60天,就會由六氣中的一種當令。

3. 訂正王叔和藏府脈位圖

左寸浮以候小腸,沉以候心。左關浮以候膽,沉以候肝。左尺浮以候膀胱,沉以候腎。右寸浮以候大腸,沉以候肺。右關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右尺浮以候三焦,沉以候包絡。寸主上焦,候胸中至頭之有疾。關主中焦,候膈中至臍之有疾。尺主下焦,候腹中至足之有疾。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白話文:

左手寸口(靠近手腕)浮脈:反映小腸的狀況;沉脈:反映心的狀況。

左手關口(中間):浮脈:反映膽的狀況;沉脈:反映肝的狀況。

左手尺口(遠離手腕):浮脈:反映膀胱的狀況;沉脈:反映腎的狀況。

右手寸口(靠近手腕):浮脈:反映大腸的狀況;沉脈:反映肺的狀況。

右手關口(中間):浮脈:反映胃的狀況;沉脈:反映脾的狀況。

右手尺口(遠離手腕):浮脈:反映三焦的狀況;沉脈:反映包絡的狀況。

寸口主上焦:反映胸部到頭部的病症。

關口主中焦:反映膈膜到肚臍的病症。

尺口主下焦:反映腹部到腳部的病症。

前面脈位反映前面的臟腑,後面脈位反映後面的臟腑。

脈象完全浮現者:反映胸喉中的病症。

脈象完全沉入者:反映少腹、腰、股、膝、脛、足中的病症。

4. 考正《脈訣》論(劉本昌)

圭齋歐陽公曰:切脈於手之寸口,其法自秦越人始,蓋為醫者之祖也。乃採摘岐黃《內經》,發《靈》、《素》之旨,設為八十一難,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即知病之所在。後世脈理由此而起。至晉·王叔和著《脈經》十卷行世,迨後諸家力為辯妄,誣稱偽訣,沿襲錯誤已數百年矣。

白話文:

圭齋的歐陽公說:在手腕寸口切脈,這種方法是由春秋時期的秦越人發明的,他是醫學的鼻祖。他根據《黃帝內經》的內容,發揮《靈樞》、《素問》的精髓,提出了八十一道疑難,即使不切脈、望色、聽聲音、看形貌,也能知道疾病的所在。後世的脈學都是由此而來。到了晉代,王叔和編寫了十卷《脈經》流傳於世,但後來的一些醫家極力辯駁,誣稱它是偽術,沿襲了數百年的錯誤。

余考清,沈微垣所著《脈訣規正》,其辯妄言晉王叔和始以脈鳴世,撰有《脈經》,可謂詳切。惜其誤以大小腸候之兩寸,致謬於本朝。高陽生竊其名,杜撰《脈訣》,配以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作歌成帙。人咸謂其淺近易於誦習,竟不知以假亂真,而《脈經》幾隱晦也(沈辨止)。

白話文:

我考證了沈微垣所著的《脈訣規正》,他認為王叔和是第一個以脈診聞名的晉朝人,並且撰寫了《脈經》,可以說很詳盡。可惜他誤將大腸和小腸的脈象安排在兩寸脈上,導致後世的錯誤。高陽生盜用了王叔和的名聲,杜撰了《脈訣》,將左寸脈配上心、小腸、肝、膽、腎,右寸脈配上肺、大腸、脾、胃、命門,並且編成歌訣。大眾都認為《脈訣》淺顯易懂,便於學習,卻不知道以假亂真,而真正的《脈經》幾乎被掩蓋了(沈微垣的辨正結束)。

又按明李中梓以崔嘉彥四言脈訣撰為新著,其辯妄謂高陽生托王叔和之名者也:自偽訣訛傳,脈法久晦,雖闢之者代有其人,奈習之者恬不知改。余(李中梓)欲起而正之。固知微塵無足岳之能,滴露乏添江之力。然天下萬世,豈無明眼?雖信余言或不及信偽訣,而信偽訣何如其信《內經》耶?今以《內經》脈法為圖,因以數言正其疵誤,但細心閱之,則鳧脛蛇足自當立辯。

白話文:

根據明朝李中梓,他根據崔嘉彥的四言脈訣撰寫了一部新著。他在論述中駁斥了高陽生假冒王叔和之名的說法:自從偽脈訣流傳以來,脈法就逐漸失傳。儘管有許多人指出了其中的謬誤,但學習脈法的醫生們卻充耳不聞,不思改進。我(李中梓)決心站出來糾正這種錯誤。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就像滄海一粟,無法撼動大山。但時光流逝,難道不會有人覺醒嗎?即使相信我的話的人可能不多於相信偽脈訣的人,但相信偽脈訣又怎麼能比相信《內經》呢?現在,我根據《內經》脈法繪製了一幅圖表,並用一些文字糾正了偽脈訣中的錯誤。只要仔細閱讀,是非曲直自然一目瞭然。

圖中列左寸之心候膻中,左關之肝候膈中,左尺之腎候小腸膀胱,右寸之肺候胸中,右關之脾候胃中,右尺之腎候大腸,此《內經》之三部候法也。府不及膽者,寄於肝也。不及大小腸膀胱者,統於腹中也。至偽訣(李中梓指王叔和)以大小腸配於寸上,以三焦列於左尺,以命門列於右尺,及乎厥陰膻中竟置而不言,不可不為辨,使後學有確然可遵之法也。

白話文:

中醫典籍《內經》記載有三部候診法:

  • 左邊手腕「寸口」位置的脈象反應膻中。
  • 左邊手腕「關脈」位置的脈象反應膈中。
  • 左邊手腕「尺脈」位置的脈象反應小腸和膀胱。
  • 右邊手腕「寸口」位置的脈象反應胸中。
  • 右邊手腕「關脈」位置的脈象反應胃中。
  • 右邊手腕「尺脈」位置的脈象反應大腸。

需要注意的是,膽的脈象寄託於肝脈;小腸、大腸和膀胱的脈象統屬於腹中。

後世有人錯誤地將大小腸脈象分配到「寸口」位置,將三焦脈象分配到左邊「尺脈」位置,將命門脈象分配到右邊「尺脈」位置,而且竟然不提膻中的脈象。

必須糾正這些謬誤,讓後學者有一個確切可依循的診脈方法。

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古今之通論也。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有是理乎?滑伯仁見及此,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隻眼云云(李中梓辨止)。今余仍遵叔和,未敢與沈、李苟同者,請申其說。

白話文:

脈寸部位主要對應人體上焦,可用來查看胸部情況;脈關部位主要對應人體中焦,可用來查看膈部情況;脈尺部位主要對應人體下焦,可用來查看腹部情況。這是古代和現代中醫學的共識。

但《偽訣》卻沒有遵循這個規律,直接用脈寸部位來看待下焦腹中的大腸小腸,這是不合理的。滑伯仁看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用左尺部位來看待小腸、膀胱和前陰部位的疾病,用右尺部位來看待大腸和後陰部位的疾病,他的見解被稱為千古獨到的見解。

但我仍然尊重李中梓的觀點,不敢輕易同意沈、李的說法。我將進一步闡述我的論點。

蓋叔和所配脈位,其於藏府表裡經穴一一貫通,章章可考。如左寸心配小腸,以心與小腸相表裡也;左關肝配膽中,以肝與膽相表裡也;左尺腎配膀胱,腎與膀胱相表裡。右寸肺配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裡,右關脾配胃中,脾與胃相表裡;右尺胞絡配三焦,胞絡與三焦相表裡。其言表裡者,謂十二經之表裡也。

白話文:

叔和所記載的脈位,與內臟表裡及經穴都一一對應,清晰可見。例如:

  • 左寸脈對應小腸,因為心和小腸表裡相應。
  • 左關脈對應膽中,因為肝和膽表裡相應。
  • 左尺脈對應膀胱,因為腎和膀胱表裡相應。
  • 右寸脈對應大腸,因為肺和大腸表裡相應。
  • 右關脈對應胃中,因為脾和胃表裡相應。
  • 右尺脈對應三焦,因為胞絡和三焦表裡相應。

這裡提到的「表裡」,指的是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

越人晰言藏府之配合,三十八難推言藏五府六之理,意謂三焦一府,其經屬手之少陽,此府不同各府之在內,而屬在於氣衝之分。府也者,內焉五,外焉一,所以言府有六也。三十九難又推言府五藏六之說,以三焦不屬於五藏,故言府有五焉。以腎有兩藏,故言藏有六焉。所謂兩臟者,其左為腎、右為命門。

白話文:

越人晰言解釋人體內臟的配合關係時,在第三十八章中提出「藏五府六」的理論,意思是說三焦是一個「府」,它的經脈屬於手少陽,但這個「府」不同於其他五個「府」位於體內,而是存在於氣衝的部位。

所謂「府」,指的是內部有五個,外部有一個,所以說「府有六」。

在第三十九章中,越人晰言更進一步提出「府五藏六」的說法,因為三焦不屬於五臟,所以他認為「府有五」。而腎有兩個臟器,所以他認為「藏有六」。這兩個臟器,左邊的是腎,右邊的是命門。

今即其說而引申之,直可定其左為腎、右為手厥陰包絡,恰配手少陽三焦。

蓋三焦、包絡,一外府一外藏,以十二官為憑,亦確合二十經之數也。夫脈之應於指下者,必內藏府而外經絡,循經而朝於寸口。考《素問·靈蘭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三焦和包絡,一個是外在的府,另一個是外在的藏,以十二臟腑為依據,也確實符合二十經絡的數量。脈象在手指上顯示出來,一定是內在的臟腑影響了外在的經絡,沿着經絡運行,然後在寸口會合。根據《素問·靈蘭祕典》的記載: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從這裏產生。肺,是宰相之官,調整氣息從這裏產生。肝,是將軍之官,謀略從這裏產生。膽,是中正之官,決斷從這裏產生。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音,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所謂膻中者何?包絡是也。觀此包絡一藏配三焦之府,以足十二經脈之數,其來已久,非創說也。

白話文:

**膻中:**大臣所管理的器官,負責產生喜悅的心情。

脾胃: 倉庫管理員,負責儲存和消化食物。

大腸: 傳遞通道,負責吸收水分,形成糞便。

小腸: 接受和吸收食物,負責消化和吸收。

腎臟: 負責增強體質,儲存精華。

三焦: 排水系統,負責調節水分代謝。

膀胱: 貯藏津液,並在氣化作用下排出液體。

所謂膻中是什麼? 指的是包絡。

這段文字說明瞭包絡這個器官與三焦系統的關係,並且指出十二經脈的配對系統由來已久,並非近代才創立的理論。

至於心配小腸,肺配大腸,均配合在下之府,則又有說。越人《三十五難》曰: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沈、李闢妄,言經絡相為表裡,診候自有部位,其說尤為乖謬。不思診候部位者,原欲知藏府表裡病情屬何經絡也,豈可離棄一切,空談部位哉!況辯文於厥陰膻中竟置而不言,而《脈訣》以命門寄診右尺,包絡之位究未嘗遺卻膻中部位。夫命門寄診,藉此決人生死,併合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以成六脈之名。

白話文:

至於心配小腸,肺配大腸,都是與位於身體下部的臟腑相配,這點另有一種說法。越人《三十五難》中說:經典記載,心臟滋養肺臟、肺臟保護心臟,暢通人體陽氣,所以心臟位於身體上部;大腸和小腸傳導陰氣而向下,所以位於身體下部,因此它們相差甚遠。沈、李兩人駁斥這種說法,認為經絡表裡相合,診斷時自然有對應的部位,他們的說法尤其錯誤。忽略診斷部位者,本是為了了解臟腑表裡的病況屬於哪條經絡,豈能捨棄一切,空談部位呢?況且,《辨難文》中關於厥陰膻中的部位都放置在一旁不說,而《脈訣》中以命門診斷右手寸脈,包絡的部位終究沒有遺漏膻中部位。命門寄診,用來判斷人的生死,並與左手的心、肝、腎以及右手肺、脾、命門對應,形成六脈的命名。

命脈非正經正臟無待言矣。越人反復詳言,瞭如指掌,沈李竟以為非而置辯。若依彼心配膻中而診,是君相二藏並位,位雖近心而職司下部,況膻中為氣海,其氣聚之海在兩乳間,而生氣之海則在臍下一寸三分。夫真心為君火,包絡為相火,三焦為氣之父,心胞為血之母,二經相為表裡,豈有舛謬哉。

白話文:

命脈不是正經,臟腑就更不用說了。越人反覆詳細地說明,如同指掌般清楚明瞭,而沈李竟認為不是,還提出辯論。如果根據他所說的,將膻中作為診治君相二臟的部位,那就會把君相二臟並列,雖然它們靠近心,但它們的功能卻在下部。況且膻中是氣海,氣聚之海在兩乳之間,而生氣之海則在臍下一寸三分處。真心的火屬君火,包絡的火屬相火,三焦是氣的父親,心胞是血的母親,這兩條經絡互相表裡,怎麼會有差錯呢?

今改右尺為包絡藏,命門為寄診部,以別諸家之辯妄,安配三焦之府位確無疑義。茲以相生、相剋、相制之理證之。

白話文:

現在重新將右尺定為包絡藏,將命門定為寄診部,這樣就可以區分不同的醫家間的爭論和謬誤,明確分配三焦的部位,不會再有疑惑。現在從相生、相剋、相制的原理來證明。

夫相生者右尺少火生右關脾土,右關脾土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生左尺腎水,左尺腎水生左關肝木,左關肝木生左寸心火,心火又生少火,所謂生生不絕,此相生之義也。相剋相制者,左寸心火克右寸肺金,賴金之子水相制也;左關肝木克右關脾士,賴土之子金相制也;左尺腎水克右尺少火,賴火之子土相制也,是對待不移之理。此相剋相制之義也。

白話文:

相互生長的規律:右手尺脈的少火之氣生長右手關脈的脾土之氣,右手關脈的脾土之氣生長右手寸脈的肺金之氣,右手寸脈的肺金之氣生長左手尺脈的腎水之氣,左手尺脈的腎水之氣生長左手關脈的肝木之氣,左手關脈的肝木之氣生長左手寸脈的心火之氣,心火之氣又生長少火之氣,如此循環不息,這就是「生生不絕」的道理。

相互制約的規律:左手寸脈的心火之氣剋制右手寸脈的肺金之氣,但肺金之氣的兒子腎水之氣制約心火之氣;左手關脈的肝木之氣剋制右手關脈的脾土之氣,但脾土之氣的兒子肺金之氣制約肝木之氣;左手尺脈的腎水之氣剋制右手尺脈的少火之氣,但少火之氣的兒子脾土之氣制約腎水之氣。這是對立而不會發生變化的真理,這就是「相剋相制」的道理。

再舉所辨三部,心與小腸,肺與大腸,包絡與三焦,取十二經表裡原絡,先主後客之確據再證之:心經里之原穴神門,小腸表之絡穴支正,小腸表之原穴腕骨,心經里之絡穴通里;肺經里之原穴太淵,大腸表之絡穴偏歷,大腸表之原穴合谷,肺經里之絡穴列缺,三焦表之原穴陽池,心經里之絡穴內關,心經里之原穴大陵,三焦表之絡穴外關是矣。

白話文:

再舉出所辨別的三部:心與小腸、肺與大腸、包絡與三焦,從十二經表的裡絡脈系統中,找出先主後客的證據進一步證明:心經裡的原穴是神門,小腸表的絡穴是支正,小腸表的原穴是腕骨,心經裡的絡穴是通裏;肺經裡的原穴是太淵,大腸表的絡穴是偏歷,大腸表的原穴是合谷,肺經裡的絡穴是列缺,三焦表的原穴是陽池,心經裡的絡穴是內關,心經裡的原穴是大陵,三焦表的絡穴是外關。

二十五難曰:有十二經,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經何等經也?夫十二經者,心、肝、脾、肺、腎、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更加包絡,共十二經也。十二經中除在外之循經,凡有三百零四正穴,彼反以十二正經不列於六部正位,訛配心與包絡同診。夫心為藏,包絡亦為藏,心配包絡,即藏配其藏,非配其府也。

白話文:

第二十五個疑點說:有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十一竅,其中哪一條經脈沒有被包括在內呢?這十二條經脈是:心、肝、脾、肺、腎、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再加上包絡,一共十二條經脈。十二條經脈中,除了在體表面循行之外,還有三百零四個主要穴位。但是有人錯誤地將十二正經不列入六部正位,而是錯誤地將心經和包絡經配在一起診斷。心臟是藏腑,包絡也是藏腑,將心經和包絡經配在一起,就是藏腑配藏腑,而不是藏腑配腑臟。

又訛配肺與胸中,肝與膈中,將大小腸、膀胱、兩腎列於兩尺,使正經錯亂無容身之地。蓋脈有六脈,人所共知之,恰好六部,一藏一府,天然配合十二經脈,以知表裡陰陽虛實之病情,彼何加入無經絡之胸中膈中,使大小腸逼至下部,擠兩尺之候多端,其理可通乎?抑有經絡可憑乎?但彼心與膻中及大腸於右尺,小腸於左尺,位雖訛配,而名猶在十二經之內。

白話文:

而且還錯誤地將肺配在胸腔裡,肝配在膈膜裡,把大、小腸、膀胱、兩腎都歸在兩尺脈上,讓正經錯亂無處安身。脈有六條,這是人所共知的,剛好對應六腑(胃、大腸、小腸、膽、三焦、膀胱),一藏一府,自然配合十二經脈,就可以知道病情的表裡、陰陽、虛實。他為什麼要加入沒有經絡的胸腔和膈膜,使大、小腸被擠到下部,讓兩尺脈的診斷方法變得多種多樣,他的道理說得通嗎?抑或有經絡可以依據呢?只不過他把心臟和膻中以及大腸歸在右尺脈上,小腸歸在左尺脈上,位置雖然分配錯誤,但名稱仍然在十二經脈之內。

若胸中膈中無藏府表裡之配合,居於經外而強為藏府者,有是理乎?開言遵《內經》之候法,以壓天下後世,不知秦越人採摘《內經》,發《靈》、《素》之旨,豈扁鵲《難經》不知《內經》為法,欲貽誤後人乎?若沈、李闢論中述《內經》寸部候上焦至頭之有疾,關部候中焦至腹中之有疾,尺部候下焦至足之有疾,此《內經》本指胸中、膈中、腹中,上中下三焦之候法,而言非為左右六部十二經藏府脈位而言。後世不揣,承訛妄辨,使王叔和、高陽生有功不著,反受庸俗之誣辯,實不知此候法矣。

白話文:

如果胸中的膈膜中沒有內臟器官的配合,卻有位於經脈之外的地方強行為內臟器官的,這樣的道理存在嗎?有人開口就說要遵循《黃帝內經》的切脈方法,用來壓迫後世的醫學界,不知道秦越人只摘取了《黃帝內經》的皮毛,發揮了《靈樞經》和《素問經》的要義。難道扁鵲的《難經》不知道《黃帝內經》的脈法,打算誤導後人嗎?如果沈金鰲和李東垣在他們的論著中所述,《黃帝內經》的寸口部位診斷上焦至頭部是否有疾病,關部部位診斷中焦至腹部是否有疾病,尺部部位診斷下焦至足部是否有疾病,這是《黃帝內經》原本指的是胸中、膈中、腹中,上中下三焦的切脈方法,不是指左右六部十二經脈的內臟器官脈位。後世不慎重,承襲錯誤並妄加解釋,讓王叔和、高陽生的功績得不到認可,反而受到庸俗的污衊和辯論,實在是不明白這種切脈方法。

籲,數百年來往往注書言脈者,皆稱偽訣,至彼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王注外謂外側,里謂內側。李注外謂前半部,里謂後半部。若謂外側、內側為是,則脈有兩條;若謂前半部、後半部為是,則脈截斷矣。此候腎候腹難為後世法。叔和評以浮沉候之,伊亦有辯言。謂《脈訣》左寸浮以候小腸之脈,沉以候心之脈,設或單浮則心脈無矣。

白話文:

唉呀,幾百年來,常常註釋《脈訣》這本書的人,都把這本書的內容說成是假訣竅。比如說,他們認為在尺脈的外側可以號出腎的脈象,在尺脈的內側可以號出腹部的脈象。王注釋「外」是指尺脈的外側,「裡」是指尺脈的內側。李注釋「外」是指尺脈的前半部,「裡」是指尺脈的後半部。如果說尺脈有外側和內側,那麼脈就有兩條;如果說尺脈有前半部和後半部,那麼脈就會斷開。這種用尺脈號腎和腹的方法,後人很難效仿。張仲景評論說可以根據脈的浮沉來號,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辯解。他說,《脈訣》中提到左寸脈浮可以號出小腸的脈象,沉可以號出心的脈象。假設脈只有浮的話,那就沒有心的脈象了。

經曰心脈絕,死不治。心脈可以一日無乎?余謂此辯若借設,或難罄其言。夫人身之疾病切脈雖知,實無真藏形跡,不過十二經脈上朝於寸口可診,豈有絡於不經之胸中膈中,而不能絡於在經之大腸小腸乎?若謂不然,只可頭疾診乎頭,足疾取乎足脈乎?然沈微垣五行圖中,六脈亦列相火於右尺。李中梓四言脈中,有命脈將絕之文,五臟本脈有右尺相火與心同斷之句。

白話文:

原文:

經上記錄,心脈一旦停止,就無法救治。請問,心脈難道能停止一天嗎?

我認為這種說法只是假設,未必能完全解釋原因。人的身體疾病,雖然可以通過把脈知曉,但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臟腑形體。只是十二經脈會在寸口這個部位顯現出來,方便診察。難道會有經脈通往不屬於經絡的胸部和膈膜,卻不能通往屬於經絡的大腸和小腸嗎?如果說不是這樣,難道頭痛只能診斷頭部,腳痛只能通過腳部的脈象來判斷嗎?

然而,沈微垣的《五行圖》中,六條脈絡也將相火列於右寸。李中梓的《四言脈》中,記載了脈象將要消失的症狀,以及五臟本脈中右尺相火與心脈同時斷絕的說法。

審若是,則命脈究於何部可診?彼辟命門無經絡,妄配右尺,而其配在右尺者為相火,因包絡屬火同氣,連位寄此,決人生死也。前辯大小腸在下焦腹中,不宜越中焦而候寸上,何以又言陽維脈從左手足少陰腎經斜至寸上手太陽小腸之位,豈非心脈當配小腸乎?何辯文矛盾若此!

白話文:

仔細考察,那麼命脈究竟應該在身體哪個部位進行診斷?有人說命門沒有經絡,所以錯誤地將其配在右手寸脈上,但是配在右手寸脈上的其實是相火脈,因為包絡屬於火性,與相火同氣相通,所以相火脈凝聚在這裡,掌握著人的生死。前面已經說過,大腸和小腸位於下焦的腹中,不應該越過中焦而到寸脈上把脈,那麼怎麼又說陽維脈從左手足少陰腎經斜著到寸脈上,在右手太陽小腸的部位,難道心脈不應該配屬於小腸嗎?為什麼辯證文章前後矛盾如此?

余細玩諸家所辯,其言各殊,其用則一。而惟沈、李闢辯,詞理顛倒,真令人如墮五里霧中,故不得已而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