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憑脈知證二

上憑脈定病之新久。

脈浮滑,其人外熱風走刺,有飲,難治(有脫誤)。

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得冷,即便下。

脈沉而細,下焦有寒,小便數,時苦絞痛,下利重。

脈浮緊。(《病源》十四同,又一條作「堅」)且滑直者,外熱內冷(《病源》無四字),不得大小便。

脈洪大緊急,病速進在外,苦頭髮熱癰腫。

脈細小緊急,病速進,在中寒,為疝瘕積聚,腹中刺痛。

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腸間。

脈沉重而中散者(「中」字《千金》作「不」),因寒食成瘕(《千金》作成「症」)

脈直前而中散絕者,病消渴。一云病浸淫瘡。(「瘡」《千金》注作「痛」)。

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屍。

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症陽(症,陽《千金》作「微傷」)在胸中。

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症。

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千金》無「至」字),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

脈累累中止(《千金》作「如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

脈直前,左右彈者,病在血脈中,衃血也。

脈後(「後」上疑有「直」字)而左右彈者,病在筋骨中也。

脈前大後小即(《千金》無「即」字)頭痛目眩。

脈前小後大即(《千金》無「即」字。《病源》十三作「則為」二字)胸滿短氣。

上雜舉十七種脈(並《脈經》一、《千金》二十八)定其病證。

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千金》作「病在脾」)。

沉而弦急者病在內。○浮而洪大者病在外。

脈實者病在內。○脈虛者病在外。

在上為表,在下為里。○浮為在表,沉為在裡(並《脈經》一、《千金》二十八)。

上憑脈以定上下表里病之所在。

滑為實為下(「下」字誤。或「為」字是「可」),又為陽氣衰(五字《千金》作註文)。○數為虛為熱。○浮為風為虛。○動為痛為驚。○沉為水為實,又為鬼疰(四字《千金》作註文)。○弱為虛為悸。

遲則為寒。○澀則少血。○緩則為虛。○洪則為氣(原注:「氣」一作「熱」)。

緊則為寒。○弦數為瘧。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三句本仲景)。○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弦為痛痹(原注:一作「浮為風疰」),偏弦為飲。○雙弦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淅淅惡寒。

脈大寒熱在中。

脈伏者霍亂。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

凡亡汗(一)、肺中寒(二)、飲冷水(三)、咳嗽(四〕、下利(五)、胃中虛冷(六),此等其脈並緊。

浮而大者風,又為《千金》無下句,有此二字)[浮而大者]中風,頭重鼻塞(此二條蓋採集兩書,依《千金》併合為一)。

浮而緩者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

滑而浮散者攤緩風(《千金》作「癱瘓風」)。

白話文:

根據脈象判斷疾病的新舊程度。

脈象浮滑,表示病人體表發熱,風邪遊走刺痛,體內有痰飲,這種情況難以治療(可能有脫漏錯誤)。

脈象沉而緊,表示上焦有熱,下焦寒冷,受寒就會腹瀉。

脈象沉而細,表示下焦寒冷,小便頻繁,時常感到絞痛,腹瀉嚴重。

脈象浮緊,同時滑而直,表示體表發熱而體內寒冷,大小便不順暢。

脈象洪大而急促,表示病情發展迅速,病在體表,會出現頭部發熱和癰腫。

脈象細小而急促,表示病情發展迅速,病在體內且偏寒,可能為疝氣、積聚,腹中會感到刺痛。

脈象沉重且直,前方脈象中斷,表示病在腸道之間,有瘀血。

脈象沉重而中間散亂,表示因受寒或飲食不當而形成腫塊。

脈象直而前行,中間散亂且中斷,表示患有消渴症。另一種說法是患有皮膚潰爛。

脈象沉重且無法到達寸口,徘徊而中斷,表示病在肌肉,或是有屍毒。

脈象向左轉且沉重,表示氣病,陽氣微傷在胸中。

脈象向右轉且無法到達寸口,表示體內有肉瘤。

脈象連續如串珠般,無法到達,表示有風寒在大腸潛伏不去。

脈象連續不斷但中間中斷,無法到達寸口,寸口處脈象柔軟,表示有熱結在小腸膜中,潛伏不去。

脈象直往前行,左右跳動,表示病在血脈中,是瘀血。

脈象在後(可能漏了「直」字)且左右跳動,表示病在筋骨中。

脈象前大後小,表示頭痛目眩。

脈象前小後大,表示胸悶氣短。

以上列舉了十七種脈象,用以判斷疾病的證狀。

脈短而急,表示病在上半身。脈長而緩,表示病在下半身。

脈沉而弦急,表示病在體內。脈浮而洪大,表示病在體表。

脈象有力,表示病在體內。脈象無力,表示病在體表。

上面為體表,下面為體內。脈浮表示病在體表,脈沉表示病在體內。

以上是根據脈象判斷疾病的上下表裡位置。

脈滑表示有實證,通常病在下焦,也表示陽氣衰退。脈數表示虛證和熱證。脈浮表示有風邪或體虛。脈動表示疼痛或驚嚇。脈沉表示有水飲或實證,也有可能是鬼疰(鬼病)。脈弱表示體虛或心悸。

脈遲表示寒證。脈澀表示血少。脈緩表示虛證。脈洪表示氣盛(或熱證)。

脈緊表示寒證。脈弦數表示瘧疾。

瘧疾的脈象本身就呈弦狀,弦數多表示熱證,弦遲多表示寒證。脈微表示體虛。脈象呈代散,表示病情危重。

弦脈表示疼痛或痹痛,偏弦表示有水飲。雙弦表示脅下拘急疼痛,病人會感到畏寒。

脈象大而有力,表示體內有寒熱交錯。

脈象伏藏,表示患有霍亂。

平躺時脈象旺盛,表示失血過多。

凡是亡汗、肺中寒冷、飲用冷水、咳嗽、腹瀉、胃中虛冷,這些情況下的脈象都會呈現緊的狀態。

脈浮而大,表示有風邪,或是中風,頭重鼻塞。

脈浮而緩,表示皮膚麻木不仁,風寒侵入肌肉。

脈象滑而浮散,表示患有癱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