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三部病候治法五

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宜服桂枝湯、葛根湯,針風池、風府,向火灸身,摩治風膏,覆令汗出。

寸口脈緊,苦頭痛,骨肉疼(《千金》無三字)是傷寒(「是」,一誤「足」),宜服麻黃湯發汗,針眉沖、顳顬,摩治傷寒膏。

寸口脈微苦寒,為衄,宜服五味子湯,摩茱萸膏(摩下疑脫「治」字,茱萸上《千金》無「摩」字,有「麻黃」二字)令汗出。

寸口脈數即為吐(《千金》無「即」字),以有熱在胃脘熏胸中,宜服藥吐之,及針胃脘,服除熱湯。若是傷寒(《千金》無「是」字)七八日至十日,熱在中(《千金》作「中間」),煩滿(《千金》有「而」字),渴者,宜服知母湯。

寸口脈緩,皮膚不仁(《病源》一同),風寒在肌肉,宜服防風湯,以藥薄熨之(《千金》有「佳」字,無下句四字,藥薄、薄貼也,今人名曰膏藥,《廣雅·釋言》薄、附也),摩以風膏(以,猶治也),灸諸治風穴。

寸口脈滑(《病源》十三有「為」字)陽實,胸中壅滿吐逆(《病源》作「胸中逆滿」),宜服前胡湯,針太陽、巨闕瀉之。

寸口脈弦,心下愊愊,微頭痛,心下有水氣,宜服甘遂丸,針期門瀉之。

寸口脈弱,陽氣虛,自汗出而短氣(六字《千金》作「弱自汗出」),宜服茯苓湯、內補散,適(適上《千金》有「將」字)飲食消息,勿極勞(勿,禁止詞也。一誤忽),針胃脘補之。

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宜服乾地黃湯自養,調和飲食,針三里補之(原注:「三里」,一作「胃管」)。

寸口脈芤,吐血,微芤者衄(句),血空虛,血去(《千金》二字乙轉)故也,宜服竹皮湯、黃耆湯(《千金》作「黃土湯」),灸膻中。

寸口脈伏,胸中逆氣,噎塞不通(《病源》十六無四字,《千金》無「不通」二字),是胃中冷氣(五字《千金》作「是諸氣」)上衝心胸(二字《病源》、《千金》俱作「胸中」),宜服前胡湯、大三建丸,針巨闕(《千金》作寫之,無下文五字)、上脘,灸膻中。

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針巨闕寫之。

寸口脈濡,陽氣(《千金》無「陽氣」二字)弱,自汗出,是虛損病,宜服乾地黃湯、薯蕷丸、內補散、牡蠣散並粉(《千金》有「身」字),針太衝補之。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

寸口脈實,即生熱在脾肺,嘔逆氣塞。○虛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熱即宜服竹葉湯、葛根湯。○有寒即宜服茱萸丸、生薑湯(《千金》無「有即」四字)。

寸口脈細,發熱吸吐(「吸」《千金》作「嘔」),宜服黃芩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千金》有「及」字),灸中府。

寸口脈洪大,胸脅滿,宜服生薑湯、白薇丸,亦可紫菀湯下之,針上脘、期門、章門(並《脈經》二、《千金》二十八,此條置緩脈前)。

上寸部(十七條)。

關(《千金》概作關上)脈浮,腹滿不欲食,浮為虛,滿宜服平胃丸、茯苓湯、生薑(疑脫「湯」字)、前胡湯,針胃脘,先瀉後補之。

關脈緊,心下苦滿急痛(《病源》十六無「滿急」二字,《千金》無「急」字),脈緊者(《千金》無三字)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大黃湯,兩治之良(八字《千金》作「又加大黃二兩佳」,以正文作注),針巨闕、下脘寫之。

關脈微(《千金》有「為」字),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生薑湯、附子丸,針巨闕補之。

關脈數,胃中有客熱,宜服知母丸(《千金》作知母湯。注:一云丸)除熱湯,針巨闕、上脘瀉之。

關脈緩,其人不欲食,此胃氣不調,脾氣不足(九字《千金》作「此脾胃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肺湯(《千金》作補脾湯,疑是。又下有「及」字),針章門補之。

關脈滑,胃中有熱。滑為熱實,以氣滿故,不欲食(十一字《病源》十五作「脈滑為實氣滿不欲」),食即吐逆,宜服紫菀湯下之,大平胃丸(原注:《千金》作宜服樸消麻黃湯、平胃丸。案:今本《千金》注,一作紫菀湯、人參大平胃丸),針胃脘寫之。

關脈弦,胃中有寒,心下厥逆,此以(二字《千金》作「脈弦」)胃氣虛故爾(《千金》無二字),宜服茱萸湯,溫調飲食,針胃脘補之。

關脈弱,胃氣虛,胃中有客熱,脈弱為虛熱作病(句),其說云(《千金》「其」,字作「且」),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以虛弱故爾。其說云者,蓋引先正之言也),正宜服竹葉湯(正宜,猶云正當也。《千金》無「正」字,或謂:「正」為「止」字誤。案,《詩·終風》序箋:正,猶止也。不必破字),針胃脘補之(針上《千金》有及字)。

關脈澀,血氣逆冷(《千金》「氣」字作「發」),脈澀為血虛,以中焦有微熱(六字《千金》無),宜服乾地黃湯、內補散,針足太衝上補之(足、上二字疑衍)。

關脈芤,大便去血數升者,以鬲腧傷故也(九字《千金》無),宜服生地黃,並生竹皮湯,灸鬲腧。若重下去血者(《千金》無「者」字),針關元(《千金》注:關元,一作巨闕),甚者宜服龍骨丸必愈(《千金》無「必愈」二字)。

關脈伏,中焦(《千金》無二字)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丸(《千金》作溫脾丸),針關元,利小便,溏泄(溏泄上《千金》有「止」字)便止。

關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宜服白薇(《千金》下有「丸」字)、茯苓丸、附子湯,針胃脘補之。

關脈濡(《千金》作「軟」,義並同),苦虛冷,脾(《千金》有「虛」字)氣弱,得下病,宜服赤石脂湯、女萎丸,針關元(《千金》作「針胃脘」)補之。

關脈遲,胃中寒,宜服桂枝丸、茱萸丸,針胃脘補之。

關脈實,胃中痛,宜服梔子湯、茱萸烏頭丸,針胃脘補之。

關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即腹滿響響(二字《千金》作「向」),宜服紫菀丸、寫脾丸,針灸胃脘寫之。

關脈(《千金》有「虛」字)細,脾胃虛(《千金》無三字),腹滿,宜服生薑(《千金》有「湯」字)、茱萸蜀椒湯、白薇丸,針灸三脘(《千金》置澀脈前)。

關脈洪,胃中熱,必煩滿,宜服平胃丸,針胃脘,先寫後補之(並《脈經》二、《千金》二十八無此條)。

上關部(十八條)。

尺脈浮,下熱風(《病源》十四無三字),小便難,宜服瞿麥湯、滑石散,針橫骨、關元寫之。

尺脈緊,臍下痛,宜服當歸湯,灸天樞,針關元補之。

尺脈微,厥逆,少腹中拘急,有寒氣,宜服小建中湯(原注:一本更有四順湯),針氣海(一本無此三字)。

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小便赤黃,宜服雞子湯、白魚散,針橫骨寫之。

尺脈緩,腳弱下腫(《千金》注:一本無此四字,與《病源》十四同),小便難,有餘瀝,宜服滑石散、瞿麥湯(《千金》「湯」、「散」二字互易),針橫骨寫之。

尺脈滑、血氣實,婦人(《千金》無二字)經脈不利,男子溺血(《千金》無四字),宜服朴硝煎、大黃湯,下去經血(據此知上文當作「經血不利」),針關元寫之。

尺脈弦,少腹疼,少腹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當歸湯,針氣海寫之。

尺脈弱,陽氣少(《千金》無「陽」字),發熱骨煩,宜服前胡湯、乾地黃湯(《千金》無此「湯」字)、茯苓湯,針關元補之。

尺脈澀,足脛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疑有「湯」字)、四逆湯,針足太衝補之(「足」字疑衍)。

尺脈芤,下焦虛,少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黃湯,灸丹田、關元,亦針補之(《千金》無此四字。六字宜當作「針關元補之」)。

尺脈伏,少腹痛,症疝,水穀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桔梗丸,一作結腸丸),針關元補之。

尺脈沉,腰背痛,宜服腎氣丸,針京門補之。

尺脈濡,苦小便難(《病源》十四無「苦」字,與《千金》同。《千金》句上有「腳不收,風痹」。注:一本無此五字),宜服瞿麥湯、白魚散,針關元寫之。

尺脈遲,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針氣海、關元補之(《千金》作「寫之」)。

尺脈實,少腹痛(《病源》十四「痛」上有「堅」字),小便不禁,宜服當歸湯加大黃一兩以利(《千金》有「其」字)大便,針關元補之,止小便(《千金》無三字)。

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服葶藶子(《千金》無「子」字)茱萸丸,針丹田、關元、中極(並《脈經》二,此條《千金》二十八置遲脈前)。

上尺部(十六條。○合共五十一條,各以浮、緊、微、數、緩、滑、弦、弱、澀、芤、伏、沉、濡、遲、實、牢、細、洪為次,寸無牢,尺無細洪,故五十一條。然寸脈實條下附見虛脈,關尺均無洪脈。洪、大、實即一也,後人強歧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