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卷一 (4)
卷一 (4)
1. 三部雜論六
寸口中脈躁,竟關尺中無脈應,陽干陰也。動苦腰背腹痛,陰中若傷,足寒,刺足太陽少陰,直絕骨入九分,灸太陰五壯。
尺中脈堅實,竟關寸口無脈應,陰乾陽也。動苦兩脛,腰重少腹痛,癲疾,刺足太陰踝上三寸,針入五分,又灸太陽、陽蹺,在足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也。
寸口脈緊,直至魚際下,小按之如持維干狀(一作雞毛之狀),其病腸鳴,足痹痛酸,腹滿不能食,得之寒濕,刺陽維,在外踝上三寸間也,入五分。此脈出魚際。
寸口脈沉著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腎脈也。動苦少腹痛,腰體酸,癲疾,刺腎輸入七分,又刺陰維入五分。
初持寸口中脈如細堅狀,久按之大而深,動苦心下有寒,胸脅苦痛,陰中痛,不欲近丈夫也,此陰逆,刺期門入六分,又刺腎輸入五分,可灸胃脘七壯(此診婦人)。
初持寸口中脈如躁狀洪大,久按之細而牢堅,動苦腰腹相引痛,以下至足脛重也,不能食,刺腎輸入四分至五分,亦可灸胃脘七壯(《經脈》十)。
上六條憑脈定證及灸刺穴。
寸口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
寸口脈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汗出,陰氣不通(《千金》注:一作「陰氣病」。《病源》無此四字),臂不能舉(《千金》注:巢源作「臂偏不舉」)。
尺脈沉細者,名曰陰中之陰,病苦兩脛痠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小便餘瀝,陰下濕癢。
尺脈滑而浮大者,名曰陰中之陽,病(以上七字《病源》十四作「陰乾於陽,其人」)苦少腹痛滿,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
尺脈牢而長,關上無有,此為陰乾陽,其人苦兩脛重,少腹引腰痛。
寸口脈壯大,尺中無有,此為陽干陰,其人苦腰背痛,陰中傷,足脛寒。夫風傷陽,寒傷陰,陽病順陰,陰病逆陽;陽病易治,陰病難治。在腸胃之間,以藥和之;若在經脈之間,針灸病已(《千金》二十八無此條○並《脈經》一)。
上七條言陰陽相干,末條言治法。
白話文:
【三部雜論六】
-
如果寸口的脈搏急躁,但關部和尺部卻沒有脈象,這代表陽氣幹擾了陰氣。症狀可能包含腰背和腹部疼痛,陰部也可能受傷,腳部感覺寒冷。治療方式是針刺足太陽和少陰經絡,深度達到九分,同時可以對太陰經絡進行五次的艾灸。
-
若是尺部的脈象堅實,但寸口處卻沒有脈象,這表示陰氣幹擾了陽氣。可能出現的症狀有雙腿疼痛,腰部沉重,小腹疼痛,甚至可能有癲癇。治療方式是針刺足太陰經絡,位置在踝骨上方三寸,針刺深度五分,同時可以在足外踝上三寸的陽蹻和足太陽經絡進行針刺和艾灸。
-
如果寸口的脈象緊繃,延伸到魚際下,稍微按壓會感覺像是握住繩子或雞毛一樣,可能的症狀包括腸鳴,腳部麻痺疼痛,腹部飽脹無法進食,病因可能是寒濕。治療方式是在外踝上三寸的陽維經絡進行針刺,深度五分。
-
如果在寸口部位脈象深入骨髓,需要反轉手掌才能感受到,這可能是腎脈。可能的症狀包含小腹疼痛,腰部痠痛,癲癇。治療方式是在腎輸穴進行針刺,深度七分,同時在陰維經絡進行五分的針刺。
-
初步檢查寸口脈象細微且堅固,長時間按壓後會發現脈象變得粗大且深沉,可能的症狀包含心下有寒感,胸脅疼痛,陰部疼痛,不想接近男性,這可能是陰氣逆亂。治療方式是在期門穴進行六分的針刺,同時在腎輸穴進行五分的針刺,也可以在胃脘穴進行七次的艾灸。
-
初步檢查寸口脈象急躁且洪大,長時間按壓後卻變得細微且堅固,可能的症狀包含腰腹牽引疼痛,直到小腿部分感到沉重,無法進食。治療方式是在腎輸穴進行四分至五分的針刺,同時也可以在胃脘穴進行七次的艾灸。
以上六條是根據脈象確定病症以及進行灸刺穴位的方法。
-
若寸口脈象浮大且急速,被稱為陽中之陽,可能的症狀包含身體煩悶,發熱頭痛,腹部灼熱。
-
若寸口脈象沉細,被稱為陽中之陰,可能的症狀包含悲傷,不快樂,厭惡聽見人的聲音,氣短,偶爾出汗,陰氣不暢通,手臂無法抬舉。
-
若尺部脈象沉細,被稱為陰中之陰,可能的症狀包含雙腿痠疼,無法站立太久,陰氣衰退,排尿後仍有殘留,私密部位濕潤瘙癢。
-
若尺部脈象滑且浮大,被稱為陰中之陽,可能的症狀包含小腹疼痛且脹滿,無法排尿,排尿時陰部疼痛,排便時也一樣。
-
若尺部脈象堅固且長,但在關部卻沒有脈象,這代表陰氣幹擾了陽氣,可能的症狀包含雙腿沉重,小腹牽引腰痛。
-
若寸口脈象強大,但在尺部卻沒有脈象,這代表陽氣幹擾了陰氣,可能的症狀包含腰背疼痛,陰部受傷,小腿冰冷。風邪傷害陽氣,寒邪傷害陰氣,陽性病症順應陰氣,陰性病症逆反陽氣;陽性病症較容易治療,陰性病症則較難治療。如果病症在腸胃間,可以使用藥物調理;若在經脈之間,則可以通過針灸來治療。
以上七條說明陰陽相互幹擾的情況,最後一條則是講述治療方法。
2. 三部同等病候七
尺寸俱沉,但有關上脈,苦寒,心下痛。
尺寸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尺寸俱數有熱,俱遲有寒。
尺寸俱微,血氣不足,其人少氣(《病源》十三作「短氣」)。
尺寸俱濡弱,發熱惡寒,出汗(原注:一云「內蘊熱,手足逆冷汗出」。○並《脈經》十)。
上以沉、數、微、軟四種脈三部並見者,各言其主病。
寸口沉,胸中痛引背(原注:一云「短氣」)。○關上沉,心痛上吞酸。○尺中沉,引背痛。
寸口伏,胸中有逆氣。○關上伏,有水氣泄溏。○尺中伏,水穀不消。
寸口弦,胃中拘急(原注:一云心下愊愊)。○關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尺中弦,少腹臍下拘急。
寸口緊,頭痛逆氣。○關上緊,心下痛。○尺中緊,臍下少腹痛。
寸口澀,無陽少氣。○關上澀,無血厥冷。○尺中澀,無陰厥冷。
寸口微,無陽外寒。○關上微,中實(原注:一云胃虛)能食,故里急(原注:一云無胃氣)。○尺中微,無陰厥冷,腹中拘急。
寸口滑,胸滿逆。○關上滑,中實逆。○尺中滑,下利少氣。
寸口數即吐。○關上數,胃中有熱。○尺中數,惡寒,小便赤黃。
寸口實即生熱。○關上實即痛。○尺中實即小便難,少腹牢痛。
寸口虛即生寒。○關上虛即脹滿。○尺中虛即小便閉。
寸口芤吐血,微芤衄血。○關上芤胃中虛。○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
寸口浮,其人中風,發熱頭痛。○關上浮,腹痛心下滿。○尺中浮小便難。
寸口遲,上焦有寒。○關上遲,胃有寒。○尺中遲,下焦有寒,背痛。
寸口濡,陽弱自汗出。○關上濡,下重。○尺中濡,少血,發熱惡寒。
寸口弱,陽氣少。○關上弱,無胃氣。○尺中弱,少血(並《脈經》十)。
上以沉、伏、弦、緊、澀、微、滑、數、實、虛、芤、浮、遲、濡、弱十五種脈,各以寸關尺三部之所獨見者言其主病。
白話文:
如果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搏都呈現沉象,且關上脈象明顯,會有寒感與心下疼痛。
如果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搏都呈現沉象,但關上沒有脈象,則會有心下喘息的情況。
如果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搏都呈現數象,表示有熱症;如果都呈現遲象,表示有寒症。
如果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搏都呈現微象,表示血氣不足,患者會感到氣短。
如果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搏都呈現濡弱象,會有發熱惡寒,以及出汗的現象。
當寸口、關和尺三處的脈象出現沉、數、微、軟四種脈象時,可分別判斷它們所主導的疾病。
寸口脈象沉,表示胸中有痛,且疼痛延伸至背部。
寸口脈象伏,表示胸中有逆氣。
寸口脈象弦,表示胃部拘急。
寸口脈象緊,表示頭痛及逆氣。
寸口脈象澀,表示缺乏陽氣,且有氣短。
寸口脈象微,表示缺乏陽氣,且外感寒涼。
寸口脈象滑,表示胸悶及逆氣。
寸口脈象實,表示會產生熱感。
寸口脈象虛,表示會產生寒感。
寸口脈象芤,表示可能吐血或鼻血。
寸口脈象浮,表示患者可能中風,且會有發熱頭痛。
寸口脈象遲,表示上焦有寒。
寸口脈象濡,表示陽氣弱,且易自汗。
寸口脈象弱,表示陽氣少。
以上是以沉、伏、弦、緊、澀、微、滑、數、實、虛、芤、浮、遲、濡、弱等15種脈象,根據在寸口、關和尺三處獨特的表現來判斷其所主導的疾病。
3. 三部虛實八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齊痹(齊,古通臍),少腹中有癥瘕(症,《千金》作「疝」),王月即冷上搶心(「王」,《千金》作:「主」),刺手心主經(《千金》十四無「經」字。余條分載,並同)。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理中(原注:即大陵穴。《千金》下有「入一分」三字)。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痹(原注:「痹」一作「痛」。按:《千金》痹上有「熱」字),小腸有熱(《千金》作「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經,治陽(原注:一作手少陽,誤)、太陽(《千金》作手太陽),在手小指外側本節陷中(原注:即後谿穴)。
左手關前寸口(六字《病源》十六作「左手寸口脈沉則為陰」九字)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毒,《千金》十三作「熱」),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說文》:創也),刺手太陽經(《千金》作手少陽),治陽(不知穴,當即謂後谿也。下仿此)。
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苦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之」字誤),刺手心主經,治陰。
左手關上陽絕者,無膽脈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眯,讀曰寐,聲誤。《說文》寐,寐而厭也。《淮南·精神》:楚人謂厭為眯,目,疑為且字,形誤)善畏,如見鬼狀,多驚,少力,刺足厥陰經,治陰,在足大指間(原注:即行間穴)。或刺三毛中。
左手關上陽實者,膽實也,苦腹中實(二字《病源》十五作「內冒冒」。《千金》無「實」字),不安,身軀習習也(習,讀曰翕,仲景曰翕翕發熱),刺足少陽經,治陽,在足上第一指(三字原注:當云小指次指。案、居敬本與此同,泰定本、袁校本、及《千金》十二均作第二指,並誤)本節後一寸(原注:即臨泣穴。《千金》寸下有「是」字〕。
左手關上(《病源》十四有「脈沉為陰」四字)陰絕者,無肝脈也,苦癃,遺溺,難言,脅下有邪氣,善吐,刺足少陽經,治陽。
左手關上(《病源》二十二有「脈沉為陰」四字)陰實者,肝實也,苦肉中痛,動善轉筋(八字《病源》作「苦肉痛轉筋」。《千金》十一轉筋下有「吐」字),刺足厥陰經,治陰。
左手關後尺中(「尺中」二字,《病源》三十七作「尺內浮為陽」)陽絕者,無膀胱脈也,苦逆冷,婦人月水不調,三月則閉(八字《病源》作「月事則閉」。《千金》水字作「便」。一本誤「月使」,「三」誤「王」),,男子失精,鑱(病源作溺)有餘瀝,刺足少陰經,治陰,在足內踝下動脈(原注:即太谿穴。《千金》二十有「是也」二字〕。
左手關後尺中陽實者,膀胱實也,苦逆冷,脅下有邪氣相引痛,刺足太陽經,治陽,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原注:即束骨穴)。
左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下熱,兩髀裡急,精氣竭少,勞倦所致,刺足太陽經,治陽。
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苦恍惚健忘,目視䀮䀮(䀮,俗誤𥆨),耳聾悵悵(《病源》十六作「腹脹」,疑是)善鳴,刺足少陰經,治陰(《脈經》二)。
上以左手三部脈所主,一浮一沉,別其虛實,以明藏府病證(浮為陽以候府,沉為陰以候藏。幸《病源》間有此數字,不然幾令人無著手處)。
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苦少氣,心下有水氣,立秋節即咳,刺手太陰經(《千金》十八作「手太陽」),治陰,在魚際間(原注,即太淵穴)。
右手關前寸口(《病源》十五作「寸口脈,手陽明經也,脈浮則為陽」,多十一字)陽實者,大腸實也,苦腸中切痛,如錐刀所刺(《千金》十八作「如針刀刺」。《病源》無「所」字)無休息時,刺手陽明經,治陽,在手腕中(原注:即陽谿穴。《千金》有「寫之」二字)。
右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肺脈也,苦短氣,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陽明經,治陽。
右手關前寸口陰實者,肺實也,苦少氣,胸中滿,彭彭與肩相引(「彭」,《千金》十七作「膨」,古通用。《病源》十三「肩」字作「髀」),刺手太陰經,治陰。
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苦吞酸頭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陰經,治陰。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原注:即公孫穴)。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苦腸中伏伏(一作愊愊),不思食物,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經,治陽。在足上動脈(原注:即衝陽穴)。
右手關上陰絕者,無脾脈也,苦少氣,下利腹滿,身重,四肢不欲動,善嘔,刺足陽明經,治陽。
右手關上陰實者,脾實也,苦腸中伏伏(《病源》十四注:一作怵怵)如堅狀,大便難,刺足太陰經,治陰。
右手關後尺中(二字,《病源》三十八作「尺脈浮則為陽」)陽絕者,無子戶脈也,苦足逆寒,絕產,帶下,無子,陰中寒,刺足少陰經,治陰。
右手關後尺中陽實者,膀胱實也,苦少腹滿,引腰痛,刺足太陽經,治陽(不云在某處者,與左尺同。畢校云:疑脫)。
右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厭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厭,古通魘),刺足大陽經,治陽。
右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苦骨疼腰脊痛,內寒熱,刺足少陰經,治陰(《脈經》二)。
上以右手三部脈所主一浮一沉,以別虛實,以明藏府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