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三部雜論六

寸口中脈躁,竟關尺中無脈應,陽干陰也。動苦腰背腹痛,陰中若傷,足寒,刺足太陽少陰,直絕骨入九分,灸太陰五壯。

白話文:

寸口處的脈象浮躁,卻沒有與關脈、尺脈相呼應,這是陽氣旺盛而陰氣不足。如果出現動作時腰背疼痛,那麼可能是陰經受傷。如果有足部寒冷的症狀,則可以針刺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針尖直達骨頭,深度為九分。此外,還可以灸太陰脾經,取五壯。

尺中脈堅實,竟關寸口無脈應,陰乾陽也。動苦兩脛,腰重少腹痛,癲疾,刺足太陰踝上三寸,針入五分,又灸太陽、陽蹺,在足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也。

白話文:

脈搏於尺部堅實,寸口卻沒有脈搏應對,這是陰乾陽亢的徵狀。患者會感到小腿痠痛,腰部沉重,小腹疼痛,還會發生癲癇。治療方法:針灸足太陰脾經踝上三寸,針入五分;再灸足太陽膀胱經、足陽蹺脈,部位在足外踝上三寸,直達骨頭。

寸口脈緊,直至魚際下,小按之如持維干狀(一作雞毛之狀),其病腸鳴,足痹痛酸,腹滿不能食,得之寒濕,刺陽維,在外踝上三寸間也,入五分。此脈出魚際。

白話文:

寸口脈跳動有力,一直到魚際穴下方;稍加按壓,感覺像拿著竹竿或雞毛;患者症狀為腸鳴、足部痠痛麻痺、腹脹不能進食。這些症狀是由寒濕之氣引起,應針刺陽維經,在足外踝上三寸處,針入五分,這條脈絡出於魚際穴。

寸口脈沉著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腎脈也。動苦少腹痛,腰體酸,癲疾,刺腎輸入七分,又刺陰維入五分。

初持寸口中脈如細堅狀,久按之大而深,動苦心下有寒,胸脅苦痛,陰中痛,不欲近丈夫也,此陰逆,刺期門入六分,又刺腎輸入五分,可灸胃脘七壯(此診婦人)。

白話文:

剛開始按脈時,脈象細小而堅硬,按久後脈象逐漸變大而深沉,且按壓時有疼痛感。患者心中煩悶,胸口和兩肋疼痛,陰部也疼痛,不願意與丈夫親近。這是陰氣上逆導致的,治療時可針刺期門穴六分,再針刺腎穴五分。還可以灸胃脘穴七壯。(此診斷適用於女性)

初持寸口中脈如躁狀洪大,久按之細而牢堅,動苦腰腹相引痛,以下至足脛重也,不能食,刺腎輸入四分至五分,亦可灸胃脘七壯(《經脈》十)。

白話文:

開始觸診時,寸口脈像旺盛且有力,按壓時間較長後,脈象變細而有力。腰腹會因脈象而產生疼痛,且疼痛會延續至腳踝,導致腳部腫脹,影響進食。治療時,針刺腎俞穴,深度四到五分。另外,可艾灸胃脘穴,灸七壯。

上六條憑脈定證及灸刺穴。

寸口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

寸口脈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汗出,陰氣不通(《千金》注:一作「陰氣病」。《病源》無此四字),臂不能舉(《千金》注:巢源作「臂偏不舉」)。

白話文:

寸口脈搏沉細微弱,表示在陽氣之中包含著陰氣,病人感到悲傷憂愁,不快樂,厭惡聽到人聲,氣息短促,時常出汗,陽氣不能流動(《千金要方》註釋:一種說法認為是「陽氣病」;《病源論》沒有這四個字),手臂不能舉起來(《千金要方》註釋:巢源版本作「手臂偏向一邊舉不起來」)。

尺脈沉細者,名曰陰中之陰,病苦兩脛痠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小便餘瀝,陰下濕癢。

尺脈滑而浮大者,名曰陰中之陽,病(以上七字《病源》十四作「陰乾於陽,其人」)苦少腹痛滿,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

白話文:

脈象滑動而浮大的,稱為陰藏中的陽氣。病症為腹部疼痛且腫脹,小便困難,小便時陰中疼痛,大便也有同樣情形。

尺脈牢而長,關上無有,此為陰乾陽,其人苦兩脛重,少腹引腰痛。

寸口脈壯大,尺中無有,此為陽干陰,其人苦腰背痛,陰中傷,足脛寒。夫風傷陽,寒傷陰,陽病順陰,陰病逆陽;陽病易治,陰病難治。在腸胃之間,以藥和之;若在經脈之間,針灸病已(《千金》二十八無此條○並《脈經》一)。

白話文:

寸口脈搏強而有力,尺脈沒有脈象,這是陽氣旺盛而陰氣不足的表現。這樣的人常會腰背痠痛,陰部受傷,小腿又冷又痛。風邪會損傷陽氣,寒邪會損傷陰氣,陽氣不足的病順著陰經傳播,陰氣不足的病逆著陽經傳播。陽氣不足的病容易治,陰氣不足的病難以治癒。如果病在腸胃,用藥物治療;如果病在經脈,用針灸治療。

上七條言陰陽相干,末條言治法。

2. 三部同等病候七

尺寸俱沉,但有關上脈,苦寒,心下痛。

尺寸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尺寸俱數有熱,俱遲有寒。

尺寸俱微,血氣不足,其人少氣(《病源》十三作「短氣」)。

尺寸俱濡弱,發熱惡寒,出汗(原注:一云「內蘊熱,手足逆冷汗出」。○並《脈經》十)。

上以沉、數、微、軟四種脈三部並見者,各言其主病。

寸口沉,胸中痛引背(原注:一云「短氣」)。○關上沉,心痛上吞酸。○尺中沉,引背痛。

寸口伏,胸中有逆氣。○關上伏,有水氣泄溏。○尺中伏,水穀不消。

寸口弦,胃中拘急(原注:一云心下愊愊)。○關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尺中弦,少腹臍下拘急。

寸口緊,頭痛逆氣。○關上緊,心下痛。○尺中緊,臍下少腹痛。

寸口澀,無陽少氣。○關上澀,無血厥冷。○尺中澀,無陰厥冷。

寸口微,無陽外寒。○關上微,中實(原注:一云胃虛)能食,故里急(原注:一云無胃氣)。○尺中微,無陰厥冷,腹中拘急。

白話文:

寸口脈微弱:

  • 說明體表沒有受寒邪侵襲。

關脈微弱,中氣飽滿(或胃氣虛弱):

  • 患者能進食,但腹部有絞痛(或胃氣不足)。

尺脈微弱:

  • 說明體內沒有寒邪或虛寒,但腹部可能感覺緊繃不適。

寸口滑,胸滿逆。○關上滑,中實逆。○尺中滑,下利少氣。

寸口數即吐。○關上數,胃中有熱。○尺中數,惡寒,小便赤黃。

寸口實即生熱。○關上實即痛。○尺中實即小便難,少腹牢痛。

寸口虛即生寒。○關上虛即脹滿。○尺中虛即小便閉。

寸口芤吐血,微芤衄血。○關上芤胃中虛。○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

寸口浮,其人中風,發熱頭痛。○關上浮,腹痛心下滿。○尺中浮小便難。

寸口遲,上焦有寒。○關上遲,胃有寒。○尺中遲,下焦有寒,背痛。

寸口濡,陽弱自汗出。○關上濡,下重。○尺中濡,少血,發熱惡寒。

寸口弱,陽氣少。○關上弱,無胃氣。○尺中弱,少血(並《脈經》十)。

上以沉、伏、弦、緊、澀、微、滑、數、實、虛、芤、浮、遲、濡、弱十五種脈,各以寸關尺三部之所獨見者言其主病。

白話文:

上文記載了 15 種脈相:沉、伏、弦、緊、澀、微、滑、數、實、虛、芤、浮、遲、濡、弱。每種脈相都根據在寸、關、尺三部出現的情況,來說明它對應的主病。

3. 三部虛實八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齊痹(齊,古通臍),少腹中有癥瘕(症,《千金》作「疝」),王月即冷上搶心(「王」,《千金》作:「主」),刺手心主經(《千金》十四無「經」字。余條分載,並同)。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理中(原注:即大陵穴。《千金》下有「入一分」三字)。

白話文:

左手手腕陽脈斷絕,說明沒有小腸的脈象,會出現腹部疼痛、腹中生有腫塊,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心臟冷痛。用針刺手掌心的主經穴位來治療,治療陰心主,在手掌後面的橫紋中(指的是大陵穴,針刺深度為一分)。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痹(原注:「痹」一作「痛」。按:《千金》痹上有「熱」字),小腸有熱(《千金》作「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經,治陽(原注:一作手少陽,誤)、太陽(《千金》作手太陽),在手小指外側本節陷中(原注:即後谿穴)。

白話文:

如果左手關門穴前面寸口的部位脈象顯得飽滿有力,表示小腸有實熱,會出現心神煩躁、小便赤黃、急促而劇烈的下腹疼痛(原註:「痹」字有的寫作「痛」)。這時刺陽經,可以治療陽明經(原註:有的寫作手少陽經,誤)、太陽經(原著寫作手太陽經)。具體取穴在手小指外側,本節的凹陷處(原註:即後谿穴)。

左手關前寸口(六字《病源》十六作「左手寸口脈沉則為陰」九字)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毒,《千金》十三作「熱」),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說文》:創也),刺手太陽經(《千金》作手少陽),治陽(不知穴,當即謂後谿也。下仿此)。

白話文:

左手關前寸口脈如果摸起來沉細表示陰氣衰絕,心脈沒有了,會出現心痛、想吐、口腔潰爛等症狀。這時可以用針刺手太陽經(不知具體穴位,但應是指後谿穴)。

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苦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之」字誤),刺手心主經,治陰。

左手關上陽絕者,無膽脈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眯,讀曰寐,聲誤。《說文》寐,寐而厭也。《淮南·精神》:楚人謂厭為眯,目,疑為且字,形誤)善畏,如見鬼狀,多驚,少力,刺足厥陰經,治陰,在足大指間(原注:即行間穴)。或刺三毛中。

白話文:

左手關脈完全不通的,是因為肝膽經脈不通,會導致膝蓋疼痛、口苦、眼睛愛閉(眯目,音「寐」,讀錯了。《說文解字》解釋「寐」,是睏倦的意思。《淮南子·精神篇》中提到,楚國人管「倦」叫做「眯」,「目」字可能錯寫成「且」字,形狀寫錯了),容易受驚,感覺害怕,好像看見鬼一樣,容易驚嚇,力氣小,可以針灸足厥陰經,治療陰症,穴位在右腳大拇指之間(原註:也就是行間穴)。或者針灸三毛穴(在人中穴附近)。

左手關上陽實者,膽實也,苦腹中實(二字《病源》十五作「內冒冒」。《千金》無「實」字),不安,身軀習習也(習,讀曰翕,仲景曰翕翕發熱),刺足少陽經,治陽,在足上第一指(三字原注:當云小指次指。案、居敬本與此同,泰定本、袁校本、及《千金》十二均作第二指,並誤)本節後一寸(原注:即臨泣穴。《千金》寸下有「是」字〕。

白話文:

如果左手手掌心關門處的陽氣過於旺盛,就說明膽氣過盛。患者會感到腹部發脹堅硬(另一版本則認為是腹部中有大量氣體),坐立不安,身體發熱。這時,需要針刺足少陽經,以治療陽氣過盛的狀況。具體穴位在腳上的第一個腳趾(應該是第二個腳趾,因為第一個是腳的大拇指)後方一寸處(即臨泣穴)。

左手關上(《病源》十四有「脈沉為陰」四字)陰絕者,無肝脈也,苦癃,遺溺,難言,脅下有邪氣,善吐,刺足少陽經,治陽。

白話文:

左手脈搏沉細(《病源》第十四條提到「脈沉為陰」)陽氣衰絕,沒有肝脈搏動,會出現小便不通、大小便失禁、言語困難、脅肋下方有邪氣,喜歡嘔吐等症狀。治療時可以刺足少陽經(膽經),治療陽氣虛衰。

左手關上(《病源》二十二有「脈沉為陰」四字)陰實者,肝實也,苦肉中痛,動善轉筋(八字《病源》作「苦肉痛轉筋」。《千金》十一轉筋下有「吐」字),刺足厥陰經,治陰。

白話文:

如果左手脈搏沉伏,表示陰氣過盛,肝臟實熱。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感到肌肉疼痛,活動時容易抽筋。治療方法是針灸足厥陰經絡,以疏通陰氣。

左手關後尺中(「尺中」二字,《病源》三十七作「尺內浮為陽」)陽絕者,無膀胱脈也,苦逆冷,婦人月水不調,三月則閉(八字《病源》作「月事則閉」。《千金》水字作「便」。一本誤「月使」,「三」誤「王」),,男子失精,鑱(病源作溺)有餘瀝,刺足少陰經,治陰,在足內踝下動脈(原注:即太谿穴。《千金》二十有「是也」二字〕。

白話文:

左手關脈後,尺脈中間(《病源》第37篇寫作「尺內浮為陽」)陽氣完全衰竭的,是沒有膀胱經脈,常感胸悶冷氣,婦女月經不調,三個月就會停閉,男子會遺精,小便會有滴瀝殘餘。這時應針刺足少陰經脈,治療陽衰,取穴在足內踝下動脈處(原註:即太谿穴。《千金》第20篇有「是也」二字)。

左手關後尺中陽實者,膀胱實也,苦逆冷,脅下有邪氣相引痛,刺足太陽經,治陽,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原注:即束骨穴)。

白話文:

若左手關門後尺澤穴陽氣實盛,表示膀胱有熱,會出現嘔吐、怕冷的症狀,並有邪氣從脅部引發疼痛。治療方法是刺足太陽經,以治陽熱,具體位置在足小指外側、第一趾節後面的凹陷處(即束骨穴)。

左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下熱,兩髀裡急,精氣竭少,勞倦所致,刺足太陽經,治陽。

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苦恍惚健忘,目視䀮䀮(䀮,俗誤𥆨),耳聾悵悵(《病源》十六作「腹脹」,疑是)善鳴,刺足少陰經,治陰(《脈經》二)。

白話文:

左手手掌關節後的尺澤寸口的部位,如果按壓感覺實,這是腎氣過盛所致。患者會感到恍惚、健忘,眼睛發直,耳朵失聰並伴有惆悵感,容易打嗝。應針刺足少陰經來治療陰盛。

上以左手三部脈所主,一浮一沉,別其虛實,以明藏府病證(浮為陽以候府,沉為陰以候藏。幸《病源》間有此數字,不然幾令人無著手處)。

白話文:

前面以左手三部脈位為主,浮脈和沉脈各一個,來區分虛弱和實證,以此診斷臟腑病症。(浮脈屬陽,代表腑病,沉脈屬陰,代表臟病。幸好《病源》記載有這些數字,否則我們就無從下手。)

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苦少氣,心下有水氣,立秋節即咳,刺手太陰經(《千金》十八作「手太陽」),治陰,在魚際間(原注,即太淵穴)。

白話文:

右手關前寸口脈搏消失,表示沒有大腸的脈象。患者會氣喘、心臟下有水氣,立秋季節容易咳嗽。可以用針刺手太陰經(《千金》方中有誤,應為手太陽經)來治療陰氣,穴位在魚際間(註解:即太淵穴)。

右手關前寸口(《病源》十五作「寸口脈,手陽明經也,脈浮則為陽」,多十一字)陽實者,大腸實也,苦腸中切痛,如錐刀所刺(《千金》十八作「如針刀刺」。《病源》無「所」字)無休息時,刺手陽明經,治陽,在手腕中(原注:即陽谿穴。《千金》有「寫之」二字)。

白話文:

右手關前寸口脈(《病源》在第十五篇寫作「寸口脈,屬於手陽明經,脈浮為陽」,多十一字)浮而實,表示大腸實熱,會有劇烈的腸中絞痛,疼痛就像針或刀刺一樣(《千金》在第十八篇寫作「如針刀刺」。《病源》沒有「所」字),疼痛持續不休。刺手陽明經,治療陽證,就在手腕中間(原注:即陽谿穴。《千金》有「寫之」二字)。

右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肺脈也,苦短氣,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陽明經,治陽。

右手關前寸口陰實者,肺實也,苦少氣,胸中滿,彭彭與肩相引(「彭」,《千金》十七作「膨」,古通用。《病源》十三「肩」字作「髀」),刺手太陰經,治陰。

白話文:

右手「關」穴前寸口部位,按壓時感覺堅硬不適,說明肺部陽氣太盛、陰氣被遏制。患者會出現氣息短促、胸悶脹滿,感覺胸中氣息鼓脹上衝到肩膀,並感到沉重疼痛。此時應針刺手太陰肺經穴位,以平衡陰陽。

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苦吞酸頭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陰經,治陰。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原注:即公孫穴)。

白話文:

右手關脈寸口脈沉細無力,表示胃經氣血衰竭。患者會感到吞嚥困難、頭部痠痛,胃部有寒氣。治療這種情況,可以針灸足太陰脾經,疏泄寒氣。針灸部位在足大拇指指甲後一寸的位置,即公孫穴。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苦腸中伏伏(一作愊愊),不思食物,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經,治陽。在足上動脈(原注:即衝陽穴)。

白話文:

右手關脈上浮且有力,表示胃氣過盛。胃中脹滿,感覺不適,不想吃東西。吃了也消化不了。治療方法是針刺足陽明經,治療原因是胃氣過盛。針刺穴位在足部的動脈上(也就是衝陽穴)。

右手關上陰絕者,無脾脈也,苦少氣,下利腹滿,身重,四肢不欲動,善嘔,刺足陽明經,治陽。

右手關上陰實者,脾實也,苦腸中伏伏(《病源》十四注:一作怵怵)如堅狀,大便難,刺足太陰經,治陰。

右手關後尺中(二字,《病源》三十八作「尺脈浮則為陽」)陽絕者,無子戶脈也,苦足逆寒,絕產,帶下,無子,陰中寒,刺足少陰經,治陰。

白話文:

如果右手關脈後尺脈浮而無力,表示陽氣極度衰竭,沒有子宮脈。患者會手腳發冷,不孕,白帶增多,子宮虛寒。此時應針刺足少陰經,治療陰寒證。

右手關後尺中陽實者,膀胱實也,苦少腹滿,引腰痛,刺足太陽經,治陽(不云在某處者,與左尺同。畢校云:疑脫)。

白話文:

右手關脈後尺脈陽氣充盛的話,表示膀胱有熱,會出現小腹脹滿、腰痛的症狀。治療時,針灸足太陽經(具體穴位位置原文未提及,與左手尺脈相同)。

右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厭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厭,古通魘),刺足大陽經,治陽。

白話文:

右手脈象在關後出現尺脈中陰絕,這表示沒有腎脈。病人會苦於足部寒冷逆行,向上侵犯導致胸痛,夢見落入水中見到鬼怪,怕看見黑色的東西會蓋住自己(厭通魘,指受到驚嚇)。應針刺足大陽經,以治療陽氣不足。

右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苦骨疼腰脊痛,內寒熱,刺足少陰經,治陰(《脈經》二)。

上以右手三部脈所主一浮一沉,以別虛實,以明藏府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