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三部虛實(下)九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實者,手少陰經也(八字《病源》十四作「手少陰經也脈沉為陰」。陰實者,舊本作手厥陰,據《千金》十三正。觀心、小腸俱虛實二條,知不以包絡代心經也。下條同),病苦閉,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苦胃張,刺三里(張,古通脹。三里,謂手陽明後三里也。余條不言,疑脫。《病源》十四無「刺三里」三字)。

上心實熱(《千金》逐條末有名曰:某實熱也,某虛寒也,某某俱虛,某某俱實也。無此等目,《脈經》原本止標某實、某虛,今寒熱等字,據《千金》添)。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虛者,手少陰經也(「也」下《病源》作脈沉為陰,陰虛者三字乙轉),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狀恍惚《千金》十三無「狀」字。《病源》十六無「恍惚」二字)。

上心虛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陽實者,手太陽經也,病苦身熱,熱來去(《千金》止一「熱」字),汗出(原注:一作汗不出。按、與《千金》同)而煩,心中滿(五字《千金》十四作「心中煩滿」),身重,口中生瘡。

上小腸虛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陽虛者,手太陽經也,病苦顱際偏頭痛,身熱,大便難,心腹煩滿,不得臥,心胃氣不轉,水穀實也。

上心小腸俱實。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太陽經俱虛也。病(《千金》十三以下文「洞泄」二字移「病」字下)苦寒,少氣,四肢寒(《千金》作厥),腸澼洞泄。

上心小腸俱虛。

左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厥陰經也,病苦心下堅滿,常兩脅痛,自(《千金》十一「自」字作「息」,疑是)忿忿如怒狀。

上肝實熱。

左手關上脈(《病源》三十七脈下有「沉為陰」三字)陰虛者,足厥陰經也,病苦脅下堅,寒熱腹滿,不欲飲,腹張,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痛。

上肝虛寒。

左手關上脈陽實者,足少陽經也(《病源》三十作「左手關上脈浮為陽,足少陽膽之經也,其脈實者」),病苦腹中氣滿(《病源》無「氣」字),飲食(《病源》無「食」字)不下,咽乾頭重痛(《千金》十二無「重」字),洒洒惡寒,脅痛。

上膽實熱。

左手關上脈陽虛者,足少陽經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搖,坐不能起,僵仆日黃,失精䀮䀮(精,五藏六府之精上注於目者也,失精故䀮䀮)。

上膽虛寒。

左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厥陰與少陽經俱實也,病苦胃張,嘔逆,食不消。

上肝膽俱實。

左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厥陰與少陽經俱虛也,病苦恍惚,屍厥,不知人,妄見(《病源》二十三作「妄有所見」),少氣不能言,時自驚。

上肝膽俱虛。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病源》十六有「沉者為陰」四字)陰實者,足少陰經也,病(十八字泰定、居敬本於下文舌燥上重出,歧為二條,誤也)苦膀胱張閉,少腹與腰脊相引痛(《病源》十六作「病苦少腹滿」五字。《千金》十九作病苦舌燥云云至耳聾注云:腎實熱者,病苦膀胱張閉,少腹與腰脊相引痛。

疑此為後人併合,並存之)舌燥咽腫,心煩嗌乾,胸脅時痛,喘咳汗出,少腹張滿,腰背強急,體重骨熱,小便赤黃,好怒好忘,足下熱疼,四肢黑,耳聾。

上腎實熱。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虛者,足少陰經也,病苦心中悶,下重足腫,不可以按地。

上腎虛寒。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陽實者,足太陽經也,病苦逆滿,腰中痛不可俯仰,勞也。

上膀胱實熱。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陽虛者,足太陽經也,病苦腳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轉筋,惡風,偏枯腰痛,外踝後痛。

上膀胱虛寒。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實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實也,病苦脊強反折,戴眼,氣上搶心,脊痛不能自反側。

上腎、膀胱俱實。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虛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虛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時時少腹滿。

上腎、膀胱俱虛。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實者,手太陰經也,病苦肺脹,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

上肺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病源》三十有「沉為陰」三字)陰虛者(《病源》無三字),手太陰經也(《病源》有「其脈虛者」四字),病苦少氣不足以息,嗌乾不朝津液(朝,讀曰潮,猶潮汐之潮也。四字《病源》作「無津液故也」)。

上肺虛寒。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實者(《病源》十四云,其脈浮則為陽實。十六卷又無「實」字,接云:按之堅強謂之為實),手陽明經也,病苦腹滿,善喘咳(《病源》十四引止此,無「咳」字。十六卷此三字又作「氣喘嗽」),面赤身熱,咽喉中如核狀。

上大腸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虛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胸中喘,腸鳴,虛渴,唇口乾(《千金》八無「口」字),目急善驚,泄白(目急,謂目系急也)。

上大腸虛寒。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實者,手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病苦頭痛目眩,驚狂喉痹痛,手臂卷(卷、倦、蜷、腃,各本通用。後四時經肺脈條注:卷者,其人拘卷也,則卷字是,《千金》十七亦作「棬」字),唇吻不收。

上肺、大腸俱實。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虛者(《病源》二十九下有「此為血氣虛損」六字),手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病苦耳鳴嘈嘈,時妄見光明(《病源》「時」上有「眼」字。《外臺》一「光」字作「花」)情中為樂,或如恐怖。

上肺、大腸俱虛。

右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太陰經也,病苦足寒脛熱,腹脹滿,煩擾不得臥。

上脾實熱。

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千金》作「黃癉」,通用字),心煩不得臥,腸鳴。

上脾虛寒。

右手關上脈陽實者,足陽明經也,病苦腹中堅痛(原注:《千金》作「病苦頭痛」)而熱(《千金》十六作「面赤」,疑是),汗不出,如溫瘧(六字居敬本旁註),唇口乾,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

上胃實熱。

右手關上脈陽虛者(三字《病源》三十作「浮為陽」),足陽明經也(《病源》作「其脈虛者,病苦唇口乾」,無餘文)病苦脛寒不得臥,惡(《千金》十六有「風」字)寒,洒洒目急(目系急也),腹中痛(《千金》無「中」字)虛鳴(原注:外臺作「耳虛鳴」),時寒時熱,唇口乾,面目浮腫。

上胃虛寒。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病苦脾張腹堅痛(《千金》十五上「痛」字作「搶」),脅下痛,胃氣不轉,大便難,時反泄利,腹中痛,上衝肺肝,五藏並喘鳴(並,一作「立」。《千金》作「主」),多驚,身熱汗不出,喉痹,精少。

上脾、胃俱實。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上脾、胃俱虛。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實者,足少陰經也,病苦痹,身熱心痛,脊脅相引痛,足逆熱煩。

上腎實熱。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虛者,足少陰經也,病苦足脛小弱,惡風寒(《千金》無「風」字),脈代絕,時不至,足寒,上重下輕,行不可以(《千金》無「可以」二字)按地,少腹張滿,上搶胸脅,痛引肋下(《千金》十九作「上搶胸痛,引脅下」)。

上腎虛寒。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陽實者,足太陽經也,病苦轉胞(二字《千金》乙轉。胞,古通脬)不得小便,頭眩痛,煩滿,脊背強。

上膀胱實熱。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病源》二十九有「浮為陽」三字)陽虛者,足太陽經也,病苦肌肉振動,腳中筋急,耳聾,忽忽不聞,惡風,颼颼作聲(《病源》作「耳鳴忽然不聞,惡風」,無末四字)。

上膀胱虛寒。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實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實也,病苦顛疾,頭重與目相引痛,厥欲起走(《千金》十九無「起」字),反眼,大風多汗。

上腎、膀胱俱實。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虛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虛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時時苦洞泄、寒中泄(「泄」字,據《千金》疑衍),腎與心俱痛(原注:一說云腎有左右,膀胱無二,今用當以左腎合膀胱,右腎合三焦○並《脈經》二)。

上腎、膀胱俱虛(此篇以浮為陽,候府,沉為陰,候藏。藏府各有虛實,與上篇同又增出俱虛俱實十二條,合前共三十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