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是

《脈訣彙辨》~ 劉敘

回本書目錄

劉敘

1. 劉敘

云間期叔李先生,無所不通,醫特其緒餘也。醫中之著述甚富,《匯辨》特其一斑也。憶數年前《匯辨》將脫稿,先子節欲付梓,先生曰,請姑俟之。以後先生客湘江、客天中客濟上,如冥鴻絕影,慕者無從。凡習岐黃家言者。以僕父子與先生交契,索《匯辨》者踵相接,不得而去,則誤以為有所秘惜。

白話文:

雲間的李先生,學識淵博,醫術只是他眾多技能之一。他在醫學方面的著作很多,《匯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記得幾年前,《匯辨》即將完成,我的父親想出版,李先生說,請暫時等候。後來,李先生前往湘江、天中等地做客,像鴻雁飛走後無蹤影一般,仰慕他的人無從找起。凡是學習岐黃之術的人,得知我和我的父親與李先生交好,便紛紛前來索要《匯辨》,得不到便離開,就誤以為我們有意隱藏這本書。

至庚戌春,先生始南還。僕聞之大喜,迎至敝廬,邀諸騷人酒徒酣飲徹晝夜。見先生之貌益腴,氣益斂,退然如不能出言詞。僕外父仲謀彭先生語人曰:「吾見期叔者數矣,每一引滿,慷慨而談,信心沖口,一歸於行誼之正。雖老生宿儒,無不斂手而聽。他若十洲洞冥、杜陽諾皋之書,又於見聞之表,自闢天地,乃今何以遂懸絕也,是蓋必有所進矣。」暇日先生偶出其詩文若干卷,外父字字稱賞,既為序而藏之。

白話文:

到了庚戌年的春天,先生才從南方返回家鄉。我聽說後非常高興,迎他到寒舍,邀請眾多文人雅士和嗜酒之徒痛飲直到天明。我看見先生的容貌更加豐腴,氣息更加沉穩,舉止安然,好像無法說出話來。我的岳父彭先生對人說:「我見過期叔(即先生)好幾次了,每次他酒過三巡,就會慷慨激昂地談論,自信滿滿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言辭總是回歸到正確的品行上。即使是德高望重的儒家老學者,聽了也不得不表示敬意。他撰寫的《十洲洞冥》和《杜陽諾皋》等書籍,超越了世人的見識,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如今怎麼變得如此沉默,這一定是因為他有更高的進步。」空閒時,先生偶然拿出了一些詩文作品,岳父仔細品味後字字稱讚,並親自作序收藏了這些作品。

最後得其《匯辨》稿十卷,而愈見仁人用心之勤也,蓋自高陽之偽訣興,中材之士,不知有叔和,更何知有靈素,而脈始不可問矣。先生乃為詮次古今辨駁之語,類成是編,折衷一理,彌淪萬言,讀之不啻千門萬戶,五花八陣,初見者不無心怵目眩,至徐察焉次第秩然,剪除謬種,俾天下後世復見先聖之旨,其功詎不大哉。嗟乎!輸般之巧,孫吳之奇,實非徑庭,要在習與不習耳。

白話文:

終於見到了他的《匯辨》十卷著作,更加體會到仁人志士的用心良苦。自從王莽偽造的《扁鵲內經》流行以來,一般的醫生不知道有「叔和」,更不知道有《靈樞經》,於是脈象的診斷方法就失傳了。這位先生於是編撰了古今脈學辨駁的言論,分類整理成這部著作,折中歸納出一個道理,彙集諸多論述,閱讀起來就像千門萬戶、五花八陣,初次見者不免心生畏懼,但仔細探究,內容清晰有序,剔除了謬誤,讓後世的人們再次見到了先聖的真諦,他的功績豈不大哉?唉!輸般的巧思,孫吳的奇謀,其實並非截然不同,關鍵在於是否勤學而已。

先生家有賜書,手不釋卷,兼之姿悟非常,其遊屐幾遍海內,需以歲月之久,得成專書,然後問世,其耽玩道真,承接聖緒,誠非淺人所能喻者;寧惟收撮漂零,隨世裒掇而已哉。是書也先子每贊成之,至光夏遂睹厥成。敢不慫恿流布,公諸同好。行見子云藻翰,獨留千金。

白話文:

老師家裡有您所贈予的書,您一直手不離卷,加上您的資質和悟性過人,您遊歷過很多地方,花了很長時間,最終成書,然後才問世。您熱衷於鑽研道法真諦,繼承聖賢的思想,這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您不僅僅只是收集散落零碎片段,隨世事而增減而已。先父一直讚賞這本書,而我光夏有幸看到它完成。我怎能不鼓勵您把這本書流傳出去,讓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們共享呢?屆時,您藻翰之作,將獨留千金價值。

聊復識數言於簡端,一以慰曏者索書諸君子之誠,亦以成先子未竟之志云耳。

康熙丙午竹醉日,武原劉光夏頓首拜題於岩綠居

白話文:

姑且在文章開頭寫下幾句話,一是為了慰勞之前索取書稿的各位君子的真誠,也是為了完成先父未竟的心願。

康熙丙午年的竹醉日,武原的劉光夏在岩綠居恭敬地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