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班

《證治心傳》~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證治總綱

吾嘗嘆今醫診病,鮮不以捷為工,即延醫者,亦以捷為能,何古今之不相若也。夫醫之診病,必以審慎為本。若捷於按脈,乃市醫苟且之為,班斷不如是。每治病證,莫不以望、聞、問、切,細加討論,然後辨標本,別表裡、虛實之異,參四時寒暑之候,隨症定方。雖不能盡合古聖之心傳,而可免私心自用之咎也。

白話文:

我常常感嘆現在的醫師診病,很少不以快速為工夫,就連尋求醫師的患者,也以快速為本事。為什麼古今如此不同呢?

醫師診病,必定以審慎為根本。如果只憑著按脈就快速診斷,這是市井醫師草率行事的手段,不能如此武斷地做出判斷。

每次治療疾病,必定使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仔細討論,才能分辨疾病的標本、表裡、虛實。還要參照四時寒暑的變化,根據疾病的症狀定下處方。

雖然不能完全符合古聖賢的傳授,但至少可以避免自己擅自用藥的過失。

況近世之醫書,每多以補虛立論。至大實有羸狀故,因穢濁、實邪盤踞在內,既不得見而知之,又為宜補之說橫於心中,往往惑於假虛之病象,而人多以下為畏途矣,更有世之不明虛實之宜,乃不善用者之誤。恆見得時之醫,自保聲名,不肯輕用下法,及至病久正虛,方投輕下之劑,自無效應;至不得時之醫,遇有病症,急於求效,遂妄用下法以決裂。人見時醫用下而無效,庸醫用下而致禍,遂使假虛之證誤於溫補,而戕生多矣。

白話文:

現在很多中醫書籍都過於強調補虛。實際上,有的人虛弱的表象可能是由於體內有污濁之氣和實邪盤踞。這些問題無法直接看到,而補虛的說法又深入人心,於是很多人被假性虛症迷惑,不敢使用下瀉療法。更有一些不懂得虛實適應的中醫,誤導了患者。常見到有經驗的中醫為了保全名聲,不敢輕易使用下瀉療法。等到病情拖延已久,虛弱真實顯現,再用輕微的下瀉藥物,自然沒有效果。還有一些不合格的中醫,遇到病情就急於求成,胡亂使用下瀉療法,結果導致嚴重後果。人們看到有經驗的中醫用下瀉療法無效,無能的中醫用下瀉療法造成禍害,於是誤以為假性虛症應該用溫補療法,這樣就害了很多人。

殊不思《內經》有有故無損之訓,仲景有急下存津之法。如《傷寒論》之承氣、陷胸等湯,用之得當,立能轉危為安。況邪入於裡、如賊踞畿輔內地,非邊遠之寇可比,急宜蕩除,然於腹裡地方,而行此兵凶戰危之事,務當操必勝之權而後可。今特將歷驗心得之法,和盤托出,以濟世人之危殆,而挽夭扎之慘也。

白話文:

不要只顧著典籍上的「有了病邪就不會受損」的說法,張仲景也有「緊急瀉下保住津液」的方法。就像《傷寒論》中的承氣湯、陷胸湯等,使用得當的話,可以迅速轉危為安。況且病邪入侵了身體內部,就像賊人盤踞在京都附近的地區,不是邊疆的敵寇可以相比的,必須緊急清除。不過,在腹腔內部這種地方進行這種激烈的作戰,一定要掌握必勝的策略後才能進行。現在我特別把多年驗證的方法全部拿出來,希望能幫助世人化解危機,挽回生命垂危的慘痛局面。

蓋診脈不足憑,以脈有皮;惟看舌苔為準,則以苔無皮,顯而易見。大抵有濁垢黃膩無津之苔,凡見此苔,即用下法,一劑得手,繼之以輕重進退,以視濁苔之減否或退盡,而可以知邪之清淨,一目瞭然。又有一種或隱或現、或黃或灰之苔,當細看其苔,必浮不實,而必現濁垢之形,是為虛苔,慎勿誤用下法,以誤人者。

白話文:

單靠切脈診斷不夠準確,因為脈搏也有表皮;而觀察舌苔較為準確,因為舌苔沒有表皮,顯而易見。一般來說,如果出現黃膩、無津液且有污垢的舌苔,就需要使用瀉下的方法。服藥一劑後觀察,如果污垢的舌苔減少或完全消失,就表示邪氣已去除乾淨,一目瞭然。還有一種時隱時現、時黃時灰的舌苔,仔細觀察後會發現它浮而不實,且仍存在污垢,這屬於虛證的舌苔,切勿誤用瀉下的方法,以免誤診。

近見讀書不達變通之醫,拘執《傷寒論》,泥於一日太陽,執定先表后里,概以日數傳經立言,昧於鬱伏內起之因,而不明常變之理;往往拘執脾胃宜於芳香溫燥、務戒苦寒攻削,乃未究立法之旨耳。即如東垣之補中升陽等方,是助其本也;仲景之承氣、陷胸等法,是祛其邪也。

白話文:

最近看到有些讀書死板、不懂變通的醫生,拘泥於《傷寒論》,認為發熱一定是太陽經的病症,一定要先發表再攻裡,按照固定的時間順序傳經論病。他們忽略了疾病內部潛伏和突然發作的原因,也不明白疾病發展的變化規律。

他們往往堅持認為脾胃病應當用芳香溫燥的藥物,一定要避免使用苦寒攻伐的藥物,卻沒有深入理解制定治療方案的原則。比如,張元素的「補中益氣湯」等方劑是扶助人體正氣的;張仲景的「承氣湯」、「陷胸湯」等方劑是驅除邪氣的。

然臟腑因邪氣而暫變者,尚在常理之中,更有變出非常,如老弱、幼稚之質,每有大實之證,竟須竣下,多劑而愈者;又有年當盛旺,而忽患虛寒;及向非強質,忽患大實者,往往有之。或謂病患由於化氣而成,其化實、化虛、化寒、化熱,皆未可常理測焉,臨症不可拘守恆情,尤不可固執成見,要在辨證的而用藥當,方克有濟。

白話文:

儘管臟腑因為邪氣而暫時變化是正常的現象,但也有發生極端變化的情況,例如老弱或幼小的體質,往往出現嚴重實證,需要用峻烈瀉下之藥,連續多劑才能治癒。也有原本正值盛年的人,突然患上虛寒證;還有原本體質不強壯的人,突然出現嚴重實證。這些現象並不少見。有人認為疾病是化氣的結果,實證、虛證、寒證、熱證的變化,都不能用常理來衡量。臨牀診療時不能拘泥於固定的現象,更不能固執於成見,要認真辨證,才能對症下藥,才能收到治療效果。

惟病之已成,雖有良工,終不能保其十全,欲求最上之道,莫妙於治其未病。大凡疾病,雖發於一朝,已實釀於多日。若於未發之先,必呈於形色,遇明眼人預為治療,可期消患於未萌也。至於病勢已減,末後調攝尤宜加慎,既勿留邪遺患,更忌過劑損正,均關至要。惟膏丸本為緩調善後之用,然亦當知緩急,細察精詳。

白話文:

當疾病已經形成,即使有高明的醫生,也不能保證完全治癒。要想找到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在疾病未發作前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疾病雖然在一朝一夕發作,但實際上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如果在疾病未發作之前,就能從身體的形色中發現,遇到明眼人及時治療,就能在問題萌芽時將其消除。至於疾病已經減輕,最後的調養更應小心謹慎。既不要留下邪氣遺患,更要避免過度治療傷及正氣,這都至關重要。膏丸原本是緩慢調理後期的藥物,但也要分清緩急,細緻精確地觀察。

若正氣已復,即宜停止,防久而增氣,反生他患,切勿以補益之劑,可以久服。總之,無病不宜以藥餌為調養,非徒無益,而反有損,以其藥性各有偏執故也。仍須研究經文,握陰陽之綱領,最為簡捷。譬如傷於食者,若無陰陽偏盛之變,不過暫時悶脹,捐谷一日即消;倘陰寒鬱抑,則所停之食,為水中之冰矣;若溫熱鬱伏,則所傷之食,為爐中之炭矣。無形附著有質,有質助其無形,病患成矣。

至於血之瘀,有寒凝、熱結之因;蛔之動,有大寒、大熱之分。

白話文:

當正氣恢復後,就應該停止服藥,避免服藥時間過長,反而增加身體陰陽之氣的不平衡,導致產生其他疾病。絕對不要誤以為補益藥物可以長期服用。總而言之,沒有疾病時不宜用藥物來調養身體,這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害,因為藥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因此,還是要研讀醫書典籍,掌握陰陽的綱領,這樣纔是簡捷有效的方法。比如飲食過度引起不適,如果不是因為陰陽失衡,只是暫時的腹脹,禁食一天就能消退。如果陰寒鬱結,那麼體內積蓄的食物就會像水中的冰一樣難以消失。而如果溫熱鬱結,那麼體內積蓄的食物就會像爐中的炭火一樣灼熱。無形的陰陽之氣依附於有形的食物,有形食物加重了陰陽之氣的不平衡,疾病就形成了。

一切疾病,或由天時感化,或因情志感傷,或本質偏虛,其成者皆歸二氣為本,明乎《內經》云:「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寒熱者,陰陽之性氣也」,乃得由博反約之道焉。若欲明醫理之淵微,必先考審《素問》、《靈樞》之秘,熟讀仲景《傷寒》之旨,自有左右逢源之妙,非徒恃於陰陽五行,創滋陰、溫補之法,以八味、六味湯丸加減變化,誤人非淺。

白話文:

各種疾病,有些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有些是由情緒波動引起的,有些是因為體質虛弱而造成的。無論疾病如何形成,都是陰陽二氣失調造成的。《內經》中說:「水和火是陰陽的象徵;寒和熱是陰陽的性質。」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從廣泛的知識中歸納出簡潔的原則。想要透徹理解醫學的精微奧義,必須先仔細鑽研《素問》、《靈樞》中隱藏的祕密,熟讀仲景《傷寒論》的真諦。這樣才能觸類旁通,掌握醫學的真諦。如果僅僅依賴陰陽五行學說,創立滋陰、溫補的方法,使用八味、六味湯藥丸加減變化,這樣做會誤導很多人。

余所論方法,皆為挽回溫補之弊而設,亦不得已也,非欲與時醫爭名,亦不欲妄議著書者之過,而實欲明虛實,別標本,以為壽世濟人之殷鑑也可。

白話文:

我提出的這些治療方法,都是為了糾正偏重溫補的弊端而設定的,也是無可奈何的舉措。我並非為了與時下的醫者爭名奪利,也不想妄加議論著作人的過失。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闡明虛證和實證的區別,辨清疾病的標誌和根源,以此作為為世人救治疾病的寶貴參考。

瀾按:先生著書時,當崇禎甲申以前,正四方擾亂之日。其所謂溫補為害,乃隱斥薛立齋之誤。其時士大夫惑於溫補,致誤者多,先生所不明言者,恐傷時而招尤,藉以避世俗之忌,而以明虛實、別標本,為壽世濟人之朮、不啻大聲疾呼,其心可謂仁焉。

白話文:

我認為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崇禎甲申年間之前,正是天下大亂的時期。他所說的溫補有害,其實是暗中批評薛立齋的錯誤觀點。當時士大夫都被溫補之說迷惑,導致很多人因此犯錯,先生沒有明說,可能是擔心觸怒當權者而招致災禍,所以才用這種隱晦的方式來表達。藉此來避開世俗的忌諱,同時也明確地指出虛實之分、標本之異,為後世人提供延年益壽、救死扶傷的醫術,無疑是高聲疾呼,他的仁心可見一斑。

2. 治病須明陰陽虛實論

蓋人身本陰陽二氣化成,二氣平調,人無疾病;二氣一有偏勝,則疾患生矣。自古及今,方治雖多,總不出補偏救弊而已。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矯其偏勝,歸於和平,則疾瘳矣。然陰陽者,天地萬物之源也。天之六淫,人之七情,以藥物性,皆稟乎此。

白話文:

人的身體是由陰陽二氣所化,陰陽平衡時,人不生病;陰陽有一方過於強盛,就會產生疾病。自古以來,治療方法有很多,但總的來說都是補虛救弊。對虛證,以補為法;對實證,以瀉為法,糾正偏勝,使之趨於平和,那麼疾病就會痊癒。然而,陰陽是天地萬物之本源。天地的六淫邪氣,人體的七情,以及藥物的性質,都源於此。

以人身言之,氣為陽,血為陰。衛氣行於外者為陽,營氣榮於中者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身半以上屬陽,身半以下屬陰。先天之陰陽,腎命是也;後天之陰陽,脾胃是也。人之所以充身、澤毛、蒸化水穀、溫養運行,皆陽氣之發用也。惟陽氣不能孤立,必賴陰血以濡之,成形、成質,濡潤、流通,皆陰血以維持也。

是以臟腑、肢體,雖有陰陽之異,而內外軀殼,無處不具陰陽之氣也。

白話文:

從人體而言,氣是陽,血是陰。運行於體外的衛氣是陽,滋養於體內的營氣是陰。六腑屬陽,五臟屬陰。上半身屬陽,下半身屬陰。先天的陰陽,是腎所主導的;後天的陰陽,是脾胃所主導的。人體之所以能夠充實靈活、滋養肌膚、消化食物、溫暖運行,都是陽氣的功用。但是陽氣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陰血來滋潤。形成、構成、濕潤、流動,這些都是陰血維持的。

陰陽相合則生,偏勝則病,離散則死。病之發也,大偏則大病,微偏則微病。人之死,非陽盡,則陰竭矣。況人之生也,氣秉各有偏盛:如蒼赤骨大而瘦者,為陽體;柔白骨小而肥者,為陰體。肥人之病,恐虛其陽;瘦人之病,慮涸其陰。天之六淫,亦乘人身之虛而感化:陰虛之體,易感風、燥、暑、火;陽虛之質,易感寒、濕、霧、露。陽從火化,陰從水化,水寒火熱。

白話文:

陰陽協調平衡則生,一方過盛一方過衰則生病,陰陽離散則死亡。疾病的發生,偏盛則重病,偏衰則輕病。人的死亡,不是陽氣耗盡,就是陰氣枯竭。此外,人的體質各有偏盛偏衰:例如皮膚黝黑、骨骼粗壯而瘦的人,屬於陽性體質;皮膚白嫩、骨骼細小而肥胖的人,屬於陰性體質。肥胖的人,容易陽氣虛弱;瘦弱的人,容易陰氣不足。自然的六種病邪,也會趁人體虛弱而侵入作祟:陰虛體質的人,容易感染風、燥、暑、火;陽虛體質的人,容易感染寒、濕、霧、露。陽氣由火氣化生,陰氣由水氣化生,水寒而火熱。

《內經》謂: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陽盛多實,陰盛多虛。明乎陰陽,則表裡、虛實、寒熱之病,一目瞭然矣。或謂大怒傷陰,大喜傷陽,思慮則脾陽結,恐懼則腎陽消,勞力汗出則衛陽疏,苦思極慮則心陰擾。至於妄下傷陰,妄汗傷陽,大吐傷陽,失血傷陰,辛熱傷陰,苦寒損陽,由是推而至於七情六氣,莫不統馭於陰陽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陰虛會產生內熱,陽虛會產生外寒。陽氣旺盛時多是實證,陰氣旺盛時多是虛證。明白了陰陽的道理,那麼表裡、虛實、寒熱的病症就一目瞭然了。有的人說,大怒傷陰,大喜傷陽,思慮過多會導致脾陽鬱結,恐懼會導致腎陽衰弱,勞動出汗會導致衛陽虧損,苦苦思索會導致心陰不安。至於胡亂瀉下會傷陰,胡亂發汗會傷陽,大吐會傷陽,失血會傷陰,辛辣燥熱的食物會傷陰,苦寒的食物會損傷陽,由此推及到七情六氣,哪一樣都受陰陽支配。

臨證者但以審陰陽盈虛、消長之理,雖病狀變化莫測,不外陰陽偏虛之患,治以補偏救弊之法。惟不可以陰虛、陽虛立論,用六味、八味為定法,要在明察致病之由而施治,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臨牀看診時,只要掌握陰陽的盛衰變化,即使病症千變萬化,也離不開陰陽失衡的問題。治療上要根據陰陽偏虛的情況進行補偏救弊,而不是一味以陰虛、陽虛為論,用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作為固定療法。關鍵在於明確導致疾病的原因,針對性地治療,這樣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譬如傷寒,是表陽傷也,用辛溫以散表寒;若溫熱,是里陰熾也,用苦寒以勝裡熱。推而至於陽水、陰水,陽黃、陰黃,陽脫、陰脫,陽暑、陰暑,陽瘧、陰瘧,陽狂、陰癲,陽癰、陰疽,皆不外陰陽偏盛之道也。茲將陽邪為病先言之:如脈數、身熱、便秘、竅乾、煩躁、舌苔黃黑、口渴多飲是也。

白話文:

比如傷寒,是身體的表層陽氣受傷了,需要用辛溫的藥物來驅散表面的寒氣;如果發燒,是身體內部的陰氣太旺了,需要用苦寒的藥物來抑制內部的熱氣。以此類推,什麼陽水、陰水,陽黃、陰黃,陽脫、陰脫,陽暑、陰暑,陽瘧、陰瘧,陽狂、陰癲,陽癰、陰疽,都是陰陽某一方過於旺盛的結果。現在先來說陽邪導致的疾病:比如脈搏跳動快、身體發熱、大便不通、口鼻乾燥、心煩意亂、舌頭上有黃或黑色的苔、口渴愛喝水都是陽邪導致的疾病。

其陰邪為病,脈遲或緊,舌白滑膩,面色清白,諸竅潤濕,便泄溲清是也。如審其陰邪在表,有麻黃、桂枝之法;若知陰邪之在裡,有四逆、理中之法。其治陰實也,有三物白散、附子瀉心等湯;其治陽實也,有白虎、黃連等湯。甚則用承氣陷胸之法、建中扶陽氣之劑,復脈救陰液之方。

白話文:

當陰邪成為疾病時,脈搏會遲緩或緊繃,舌頭白滑膩,面色青白,各個孔竅濕潤,大便稀溏,小便清澈。

如果判斷陰邪在體表,可以用麻黃、桂枝等治療方法;如果確定陰邪在體內,可以用四逆湯、理中湯等治療方法。

治療陰實證,可以用三物白散湯、附子瀉心湯等方劑;治療陽實證,可以用白虎湯、黃連湯等方劑。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承氣湯、陷胸湯等瀉熱攻下的方法,或者使用建中湯、扶陽氣湯等補益陽氣的藥劑,以及復脈湯、救陰液方等補充體液的方法。

又有陰盛者,外則惡寒、肢冷,內則濁陰上逆。犯於清陽,為頭痛、喉痹、嘔吐、喘嗽、呃逆、霍亂、胸痹、痰飲、水腫、泄瀉;寒凝不通,為胸脅腹痛;及其陰盛之極,則見鬼、發躁、汗脫而死。若陽亢者,外則身熱、骨蒸;內則火氣上炎。熏灼清道,亦為頭痛、喉腫、嘔惡、消渴、喘咳、霍亂、痰結、迫瀉、斑黃、狂亂;燥結不通,亦有胸脅腹痛,甚則譫妄目盲、昏沉氣絕。

白話文:

陰盛體質

外表會感到怕冷、手腳冰涼,內部會有濁氣上逆。濁氣影響到清陽之氣,會造成頭痛、喉嚨疼痛、嘔吐、咳嗽、打嗝、霍亂、胸痛、痰液過多、水腫、腹瀉等症狀。如果寒氣凝結無法流通,會引起胸部、兩側肋骨和腹部疼痛。當陰盛達到極點時,就會出現見鬼、發瘋、身體出冷汗而死亡的現象。

陽亢體質

外表會感到身體發熱、骨頭灼熱;內部會有火氣上炎。火氣灼燒清道,也會引起頭痛、喉嚨腫痛、嘔吐噁心、口渴、咳嗽、霍亂、痰液濃結、腹瀉急迫、黃斑、精神錯亂等症狀。如果燥氣凝結不通,也會出現胸部、兩側肋骨和腹部疼痛,嚴重時還會胡言亂語、眼睛失明、昏迷、氣絕。

又有陽極似陰,陰極似陽,最易惑人。假如外雖面赤、煩躁、惡衣,其脈重按必無力,口雖渴而不多飲,舌苔黃而潤滑,二便不黃赤、不燥結;甚則裡熱盛重,往往格陰於外,反覺肢冷、惡寒、戰慄,熱深厥深,按其脈沉數有力,口必燥渴能飲、舌必乾燥不澤,苔多黃黑裂紋,二便黃赤、秘澀等候。要在分虛實以用藥,則無他岐之惑矣。

白話文:

有時陽氣極盛時會類似陰虛,陰虛極盛時也會類似陽虛,最容易迷惑人。

例如,表面上雖然臉色發紅、煩躁、怕熱,但脈象按壓起來卻沒有力氣;嘴巴雖然口渴,但不會很想喝水;舌苔黃黃的,但是很潤滑;大小便不會發黃發紅,也不會乾燥便祕。

嚴重的時候,內熱盛重,反而會阻隔外表的陰氣,導致四肢冰冷、怕冷、發抖。熱氣越深,厥病越重,脈象按起來深沉有力,嘴巴一定很乾渴,而且能喝很多水;舌頭肯定很乾燥,沒有光澤;舌苔多為黃黑、有裂紋;大小便會發黃發紅、便祕等。

關鍵是要分清虛實再用藥,這樣就不會有誤診了。

總之,辨症精詳,診脈尋源,則執簡以御煩,扼要尤易;非近世醫書,拘執病名以求治,則望洋生嘆,散而難稽,所以不能見病知源,反滋疑誤。今特約而簡,顯而明,使後進者有所指歸歟。

白話文:

總之,如果能仔細辨別病情,追根究底地診脈,那麼就能抓住重點,不再為繁雜的病症所困擾,要領也更容易掌握。而現代的醫書,拘泥於疾病名稱來尋求治療方法,往往像望見汪洋大海一樣無所適從,散亂得難以追尋,所以無法探究病情的根源,反而會增加疑惑和誤診。現在特地約略而簡明地說明,使初學者有所依據。

瀾按:表裡、虛實、標本、陰陽,明此八字,萬病變幻雖多,以此推測,有殊途同歸之妙。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由是觀之,醫貴博通古今,超越前哲,非學有根柢者,所不能道焉。今先生所論,皆振衣挈領之法,非近代醫書執成方以療治者,所可同日而語也。

苟能潛心體察,熟讀深思,自獲左右之妙,則胸有成竹,不致人云亦云,拘執溫補以誤人哉。

白話文:

瀾按:瞭解表裡虛實、標本陰陽這八個字,即使疾病變化繁多,以此推測,也能殊途同歸,精妙無比。經典上說:懂得要點的人,一言以蔽之;不懂要點的人,會流於枝節而無法窮盡。由此可知,醫學重在博通古今,超越前人,不是學識深厚的人,不能領會。現在老師所講的,都是綱舉目張的方法,不是近現代醫書墨守成規用既定方子治病所能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