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重訂診家直訣》~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獨取寸口本義(附人迎氣口本義)

《難經》首章,汲汲發明獨取寸口之義者,以其法奇而旨奧也。寸口賅寸關尺三部言,其義本於《內經》經脈別論。第別論之義,注重在得氣之平,以此脈發源心肺,直達寸口,自首至尾,脈管之體,無曲屈,無大小,噓發之氣,適得其勻,故曰氣歸於權衡;而又得程途遠近之適中,故曰權衡以平也。

白話文:

《難經》的第一章極力闡明只取寸口的原理,是因為這種方法新奇而意旨深奧。寸口包括寸、關、尺三部脈位,這原理源自《內經》中對經脈的論述。

但是,《內經》中的論述著重於取得氣機的平穩,因為這條脈絡發源於心肺,直通寸口,從開始到結束,脈管的形狀沒有彎曲,粗細適中,吐納之氣恰到好處,所以說氣歸於平衡;而且程途遠近適中,所以說平衡也。

《難經》之義,注重在得氣之全,以此脈發源心肺,直達寸口,心為百脈之根源,肺為宗氣之橐龠,故曰脈之大會。自首至尾,無中途歧出以分其氣,無他脈來會以攙其氣,完而不偏,純而不雜,故曰手太陰之所終始也。他部動脈,雖亦發源心肺,而或已貫他臟他腑而來,或已分他經他絡而去,氣有偏至,故弗取之。分寸關尺者,經臟居上,其氣前至,故診於關前。

白話文:

《難經》的宗旨,是以取得完整的氣為重,認為脈搏是由心肺發出的,直達寸口。心是所有脈絡的根源,肺是宗氣的貯藏器,所以說脈象是宗氣會聚的地方。從脈象開始到結束,沒有中途分岔以分散氣息,也沒有其他脈絡會合來混雜氣息,完整而不偏斜,純正而不雜亂,所以說這是手太陰經脈的開始和結束。其他動脈,雖然也發源於心肺,但或已貫穿其他臟腑而來,或已分流到其他經絡而去,氣息有偏向,所以不採用它們。分寸關尺指寸口脈的部位,由於經絡中的臟位在上,氣息會先到達這裡,所以診察脈象時診斷於關前。

經臟居下,其氣後至,故診於關後。《內經》曰:手經之道近,其氣至也疾。手足之經且然,況部位之高下乎!分左右者,心居中,而血發於左,肝居右而氣噓於左;肺葉右大,脾即甜肉,右端亦大,故皆氣行於右也。近日西人,以此脈為心肺之專,不能分診五臟六腑。聖人正以此脈得心肺之全,乃可遍診五臟六腑妙識精微,下愚豈容輕議!

白話文:

心臟位於下方,其氣血運行較慢,因此要從「關脈」以下診斷。根據《內經》記載:手部經絡距離較近,氣血運行較快。如果手足經絡距離較近的部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位於高低不同的部位?中醫將脈象分為左右兩側,這是因為心臟位於中間,但血液從左側流出,肝臟位於右側,但氣息從左側呼出;肺的右葉較大,脾臟與胰臟為一體,右端也較大,所以氣血都從右側運行。近代西方醫學認為這種脈象專屬於心肺,無法分診辨識五臟六腑。但聖賢之所以採用這種脈象,正是因為可以全面掌握心肺狀況,進而精確診斷五臟六腑,瞭解其細微變化,淺陋之人豈能輕易妄加評論?

2. 三關脈體通考

世謂寸口,正取無脈,覆手取之而得者,謂之反關脈。近武進費伯雄又有斜飛脈之說。張石頑曰:脈之反關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有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如絲,而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有諸部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所謂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外斜脈也。

白話文:

人們常說的「寸口」,是指手掌正向取脈時沒有脈搏,而翻轉手掌才能摸到的脈象,稱為「反關脈」。最近武進的費伯雄又提出「斜飛脈」的說法。張石頑說:脈象會出現反關,都是因為脈道受阻,所以脈象才會移位顯現。有的人只有一隻手出現反關,有的兩隻手都出現反關;有些反關脈從關脈斜行到寸脈,有的反關於內側靠近大陵穴向上行;有的人六部脈象細如絲線,但陽谿穴、列缺穴的脈象卻比正常位置的脈象大;還有的人諸部脈象細小不振,但其中有一顆像珠子一樣的脈象。所謂從關脈斜行到寸脈的脈象,就是「外斜脈」。

所謂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內斜脈也。所謂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似反關而非反關也,謂之臂外脈。蓋諸處本有細絡,與手太陰脈通,而手太陰之正管,實由寸部透於反背,出於陽谿,趨於合谷,正管有阻,其氣不能直達,則散溢諸絡,迂道而達,非正管移於諸處也。

白話文:

所謂從內側靠近大陵穴往上走的脈,就是內斜脈。所謂在陽谿穴和列缺穴之間還有一條脈比正位上的脈更大,看起來像是反關,但又不是反關,稱之為臂外脈。

因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有細小的經絡,與手太陰肺經相通,而手太陰肺經的正經,其實是從寸口部位穿透到反面,從陽谿穴出來,走向合谷穴,正經若有阻礙,它的氣血就無法直接到達,就會散發到這些經絡,迂迴地到達,並非是正經轉移到這些地方。

《靈樞·邪客》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此言手太陰脈。

白話文:

《靈樞·邪客》記載: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起始於大拇指指尖,向內彎曲,沿著手掌白色肉的邊緣,到達手腕關節的後方,名為太淵穴,在此停留後,再向外彎曲,向上經過手腕關節下方,再向內彎曲,與其他陰經的經絡在魚際穴交會,多條經脈匯聚於此,氣血運行通暢,向下沿著骨頭內側隱藏著行進,向外彎曲,從寸口穴出來,向上走行於手肘內側,深入大筋(肱二頭肌)下方,向內彎曲,向上走行於內側,進入腋下,通向肺臟,這是順著經脈走向描述的屈折情況,指的是手太陰肺經。

自大指外側,內屈下魚抵太淵,太淵者,寸口去本節甚遠,但正直本節之後耳,復自太淵外屈,上於本節下,此即所謂外斜脈,大指本節下合谷穴處也。自合谷內屈,會陰諸絡於魚際,伏行壅骨之下,壅骨,大陵穴處也。外屈,出於寸口者,自伏而出,斜行與前抵太淵者會此,即所謂內斜脈也。

白話文:

從拇指外側,向內彎曲到魚際穴,魚際穴位於太淵穴內側,而太淵穴離手腕的寸口很遠,但它正好位於寸口後方。然後從太淵穴外側彎曲,向上到寸口下方,這就是所謂的外斜脈。拇指下方與合谷穴相連的地方。從合谷穴向內彎曲,在魚際穴會合陰經諸絡,沿著壅骨下方通過,壅骨就是大陵穴。向外彎曲,出現於寸口,這是從內部流出,斜著行走,與之前到達太淵穴的脈絡相會,這就是所謂的內斜脈。

此脈與外斜之脈,出於合谷者,雙歧如叉。《脈經》云:從寸口斜入上者,名曰解脈。王冰謂:不合而歧出,如繩之解股是也。外斜脈,常與三關平等,而內斜脈常細。曾見有人,時而內斜脈盛,時而外斜脈盛,其外斜脈盛,無苦,而內斜脈盛,即苦氣逆胸滿。蓋嘗思之,其外斜脈盛無苦者,氣行之正經也,內斜脈盛即有所苦者,此與手心主相會之絡也,絡不當盛,必木火逆橫,致壅遏肺氣,不得暢耳。

白話文:

這條脈絡和另一條斜脈都從合谷穴發出,像叉子一樣分叉。《脈經》中記載:從寸口斜著向上走的,叫做解脈。王冰認為:這種脈絡不規則的分叉,就像解開繩子一樣。外斜脈常常和三關脈(寸關尺)一樣大小,而內斜脈通常較細。

我曾見過這樣一個人,有時內斜脈強盛,有時外斜脈強盛。外斜脈強盛時,沒有不適症狀;而內斜脈強盛時,則會出現氣逆胸滿的不適。我仔細思考過,外斜脈強盛時沒有不適,是因為氣行於正經;內斜脈強盛時則會產生不適,是因為這條脈絡與手心主脈相會。脈絡不應該過於強盛,否則木火之氣就會逆橫,導致肺氣鬱結而無法暢通。

又有三部,別有一細脈,自尺至寸,與正脈並行者,此細脈或與正脈平排,並行指下,如引二線也;或行於正脈之上,浮之只見細脈,沉之始見正脈也;或行於正脈之下,按之隱隱有一細脈,自動於正脈之內也,此等最宜留心。若正脈中自見細線,挺然指下者,為寒,為痰,為瘀,為癥瘕。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三種(脈象),有特別的細脈,從尺脈一直到寸脈,與正常的脈象並行。這種細脈可能與正常的脈象並排,一起在手指下顯現,就像拉兩條線;或者在正常的脈象之上,只感覺到有細脈,加重力道才能感覺到正常的脈象;或者在正常的脈象之下,壓下去後會隱隱感覺到一條細脈,在正常的脈象內自行移動。這種情況最需要仔細注意。如果在正常的脈象中出現細線,挺然在手指下呈現,表示有寒氣、痰液、瘀血或病竈。

若別具一脈,動而流連,則是稟賦然矣。世謂雙弦脈,指下如引二線者死,未足為據。蓋雖引二線,而指下來往流連者,乃是本象,其挺然指下無來去者,即不二線,庸有濟乎!張石頑曰:反關脈較平人細小者為常,較平人反大者絕少,不可以為指下變異,謂之怪脈也。凡遇反關殊異常脈,即須細詢,其較之平時稍大,即為邪盛;較之平時愈小,即為氣衰。

白話文:

如果脈象有自己的特徵,脈動迴流,那麼這是先天的體質原因。世人所說的「雙弦脈」,就像手指下牽動兩條線,這是死脈,不可作為判斷依據。因為即使牽動兩條線,但手指上下流動迴旋的纔是正常的脈象,而手指下挺立沒有移動的,即使不是雙弦脈,又有什麼用呢?張石頑說:反關脈通常比普通人細小,比普通人大的極少,不能認為是手指下的異常,稱為奇怪的脈象。凡是遇到反關脈異常的情況,就需要仔細詢問,如果比平時稍大,就是邪氣盛;如果比平時更小,就是氣血衰弱。

仍以所見諸證參之,更有正取反取俱無脈,細尋卻在手臂鼠肉之上者,亦反關之類也。但此脈已無常,似難憑脈,必須察其病證何如,元氣何如,以斷吉凶,此論極為精當。

白話文:

如果綜合觀察各種症狀,還有一種情況是正取(按脈)和反取(按脈)都觸不到脈搏,仔細檢查後卻在手臂上找到脈搏的,也屬於反關脈的類別。但是這種脈搏已經沒有規律,想要依據脈象來判斷疾病的兇吉,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候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和元氣的狀態,才能做出判斷。這一段論述非常精闢。

3. 氣血形勢直解

氣無形也,血有形也;氣動也,血靜也。脈之行也,以息往來,其動則氣也,其管則血之質也。病在氣分,候動之勢,病在血分,候脈之形。氣主煦之,血主濡之。血病即當累氣,故候形者必兼審勢;氣病久乃累血,故察勢者不必泥形。氣虛血實,脈雖弱而按之必有形;血衰氣盛,脈雖空而其來必有勢。

白話文:

氣是無形的,血是有形的;氣是流動的,血是靜止的。脈搏的跳動,是由呼吸帶動的,它的跳動是由氣推動的,它管注的是血的物質。疾病在氣分,要觀察跳動的狀況,疾病在血分,要觀察脈搏的形狀。氣主管著溫暖滋養,血主管著濡潤滋養。血出問題就會影響氣,所以觀察血形時也要兼顧氣勢;氣出問題久了就會影響血,所以觀察氣勢時不必拘泥於血形。氣虛血實,脈搏雖然微弱但按壓起來一定有形狀;血衰氣盛,脈搏雖然空洞但跳動起來一定有氣勢。

是故凝痰瘀血,無論脈勢強弱,按之必有勁線,或如珠粒。氣化升降不利,無論脈形虛實,其動也,必有疏密不勻,強弱不均,或寸弱於尺,或尺弱於寸,或應指少力,或中道而還。血實者脈形必厚,血虛者脈形必薄,牢實與芤革可推也。氣盛者來勢必盛,氣衰者來勢必衰,濡弱與洪滑可例也。

白話文:

因此,凝固的痰和瘀血,無論脈象強弱,按壓時必定有硬線或如珠粒感。氣機升降不利,無論脈象虛實,脈動也必定疏密不均,強弱不等,或者寸脈弱於尺脈,或者尺脈弱於寸脈,或者某些部位應指無力,或者脈動進行到一半就停止。血實的人脈象必定厚實,血虛的人脈象必定薄弱,這可以通過牢固與柔軟的觸感來推斷。氣盛的人脈來勢必定強盛,氣衰的人脈來勢必定衰弱,這可以通過濡弱與洪滑的特點來判斷。

氣周於外,血貫於中,故氣寒而血為所束,脈即細緊;血虛而氣無所歸,脈即微散也。氣鬱與血結必殊,血虛與氣弱不類,此分見者也。血熱即見氣脈,氣寒則見血脈,此又互見者也。且夫勢衰而形實者,有氣虛不能運血,有血滿致郁其氣,何以辨之?曰:血累氣者氣不虛,其勢雖來去不大,而按之必有倔強欲起之情,似動似滑,所謂陰中伏陽也。氣累血者血不行,指下堅細而已。

白話文:

氣在體表周流,血在體內運行,所以天氣寒冷時血受氣的束縛,脈就會細而緊;血虛不足時氣無處歸附,脈就會細弱渙散。氣鬱和血瘀必定不同,血虛和氣弱也截然相異,這些都是單獨出現的症狀。血熱就會出現氣脈,氣寒就會出現血脈,這又是互相出現的症狀。而且,體力衰弱而身體肥胖的,有氣虛無法運血的,也有血太盛,導致氣鬱結的,如何辨別呢?血累及氣導致的氣不虛,雖然病情變化不大,但是按壓時,會有倔強想要起來的表現,好像在動又好像在滑,這就是所謂的「陰中伏陽」。氣累及血導致的血不運行,指下按壓時只感到堅硬細小。

勢盛而形虛者,有氣亢以耗其血,有氣旺將生其血,何以辨之?曰:氣耗血者,輕診必帶弦而來多去少。氣生血者,輕診必見濡而來去停勻也。經曰:脈澀而堅者,血實氣虛也;脈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氣熱者,血未嘗不奔逸,然清其氣而血即平;若正入血分,則腫腐矣,但清其氣無功也。

白話文:

當人的氣勢旺盛但是身體虛弱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勢亢奮而耗損了血液,另一種是氣勢旺盛即將生出新的血液。如何辨別這兩種情況?

氣勢耗損血液的情況,輕輕診脈會發現脈象像琴絃一樣緊而有力,來勢猛去勢弱。氣勢生出血液的情況,輕輕診脈會發現脈象濕潤,來去均勻。

《醫經》上說:脈象澀而硬,說明血液充盈而氣虛;脈象浮而大,說明氣勢充盈而血虛。

當氣勢過於亢熱時,血液一定會奔湧而出,但只要平息熱氣,血液就會平復;如果熱氣直接侵入血液中,就會導致腫脹腐爛,而單純平息熱氣是沒有用的。

氣寒者,血未嘗不凝滯,然溫其氣而血即通。若正入血分,則頑塊矣,但溫其氣無功也。故吾嘗謂病之在經絡也,有在氣分,有在血分。其在臟腑也,止可以在氣分,而不可以在血分。前人每言病在某臟某腑血分者,仍指其經絡言之也,或指其血力氣累者也,果在血分,臟體壞而死矣。

白話文:

如果氣血寒凝,血瘀不通的情況就會加重。但是如果溫暖氣血,血流就會恢復暢通。如果病邪進入血液,就會形成堅硬的塊狀物,這時再去溫暖氣血就沒有用了。所以,我認為疾病可以分為經絡氣分和血分之病,而臟腑之病只能在經絡氣分。以前的人常常說某臟某腑的血分有病,其實指的是經絡氣分,或者是指血氣衰弱的意思。如果疾病真的發生在血分,那麼臟腑組織就會損壞,甚至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