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診家直訣》~ 卷上 (1)
卷上 (1)
1. 指法總義
診脈之指法見於經論者:曰舉,曰按,曰尋,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單持,曰總按。無求子消息七法:曰上竟、下竟,曰內推、外推,曰浮按、中按、沉按。更有側指法、挽指法、輾轉指法、俯仰指法,舉而覆按、按而復舉,是操縱指法。若是者,皆有舊論可考也。至於私心所創穫,與得諸益友所訓示者,則又有移指法、直壓指法。
白話文:
診斷脈象時,手指的運用方法,在古籍中都有記載:分別是舉、按、尋、推、初持、久按、單持、總按。此外還有七種診脈手法,分別是上竟、下竟、內推、外推、浮按、中按、沉按,用來探求病人的脈象變化。除了這些傳統手法,還有側指法、挽指法、輾轉指法、俯仰指法,以及舉而覆按、按而復舉,都是運用手指的技巧。這些方法都可以在古籍中找到依據。至於一些個人創新和朋友傳授的技巧,則包括移指法和直壓指法。
夫脈有四科:位、數、形、勢而已。位者,浮沉尺寸也。數者,遲數促結也。形者,長短廣狹厚薄粗細剛柔,猶算學家之有線面體也。勢者,斂舒伸縮進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勢因形顯,斂舒成形於廣狹,伸縮成形於長短,進退成形於前後,起伏成形於高下,而盛衰則貫於諸勢之中以為之綱者也。此所謂脈之四科也。
白話文:
人體的脈象有四大類:位置、頻率、形狀和態勢。
位置是指脈象的深淺和部位,有浮、沉、寸、關、尺之分。
頻率是指脈搏的快慢,有遲、數、促、結之別。
形狀是指脈搏的長短、寬窄、厚薄、粗細、剛柔,就像數學中的線、面、體一樣。
態勢是指脈搏的收縮、舒張、伸展、縮小、前進、後退、起伏,有盛衰之分。
態勢是由形狀決定的,收縮舒張反映在寬窄上,伸展縮小反映在長短上,前進後退反映在前後來回上,起伏反映在高低上,而盛衰則貫穿於各種態勢中,作為它們的綱領。
這就是脈象的四大類。
指法即由此而辨,曰舉按,以診高深也;曰上下,以診長短也;曰尋推,以診廣狹厚薄曲直也;曰初持久按,以診遲數滑澀止代也;曰單持總按,以診去來斷續也。病者氣口處骨肉不平,須用側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側置,須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輕重相畸也。輾轉者,一指左右相傾也。
白話文:
根據這些手法的運用方式來辨別病症,分別是:
- **舉按法:**用手指按壓,診斷病位的高深。
- **上下法:**用手指上下移動,診斷病位的長短。
- **尋推法:**用手指尋求並推動,診斷病位的寬窄、厚度、曲直。
- **初持久按法:**用手指先輕按再久按,診斷脈搏的遲數、滑澀、止代。
- **單持總按法:**用手指單獨按壓或總體按壓,診斷脈搏的去來、斷續。
如果病人的脈氣部位骨肉不平,需要使用側指法。如果病人手臂不能平放而要側放,需要使用挽指法。仰俯法是三根手指用力不同而交替按壓。輾轉法是用一根手指左右傾斜按壓。
操縱者,舉按迭用,以察根氣之強弱。《難經》所謂:按之軟,舉指來疾者,此也。惟三指總按橫度三關,三指縫中,各有其隙。若三部脈形不同,如寸澀尺滑、前小後大,即無由得其接續之真跡。昔有同學示以移指法:如先診三關,再略退半部,以食指加寸關之交,中指加關尺之交,終以有隙而其真不見。後乃自創一指直壓之法:以食指直壓三關,而真象迸露矣。
小兒脈位狹小,以食指橫度脈上,而展轉以診之。
白話文:
診脈的操作者,要運用舉按迭等手法,來察看脈根的強弱。《難經》中說:「按壓時感覺柔軟,舉起手指來脈搏立即跳動起來的」,就是這個意思。
使用三根手指一起按壓,分別對應寸、關、尺三關。三根手指之間的縫隙,各自有自己的空隙。如果三部脈象不同,比如寸脈澀,尺脈滑,或前面的脈弱,後面的脈強,這樣就無法通過手指接續來得到真實的情況。
以前有同學教我用移指法:先診斷三關,再稍微後退半部,用食指按在寸關的交界處,中指按在關尺的交界處,但這樣會因為有縫隙而不能看到真實的情況。
後來我自創了一種用一根手指直接按壓的方法:用食指直接按壓三關,這樣脈象的真實情況就會顯露出來。
2. 二十四象會通
浮沉,以診氣之升降也。陽不能降,則脈見於浮;陰不能升,則脈見於沉。前人每以脈之在浮、在沉,與脈之能浮、能沉相混。能浮能沉,乃高深之義也。
白話文:
浮沉,是用來診斷氣的升降。陽氣不能下降,脈就會浮在表面;陰氣不能上升,脈就會沉在深處。過去的人常常將脈浮在表面或沉在深處,與脈能浮動或能沉降混淆。能浮動能沉降,那是更高深的道理。
遲數,以診氣之躁靜也。躁有因熱,有因燥;靜有因寒,有因虛,而皆有因郁。按:《內經》手躁足靜與遲數不同,手經之道近,其氣至也迫;足經之道遠,其氣至也緩,故有躁靜之殊也。然先至者不能先去,必待後至者去,而始能與之俱去,故無遲數之異也。滑伯仁謂:察脈須識上下去來至止,至止即察躁靜之事也,察其停於下者之久暫,又察其鼓於上者之久暫,而陰陽噓吸之躁靜瞭然矣。
白話文:
脈象的遲或數,是判斷氣機虛實和動靜的一種方法。
脈象動得很急,可能是因為熱或者燥;脈象動得很慢,可能是因為寒或者虛,但也可能是因為氣機鬱結。
《黃帝內經》中提到,手上的脈搏動得快,腳上的脈搏動得慢,這和脈象的遲數不同。手上的經絡離心臟較近,氣血到達手上的時候比較急促;腳上的經絡離心臟較遠,氣血到達腳上的時候比較緩慢,所以手脈和足脈會出現快慢不同的現象。
但是,先到達的氣血並不會先離開,必須等到後到的氣血離開,它們才能一起離開,所以不會出現脈象遲或數的區別。
脈學家滑伯仁認為,診脈時必須瞭解氣血的上下運行是否通暢。當氣血到達脈搏並且停止時,就能夠判斷氣機的動靜。觀察氣血在下面停留的時間長短,再觀察它們在上面鼓動的時間長短,就能夠清楚地瞭解陰陽氣血的動靜。
強弱,以診勢之盛衰也。應指有力謂之強,無力謂之弱。前人每以脈形之軟硬與脈勢之盛衰相混,《內經》凡言脈之大小,多指動勢之盛衰也。
剛柔,以診形之軟硬也。形軟有因血虛,有因濕熱;形硬有因血實,有因風寒,此即《內經》之所謂緩急也。
白話文:
脈搏的強弱,是根據診脈時徵象的盛衰來判斷的。指有力的稱為強,無力的稱為弱。前人常常把脈象的軟硬與脈勢的盛衰混為一談。《內經》凡是提及脈的大小,大多指脈動勢的盛衰。
滑澀,以診形之枯潤也。血有餘則脈滑,血不足則脈澀,然血由氣行,故亦可徵氣之盛衰云。(氣血必有津以載之,始能推行滑利。故《內經》以滑為陰有餘,澀為陽有餘,陰即津液也。)
白話文:
滑脈和澀脈可以通過診脈判斷體質的虛實。血氣充盈的人脈搏較滑,血氣不足的人脈搏較澀。但是血的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因此也能反映氣的旺盛或衰弱。(氣血必須有津液的滋養才能順暢運行。因此《內經》認為滑脈是陰(津液)有餘,澀脈是陽(氣)有餘。)
斷續,以診氣血之通塞盛衰也。有形之斷續,長短是也;有動之斷續,促結澀代是也,此條專言動之斷續。應指有力、有神,屬於通塞;無力、無神,關於盛衰;亦有無力而有神者,微衰而兼塞也。來去停勻、五十不代謂之續;參伍不調、有來有去謂之斷。其敗也,蝦游、魚翔、屋漏、雀啄,塞者血塞也,衰者氣衰也,敗者氣血俱敗也。
白話文:
脈象的連續或中斷,用來診斷氣血的暢通或阻滯、盛衰。有形的連續或中斷,指脈長或脈短;有動態的連續或中斷,指脈搏的緩慢急促、結代*。這條脈象特指動態的連續或中斷。
應指判斷脈搏有力量、有精神,說明氣血暢通;無力、無精神,說明氣血衰弱。也有無力但有精神的情況,表示氣血稍衰但兼有阻滯。脈搏來去均勻,每五十次脈搏之間不出現結代,稱為連續;脈搏強弱不一,有來有去,稱為中斷。
脈象的敗相有:蝦遊(脈象忽快忽慢)、魚翔(脈象浮動不定)、屋漏(脈象忽大忽小)、雀啄(脈象短小有力)。血脈阻滯的稱為血塞;氣血衰弱的稱為氣衰;氣血同時衰敗的稱為敗相。
*結代:指脈搏相連不等,忽有力忽無力。
長短,以診氣之郁暢也。氣暢則雖弱而亦長,氣鬱則雖強而亦短。按:氣有出入,有升降。出入,橫也;升降,直也。風寒外束,氣出不利,脈來弦緊;痰飲中結,氣升不利,脈來厥厥如豆,是長短皆有氣鬱也。經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亦言其大概而已。
白話文:
脈搏的長短,可以診斷氣的通暢與鬱滯。氣通暢,即使脈搏弱也較長;氣鬱滯,即使脈搏強也較短。註解:氣有出入和升降兩種運動。出入是橫向的,升降是縱向的。風寒從外束縛,氣不能順利外出,脈搏來得弦緊;痰飲在體內凝結,氣不能順利上升,脈搏來得微弱如豆,這些都是因為氣鬱滯而使得脈搏長短異常。經典中說:「脈搏長則氣順,脈搏短則氣病」,這只是大概的說法。
高深,以診氣之噓吸也,此指來去之遠近。所謂息之深深,達之亹亹者,氣之操縱也。浮沉是陰陽噓噏之已然,高深是陰陽噓噏之方然。一言氣之所在,一言氣之所至。
白話文:
高深,是用診斷呼吸來判斷氣的狀態。這指的是氣的遠近出入。所謂呼吸深長,運行不息,這是指氣的調控。浮沉是陰陽呼吸的現象,高深是陰陽呼吸的過程。前者指氣的所在,後者指氣的去向。
厚薄,以診血之盈虛也。以形體言,非浮沉之謂也。故有浮而厚,有沉而薄。浮中沉三候俱有,按之不斷,謂之厚;僅在一候,按之即斷,謂之薄。
寬窄,以診氣血之寒熱盈虛也。氣熱則血漲,氣寒則血消,血實則氣充,血虛則氣怯。
白話文:
「厚」和「薄」,是診斷血液盛衰的指標。從形狀上來說,並不是指血液浮在上面還是沉在下面。所以有浮而厚的,也有沉而薄的。浮、中、沉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按壓時不斷線的稱為「厚」;只出現於某一種情況下,按壓即斷線的稱為「薄」。
斂散,以診氣之寒熱也,以兩旁之邊際言,非寬窄之謂也。寬窄,指脈體之大小;斂散,指脈邊之清濁。故氣寒血盈,寬而亦清;氣熱血虛,窄而亦濁,亦非剛柔之謂也。剛柔,指脈體之硬軟;斂散,指脈邊之緊松。故血虛氣寒,軟而亦緊。血實氣熱,硬而亦鬆,脈中有脊,而兩邊渾渾不清也。
粗細,以診氣血之寒熱盈虛也。寬厚相搏謂之粗,窄薄相搏謂之細。
白話文:
斂散是指用來診斷氣的寒熱,是指脈的兩側邊緣,並非寬窄的意思。寬窄是指脈體的大小,斂散是指脈的兩側邊緣清濁的狀況。因此,氣寒血盈的脈,寬大而清澈。氣熱血虛的脈,細小而渾濁,這和脈的剛柔無關。剛柔是指脈體的軟硬,斂散是指脈的兩側邊緣緊松的狀況。因此,血虛氣寒的脈,軟弱而緊實。血盛氣熱的脈,堅硬而鬆軟,脈中會有條脊,而兩側渾厚不清澈。
會通者,二十四象互相加乘,以求合於古脈而診百病也。如浮薄而硬,革也。浮薄而軟,芤也。浮厚而斂,弦也。浮薄而散,微也。長硬而斂,緊也。短軟而散,濡也。高而數,促也。深而遲,伏也。短而剛強,動滑也。斷而柔弱,結代也。長厚硬斂,弦牢也。長厚柔散,洪緩也。
白話文:
精通脈診的人,會將二十四種脈象相互配合,以找出與古籍中記載的脈象相符的類型,並以此來診斷百病。
例如:脈浮而輕薄且堅硬,為「革脈」。脈浮而輕薄且柔軟,為「芤脈」。脈浮而厚實且收斂,為「弦脈」。脈浮而輕薄且散漫,為「微脈」。脈長而堅硬且收斂,為「緊脈」。脈短而柔軟且散漫,為「濡脈」。脈浮起而脈搏頻率較快,為「促脈」。脈深入而脈搏頻率較慢,為「伏脈」。脈短而堅硬有力,脈搏滑動,為「動滑脈」。脈斷續而虛弱,脈搏出現間歇,為「結代脈」。脈長而厚實堅硬且收斂,為「弦牢脈」。脈長而厚實柔軟且散漫,脈搏洪大而緩慢,為「洪緩脈」。
是故芤,血虛也。遲,氣寒也。伏,氣閉也。代、散,氣脫也。濡弱虛微,氣血俱虛也。細、緊,氣血俱寒也。革,陰盛於上也。牢,陰盛於下也。洪促,氣熱於氣分也。動滑,氣熱於血分也。浮數,氣熱於氣分也。沉遲,氣寒於血分也。弦革,氣寒於氣分也。緊結,氣寒於血分也。
白話文:
所以脈搏空虛,是血虛。脈搏遲緩,是氣寒。脈搏伏藏,是氣閉塞。脈搏代脈散脈,是氣脫離。脈搏濡弱虛微,是氣血都虛。脈搏細小緊促,是氣血都寒。脈搏革利,是陰盛於上。脈搏牢固,是陰盛於下。脈搏洪大而促,是氣熱於氣分。脈搏動而滑利,是氣熱於血分。脈搏浮而數,是氣熱於氣分。脈搏沉而遲,是氣寒於血分。脈搏弦而革利,是氣寒於氣分。脈搏緊而結實,是氣寒於血分。
細,血中氣寒也。緩,血中氣熱也。長、短同有氣鬱,氣橫於氣分則長,氣結於血分則短也。滑、澀同有血虛、血實,寒凝於血分則實而澀,熱亢於氣分則虛而滑也。而且寒極似熱,熱極似寒,實極似虛,虛極似實。如滑主痰也,而痰亦見澀。弦主肝也,而肝亦見濡。上氣喘促,脈虛大也,而亦有緊細伏匿。
白話文:
脈搏細代表血氣寒涼,緩則代表血氣熱盛。脈搏長短皆有氣鬱,氣橫於氣分則脈長,氣結於血分則脈短。脈搏滑澀皆有血虛血實之分,寒凝於血分則血實而脈澀,熱亢於氣分則血虛而脈滑。此外,寒極似熱,熱極似寒,實極似虛,虛極似實。例如,滑脈主痰,但痰亦可見澀脈;弦脈主肝,但肝亦可見濡脈。上氣喘促,脈虛大,但也可能出現緊細伏匿的脈象。
孕脈必滑也,而亦有虛澀不調。又弦緩相反也,而風弦與熱緩相似。滑澀相反也,而熱澀與虛滑相似。搏與散相反也,而搏而累累不續,即與散同論。洪與伏相反也,而屍厥霍亂,伏與洪同斷。長與短相反也,而長而勁、短而搏,同主氣逆、氣鬱。散與結相反也,而同主癥、瘕,正氣未衰則結,正氣既衰則散。
白話文:
懷孕期間的脈象通常是滑脈,但也有虛弱澀滯不調的情況。又如弦脈和緩脈是相反的,但風弦脈和熱緩脈卻相似。滑脈和澀脈是相反的,但熱澀脈和虛滑脈卻相似。搏脈和散脈是相反的,但如果搏脈而散斷不連續,就可以和散脈一樣處理。洪脈和伏脈是相反的,但如果發生屍厥或霍亂等情況,伏脈和洪脈的診斷是一樣的。長脈和短脈是相反的,但如果長脈而有力、短脈而搏動,都是氣逆、氣鬱所致。散脈和結脈是相反的,但都主治癥瘕,正氣未衰竭就結脈,正氣衰竭就散脈。
亦有乍病食滯而脈散乾,胃氣新亂而未復也;或其人素有濕熱,加之新傷,而中氣益潰也。有以無脈為病所者,芤脈中空,即內主精血之傷也;有以有脈為病所者,緊脈浮數,即外主風寒之感也。抑尤有要焉,滑伯仁曰:察脈須識上、下、去、來、至、止六字真訣。故審脈者,凝神於指下起伏去來頭本之勢,而脈之真象無遁,即病之升降斂散之真機亦迸露而無遁矣。
白話文:
也有人得了突發疾病,因為食物停滯導致脈象散亂無力,這是因為胃氣剛剛紊亂,還未恢復正常。或者這個人本來就有濕熱,再加上新的外傷,導致脾胃之氣更加虛弱。有些人認為沒有脈象是病症所在,其實血管中空,就是內在精血受傷的徵兆。有些人認為有脈象是病症所在,脈象緊促、浮滑而快速,就是外在感受風寒的徵兆。還有一種更重要的情況,滑伯仁說:觀察脈象必須懂得「上、下、去、來、至、止」六字真訣。所以,檢查脈象的人要專心致志地感受手指下的脈象起伏和氣血流動的方向,這樣脈象的真實情況就不會逃脫,疾病的升降、斂散、運行機理也將暴露無遺。
明乎此者,必知脈證斷無相反,何則有所以相反者在也?脈病斷無不應,何則有所以不應者在也?仲景曰:邪不空見,中必有奸,景岳曰:脈之假者,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
白話文:
明白了這些,一定知道脈象和證狀的診斷不會互相矛盾,為什麼呢?因為有造成矛盾的原因存在。脈象的診斷一定會與症狀相應,為什麼呢?因為有導致不應的原因存在。張仲景說:病邪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其中一定有隱藏的原因。張景嶽說:脈象的虛假,是人看錯了,脈象怎麼會虛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