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診家直訣》~ 卷上 (2)
卷上 (2)
1. 八法總義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以緩急大小滑澀立綱,而以微甚緯之,實開千古診法之奧。後世有以浮沉遲數分綱者,則其義淺而不備矣。今擬合二者共十字,仍以微甚緯之。於十字中縱橫離合,即二十八脈不待擬議而形狀瞭然,然此特其形狀耳,未足以盡脈理之妙也。滑氏曰:凡察脈須識得上下去來至止。
白話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以脈搏的緩急、大小、滑澀來確定綱領,而以微弱、嚴重來進行緯度補充,這實際上開啟了歷代診法奧祕的先河。後世有人以浮沉遲數來劃分綱領,但其意義顯得淺薄而不全面。現在試圖將二者合為十字,仍然以微弱、嚴重來進行緯度補充。透過十字的縱橫組合,即二十八脈不經過討論也能讓其形狀一目瞭然,但這只不過是其形狀而已,還不足以窮盡脈象的奧妙。滑氏說:凡是診察脈搏都必須識得上下去來的跳動以至於停止。
蓋求明脈理者,須先將位數形勢,講得真切,便於百脈無所不賅。不必立二十八脈之名可也。位者,浮沉前後也。數者,遲數也。形者,虛實滑澀也。勢者,即滑氏所謂上下去來至止也。四者為經,更緯之以微甚兼獨,百病之虛實寒熱全從此八字上分合剖析。每診一人,即於各部中按此八字,次第求之,反復尋之,則真假無遁情。
白話文:
要了解脈象的道理,必須先把脈的位置、形狀、勢態講得清楚,這樣才能囊括所有脈象。不必一定要列出二十八種脈象的名稱。位置包括浮、沉、前、後。數指脈搏的快慢。形指脈搏的虛實、滑、澀。勢態是指滑氏指說的脈象上下、來去、到、止的狀態。這四種要素就是經脈的基礎,再加上微、甚、兼、獨等區別,就能根據虛實寒熱這八個字來分析剖析百種疾病。每次診察一個病人,就按這八個字分別在各部位尋找,反復推敲,真假虛實就無處遁形。
而氣分血分之病,亦到指便見矣,此真泄天地之秘者也。指到脈上,即心先擬其脈浮耶沉耶,在寸在尺耶;繼存其息,遲耶數耶;繼察其體,長耶短耶,虛耶實耶,滑耶澀耶,審此三者,指下必已有定象。即就定象上,揣其微耶甚耶,獨見一脈耶,兼見何脈耶,至此而象更定矣。
白話文:
從氣分血分的病症來看,透過觸診脈象就能得知。這真是洩露天機的絕密啊!手指接觸脈搏時,心中要先預判這個脈象是浮還是沉,在寸脈還是尺脈;接著觀察呼吸,是緩慢還是快速;再察看身體,是瘦長還是矮小,是虛弱還是氣血充足,是滑潤還是粗糙。審查這三方面,手指下必定已經有了確定的概念。接著根據確定的概念,揣測這些症狀的輕重,是單獨出現一種脈象,還是同時出現多種脈象。到了這個階段,脈象的變化就更加確定了。
於是玩其上下起伏之盛衰,動止之躁靜,而本原無不迸露焉。大抵診脈,以察來去之勢為最要。此陰陽噓噏之真機也。
白話文:
所以觀察脈象的起伏盛衰、動靜躁靜的變化,就可以揭露病人的根本病因。總的來說,診脈最重要的就是觀察脈象的來去變化。這反映了陰陽升降的真實狀態。
2. 位數形勢
位數形勢者,正脈之提綱也。位即三部九候也,或在寸,或在尺,或在浮,或在沉。數以紀其多寡也,數與滑促,其數皆多;遲與澀結,其數皆少;即屋漏、雀啄、蝦游、魚翔,舉該於數之類也。至於形勢,分見互見,各有妙蘊。挺亙於指下而靜乾者,形也,血之端倪也。起伏於指下而動者,勢也,氣之徵兆也。
白話文:
脈位的分佈和呈現,是辨別正常脈象的關鍵。脈位包括三部九候,可能出現在寸、尺、浮、沉的位置。脈數反映脈搏的多寡,包括滑脈和促脈都代表脈搏次數較多;遲脈和澀脈代表脈搏次數較少。這裡提到的屋漏、雀啄、蝦遊、魚翔等脈象,都屬於脈數的範疇。
至於脈象的形勢,是指脈象的形態和特徵,包括外形和波動。靜止不動、延伸於手指下方的脈象,稱為形,反映血的狀態。而起伏波動、動於手指下方的脈象,稱為勢,反映氣的變化。
《內經》曰:渾渾革革,至如湧泉。又曰:脈至如火新然。《脈經》曰:三部脈如釜中湯沸,此血不維氣,勢之獨見者也。《內經》曰:真肝脈至,如循刃刃責責然;真心脈至,如循薏苡子累累然,此氣不運血,形之獨見者也。故形勢分見者,皆氣血偏絕之死脈也。若在平人,無不氣血相融,形勢相洽者。
白話文:
《內經》上說:脈搏像滾滾流水,源源不絕。又說:脈搏跳動像新生的火焰。
《脈經》上說:如果三部的脈搏像鍋中沸騰的湯水,這是氣推動不了血,脈象獨特的表現。
《內經》上說:真正的肝脈跳動,好像在刀刃上移動,強勁有力;真正的腎脈跳動,好像在薏苡子上滾動,連續不絕。這是血運送不了氣,脈象獨特的表現。
所以,氣血偏絕的脈象會出現獨特的形勢。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脈搏一定是氣血相融,形勢和諧的。
然氣血稍病,即於相融相洽之中,不無彼此勝負之致,尤不可以不辨。如形勁於外者,氣悍於中,是動與大也。氣不甚悍,是弦與緊也。若氣甚歉則為細矣,為芤矣,形微勝於氣者此也。如形弱於外者,氣悍於中,是洪與滑也。氣不甚悍,是濡與弱也,若氣甚歉則為散矣,為微矣,氣微勝於形者此也。
白話文:
不過人體一旦出現氣血失調,相互配合融合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方佔有優勢,這一點尤為值得注意。例如,如果外觀表現為結實有力,那麼體內氣勢也比較強盛,這就是「動」和「大」的表現。如果氣勢稍弱,表現為「弦」和「緊」。而若氣勢極度虛弱,就會表現為「細」和「芤」,這是外形略強於氣勢的表現。
再比如,如果外觀表現為虛弱無力,而體內氣勢強盛,那麼就會表現為「洪」和「滑」。如果氣勢稍弱,表現為「濡」和「弱」。而若氣勢極度虛弱,就會表現為「散」和「微」,這是氣勢略強於外形的表現。
是故人之診脈也,指到脈上,先察其形之粗細硬軟,再審其氣之至也。充於脈管之中,微溢脈管之外,既將脈形撐寬,而又起伏高深有力,無來去盛衰之參錯,斯為氣血和同焉。何者?脈之正管,其四旁必有無數微絲細管,以達其氣於肌肉,所謂腠理也。若寒盛而陽氣不敵,則微絲細管先為寒束,脈氣之來不能旁溢,此即緊脈之象也。
白話文:
因此,中醫把脈時,首先觸摸患者手腕上的脈搏,觀察其脈搏的粗細、軟硬。然後仔細感知脈搏中的氣流是否充盈。如果脈搏充盈,微微超出脈管之外,既使得脈搏膨脹變寬,又顯得有力而跳動有力,且沒有強弱不一的變化,這就說明氣血平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脈搏的主脈管周圍必定有許多細小的分支血管,將氣血輸送至肌肉,也就是所謂的腠理。如果寒氣過盛,陽氣不足,這些細小的分支血管就會被寒氣收縮,脈氣無法向外擴散,這便是脈搏緊硬的表現。
更有脾肺中氣不足,不能充於脈中,往往脈形挺然指下,而氣來如線,從脈中馳過,既不能撐寬,更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粗,脈氣自細也。更有中焦痰飲停結,其濕熱濁氣,上蒸肺中,肺氣不能清肅,脈管為之膹莞,其形挺然指下,而中氣為痰飲格拒,不能暢達,其來如綿,過於指下,既不能撐寬,亦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硬,脈氣自軟也。此非脈管自硬,乃濁氣壅塞使然,是動脈之中有推蕩不動之氣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一些人是脾肺中氣不足,無法充實於脈中。因此,脈象往往在手指下顯得挺直有力,但氣流通過脈中時卻像絲線般細微,無法撐寬脈象,也無法產生起伏。這種脈象雖然粗大,但脈氣本身卻細微。
另外,還有部分人是中焦痰飲停滯,其濕熱濁氣上蒸肺部,導致肺氣無法清肅。脈管因此受到阻塞,脈象在手指下顯得挺直有力,但中氣因痰飲阻隔而無法暢通,氣流通過手指時綿軟無力,無法撐寬脈象,也無法產生起伏。這種脈象雖然堅硬,但脈氣本身卻軟弱。
這些情況並非脈管本身硬化所致,而是濁氣壅塞所引起的,也就是說,動脈中有無法推動的氣體。
李士材論芤脈有云:其狀如按慈蔥,以指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中候之,正當蔥之中空處;沉候之,又著下面之蔥皮矣。此非獨芤脈之診也,脈管本自如此,但有時緊時鬆時虛時實之異。芤脈中虛,遂易顯耳。芤脈屬浮,只動於上面之皮,其下面之皮不動也。此脈形雖厚,脈氣自薄也。
白話文:
李士材在討論浮脈時說:它的脈象就像按壓蔥白,用手指輕輕觸摸,碰到蔥白的表皮是浮脈;按到適當的深度,接觸到蔥白的空洞處是中脈;再用力按下去,碰到下面的蔥白表皮則是沉脈。這種脈象特徵不僅存在於浮脈中,所有脈象本質上都是這樣的,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脈象的緊、鬆、虛、實會有不同。浮脈中間是空虛的,所以脈象容易顯現。浮脈屬於浮脈,只在表皮層運動,而下面的表皮是不動的。這種脈象雖然形狀厚實,但脈氣卻很微弱。
勢有來去,有起伏;形有中邊,有底面。是故平人之身,榮衛調和,脈中脈外,氣行度數相應。指下每不見脈之硬管及氣之來,乃覺正管既充,而又微見旁溢焉,且微絲管之所繫大矣。倘衛陷入榮,中外隔絕,脈在指下,一條扛起,是壯火耗津,孫絡不能濡潤而閉塞也,往往有眩冒、顛仆、偏枯、痿易之虞。
白話文:
人體的氣勢有起伏,身體有輪廓和表面。因此,健康人的身體,氣血運行調和,脈搏的強弱和頻率相應。手指觸診時,通常感覺不到脈搏的硬質管壁,但能感覺到它充盈,並微微溢出。細小的血管對健康也很重要。如果衛氣入侵榮氣,內外被隔絕,指下的脈搏就會變得堅硬,這是因為壯火耗損津液,經絡無法得到滋潤而閉塞。這時,可能會出現眩暈、跌倒、偏癱、萎靡的危險。
昔者俞春山嘗言:老人虛人,久病將死,其脈皆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是氣血不交,榮衛相離,猶老樹將枯,根上旁須,先見憔悴,不得土氣矣。此察形之至微者也。至於察脈之勢,非但察其來去之盛衰也,必且來去之間,循環相續,自沉從容上浮,自浮從容下沉,其情如環,無驟折之跡。
白話文:
過去俞春山醫師曾說:虛弱年老的人,或長期生病將近死亡的人,他們的脈象都像是獨自一條脈撐起,好像與肉體相分離。這是因為氣血不通,榮衛兩氣相離,就像年老的樹即將枯萎,根部周圍的鬚根開始枯竭,得不到土壤的滋養。這是觀察身體極其細微之處。至於觀察脈象的動態,不僅要看脈象的盛衰起伏,還要觀察脈象的往來之間,循環相接,從沉穩上升到浮緩,再從浮緩下沉到沉穩。脈象的變化就像一個環狀,沒有突然折轉的跡象。
嘗見有一種脈,其來也,有頃而一掣,其去也,有頃而一掣,一息亦不過四五至,未嘗數於常脈,而指下鶻突,無容與迴環之度,此為津虛血熱,氣燥而旋轉不利也,《內經》謂之躁脈。故夏脈如鉤者,以其來盛去衰,不能如環之圓,鉤即環之缺一面者也。躁則來去如一,並無所缺,而驟來驟去,不為圓轉而為直折,蓋扁鵲所謂其至跳者,《內經》又謂脈之動也。陽氣前至,陰氣後至,是又於脈氣方動之頃,分別前後,以察陰陽之微機。
白話文:
我曾經見過一種脈象,它的特點是,來得很急促,有時候脈搏會突然跳動一下;去得很急促,有時候脈搏也會突然跳動一下。每分鐘的脈搏次數不超過四五次,不是常見的脈象。手指按上去的感覺是,脈搏跳動得很突然,沒有迴旋的餘地。這是因為津液不足、血熱、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在《內經》中,這種脈象被稱為「躁脈」。
所以,如果夏季脈象像鉤子一樣,是因為脈象來勢洶洶,去勢衰弱,不能像圓環那樣圓潤。鉤子就是圓環缺了一面的樣子。躁脈則不同,來去都很急促,沒有缺失。而且來去都很突然,沒有圓轉的感覺,而是直來直去。這就像扁鵲說的「其至跳者」的脈象。
《內經》還說,脈搏的跳動是由陽氣和陰氣共同作用的。陽氣先至,陰氣後至。這是說,在脈搏剛剛開始跳動的時候,可以分辨出陽氣和陰氣的先後,從而觀察到陰陽的變化。
於是《難經》有前大後小,頭痛目眩;前小後大,胸滿短氣之論。仲景有脈來頭小本大,其病在表之談。後人有動前脈盛氣有餘,脈衰氣不足,應後脈盛血有餘,脈衰血不足之辨。是皆剖析微芒,脈學之上乘,診家之慧業也。
白話文:
所以《難經》中提到,前脈較大後脈較小,容易出現頭痛和頭暈;前脈較小後脈較大,容易出現胸悶和氣短。仲景曾說,脈搏浮在上,但本脈較大,表明疾病在體表。後人又有:動前脈強盛,說明氣比較充足;動前脈衰弱,說明氣比較不足;動後脈強盛,說明血比較充足;動後脈衰弱,說明血比較不足。這些都是對脈象細緻分析的精華,是脈學中的上乘功夫,是診脈者智慧的體現。
3. 微甚兼獨
微甚兼獨者,變脈之提綱,即體察形勢之權衡也。凡物之輕重也,非特極輕極重之並處也,必有微輕微重者介乎其間,故微甚不可不知也。如《難經》所論一脈十變,與《靈樞》之論緩急大小滑澀,其義大矣。第脈有以微見為善者,有以甚見為善者,固不盡微即皆輕,甚即皆重也。
白話文:
「微」、「甚」、「兼」、「獨」這些變化,是把脈時最重要的原則,就像衡量形勢輕重時所依據的標準一樣。任何事物輕重之間,不可能只是極輕和極重兩種狀態,中間一定有輕重不同的層次,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微」和「甚」的變化。就像《難經》討論的「一脈十變」,以及《靈樞》所談的「緩急大小滑澀」等脈象變化,都非常重要。不過,脈象變化中,有些以「微」為好,有些以「甚」為好。所以,並非所有「微」脈都代表病情輕微,所有「甚」脈都代表病情嚴重。
萬象之變化無定也,形形色色。舉在分分合合之中。故有一象而兼數象者,直須辨明主客,知其孰為正象,孰為兼象,庶幾施治用藥之輕重,乃有所准矣。李東垣云:脈之相合,各有虛實,不可只作一體視之。假令弦洪相合,弦主也,洪客也,子能令母實也。洪弦相合,洪主也,弦客也,母能令子虛也。
白話文:
世間萬物的變化沒有固定不變的,形形色色,都在分離組合之中。因此,有的象徵兼具多種象徵,此時必須明確區分主客,瞭解哪個是主要象徵,哪個是兼而有之的象徵,才能適當地使用治療藥物。李東垣說:脈象的組合各有虛實,不能只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比如弦脈和洪脈組合,弦脈為主,洪脈為客,那麼就要讓洪脈實起來。相反,洪脈和絃脈組合,洪脈為主,弦脈為客,就要讓弦脈虛起來。
餘脈仿此,可以類推。夫所謂主客者,臟腑之病氣,皆各有主脈。如肝臟與風氣之病,其脈皆弦。心臟與熱氣之病,其脈皆洪。若其間有挾痰、挾食、挾血、挾虛之異,即其脈之所見,必有兼象,所謂客也。是故脈無單見。古人立二十八脈,亦不過懸擬其象,以明大綱,使學者有所據以為講明之地。
白話文:
其他脈象也以此類推。所謂主脈和客脈,主要是說臟腑疾病的病氣都有各自的主脈。例如肝臟與風氣相關的疾病,其脈象都偏弦。心臟與熱氣相關的疾病,其脈象都偏洪。如果疾病中夾雜了痰、食、血、虛等因素,那麼在脈象中必然會同時出現這些兼象,這就稱之為客脈。因此,脈象不會單獨出現。古代醫家制定了二十八脈,也不過是懸擬其大致的特徵,用以闡明基本綱領,讓學者們有所依據進行探討。
講明乎五臟六氣之主脈,斯知臟脈之變有萬,無非各主臟之脈所互乘也。病脈之變有萬,無非各主病之脈所互乘也。倘執著而不知會通,紙上之象,幾無一合於指下之象;指下之象,更無一合於紙上之象矣。開卷瞭然,臨診茫然,是何為者?況微甚有因兼獨而分,兼獨每因微甚而見。
白話文:
只有瞭解五臟和六氣的經絡,才能知道臟腑經絡的變化萬千,這些變化都是由主導各臟腑的經絡相互影響造成的。病脈的變化也是如此,都是由主導各種疾病的經絡相互影響造成的。如果固執於個別脈象而不知道融會貫通,那麼書上的脈象圖譜幾乎沒有一幅與手指觸診的脈象相吻合;而手指觸診的脈象也幾乎沒有一次與書上的脈象圖譜相符合。這樣一來,即使打開書本一看就懂,但到了臨牀看診時卻一頭霧水,這是為什麼呢?何況脈象的輕重虛實都有兼有和獨有的區別,兼有和獨有往往由輕重虛實決定。
故寬而兼厚,以實兼實,是甚實也。薄而兼窄,以虛兼虛,是甚虛也。厚而兼窄,是微實也。薄而兼寬,是微虛也。更有大謬之語難為外人道者,厚而兼薄也,寬而兼窄也,粗而兼細也,滑而兼澀也,長而兼短也,浮而兼沉也,遲而兼數也,於萬萬相反之事,而忽並見於三指之下,此又何說以處之?曰:此有一微一甚也,此必一見於形,一見於勢也,亦有相間而迭呈者,即《難經》所謂陽中伏陰,陰中伏陽也。
白話文:
因此,寬廣而同時厚實,實質兼備,就是極實。薄弱而同時狹窄,空虛兼備,就是極虛。厚實而同時狹窄,就是輕微的實。薄弱而同時寬廣,就是輕微的虛。
還有更荒謬的說法,難以對外道出:厚實而同時薄弱,寬廣而同時狹窄,粗糙而同時細緻,滑潤而同時澀滯,長大而同時短小,漂浮而同時下沉,緩慢而同時快數,於極端對立的事物之中,卻突然同見於三指之下,這用什麼理論來解釋呢?
說:這是因為有一微一甚,必有一方面反映在形體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氣勢上,也有相互交錯而交互呈現的,就像《難經》中所說的「陽中隱藏陰,陰中隱藏陽」。
故常有於綿軟之中,忽夾一至挺亙指下,如弦之象,此有因氣逆上衝,有因氣鬱猝發,有因氣脫不返,宜察其脈之神而決之。此即來大時小,來小時大之類也。又常有於遲緩之中,忽夾一至躁疾,上馳如射,此亦有鬱氣之猝發,或伏熱之乍升,宜察其脈之沉分而參之。《脈經》曰:尺脈上應寸,時如馳,半日死,此又氣之脫也。
白話文:
因此,經常在脈搏軟弱之中,突然夾雜著一至兩次堅硬有力、在手指下宛如弦狀的脈象,這是由於氣逆衝上、氣鬱突然發作或者氣脫不返所致。應該仔細觀察脈象的神態來判斷。這就像症狀有時大有時小。此外,經常在脈搏緩慢之中,突然夾雜著一至兩次急速躁動、上衝如箭的脈象,這也可能是鬱氣突然發作,或伏熱突然升高的表現。應該觀察脈象的沉分來綜合判斷。《脈經》說:「尺脈上應寸脈,出現時如馳馬一般,半日之內會死亡。」這也是氣脫的表現。
若沉分大而有神,只是氣滯熱伏耳。總之,講脈學者,先求脈在人身為何等物,再將脈象之綱領條目,從自心中,一一為之分析,不必倚傍舊說,而自推見本原。如位也數也,形也勢也,此綱領也。位之在寸在尺在浮在沉也。數之為遲為數為疏為密也。形之長短,廣狹厚薄粗細,軟硬堅松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下去、脈幅很大、有力,這只是氣血不暢、熱邪內伏的表現。總而言之,學習脈學的人,首先要了解脈象在人體中屬於什麼類型的東西,然後從心中一一分析出脈象的綱領和條目,不必依賴於傳統的說法,而要自己推究其本源。比如,脈象的位置、數目、形狀和勢態,這些就是脈象的綱領。脈象的位置可以分為寸口、尺口、浮脈和沉脈;脈象的數目可以分為緩慢、快速、稀疏和稠密;脈象的形狀可以分為長短、寬窄、厚薄、粗細、軟硬和鬆緊。
勢之強弱高深也。此條目也,於此各推求其所以然之故。瞭然心中,然後彼此參互,如微甚兼獨之迭見者,亦皆有以得其變化之本,臨診自有條理,不致眩惑。大凡人之病也,邪甚脈甚,邪微脈微,不待言矣。而且,兩邪合病,則兩脈並見;三邪合病,則三脈並見。如仲景論脈諸文,所謂脈弦而大,弦則為寒,大則為虛。
白話文:
疾病的症狀強弱、深淺不一。這條條目主要探討每種症狀形成的具體原因。心中明瞭,才能對其進行相互比較,像氣虛、氣衰同時或單獨出現的情況,也能找到其變化的基本原因,臨牀上診治時就能有條不紊,不至於感到頭暈目眩。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病情嚴重,脈象就會強盛;病情輕微,脈象就會微弱,這是不用說的。而且,兩種病邪同時發病,脈象就會同時出現兩種;三種病邪同時發病,脈象就會同時出現三種。比如仲景在《論脈諸文》中所說的:脈弦而大,弦脈代表寒症,大脈代表虛症。
脈浮而緊,浮為衛氣實,緊為榮中寒。是皆分析各脈之主證,而後合訂主病之正脈。故學者總須先求其分,再求其合,分者苟能剖析微芒,則其合者,特分者為之參錯耳,若起手不知探原,拘泥文字,逐末忘本,即將脈名增為百數,亦不足以盡天下之變矣,恐終身無見真之日也。
白話文:
脈象浮而緊,浮代表衛氣強盛,緊代表營氣中存在寒邪。這些都是辨證脈象中的主證,然後再綜合起來確定主病的正脈。所以學者總是要先學習如何辨別,再探求如何綜合。如果辨別時能精細入微,那麼綜合起來,無非是將辨別的結果相互參照罷了。如果一開始就不探究根本,拘泥於文字,捨本逐末,即使脈象的名字增加到上百種,也無法窮盡天下脈象的變化,恐怕終其一生也看不到真正的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