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脈有本脈變脈真藏之要

(明縱橫順逆及有胃氣無胃氣之義)

心、肝、脾、肺、腎五藏,其中各有本象平脈,各有淫情病脈,各有真藏死脈,三者均要心領神會。本脈維何?一如肝藏微弦,心臟微鉤,脾臟微緩,肺臟微毛,腎臟微石。本象各現於本部者為本脈,若現於別臟部位,當以順逆縱橫論之。凡順逆縱橫即變脈也。變脈維何?諸書言生剋制化,暗包夫妻、母子、順逆、縱橫在內。

經曰:上下者(指標脈本脈言),萬物之終始,左右者(右左指經脈絡脈言),陰陽之道路(指臟神腑氣言)。又曰:五臟相通移(指順脈言)。又曰:變化相移(指縱脈言),以觀其妙。

又曰:從其氣則和(指縱順言),違其氣則病(指橫逆言),不當其位者病(言鬼賊入宮也),迭移其位者病(言飛弱坐虛也),失其位者危(指本脈失位言),尺寸反者死(指逆脈言),陰陽交者死(指橫脈言)。

先立其年(是言司天在泉),以知其氣(言主氣客氣),左右應見(天泉定而應與不應分矣,當應而見則吉,不當應而見則凶),然後可以言生死之順逆(以逆為死脈,以順為生脈,大意已見,雖只舉順逆而縱橫自寓其中)。以上經文皆是指順逆縱橫而言。順者,心部與右腎部得肝脈、肝部得左腎脈、左腎部得肺脈、肺部得脾脈、脾部得心與右腎脈是也。

逆者,心部與右腎部見左腎脈、左腎部見脾脈、脾部見肝脈、肝部見肺脈、肺部見心與右腎脈是也。縱者,心部見肝脈、肝部見心脈、左腎部見肝脈、肝部見左腎脈、肺部見脾脈、脾部見肺脈、右腎部見脾脈、脾部見右腎脈是也。橫者,心部見肺脈、肺部見心脈、肝部見脾脈、脾部見肝脈、左腎部見右腎脈、右腎部見左腎脈是也。

平人忽得全順之本脈者,清秀主身榮名貴,愚濁主發財見喜。病人忽變全順之本脈者,可以不藥自愈。平人忽得全逆之純脈者,病象主危,平象主重病非災。病人忽變全逆之純脈者死,不治。平人忽得全縱之本脈者,清秀主青雲穩步,愚濁主時運亨通。病人忽變全縱之病脈者,此為勿藥有喜。

平人忽得全橫之本脈者,清秀主重病非災,愚濁主死。病人忽變全橫之病脈者,救之有法,僅可萬死一生。然而得全脈者少,犯三者多。全者易治,不全者難治。

凡臨症無論大小輕重,均要凝神細思,握定經絡標本順逆縱橫,以核妥病症之傷中專吞,合併新久,分臟分府,審虛審實。擇取七方中對症之一如法施治,自然應手取效。如或萬無生理,可不必用心於無益之地。間或稍能施巧,務宜詳據六臟之脈象。以弦多胃少為肝病,弦甚曰今病,但弦無胃曰死。

鉤多胃少為心病,鉤甚曰今病,但鉤無胃曰死。毛多胃少為肺病,毛甚曰今病,但毛無胃曰死。石多胃少為左腎病,石甚曰今病,但石無胃曰死。虛浮濡澀為右腎病,搏硬曰今病,忽散無胃曰死。虛澀堅快為脾病,舂硬曰今病,乍疏乍數,軟散無胃曰死。此乃《內經》要緊真秘,最宜熟味。

白話文:

(要明白脈象的縱橫順逆,以及有胃氣和無胃氣的意義)

心、肝、脾、肺、腎這五個臟器,各自都有其本來的正常脈象,也有因為外邪侵擾而出現的病脈,更有預示死亡的真藏死脈,這三種情況都需要用心去體會和領悟。什麼是本脈呢?就像肝臟的脈象應該是微微帶有弦的感覺,心臟的脈象應該是微微帶有鉤的感覺,脾臟的脈象應該是微微和緩的感覺,肺臟的脈象應該是微微帶有毛的感覺,腎臟的脈象應該是微微帶有石的感覺。如果這些本來的脈象出現在它們各自所屬的部位,這就是本脈。如果出現在其他臟器的部位,就應該以順、逆、縱、橫來判斷。凡是順、逆、縱、橫的脈象,都屬於變脈。什麼是變脈呢?各種醫書上說的相生相剋、制化,都暗含了夫妻、母子、順逆、縱橫的道理。

《黃帝內經》說:「上下是指脈的本脈而言,代表萬物的開始和終結;左右是指經脈和絡脈而言,代表陰陽的通路(指臟腑的功能和氣)。」又說:「五臟的氣可以互相流通轉移(指順脈)。」又說:「脈象的變化可以互相轉移(指縱脈),以此來觀察其中的奧妙。」

《黃帝內經》還說:「順應其氣的就平和(指縱脈和順脈),違背其氣的就生病(指橫脈和逆脈),不應該出現在那個位置的脈象就表示有疾病(指邪氣入侵臟腑),脈象位置不斷變換的就表示身體虛弱(指脈象飄忽不定,沒有根基),失去本來位置的脈象就危險(指本脈失去原本位置),寸脈和尺脈的脈象反常就死亡(指逆脈),陰脈和陽脈交錯出現就死亡(指橫脈)。」

首先要確定年份的氣候(這是說司天和在泉之氣),來了解其氣候變化(說的是主氣和客氣),左右手的脈象應有的表現(要根據天泉來確定脈象的反應,應該出現卻沒出現的則兇險),然後才能判斷生死的順逆(逆脈是死脈,順脈是生脈,大致含義已表達清楚,雖然只說了順逆,但縱橫的含義也在其中)。以上經文都是指順逆縱橫的脈象而言。順脈是指:在心部和右腎部摸到肝脈,在肝部摸到左腎脈,在左腎部摸到肺脈,在肺部摸到脾脈,在脾部摸到心脈和右腎脈。

逆脈是指:在心部和右腎部摸到左腎脈,在左腎部摸到脾脈,在脾部摸到肝脈,在肝部摸到肺脈,在肺部摸到心脈和右腎脈。縱脈是指:在心部摸到肝脈,在肝部摸到心脈,在左腎部摸到肝脈,在肝部摸到左腎脈,在肺部摸到脾脈,在脾部摸到肺脈,在右腎部摸到脾脈,在脾部摸到右腎脈。橫脈是指:在心部摸到肺脈,在肺部摸到心脈,在肝部摸到脾脈,在脾部摸到肝脈,在左腎部摸到右腎脈,在右腎部摸到左腎脈。

平常人突然出現完全順脈的本脈,如果脈象清秀就代表身體健康,名聲顯貴,如果脈象混濁就代表發財或者遇到喜事。病人突然變成完全順脈的本脈,可以不吃藥就自己痊癒。平常人突然出現完全逆脈的脈象,如果脈象平穩則代表病情嚴重,如果脈象混亂則代表可能有災禍。病人突然變成完全逆脈的脈象,就會死亡,無法救治。平常人突然出現完全縱脈的本脈,如果脈象清秀就代表前途順利,如果脈象混濁就代表時運亨通。病人突然變成完全縱脈的病脈,這表示不用吃藥就會有喜事。

平常人突然出現完全橫脈的本脈,如果脈象清秀則代表身患重病,但不會有災禍,如果脈象混濁就代表死亡。病人突然變成完全橫脈的病脈,可以嘗試救治,但通常只有萬分之一的生存機會。然而,能出現完全脈象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犯了其中三種情況。完全脈象比較容易治療,不完全的脈象比較難治療。

凡是診斷病情,無論大小輕重,都要集中精神仔細思考,把握經絡、標本、順逆、縱橫的原理,來確認病症的來源,是外傷、內傷,還是新病、舊病,分清臟腑,判斷虛實。從七種治療方法中選擇一種對症的方法進行治療,自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實在沒有生的希望,就不必浪費時間做無謂的治療。如果可以稍微施展技巧,務必詳細了解六臟的脈象。如果脈象弦而且胃氣少,是肝病,弦脈明顯是現在的病,如果只有弦脈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

如果脈象鉤而且胃氣少,是心病,鉤脈明顯是現在的病,如果只有鉤脈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脈象毛而且胃氣少,是肺病,毛脈明顯是現在的病,如果只有毛脈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脈象石而且胃氣少,是左腎病,石脈明顯是現在的病,如果只有石脈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脈象虛浮濡澀,是右腎病,脈搏硬是現在的病,如果突然散亂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脈象虛澀而堅快,是脾病,脈象像舂米一樣硬是現在的病,如果脈象時快時慢、軟散而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這些都是《黃帝內經》重要的秘密,最應該仔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