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四 (5)
卷四 (5)
1. 脈有浮中沉三按之要
諸陽雖皆屬府,諸陰雖皆屬藏,當以遲數別之。然傷寒之傳變亦有數而入藏,遲而入府者,熟讀經文自知也。
若夫脈之來去疾遲,所以診表裡虛實法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此陽脈也,故以候表。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間,氣之降而下也,此陰脈也,故以候里。疾者脈數疾有餘也,故以候實。遲者脈徐遲不足也,故以候虛。虛為正虛,實為邪實。
出來疾入去遲,為表實裡虛,出來遲入去疾,為表虛里實。經曰:來者為陽,去者為陰。疾為陽太過也,遲為陰不及也。表實裡虛者陰不及而陽太過也,表虛里實者陰太過而陽不及也。來去出入者脈之大關鍵也。表裡虛實者病之大綱領也。知內外之陰陽而辨其孰為虛孰為實者,診家之切要也。
凡此明藏府之定位、內外之定候、表裡之定情,皆為《內經》之要旨,學者蓋可忽乎哉。
白話文:
脈搏的浮、中、沉三種按法,各有其要點:
雖然所有陽經都歸屬於六腑,所有陰經都歸屬於五臟,但應該根據脈搏的快慢來區分。然而,傷寒病的傳變也有可能是陽證數脈卻傳入臟,陰證遲脈卻傳入腑的情況,只要熟讀醫經就能自然明白。
脈搏的來去快慢,是用來診斷病在表裡,以及身體是虛或實的方法。脈搏從骨肉之間浮出到皮膚表面,是氣向上升的表現,這是陽脈,所以用來診斷病在表。脈搏從皮膚表面回到骨肉之間,是氣向下降的表現,這是陰脈,所以用來診斷病在裡。脈搏跳動快,表示體內有餘,所以用來診斷實證。脈搏跳動慢,表示體內不足,所以用來診斷虛證。虛證是指正氣虛弱,實證是指邪氣過盛。
脈搏浮出快而沉入慢,表示病在表而實,在裡而虛。脈搏浮出慢而沉入快,表示病在表而虛,在裡而實。醫經說:脈搏浮出是陽,沉入是陰。脈搏跳動快是陽氣太過,跳動慢是陰氣不足。表實裡虛,是陰氣不足而陽氣太過;表虛裡實,是陰氣太過而陽氣不足。脈搏的來去出入,是診脈的關鍵。表裡虛實,是疾病的大綱領。了解體內陰陽的消長,分辨哪個是虛哪個是實,是診斷疾病最重要的環節。
以上說明了臟腑的定位,內外的診斷,以及表裡的情況,都是《內經》的重要宗旨,學習的人怎麼可以忽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