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二十八脈指要

以火喻也,火氣炎盛而秒,則環轉有如鉤也。洪者以水喻也,脈之來盛去衰,有如洪水漂流之象也。凡失血下血,久嗽久病之人俱忌洪脈。經曰:形瘦脈大,多氣者死。可見形瘦不與脈合者,均非吉兆耳。

動脈

體象,動脈不一,浮滑而急,厥厥動搖,形如豆粒。

主病,動為速甚,寸尺有別。陽乘於寸,陽動發熱。陰乘於尺,陰動汗出。陰陽互乘,發熱汗出。按之不鼓,陽衰之切。汗出惡寒,形冷無熱。

集要,動有陽盛陽虛之候,陽盛之動動而有力也,陽虛之動動乃擾亂也,為痛,為驚,為自汗,為拘攣,為心脾疼痛,為心突精失,皆其候也。動之為義,以厥厥動搖急速有力得名也。厥厥者,謂似有根之動搖,動而不移,非若滑脈之流動動而不居也。動脈似數,惟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故名動也。

然以兩頭俯下,中間突起,則又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為相火虛炎,故發熱也。

因是而知,舊說以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妊子也。則手少陰非左寸乎,而謂動獨見於關乎,此不可不辨也。

滑脈

體象,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

主病,滑司痰病,關主食風,寸候吐逆,尺便血膿。

兼證,浮滑風痰,沉滑痰食,滑數痰火,滑短氣結。滑而浮大,風熱之疾。滑而浮散,風虛之疾。滑而沖和,胎孕可決。

集要,滑乃氣虛血虛之候,為呃逆,為食滯,為嘔吐,為滿悶,為痰飲。滑大滑數為內熱,上為頭目咽喉心肺之熱,下為小腸膀胱二便之熱。婦人滑脈數而經斷者為有孕。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是營衛充實之兆。若過於滑大則為邪熱之病。又凡為虛損者多有弦滑之脈,此陰虛而然也。

瀉痢者亦多弦滑之脈,此腎肝受傷也,不得概以火論也。滑之為義,往來流利而不滯澀也。陰氣有餘,故脈來流利如水,蓋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夫滑脈為陽中之陰以其形兼數也,故為陽。以其形如水也,故為陽中之陰。大抵兼浮者毗於陽,兼沉者毗於陰。

是以或寒或熱,古無定稱也。衡之以浮沉,辨之以尺寸,庶無誤耳。

澀脈

體象,澀脈往來,如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審度。

主病,澀虛濕痹,尺精血傷,寸汗津竭,關膈液血。

兼證,澀而堅大,實熱炎灼。澀而軟弱,虛火乃作。

集要,澀為陰虛,乃血氣俱虛之候。為少氣,為憂煩,為痹痛,為拘攣,為麻木,為無汗,為脾寒少食,為胃寒多嘔,為二便不和,為四肢厥冷,男子為傷精,女子為不孕,為經脈不調。凡脈見澀滯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其在上則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則有下焦之不運,在表則有筋骨之疲勞,在裡則有精神之短少。凡此總屬陽虛,諸家言氣多血少,豈以脈不流利,猶有氣多者乎。

白話文:

二十八脈指要

以火來比喻,火的氣勢旺盛且快速,脈搏跳動時會像彎鉤一樣環繞轉動。洪脈則用水來比喻,脈搏來勢強盛,去勢衰弱,就像洪水沖刷一樣。凡是失血、下血、久咳或久病的人,都不宜出現洪脈。古籍說:「形體消瘦而脈搏強大,多半是氣將耗盡的表現,會死亡。」可見形體消瘦與脈搏不相符,都不是好的徵兆。

動脈

脈象:動脈的形態並不單一,摸起來浮滑而且急促,跳動不穩定,像豆子一樣。

主病:動脈的跳動快速而明顯,在寸部和尺部的表現有所不同。如果陽氣在寸部過盛,就會發熱;如果陰氣在尺部過盛,就會出汗。如果陰陽之氣互相影響,就會出現發熱又出汗的現象。按下去如果脈搏不鼓動,表示陽氣衰弱;如果出汗、怕冷、身體冰涼而沒有發熱,也表示陽氣衰弱。

要點:動脈的出現有陽盛和陽虛的區別。陽盛時,動脈跳動有力;陽虛時,動脈跳動紊亂,可能引起疼痛、驚悸、自汗、拘攣、心脾疼痛、心悸和精氣耗損等症狀。動脈之所以叫「動」,是因為它跳動不穩、急速有力。跳動的時候感覺像有根一樣,跳動但不會移動,不像滑脈一樣流動不停。動脈雖然看起來像數脈,但上下沒有頭尾,像豆子一樣跳動,所以叫做動脈。

但如果兩頭向下,中間凸起,又很像短脈。但是短脈屬陰,不快、不硬、不滑;而動脈屬陽,且快、且硬、且滑。關前屬陽,關後屬陰。所以張仲景說:「陽氣動則出汗。」指的是左手寸部的心脈,汗是心液,右手寸部的肺主皮毛和腠理,所以才會出汗。又說:「陰氣動則發熱。」指的是左手尺部出現動脈表示腎水不足,右手尺部出現動脈表示相火虛炎,所以會發熱。

由此可知,過去認為動脈只在關部出現的說法是錯誤的。《素問》說:「婦女手少陰心脈跳動厲害,是懷孕的徵兆。」手少陰心脈不就是左手寸部嗎?怎麼會說動脈只在關部出現呢?這點必須要辨明。

滑脈

脈象:滑脈跳動時流暢不停,像珠子在盤子上滾動,又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圓滑。

主病:滑脈主痰濕疾病,關脈主飲食和風邪,寸脈主吐逆,尺脈主便血或膿血。

兼證:浮滑脈主風痰,沉滑脈主痰食,滑數脈主痰火,滑短脈主氣結。滑而浮大,多為風熱疾病;滑而浮散,多為風虛疾病。滑而脈象平和,多為懷孕。

要點:滑脈是氣虛和血虛的表現,可能引起呃逆、食滯、嘔吐、胸悶、痰飲等症狀。滑大滑數的脈象多為內熱,上部表現為頭、目、咽喉、心肺的熱症,下部表現為小腸、膀胱、大小便的熱症。婦女脈象滑數且停經,多為懷孕。如果一般人脈象滑而平和,表示營衛之氣充足。如果滑大過度,表示有邪熱的疾病。虛損的人多半有弦滑的脈象,這是陰虛的表現。

瀉痢患者也多半有弦滑的脈象,這是腎肝受損的表現,不能一概認為是火熱引起的。滑脈的意義在於脈象往來流利而不停滯。陰氣有餘,所以脈搏流利如水。脈搏是血脈的府邸,血盛則脈滑,所以腎脈宜滑。滑脈屬於陽中有陰,因為其形兼數,所以屬於陽。又因為其形如水,所以屬於陽中有陰。大體上,兼浮脈的接近陽,兼沉脈的接近陰。

因此,滑脈或寒或熱,古代沒有定論。要根據脈搏的浮沉、尺寸來辨別,才不會產生誤判。

澀脈

脈象:澀脈跳動時阻滯不順,像刀刮竹子一樣,脈象遲緩、細小、短促,要從這三方面來審視。

主病:澀脈主虛弱、濕氣、痹痛,尺部表示精血損傷,寸部表示汗液津液耗竭,關部表示胸膈有痰液、血瘀。

兼證:澀而堅大,多為實熱熾盛;澀而軟弱,多為虛火上炎。

要點:澀脈屬於陰虛,是氣血兩虛的表現。可能引起少氣、憂煩、痹痛、拘攣、麻木、無汗、脾胃虛寒、食少嘔吐、大小便失調、四肢冰冷。男子可能傷精,女子可能不孕、月經不調。凡是脈象澀滯的人,多半是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氣不足所致。在上則表示上焦不舒暢,在下則表示下焦不運化,在表則表示筋骨疲勞,在裡則表示精神短少。總之,這些都屬於陽虛。許多人說氣多血少,但脈象不流利,怎麼能說還有氣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