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二 (14)
卷二 (14)
1. 運氣總紀
《內經》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六氣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五運一周)。君火以明(子午司天),相火以位(巳亥在泉),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十五日為一氣),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五少之運)太過(五太之運)斯皆見矣。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甲己化土),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乙庚化金),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丙辛化水),丁壬之歲,木運統之(丁壬化木),戊癸之歲火運統之(戊癸化火)。子午之歲,上見少陰(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卯酉之歲,上見陽明(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少陰所謂標也(子午司天之始),厥陰所謂終也(巳亥司天之終)。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風木),少陰之上,熱氣主之(熱火),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濕土),少陽之上,相火主之(火熱),陽明之上,燥氣主之(燥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寒水),所謂本也。是真元一氣化而為六也。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如木剋土而及侮金之類),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如金克本而土反凌木之類)。
侮反受邪(始於侮彼求勝終則己反受侮),侮而受邪,寡於畏也(無所畏憚,不能自保),所以貴有承製也。相火之下(火亢金害),水氣承之(水制木生);水位之下(水亢火害),土氣承之(土製金生);土位之下(土亢水害),風氣承之(木製火生);風位之下(木亢土害),金氣承之(金制水生),金位之下(金亢木害),火氣承之(火制土生);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水承火亢)。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如火位於上而無承製則太過矣,少生氣則不及矣,有承製木生於下,則火生而不亢矣)。蓋六氣各專一令,專令者常太過,過極則為亢,亢甚則害作。故各有所承乃以制其亢甚為害也。制其太過則以生其不及,則亢害者可化為和平矣。夫五行之妙用,在於相剋,承乃制,正所以轉五運而調六氣也,此理氣之精義,神而明之,自處處人,保身守家之道亦在其中,蓋道無不在也。茲總六十歲中運司天,生克同氣,而又分為六紀。
白話文:
【運氣總綱】
《內經》指出:大自然的規律中,天象的變化以六為節奏,地象的運轉則以五為週期。周天氣候的變化,六個階段為一個完整的循環(六氣一備),而地上的週期則以五年為一個完整的循環(五運一週)。君火象徵光明(子午年為主宰),相火則代表位置(巳亥年在泉底),五和六相結合,形成了七百二十種氣候現象作為一個紀元(每十五天為一種氣候),總共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種氣候,六十個年頭就構成了一個大週期。不足或過剩的情況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甲己年,土運統管(甲己年化土),乙庚年,金運統管(乙庚年化金),丙辛年,水運統管(丙辛年化水),丁壬年,木運統管(丁壬年化木),戊癸年,火運統管(戊癸年化火)。在子午年,上方出現的是少陰(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醜未年,上方出現的是太陰(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寅申年,上方出現的是少陽(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卯酉年,上方出現的是陽明(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辰戌年,上方出現的是太陽(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巳亥年,上方出現的是厥陰(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少陰被稱為開始(子午司天的開始),厥陰被稱為結束(巳亥司天的結束)。
在厥陰上方,風氣是主要的影響因素(風木),在少陰上方,熱氣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熱火),在太陰上方,濕氣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濕土),在少陽上方,相火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火熱),在陽明上方,燥氣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燥金),在太陽上方,寒氣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寒水),這些就是所謂的"本"。這其實是真元一氣分化為六種不同形式。氣候過剩就會制約那些能勝過自己的(例如木剋土且同時侮金),而當氣候不足時,那些原本能被自己剋制的會反過來欺負它,原本能勝過的也會輕蔑它(例如金剋木但土反而凌駕木)。
開始侮弄他人最終會受到邪氣的侵害(最初想佔對方便宜,最後卻反受其害),受了邪氣的侵害,是因為缺少敬畏之心(無所忌憚,不能自我保護),所以要重視承製的原則。在相火之下,水氣會來承載(水制木生);在水位之下,土氣會來承載(土製金生);在土位之下,風氣會來承載(木製火生);在風位之下,金氣會來承載(金制水生);在金位之下,火氣會來承載(火制土生);在君火之下,陰精會來承載(水承火亢)。
氣候過剩會造成危害,但有承載制約就能避免危害,制約過剩的氣候,可以生發不足的氣候,這樣,過剩造成的危害就可以轉化為平衡。五行的巧妙運用就在於相互剋制,通過承載制約,才能轉換五運,調和六氣。這就是氣與理的精義,如果能深刻理解,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全自己,保護家庭,道理無所不在。這裡總結了六十年中運行的規律,以及生克同氣的關係,再進一步細分為六個紀元。
2. 司天生中運
(甲子)火生土,(癸巳)木生火,(辛卯)金生水;(甲午)火生土,(癸亥)木生火,(辛酉)金生水;(甲寅)火生土,(乙丑)土生金,(壬辰)水生木;(甲申)火生土,(乙未)土生金,(壬戊)水生木,此十二年天氣生運,以上生下,名曰順化,為相得之歲也。
白話文:
在這十二年的週期中,每年的天氣都遵循著五行相生的原則,影響著該年的運勢。具體來說:
-
在甲子年,火能生土。
-
在癸巳年,木能生火。
-
在辛卯年,金能生水。
-
在甲午年,同樣是火生土。
-
在癸亥年,木生火。
-
在辛酉年,金生水。
-
在甲寅年,火生土。
-
在乙丑年,土能生金。
-
在壬辰年,水則生木。
-
在甲申年,火亦能生土。
-
在乙未年,土能生金。
-
在壬戌年(原文誤寫為壬戊),水則生木。
這些年份裡,上面的元素都能生出下面的元素,我們稱之為順化,這表示這些年都是五行相生,相互得益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