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2)

1. 運氣舉原

卯酉之年少陰在泉,左太陰右厥陰也。寅甲之年厥陰在泉,左少陰右太陽也。巳亥之年少陰在泉,左陽明右太陰也。辰戌之年太陰在泉,左少陽右少陰也。丑未之年太陽在泉,左厥陰右陽明也。陰陽之氣由下而升上,故以在泉起之。從在泉之左間由司天之右間至於司天,從司天之左間由在泉之右間終於在泉。

在泉之左間為客初氣,司天之右間為客二氣,司天為客三氣,勝之常也。司天之左間為客四氣,在泉之右間為客五氣,在泉為客六氣,復之常也。經曰: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蓋司天之氣始於地之右,在泉之氣本乎天之左。天地之氣互相感召,又非獨天主上半歲,地主下半歲也。

且五運有齊化兼化,五運之中運統主一歲。甲曰太宮(土齊木化),丙曰太羽(水齊土化),戊曰太徵(火水齊化),庚曰太商(金火齊化),壬曰太角(木金齊化),此五太過之年也。太過則旺,勝己者畏其旺,反同其化,名曰齊化。乙曰少商(火金兼化),丁曰少角(金兼木化),己曰少宮(木兼土化),辛曰少羽(土兼木化),癸曰少徵(水兼火化),此五不及之年也。不及則弱,勝己者乘其弱來同其化,名曰兼化也。

六氣有正化對化,六氣之客氣同化一歲。厥陰風木司巳亥(亥木正化,巳木對化),少陰君火司子午,太陰濕土司丑未,少陽相火司寅申,陽明燥金司卯酉,太陽寒水司辰戌,寅午未酉戊亥為正化。正化者,司化令之實,主有餘也。子醜卯辰巳申為對化,對化者,司化令之虛,主不足也。

至於歲會者,謂本運臨本支之位也。如丁卯歲木運臨卯,戊午歲火運臨午,乙酉歲金運臨酉,丙子歲水運臨子,此是四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土運臨四季,此是四維也。天符者,謂中運與司天之氣相符也。如丁巳丁亥木運(厥陰),木司天也,戊子戊午(少陰)戊寅戊申(少陽)火運,火司天也。己丑己未(太陰)土運,土司天也。

乙卯乙酉(陽明)金運,金司天也。丙辰丙戌(太陽)水運,水司天也。太乙天符者,謂天符之年,又是歲會,是天氣運氣歲支三者俱會也。如己丑己未,中運之土與司天土同氣,又土運臨丑未也。乙酉中運之金與司天金同氣,又金運臨酉也,戊午中運之火與司天火同氣,又火運臨午也。

同天符同歲會者,謂在泉之氣與中運之氣同一氣者也。陽年曰同天符,如壬寅壬申木運(厥陰),木在泉也,甲辰甲戌土運(太陰),土在泉也。庚子庚午金運(陽明),金在泉也,陰年曰同歲會,如辛丑辛未水運(太陽),水在泉也,癸卯癸酉癸巳癸亥火運(少陰少陽),火在泉也。夫邪之中人在天符之年,名曰中執法,是犯司天之氣也。

白話文:

運氣的根本原理

卯年和酉年,少陰之氣在下,稱為「在泉」,這時左邊是太陰之氣,右邊是厥陰之氣。寅年和甲年,厥陰之氣在泉,左邊是少陰之氣,右邊是太陽之氣。巳年和亥年,少陰之氣在泉,左邊是陽明之氣,右邊是太陰之氣。辰年和戌年,太陰之氣在泉,左邊是少陽之氣,右邊是少陰之氣。丑年和未年,太陽之氣在泉,左邊是厥陰之氣,右邊是陽明之氣。陰陽之氣是由下往上升的,所以從「在泉」這個位置開始談起。

從在泉位置的左邊開始,是客氣的第一階段,司天位置的右邊是客氣的第二階段,司天位置是客氣的第三階段,這是一種自然的運轉規律。司天位置的左邊是客氣的第四階段,在泉位置的右邊是客氣的第五階段,在泉位置是客氣的第六階段,這也是一種自然的運轉規律。古書上說:上半年由天氣主導,下半年由地氣主導,上下交互作用,氣的交替變化是主要的因素。大概來說,司天之氣是從地的右邊開始的,而「在泉」之氣是從天的左邊開始的。天地之氣互相感應,並不是單純的說上半年由天主導,下半年由地主導而已。

另外,五運有齊化和兼化。五運之中,每年的運氣由一個五行主導。甲年是太宮,屬土,同時也會受到木的影響。丙年是太羽,屬水,同時會受到土的影響。戊年是太徵,屬火,同時會受到水的影響。庚年是太商,屬金,同時會受到火的影響。壬年是太角,屬木,同時會受到金的影響。這五個年份是五行之氣過盛的年份。過盛時,會對它所剋制的五行產生影響,使得被剋制的五行也轉化為與之相同的屬性,這就叫做齊化。乙年是少商,屬火,同時也會受到金的影響。丁年是少角,屬金,同時會受到木的影響。己年是少宮,屬木,同時會受到土的影響。辛年是少羽,屬土,同時會受到木的影響。癸年是少徵,屬水,同時會受到火的影響。這五個年份是五行之氣不足的年份。不足時,會被它所剋制的五行趁虛而入,轉化為與之相同的屬性,這就叫做兼化。

六氣有正化和對化,六氣的客氣會影響一整年。厥陰風木主導巳年和亥年(亥年是木的正化,巳年是木的對化),少陰君火主導子年和午年,太陰濕土主導丑年和未年,少陽相火主導寅年和申年,陽明燥金主導卯年和酉年,太陽寒水主導辰年和戌年。寅、午、未、酉、戊、亥年屬於正化,正化代表主導氣的實際作用,而且氣比較強。子、丑、卯、辰、巳、申年屬於對化,對化代表主導氣的作用比較虛弱,氣比較不足。

至於「歲會」,指的是主運的五行,恰好出現在它所屬的地支位置。例如,丁卯年是木運,木在卯的位置;戊午年是火運,火在午的位置;乙酉年是金運,金在酉的位置;丙子年是水運,水在子的位置。這些是四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年是土運,土在四季,這些是四維。「天符」指的是中運的五行和司天之氣的五行相同。例如,丁巳年和丁亥年是木運,司天之氣也是木(厥陰);戊子年、戊午年、戊寅年、戊申年是火運,司天之氣也是火;己丑年和己未年是土運,司天之氣也是土;乙卯年和乙酉年是金運,司天之氣也是金;丙辰年和丙戌年是水運,司天之氣也是水。「太乙天符」指的是既是天符年,又是歲會年,也就是天氣、運氣和歲支三者都一致。例如,己丑年和己未年,中運的土和司天的土相同,而且土運也正好在丑未的位置;乙酉年,中運的金和司天的金相同,而且金運也正好在酉的位置;戊午年,中運的火和司天的火相同,而且火運也正好在午的位置。

「同天符」和「同歲會」,指的是「在泉」的氣和中運的氣五行相同。陽年稱為「同天符」,例如壬寅年和壬申年是木運,木在泉位;甲辰年和甲戌年是土運,土在泉位;庚子年和庚午年是金運,金在泉位。陰年稱為「同歲會」,例如辛丑年和辛未年是水運,水在泉位;癸卯年、癸酉年、癸巳年、癸亥年是火運,火在泉位。如果人受到疾病的侵襲,又正逢天符年,就叫做「中執法」,這是冒犯了司天之氣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