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二 (11)
卷二 (11)
1. 五運六氣舉要
《內經》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古人有言,不明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然理奧詞微,卒難悟解,學者所當切究也。夫五運六氣,天道之常變在焉。四時之常者,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是也。一日之常者,朝涼午熱夕溫夜寒是也。四時之變者,冬有非時之溫,夏有非時之寒,春有非時之涼,秋有非時之暖。
一日之變者,或朝溫而午寒,或夕涼而夜熱,時日之常變如此也。而地氣又有不同者,西北高燥多寒,東南卑濕常溫。經曰: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崇高則陰氣治之,汗下則陽氣治之,此之謂也。故方土不齊,寒暄不等,而病亦因之而異。善言理氣者,隨機觀變,方達古人未發之旨耳。
夫運氣之理,小大不遺,雖有微疴,罔不由期。若時行疫病,尤為最緊者,茲各明其大要。惟願醫者先知受病之因,不致妄投湯藥,誤人性命,斯可矣。
白話文:
【內經】提到:五行運作與陰陽變化,這是天地運行的法則。古人說過,如果不明白五行運作和六氣變化,就算讀遍所有的醫書也無濟於事。然而這些道理深奧,詞語又含蓄,初學者很難理解,這正是學者應該深入研究的地方。
五行運作和六氣變化,涵蓋了天道的常態和變動。四季的常態,指的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一天的常態,就是早晨涼爽、中午炎熱、傍晚溫暖、夜晚寒冷。四季的變動,如冬天出現不應季的溫暖,夏天出現不應季的寒冷,春天出現不應季的涼爽,秋天出現不應季的暖和。
一天的變動,可能是早晨溫暖但中午卻寒冷,或是傍晚涼爽但夜晚卻炎熱,時間和日期的常態與變動大致如此。然而,各地的氣候又有差異,西北地區地勢高且乾燥,多有寒冷;東南地區地勢低且潮濕,通常溫暖。經典上說:在最高的地方,冬天的氣候常駐;在最低的地方,春天的氣候常駐。地勢高峻的地方,陰氣主導;地勢低窪的地方,陽氣主導。因此,各地的氣候不同,冷暖不一,導致疾病也因此而異。擅長講述氣理的人,能隨機應變,才能領會古人尚未完全揭示的智慧。
關於運氣的原理,無論大小都不會被忽略,即使是最微小的疾病,也無不是由運氣所致。如流行性疾病,更是與運氣息息相關,這裡我們要明確其主要原則。只希望醫者能夠先了解疾病的起因,避免胡亂開藥,誤人性命,這樣就足夠了。
2. 運氣舉原
夫五運者,天干之陰陽合而為五也。甲己合為土運,化陽土合胃,化陰土合脾也。乙庚合為金運,化陰金合肺,化陽金合大腸。丙辛合為水運,化陽水合膀胱,化陰水合腎。丁壬合為木運,化陰木合肝,化陽木合膽。戊癸合為火運,化陽火合小腸,化陰火合心。屬相火,陽火合三焦,陰火合包絡,相火代君火而行令者也,此五運合藏府之義也。
六氣者,地支陰陽合而為六也。子午主少陰君火,合心與小腸,丑未主太陰濕土,合脾與胃,寅申主少陽相火,合三焦包絡,卯酉主陽明燥金合肺與大腸,辰戌主太陽寒水合膀胱與腎,巳亥主厥陰風木合肝與膽,此六氣合藏府之序也。五運之節令,以二十四氣五分分之,為五運之五位也。
初運木,大寒日交;二運火,春分後第十二日交;三運土,芒種後十日交;四運金,處暑後七日交;終運水,立冬後四日交,此五運節令之序也。六氣之節令,以二十四氣六分分之,為六氣之六步也。
初之氣厥陰自大寒至驚蟄,二之氣少陰自春分至立夏,三之氣少陽自小滿至小暑,四之氣太陰自大暑至白露,五之氣陽明自秋分至立冬,終之氣太陽自小雪至小寒,此六氣節令之序也。
若夫運有主運者,主運行四時之常令也。木火土金水各一氣,木之氣風布春初之運也,火之氣熱暑布夏二之運也,土之氣濕布長夏三之運也,金之氣燥布秋四之運也,水之氣寒布冬終之運也。氣有主氣者,亦四時之常令也。厥陰風木主春初之氣也,少陰君火主夏二之氣也,少陽相火主盛夏三之氣也,太陰濕土主長夏四之氣也,陽明燥金主秋五之氣也,太陽寒水主冬六之氣也。而客運則以所化,統主本歲中氣,運為初運,五行相生,以次輸取。
如甲巳年土運統之,以土起初運,土生金為二運,金生水為三運,水生木為四運,木生火為五運,餘四運皆仿土運起之。乙丁己辛癸屬陰乾,為五陰年,主五少不及之運也。甲丙戊庚壬屬陽干,為五陽年,主五大太過之運也。平運者司天與運同氣也,平氣之運正大寒日交,不及之運大寒後十三日交,太過之運大寒前十三日交。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此名太過也。
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此名不及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此名平氣也。客氣司天,在泉間氣乃加臨主氣,六位之客氣也。司天者,天之氣,在泉者,地之氣,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司天之左右,面北而定其位。
如子午之年少陰司天,左太陰右厥陰也。卯酉之年陽明司天,左太陽右少陽也。寅申之年少陽司天,左陽明右太陰也。巳亥之年厥陰司天,左少陰右太陽也。辰戌之年太陽司天,左厥陰右陽明也。丑未之年太陰司天,左少陽右少陰也。在泉之左右,面南而定其位。如子午之年陽明在泉,左太陽右少陽也。
白話文:
所謂的五運,是指天干的陰陽結合而成的五種變化。甲和己結合形成土運,陽土對應胃,陰土對應脾。乙和庚結合形成金運,陰金對應肺,陽金對應大腸。丙和辛結合形成水運,陽水對應膀胱,陰水對應腎。丁和壬結合形成木運,陰木對應肝,陽木對應膽。戊和癸結合形成火運,陽火對應小腸,陰火對應心。此外,還有相火,陽火對應三焦,陰火對應心包絡,相火代替君火來執行命令。這就是五運對應臟腑的意義。
六氣是指地支的陰陽結合而成的六種變化。子和午主少陰君火,對應心和小腸。丑和未主太陰濕土,對應脾和胃。寅和申主少陽相火,對應三焦和心包絡。卯和酉主陽明燥金,對應肺和大腸。辰和戌主太陽寒水,對應膀胱和腎。巳和亥主厥陰風木,對應肝和膽。這就是六氣對應臟腑的順序。五運的節令,是將二十四節氣五等分,分為五個位置。
初運木,從大寒日開始交替;二運火,在春分後的第十二天交替;三運土,在芒種後的第十天交替;四運金,在處暑後的第七天交替;終運水,在立冬後的第四天交替,這就是五運的節令順序。六氣的節令,是將二十四節氣六等分,分為六個階段。
初之氣是厥陰,從大寒到驚蟄;二之氣是少陰,從春分到立夏;三之氣是少陽,從小滿到小暑;四之氣是太陰,從大暑到白露;五之氣是陽明,從秋分到立冬;終之氣是太陽,從小雪到小寒,這就是六氣的節令順序。
運有主運,主運是運行四時的正常規律。木、火、土、金、水各主一氣,木氣是風,佈於春初的運勢;火氣是熱,佈於夏二的運勢;土氣是濕,佈於長夏三的運勢;金氣是燥,佈於秋四的運勢;水氣是寒,佈於冬終的運勢。氣有主氣,也是四時的正常規律。厥陰風木主春初之氣;少陰君火主夏二之氣;少陽相火主盛夏三之氣;太陰濕土主長夏四之氣;陽明燥金主秋五之氣;太陽寒水主冬六之氣。而客運則根據所化,統管本年度的氣候。
以運來說,初運是根據五行相生的順序依次推算。例如,甲己年屬土運統管,所以從土開始為初運,土生金為二運,金生水為三運,水生木為四運,木生火為五運,其餘的年份也都是依此類推。乙、丁、己、辛、癸屬陰天干,為五陰年,主五少、不足的運勢;甲、丙、戊、庚、壬屬陽天干,為五陽年,主五大、太過的運勢。平運是指司天之氣與運氣相同,平氣的運勢,正好在大寒日交替;不及的運勢,則在大寒後十三日交替;太過的運勢,則在大寒前十三日交替。木過度稱為發生,火過度稱為赫曦,土過度稱為敦阜,金過度稱為堅成,水過度稱為流衍。
木不及則稱為委和,火不及則稱為伏明,土不及則稱為卑監,金不及則稱為從革,水不及則稱為涸流。木平則稱為敷和,火平則稱為升明,土平則稱為備化,金平則稱為審平,水平則稱為靜順。客氣司天、在泉之間,在主氣的基礎上,又加上六個位置的客氣。司天是天的氣,在泉是地的氣,左右是陰陽變化的路徑。確定司天的左右方位時,要面向北方。
例如子午年是少陰司天,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卯酉年是陽明司天,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寅申年是少陽司天,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巳亥年是厥陰司天,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辰戌年是太陽司天,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丑未年是太陰司天,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確定在泉的左右方位時,要面向南方。例如子午年是陽明在泉,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