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1)

1. 評《傷寒論》

夫人之有生者,皆精、氣、神具備而成之也。氣足而神生,氣弱而神困矣。氣化而精生,氣虛而精散矣。經曰: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要知外邪之觸,必乘正氣之虛。治之者,乘其表邪初客,急為疏解,使無深入以傷於裡,繼以調和之劑則表邪散而中氣和,自可相安無恙。若外感少內傷多,只須溫補不必發散,正氣得力,自然推去寒邪。

白話文: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精、氣、神共同構成的。氣充沛,神氣就會旺盛;氣不足,神氣就會萎靡。氣化生精,氣虛弱,精氣就會渙散。經典記載:精是人體的根本。所以精充足的人,春天不會得溫病。要知道外來的病邪侵襲,一定是趁著人體正氣虛弱的時候。治療時,應當抓住外邪剛剛侵襲的初期,迅速疏通解表,不讓病邪深入內臟。然後再用調和正氣的藥物,外邪自然會散去,中氣也會調和,身體就能安然無恙。如果外感表邪較少,內傷較多,那就只需要溫補,不必發散。正氣得到加強,自然會驅散寒邪。

蓋元氣極虛之人,雖即微邪易為感受,惟使正氣一旺而健行,則微邪不攻而自退。若不顧正氣之虛,而徒以逐邪為事,則元氣轉傷,邪反乘虛伏匿而為病矣。況有毫無外感,因勞而發熱者,謂之勞發,只須補中,尤忌疏解。即有頭痛惡風、口渴等候,須知頭痛者非虛火上浮,即血虛作痛也,惡風者陽虛不能衛表也,口渴者藏府津液不足,則腎虛引水自救也。以脈消息,病無遁情,不論浮沉大小,但重按無力,便非實症。

白話文:

當身體元氣極度虛弱時,即便輕微的邪氣也容易入侵,但如果使正氣旺盛並健康運轉,那麼輕微的邪氣就不會侵襲而自動消退。如果不顧正氣虛弱,只一味驅邪,則元氣會更加受損,邪氣反而會乘虛隱藏起來變成疾病。況且有的人並未受外邪侵襲,而是因為勞累而發熱,這種情況稱為「勞發」,只需要補益中氣,最忌疏散治療。即使出現頭痛、怕風、口渴等症狀,也須知道:頭痛不是虛熱上浮,就是血虛引起的疼痛;怕風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衛護身體表層;口渴是因為臟腑津液不足,所以腎臟虛弱,引水來救濟自己。從脈象中可以看出,病情沒有遁形,不論脈象浮沉或強弱,只要重按無力,就都不是實症。

奈何泥於前人多岐,傳經支離等語,凡有發熱頭疼,即用古方太陽經藥重加發散,津液耗亡,欲不口乾發熱,其可得乎?復謂陽明經症見矣,忍飢以虛其里,疏散以虛其表,化源之生機既絕,陰道之消爍日深,欲不脅痛耳聾,其可得乎?復謂少陽經症見矣,柴芩和解之劑一投,引邪深入之害實大,以致脾虛氣弱,欲不腹滿咽乾,其可得乎?復謂太陰經症見矣,重為峻攻其里,脾陰愈耗,欲不口乾大渴,便秘煩躁,其可得乎?復謂少陰經症見矣,寒涼峻利之藥一投,肝腎之陰愈槁,欲不煩滿舌卷囊縮,其可得乎?尚謂厥陰經症見矣,不知種種症候,皆由調治失宜,以令邪氣日深,正氣日消所致。直至手足厥冷,脈細欲絕,乃認虛寒,方議溫補,已無及矣。

白話文:

可惜受限於前人的說法分歧和經方不全等等,導致一有發熱頭痛的症狀,就用古籍中的太陽經方劑大力驅散,這會導致體液耗盡,難道不口乾發熱嗎?再說陽明經的症狀出現了,就忍飢挨餓來虛脫腸胃,用發散藥來肌表疏散,這會斷絕身體的生機,陰液不斷消耗,難道不脅痛耳聾嗎?又說少陽經的症狀出現了,一用柴胡和黃芩來調和解毒的藥劑,這樣會讓邪氣深入身體,導致脾虛氣弱,難道不肚子脹滿咽喉乾燥嗎?再說太陰經的症狀出現了,就猛烈攻擊腸胃,脾陰會越耗越多,難道不口乾舌燥便祕煩躁嗎?再說少陰經的症狀出現了,一用寒涼峻烈的藥物,肝腎陰虛會越發嚴重,難道不煩躁脹滿舌頭蜷縮囊縮嗎?至於厥陰經的症狀,不知道各種症狀都是因為調理不當,導致邪氣加重正氣減少所導致的。一直到手腳冰冷,脈搏微細且將要斷絕,才認為是虛寒,這時纔想到用溫補的藥物,已經來不及了。

故古人傷寒類方,初則麻黃葛根柴胡等湯,繼則調胃、大、小承氣、回陽急救、溫經益元等湯,重用參耆苓桂朮附,以追失散之元陽。殊不知寒涼久進,熱藥難溫,克消久投,補藥難挽,奈何後人不詳此旨,徒遵上古證治真傷寒之舊則,引治今人稟賦虛弱者之類同。凡遇本元虛損,發熱口乾,煩躁,正氣不足之症,以作外邪深入有餘之治,縱得苟延殘喘,而不至精神消耗殆盡者,未之有也。蓋古人傳經總論,不過明其寒邪自陽及陰,由表入里。

白話文:

因此古代治療傷寒的藥方,一開始使用麻黃、葛根、柴胡等湯劑,接著調和胃氣、使用大、小承氣湯、回陽急救、溫經益元等湯劑,大量使用人參、黃耆、茯苓、桂枝、朮、附子,以恢復散失的元氣。然而並不知道寒涼的藥物服用過久,熱性的藥物難以溫暖身體,剋制和消散邪氣的藥物服用過久,補益的藥物難以挽救。可惜後人沒有仔細瞭解這個道理,只是遵循古代治療真傷寒的舊法則,拿來治療現代體質虛弱的人。凡是遇到元氣虛弱、發熱口渴、煩躁、正氣不足的症狀,就採取治療外邪深入的辦法,即使能勉強延緩病情,也無法避免精神消耗殆盡。古代醫書的總論,無非是說明寒邪從陽入陰,從表入裡。

然邪之所湊,豈有定位,況陰陽相關,表裡相應,表病不解,里亦隨病,陽病不除,陰亦隨傷,此表裡陰陽本氣為病之必然,豈必待有邪傳遍所致乎?故始或因外邪感襲者亦有之,然繼則累及陰陽,本氣自病矣,故名傷寒。復名病熱傷寒者,已往之病原,病熱者現在之實害,寒既為熱,則所傷之寒,早已消弭。

白話文:

然而疾病的侵襲並非有固定的位置,況且陰陽相互關聯,表裡相互影響。表面的疾病不解,裡面的器官也會隨之發病;陽氣受傷不除,陰氣也會隨之受損。這是表裡陰陽之本氣受病的必然結果,豈必等到邪氣傳遍全身才會導致疾病嗎?因此,起初或因外邪襲擊而致病,但接著便累及陰陽,本氣自身發病了,所以名為傷寒。而之所以再稱病熱為傷寒,是說以往的病因是寒,病熱是現下的實害,寒氣既已轉化為熱氣,則原本受傷的寒氣早就消散了。

經既曰: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原由陰精不足,而致病熱病溫,今既病而陰精愈消愈竭,此時雖寒邪消散,奈真陰正氣受傷,更熱更損,莫可發生,以制陽光,故久熱不已耳。豈寒邪既由表入里而為熱,復能變寒,由里出表,再傳而為二候、三候乎?此必無之理也。若能以外邪為始病之因,以陰陽本氣自病,為繼病之實,善為調之適之,則何有大熱不解之候也。

白話文:

古籍中寫道:蘊藏於精氣的人,春天不會得暑熱病。這是因為陰精不足,導致暑熱病發作。現在已經病了,陰精就會不斷消散。此時,即使寒邪消散,但體內的純正精氣已受損,熱氣更盛,無力產生正氣來抑制陽光,所以大熱難以退去。難道寒邪從體表進入體內變成熱邪,還能再次轉化為寒邪,從體內回到體表,再傳變成第二候、第三候的症狀嗎?這顯然不合道理。如果把體外的邪氣視為致病的初始原因,而把自身陰陽本氣的失衡視為疾病發展的實質,並妥善地調和它們,那麼大熱就不會難以解決。

如始終以寒邪為實症,傳變為定期,反覆攻逐,是猶縛妻子以為賊,指路人以為父,何其冤哉。抑皆未究治熱之所由來而不達。經所謂「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之至理也。況天人一理,相生所以相繼,相剋所以相成。故天之火,深藏於水土之中。凡井水氣蒸,土中溫暖則地表清肅,猶人之丹田元陽封固,則火不浮游於上,中宮脾元充足,則火不散越於表。蓋火之藏納不外乎水土之中,故發熱者即我身內之火。

白話文:

如果總把寒邪當作真的病因,等到轉變成有規律的、反覆發作的熱症,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妻子綁起來當賊人,把帶路的人誤認為父親,真是太冤枉了。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探究熱症產生的原因所致。經書上說的「陽氣強盛時,不能密藏,陰氣就會消散;陰氣平和,陽氣才能固藏,精神才會安寧」是最重要的道理。而且,天人合一,相生相繼,相剋相成。因此,天上的火氣,深藏在水土之中。凡是井水蒸氣上升,土中溫暖,地表就會清澈肅爽,就像人體的丹田元陽封固,火力就不會上浮,中焦脾胃元氣充足,火力就不會外散到體表。因為火力的藏納離不開水土,所以發熱就是身體內部的火力。

因正氣虛而不能按納,致邪乘虛而激出之,乃陰陽本氣反常之變,實非外來之火也。凡遇客邪一退,脾元虛者調中以斂陽,陰中水虛者補水以配火,陰中火虛者補火以藏源,則故物仍歸,病斯愈矣。如不知此,竟以火為外邪,重汗以亡其陽,陽無歸源之力矣;重下以耗其陰,陰無配陽之能矣。

白話文:

因為身體虛弱,無法控制體內能量,導致邪氣趁虛而入,激發出病症。這其實是身體自身陰陽能量失調的變化,並非外來火邪所致。

當病邪消除時,對於脾氣虛弱的人,應調理腸胃功能,收斂陽氣;對於腎陰不足的人,應補腎水來調和陽氣;對於腎陽不足的人,應補腎陽來藏匿元氣。這樣一來,身體的平衡便能恢復,疾病自然也就痊癒了。

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反而將火邪視為外來病因,用強烈的發汗法讓陽氣外洩,陽氣就無法歸位了。同時,用大量的瀉下法耗損陰液,陰液就無法調節陽氣了。

復加寒涼,峻削脾元,益傷肌表之浮陽,何能斂納?將此身內必要之火驅滅必欲其盡,將此有限之精氣神磨滅必欲其完,以有形之猛劑攻無跡之陰陽。況火者生身之始,而精氣神亦因之以生者也。試思人與物,不熱則無氣矣,故氣生於火,而火即氣之祖也。今但惡火之為熱而清之,獨不思火去而氣亦絕矣。

白話文:

如果再使用寒涼藥物,會嚴重損傷脾胃,進一步損害體表的陽氣,如何能起到收斂、固攝的作用?將人體內必需的火氣全部驅除,將有限的精氣神完全磨滅,用有形的猛烈藥物來對付無形的陰陽平衡。況且火是生命誕生的根源,精氣神也因火而產生。試想,人與萬物,如果沒有熱氣,就沒有氣了。所以氣是由火產生的,火就是氣的始祖。現在只是討厭火氣的燥熱而清熱,卻沒有考慮到火氣一去,氣也就斷絕了。

此特表而出之,願學者務求要領,無事支離,必詳虛實,無拘故套,既知百病之來莫不乘虛而入,則以正虛為本而外邪為標,保精氣神以治客病,則客病退而正氣無傷矣。惟初病正氣尚旺,客病牢固者,急為驅逐勿致蔓延。若一概瞻顧因循,猶似閉門留寇,豈其治乎。

白話文:

這些特別的內容,是希望學習中醫的人好好掌握要點,不要離題。一定要仔細辨別虛實,不要被陳規舊習所束縛。當我們明白所有疾病的發生都是趁虛而入時,就要以補益正氣為根本,將外邪視為表象。保護精氣神來治療客邪,這樣客邪就會退散,而正氣也不會受損。只有在疾病初期,正氣還很旺盛,而客邪已根深蒂固時,才需要急於驅逐它,防止它蔓延。如果一味地觀望和拖延,就像閉門留賊,豈能治好疾病呢?

2. 別症論

凡治適病者易,治失病者難。今工者盡難,蓋知虛實之變幻,寒熱真假之不齊也。庸者反易,蓋不知虛虛實實之利害,陰陽造化之深微,常多一時之偶中也。丹溪曰:醫者臨機應變,如對敵之師,操舟之工,自非隨時取中,寧無愧乎?潔古云:運氣不齊,古今易轍,舊方新病,難相符合。許學士云:予讀仲景書,守仲景法,未嘗守仲景方,乃為得仲景心也。

白話文:

對症下藥容易,誤診下藥困難。如今的高明醫者都以治療誤診的病症為難,因為他們瞭解虛實變幻、寒熱真假不齊的道理。庸醫反而覺得容易,因為他們不懂得虛實利害、陰陽造化的奧妙,往往只是偶爾碰巧治對。丹溪說:醫生臨症應變,如同面對敵軍的將領、駕駛船隻的船工,若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豈不令人慚愧?潔古說:人體氣血運行變化不定,古今不同,過去的藥方未必適合現在的病症,難以照搬套用。許學士說:我研讀仲景的著作,遵循仲景的治療原則,而不是死守他的處方,這樣纔是真正領悟了仲景的精髓。

故醫術之要,先尋大意,大意既曉,則條分縷析,脈絡分明。《內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歷觀名論,皆以別症為先,嗟嗟別症甚未易也。脈有雷同,症有疑似,水火亢制,陰陽相類,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勢反瀉含冤。陰症似乎陽清之必斃,陽症似乎陰溫之轉傷。

白話文:

因此,好的醫術,第一步是要找出大意,大意清楚了,就可以條理分明地分析。古醫書《黃帝內經》說:懂得要領的人,一句話就能說完;不懂要領的人,說得再詳細也會雲山霧罩。翻閱各家名醫的論述,都以辨別疾病為優先,但是辨別疾病真不容易啊!脈象有相似的,症狀有相像的,水火過於旺盛,陰陽勢均力敵,虛弱的身體卻表現得很強壯,誤補反而加重病情;極虛的身體卻表現得非常旺盛,反過來洩瀉卻會帶來痛苦。陰症看起來像是陽症,卻可能致命;陽症看起來像是陰症,轉變後反而會受到傷害。

蓋積聚在中,實也,甚則嘿嘿不欲語,肢體不欲動,或眩暈眼花,或泄瀉不實,皆大實有羸狀。正如食而適飽,反倦怠嗜臥也。脾胃損傷,虛也,甚則脹滿而食不得入,氣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虛有盛候。正如飢而過時,反不思食也。脾胃虛寒,真陰症也,陰盛之極往往格陽,面目紅赤,口舌破裂,手揚足擲,語言錯妄,有似乎陽,正如嚴冬慘肅而水澤腹堅,堅為陽剛之象也。邪熱未解,真陽症也,陽盛之極,往往發厥。

白話文:

中醫古文:

蓋積聚在中,實也,甚則嘿嘿不欲語,肢體不欲動,或眩暈眼花,或泄瀉不實,皆大實有羸狀。正如食而適飽,反倦怠嗜臥也。

脾胃損傷,虛也,甚則脹滿而食不得入,氣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虛有盛候。正如飢而過時,反不思食也。

脾胃虛寒,真陰症也,陰盛之極往往格陽,面目紅赤,口舌破裂,手揚足擲,語言錯妄,有似乎陽,正如嚴冬慘肅而水澤腹堅,堅為陽剛之象也。

邪熱未解,真陽症也,陽盛之極,往往發厥。

積食在腹中,是實證。嚴重的會不願意說話,肢體不想動,或者頭暈眼花,或者腹瀉。這些都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就像吃飽了飯之後,就會感到疲倦想睡覺一樣。

脾胃受損,是虛證,嚴重的會脹滿腹脹,不能吃東西,氣機不暢,大便不通,這些都是非常虛弱但表現出陽氣旺盛的徵兆。就像飢餓過度,反而不想吃東西一樣。

脾胃虛寒,是陰症。陰盛到極點,往往會阻抑陽氣,出現面色紅赤,口舌生瘡,四肢無力,言語錯亂。雖然表現像陽氣旺盛,但就像嚴冬寒冷,河流和湖泊結冰,結冰是陽剛的特徵。

邪熱未清,是陽症。陽氣過於旺盛,往往會出現昏厥。

厥則口鼻無氣,手足逆冷,有似乎陰,正如盛夏炎熱,而林木流津,津為陰柔之象也。大抵症既不足憑,當參之脈理,脈又不足憑,當取諸沉候久候。彼假症之發現皆在表也,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真症之隱伏皆在裡也,故沉候脈而脈可辨耳。且脈之實者始終不變,脈之虛者乍大乍小,適當乍大之時便以為實,適當乍小之時便以為虛,豈不誤甚。必反復久候,則虛實之真假判然矣。

白話文:

當病人出現氣息全無,手腳冰冷的情況,看起來像是陰證。就如同盛夏炎熱時,樹木枝葉也會流淌汁液,這些汁液就是陰柔的表現。一般來說,症狀並不可靠,需要結合脈象來診斷。而脈象也不足為憑,需要反復、長時間地觀察。那些虛假的症狀都表現在體表,所以浮脈也是虛假的。而真正的症狀都隱藏在體內,所以沉脈才能辨別出來。而且,脈搏的實證始終不變,虛證則忽大忽小。如果正好碰到脈搏變大時,就認為是實證,碰到變小時就認為是虛證,豈不是很容易誤診。必須反覆長時間地觀察,虛證和實證的真假才能顯現出來。

然脈辨已真,猶未敢恃,更察稟之厚薄,病之久新,醫之誤否,合參共究,自無遁情。且臟之發也類於腑,血之變也近於氣。調氣者主陽而升,調血者主陰而降,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要知醫為司命,功專去病以長生,慎勿捨生而治病。未大虛而過加溫補,所誤不至傷生,繼以寒涼投之其功愈效。

白話文:

雖然辨脈已經準確,但也不敢過度依賴,還要觀察患者的體質強弱、疾病的新舊、醫生是否誤診,綜合考量後方可做出判斷,才能避免失察。此外,臟腑之間互相影響,氣血變化也息息相關。調治氣的方法在於促進陽氣上升,調治血的方法在於抑制陰氣下降,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定要明白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延長患者的壽命,千萬不能為了治療疾病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如果患者沒有過度虛弱,卻過度溫補,所造成的錯誤雖然不會致命,但如果再用寒涼藥物治療,治療效果反而會更好。

若不足誤加寒涼克削,猶死者不復生,斷者不可續,縱加溫補莫可挽回。試思古云:陽氣一分不盡則不死,誠然也。

白話文:

如果一味採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猶如死人無法復活,斷肢無法再生,即使再用溫補的藥物也無法挽回了。古語說得好,只要陽氣還有一分未消盡,人就不會死亡。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