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合病並病及兩感瘟疫指要

趙嗣真曰:愚嘗疑合病並病之難明也久矣,今始釋之。合病者,二陽經或三陽經同受病,病之不傳者也。並病者,一陽經受病,又過一經,病之傳者也。且如太陽陽明並病一症,若並而未盡,是傳之未過,猶有表症。仲景所謂:太陽症不罷面色赤,陽氣拂鬱在表不得發越,煩躁短氣是也,猶當汗之,麻黃桂枝各半湯。若並之已盡,是為傳過。

白話文:

趙嗣真說:我過去一直對合併的疾病和併發的疾病感到困惑,現在才明白。

合併的疾病:兩條陽經或三條陽經同時發病,病症沒有傳播。

併發的疾病:一條陽經發病,然後又蔓延到另一條經脈,病症有傳播。

例如,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如果併發還沒有完全,說明病症還沒完全傳播,還有表症。

《傷寒論》中說的:太陽經症狀不能緩解,面色發紅,陽氣鬱結在表無法發散,煩躁和呼吸急促,就是這種情況。這時還應該發汗,用麻黃桂枝各半湯。

如果併發已經完全,說明病症已經傳播。

仲景所謂:太陽症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是知傳則入府,不傳則不入府。所以仲景論太陽陽明合病,止出三症如前,於太陽陽明並病,則言其有傳變如此也。又三陽互相合病,皆自下利,仲景謂太陽陽明合病,則主以葛根湯,太陽少陽合病,主以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主以承氣湯。

白話文:

張仲景所說的太陽病退後,出現潮熱、手腳出汗、大便困難和說胡話等症狀,這就是陽明病。這種情況應該用承氣湯瀉下。這是因為邪氣傳入腑中才會出現這些症狀,不傳入腑中就不會出現。所以,仲景在討論太陽陽明合病時,只列出了前面提到的三種症狀。當太陽陽明並病時,表明邪氣已經傳變。

此外,三陽經互相合病時,都表現為腹瀉。仲景認為,太陽陽明合病,主要用葛根湯治療;太陽少陽合病,主要用黃芩湯治療;少陽陽明合病,主要用承氣湯治療。

至於太陽少陽並病,其症頭項強痛,目眩,如結胸,心下痞硬,當刺大椎、肺俞、肝俞,不可汗下。但三陽合病,仲景無背強惡寒語句,雖別有口燥心煩,背微惡寒,乃屬太陽症,而非三陽合病也。三陽若與三陰合併,即是兩感,所以三陰無合病例也。

白話文:

關於太陽和少陽同時發病,症狀包括頸部僵硬疼痛、頭暈目眩、胸悶的感覺、胸腹飽脹,應該針刺大椎穴、肺俞穴和肝俞穴,不應使用汗法治療。但三陽共同發病時,仲景的著作中沒有提及背部僵硬、怕冷的症狀,即使出現口乾、心煩、背部微微怕冷,也屬於太陽症,而不是三陽共同發病。三陽如果與三陰同時發病,就是同時感染了兩種疾病,因此三陰沒有同時發病的情況。

太陽陽明者,本太陽病,若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胃中燥、轉屬陽明,大便難,為脾約是也,若惡寒,升麻葛根湯,不惡寒反惡熱,白虎湯,譫語者調胃承氣湯,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太陽少陽者,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頭項強急,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目眩,往來寒熱,脈沉緊者,小柴胡湯。少陽陽明者,本少陽病,因發汗利小便後胃中燥實,大便難,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太陽陽明證

原本是太陽病,但如果出汗、拉肚子、小便頻繁,導致津液耗損,胃中乾燥,轉而屬於陽明病,大便困難,這是脾氣阻滯所致。如果惡寒,用升麻葛根湯;如果不惡寒反而惡熱,用白虎湯;胡言亂語的用調胃承氣湯;喘息且胸部滿脹的不可用瀉法,改用麻黃。

太陽少陽證

原本是太陽病不解,傳變到少陽,頭頸部強硬痠痛,脅肋下堅硬脹滿,乾嘔不能進食,頭暈目眩,出現寒熱交替,脈象沉緊者,用小柴胡湯。

少陽陽明證

原本是少陽病,因發汗、利小便後,胃中乾燥脹實,大便困難,用調胃承氣湯。

正陽明者,乃胃家風盛氣實也,大柴胡湯、大小承氣湯,按輕重而用之。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譫語遺尿,口中不仁,白虎湯。口燥舌乾不仁,背惡寒,同太陽陽明、少陽陽明、正陽陽明無表症者,俱可下。惟惡寒者,為太陽陽明合病,未過經為屬表,可發汗。蓋在經則汗,過經則下也。

白話文:

胃氣過盛,稱為「正陽明」。根據病情的輕重,可以使用大柴胡湯或大小承氣湯治療。

當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同時發病時,患者會出現腹脹、身體沉重、難以翻身、胡言亂語、尿失禁、口舌麻木的症狀,此時使用白虎湯治療。

若患者出現口乾、舌燥、麻木、背部畏寒,且沒有外感表證的症狀,無論是太陽、陽明、少陽、陽明還是正陽明合病,都可以使用下法治療。

只有出現畏寒症狀的患者,才屬於太陽、陽明合病。如果病邪尚未進入經絡,則仍屬表證,可以發汗治療。若病邪已經進入經絡,則需要使用下法治療。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負者逆也。互相剋賊曰負。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下之,大承氣湯。此為合病並病診治之大要,不可忽也。

白話文:

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一定會拉肚子。脈搏跳動不急不緩的順利,急促的則是不順暢。互相衝突和阻害就叫做不順暢。脈搏滑動而跳動次數多,說明有積食,應該用瀉下藥,大承氣湯。這是合併發病和併發症診斷治療的大原則,不可忽視。

趙嗣真曰:仲景論兩感為必死之症,而復以治有先後,發表攻裡之說,繼之者,蓋不忍坐視,而欲觀其萬一之可治也。仲景云: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而渴為少陰邪盛於裡也。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欲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裡也。

白話文:

趙嗣真說:張仲景認為兩感症是必死的疾病,但還是先後提出了治療方法,順序是先發散外邪後攻伐內邪。後來的醫家,大概是不能眼睜睜看著病人等死,而希望看到萬一能治好的機會。張仲景說:太陽經與少陰經同時發病,那麼頭痛是太陽經熱邪盛於表證,口乾口渴是少陰經寒邪盛於裡證。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發病,那麼身熱說胡話是陽明經熱邪盛於表證,不想吃東西腹滿是太陰經寒邪盛於裡證。

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囊縮為厥陰邪盛於裡也。夫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救表宜汗也。三陰之腹滿咽乾囊縮而厥,救里宜下也。《活人》書引下利,身疼痛,虛寒救里之例,而欲施於煩渴,腹滿,譫語囊縮,實熱之症,謂宜先救里以四逆湯,後救表以桂枝,不亦謬乎。蓋仲景所謂發表者葛根麻黃湯是也,所謂救里者調胃承氣是也。

白話文:

當少陽和厥陰兩經同時生病時,如果耳聾表示少陽經的邪氣在表盛行,而尿少便是厥陰經的邪氣在裡盛行。凡是三陽經出現的頭痛身熱耳聾,應透過發汗來治療表症。而三陰經出現的腹脹咽乾尿少和發冷,則應透過通便來治療裡症。《活人》這本書引用了腹瀉、身體疼痛、虛寒等治療裡症的例子,卻想用在煩躁口渴、腹脹、說胡話和尿少的實熱證上,認為應先用四逆湯治療裡症,再用桂枝湯治療表症,這不是錯誤嗎?張仲景所說的「發表」,指的是葛根麻黃湯;而「救裏」,指的是調胃承氣湯。

如《活人》言救里救表,是以救為攻,豈不相悖,將藏府何由而通,營衛何由而行,其不坐以待斃者鮮矣。噫,兩感病固為不治之症也,然用藥之法,助正除邪之理,學者不求定法於胸中,而執《活人》一書,其害人更不淺矣。

白話文:

《活人書》中提到,治療內在和外在疾病,都是以「救治」為「攻伐」,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內臟器官如何通暢,營氣和衛氣如何運行?這樣做的人,很少能避免坐以待斃的結果。唉,內外感病本來就是難治之症,但是用藥的原則應該是扶正驅邪。如果醫者不理解藥理,而只是拘泥於《活人書》,其害處也不會少啊。

若夫疫病,乃時行不正之氣,從口鼻而入,老幼相染,緣人正氣既虛,邪得乘機而入,表症見者,人參敗毒散,半表半裡者,小柴胡湯,里症具者,大柴胡湯下之。而其症變不一,多有至速至危之候,尤宜參脈症而施治,以平為期而已耳。學者總宜細審毋忽。

白話文:

至於傳染病,乃是流行不正之氣,由口鼻侵入,老少交替感染,因為人的正氣虛弱,邪氣便趁機入侵。症狀表現於外者,使用人參敗毒散;表裡兼有的,使用小柴胡湯;症狀主要在內者,使用大柴胡湯下之。然而病情變化不一,有許多狀況極速危急,更應細心參照脈象及症狀治療,以求平衡為目標。學習醫術者應仔細審查,不可忽視。

2. 傷寒變溫病熱病指要

趙嗣真曰:按仲景論,謂冬月冒寒,伏藏於肌膚而未即病,因春溫氣所變則為熱。夫變者,改易之義也。至此,則伏寒各隨春夏之氣改變為溫為熱,既變之後,不得復言其為寒也。仲景所謂春分以後,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為時行寒疫是也。三月四月,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則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是知時行寒疫與溫熱二病,所論陽氣盛衰時月則同。

白話文:

趙嗣真說:依張仲景的說法,是說冬天受寒,寒氣藏在體內,但還沒有發病。到了春天,溫暖的氣候一變化,寒氣就轉化為熱氣。這個「變」字,就是改變的意思。到了這個時候,藏在體內的寒氣,會隨著春夏的氣候,轉化為溫熱。轉化之後,就不能再說它是寒氣了。張仲景所說的「春分以後,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為時行寒疫」,指的是這種情況。三月四月,陽氣還很弱,被寒氣所折,發熱的症狀較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經很盛,被寒氣所折,發熱的症狀較重;七月八月,陽氣已經衰退,被寒氣所折,發熱的症狀也較輕。由此可知,時行寒疫和溫熱兩類疾病,在討論陽氣盛衰的時令方面,是一致的。

至於論暴寒之寒與伏寒已變之寒,自是相違矣。仲景又云: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要在辨其病源,寒熱溫三者之殊,則用藥之冷熱判然矣。夫溫病乃是冬時感寒所得,至春變為溫病也。經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陽症頭痛惡寒,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病溫也。

白話文:

至於辯論暴發的寒邪和潛藏的寒邪所導致的變化,這自是截然不同的。仲景又說:暴發寒邪和溫病、暑病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有差別,重要的是辨別其病根,寒、熱、溫三者的區別不同,使用藥物的寒涼溫熱性質也就清楚了。溫病是冬季感受寒邪,到了春天變為溫病的。醫經上說:溫病的脈象,流行於各經絡,不知道是哪條經絡出了問題,應根據脈象所在的經絡進行診斷。例如,太陽經症狀頭痛惡寒,發汗後仍然不能治癒,診斷得知寸口脈和尺脈都浮起的,這是太陽經的溫病。

如身熱目疼,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長者,陽明病溫也。如胸脅痛,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弦者,少陽病溫也。如腹滿咽乾,診得尺寸俱沉細,過經不愈者,太陰病溫也。如口燥舌乾而渴,診得尺寸俱沉,過經不愈者,少陰病溫也。如煩滿囊縮,診得尺寸俱微緩,過經不愈者,厥陰病溫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發燒、眼睛痛的情況,出汗後仍然未好轉,而且脈診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長,這是陽明病溫熱。

如果出現胸肋痛,出汗後仍然未好轉,而且脈診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緊弦,這是少陽病溫熱。

如果出現腹脹、咽喉乾燥的情況,脈診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沉細,而且出汗後仍然未好轉,這是太陰病溫熱。

如果出現口乾、舌乾而口渴的情況,脈診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沉,而且出汗後仍然未好轉,這是少陰病溫熱。

如果出現煩躁、胸悶、小便短少,脈診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微弱緩慢,而且出汗後仍然未好轉,這是厥陰病溫熱。

是故隨其經而取之,隨其症而治之。如發斑乃溫毒也,治溫大抵不宜發汗,過時而發不在表也,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經曰:發熱不惡寒而反渴者,溫病也,其熱自內達外,無表症明矣。若傷暑與傷寒,俱有熱,如誤以傷寒治之則不可。蓋寒傷血,熱傷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此為異耳。

白話文:

因此,應根據經絡系統採取治療措施,針對症狀進行診治。比如出現皮疹,表示溫毒,治療溫病一般不建議發汗。病程後期發疹,已不在體表;之前已發汗治療,也不在體表。《內經》說:發熱不畏寒反而口渴,是溫熱病,熱氣由內向外散發,沒有明顯的表症。如果誤將暑證當成寒證治療,就不合適。因為寒證損傷氣血,熱證損傷正氣。寒證則在體表,畏寒且脈象浮緊;暑證則不畏寒且脈象虛弱,這兩者之間存在區別。

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湯,渴加知母石膏,或人參白虎湯。天久淫雨,濕合大行,蒼朮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清暑益氣湯。凡此皆舉其要而言之,無非欲人按脈審症,以善其治也。學者宜切究之。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脈搏強有力,身體卻發冷,是得了傷寒;脈搏微弱,身體卻發熱,是得了暑熱。治療上可以選擇小柴胡湯,如果口渴就加上知母和石膏,或者用人參白虎湯。如果連續下了很久的雨,濕氣大,可以使用蒼朮白虎湯。如果身體本來就虛弱,受到暑熱的影響很嚴重,可以用清暑益氣湯。這些都是簡要地介紹了治療方法,目的是讓大家根據脈搏和症狀來判斷病情,從而更好地進行治療。學醫的人應該深入研究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