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四 (2)
卷四 (2)
1. 脈有浮中沉三按之要
(明上中下三部專求互證之義)
白話文:
(明确了上中下三部分各自的要求,并互相验证其意义)
夫經所言上中下者,寸關尺之部位也。內外者,浮沉之部位也。掌後高骨為關,中部也;關前為寸,上部也;關後為尺,下部也。皮膚取而得之謂之浮,外也;肌肉取而得之謂之沉,內也。右寸浮以候胸中,沉以候肺。左寸浮以候膻中(即心主包絡),沉以候心。右關浮以候胃、沉以候脾。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的「上」「中」「下」指的是寸關尺這三個部位。而「內」「外」指的是浮沉這兩個部位。手掌後面的高骨就是「關」,屬於中間部位;關的前面為「寸」,屬於上部;關的後面為「尺」,屬於下部。
通過觸摸皮膚就能探知的脈象,稱之為「浮」,屬於外層;通過觸摸肌肉才能探測到的脈象,稱之為「沉」,屬於內層。
右手寸部的浮脈反映的是胸中的情況,沉脈反映的是肺部的狀況。左手寸部的浮脈反映的是膻中(包括心主和包絡)的情況,沉脈反映的是心臟的狀況。右手關部的浮脈反映的是胃部的狀況,沉脈反映的是脾臟的狀況。
左關浮以候膽、沉以候肝。左尺浮以候膀胱(洪大是膀胱),中以候小腸(脈圓是小腸),沉以候腎。右尺浮以候三焦(洪大是三焦),中以候大腸(脈直是大腸也),沉以候腎。腎有兩枚,均司水火而有水火之別,故兩尺以候腎。經曰:腎合三焦膀胱,蓋膀胱為腎之水府,三焦為腎之火府。
白話文:
左側關脈浮起代表膽,沉下代表肝。左側尺脈浮起代表膀胱(脈洪大是膀胱),中位代表小腸(脈圓是小腸),沉下代表腎。右側尺脈浮起代表三焦(脈洪大是三焦),中位代表大腸(脈直是大腸),沉下代表腎。腎臟有兩個,都管理水火,但性質不同,所以兩側尺脈都用來判斷腎。經典中說:腎臟與三焦、膀胱相通,因為膀胱是腎臟的水庫,三焦是腎臟的火庫。
故左尺以候膀胱,右尺以候三焦。三焦之氣生於腎,從下而上分隸於胸膈腹。而候於右尺者,乃其所居之定位,而又候於上中下三部者,乃其遊行之部署也。是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關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
白話文:
因此,根據左寸脈可以檢查膀胱,根據右寸脈可以檢查三焦。三焦的氣息產生於腎臟,從下往上分佈在胸腔、膈肌和腹部。而從右寸脈中檢查,是三焦所在的位置,而從寸關尺這三部脈象中檢查,則是三焦氣息運行的部位。所以,寸脈檢查胸部,對應上焦。關脈檢查膈部,對應中焦。尺脈檢查腹部,對應下焦。
若夫膈膜之脈亦有診焉,內固不在府,外亦不在經,所謂半表半裡似也,非是也。時行瘟疫之邪氣不由皮毛而入,故不在經府。其邪之入也自口鼻而入於膜原,伏於背脊之前腸胃之後,經所謂橫連膜原,治之以膽膜原,故其脈或在左關或在右關,其名曰動,其象如豆大,上下無頭尾,其動數而不移(即厥厥動搖之動,此動脈不可以概二十八脈之動),膈膜有病之診也。
白話文:
如果膈肌也有脈象,但它內部不在臟腑中,外部也不在經絡上。有人說它既是表症又是裡症,這是不對的。時行瘟疫的邪氣不是從皮毛進入的,所以不在經絡和臟腑中。瘟疫之邪從口鼻進入膈膜的根源,潛伏在背脊的前面、胃腸的後面。經書上說「橫連膈膜的根源」,治療的方法就是針對膽和膈膜的根源。所以它的脈象可能在左關脈或右關脈,它的名字叫「動脈」,形狀像豆子那麼大,上下沒有頭尾。而且脈搏跳動得很頻繁,但位置不會移動(這裡的「動」是指脈搏跳動搖擺,不能把它概括為二十八脈的「動脈」)。膈肌有病時的脈象就是這樣的。
然診脈之法貴於圓通。肺與大腸為表裡,心與小腸為表裡,則尺寸可以互相印證。肺與膀胱同主腠理,則右寸左尺亦可以互相印證。夫麻黃為肺家喘藥而仲景用以解太陽之邪,硝黃為腸胃主藥而《局方》用以瀉心經之火,即此乃知可以印證也。而治法亦於此可推矣。如浮主皮膚之病,中主肌肉之病,沉主筋骨之病,此雖不以藏府之部位言,實浮中沉之確義,診家之切要也。《內經》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
白話文:
然而,診脈的方法貴在靈活通達。肺與大腸是表裡關係,心與小腸是表裡關係,因此寸口脈和尺脈可以相互印證。肺與膀胱共同主治腠理,因此右寸脈和左尺脈也能相互印證。麻黃是治療肺部喘息的藥物,但《傷寒論》用它來解太陽經的邪氣;硝黃是治療腸胃的藥物,但《局方》用它來瀉心經的火,這就說明寸口和尺脈之間可以相互印證。而治療的方法也由此可以推導出來。比如說,浮脈主治皮膚病,中脈主治肌肉病,沉脈主治筋骨病,雖然這裏沒有提及臟腑的部位,但浮、中、沉三脈的具體意義,卻是診脈家最為重要的內容。《內經》說:寸口脈主治體內,人迎脈主治體外,兩者相互呼應,就像牽著繩子一樣同時進退。
然蓋寸口者右寸之前也,人迎者左關之前也,主中主藏也,主外主肌也。十二經脈之流行始肺終復由肝注肺,故曰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然又曰:寸口人迎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名曰平人。蓋齊等則藏府無有偏勝,微大則應時而旺,四時之脈,獨診肺肝者,肝藏屬木生火,統主春夏。肺藏屬金生水,統主秋冬,此以候平人之無病也。
白話文:
寸口脈位於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寸口部位,而人迎脈位於左手喉結旁的廉泉穴前面。寸口脈主內,主五臟六腑;人迎脈主外,主筋骨肌肉。
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始於肺經,終止於肝經,肝經的氣血又回注到肺經,因此說兩者相互呼應,同時運行,就像拉緊的繩子一樣。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寸口人迎大小齊等」。如果在春夏季節,人迎脈略微顯大,而秋冬季節,寸口脈略微顯大,則稱為「平人脈」。
這種大小齊等或略微偏大的脈象,說明臟腑氣血相對平衡,沒有偏勝的現象。而如果脈象有略微偏大的情況,則說明該脈對應的臟腑氣血較為旺盛。
在診脈時,特別是針對體質健康的人,主要診斷肺經和肝經的脈象。因為肝臟屬木,生發火性,主導春夏季節;肺臟屬金,生發水性,主導秋冬季節。通過診斷肺經和肝經的脈象,可以瞭解健康人的氣血運行狀況,以及是否存在病變。
又曰: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陰。
白話文:
再說:人迎脈搏的大小為寸口脈搏的一倍,表示疾病在足少陽膽經,如果大一倍且跳動猛烈,表示疾病在手少陽三焦經。
人迎脈搏的大小為寸口脈搏的兩倍,表示疾病在足太陽膀胱經,如果大兩倍且跳動猛烈,表示疾病在手太陽小腸經。
人迎脈搏的大小為寸口脈搏的三倍,表示疾病在足陽明胃經,如果大三倍且跳動猛烈,表示疾病在手陽明大腸經。
寸口脈搏的大小為人迎脈搏的一倍,表示疾病在足厥陰肝經,如果大一倍且跳動猛烈,表示疾病在手心主經。
寸口脈搏的大小為人迎脈搏的兩倍,表示疾病在足少陰腎經,如果大兩倍且跳動猛烈,表示疾病在手少陰心經。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陰。蓋藏氣盛則寸口大於人迎。府氣盛則人迎大於寸口。虛則皆見其小,此以候藏府之盛虛也。如一盛瀉膽以補肝,二盛瀉膀胱以補腎,可以類推。夫經脈之次第,肺始而肝終。寸口人迎之盛虛則由肝以及肺,膽附肝為甲木故也。
其序不可紊而氣脈之貫通如此,所以寸口又為六府之總稱也。
白話文:
如果手指的「寸口」脈搏跳動幅度與速度比「人迎」脈搏大三倍,代表疾病在足太陰經。如果「寸口」脈搏跳動幅度與速度比「人迎」脈搏快三倍,代表疾病在手太陰經。
因為臟腑之氣盛,就會導致「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更大、跳動更強。臟腑之氣衰弱,就會導致「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更大、跳動更強。如果「寸口」和「人迎」脈搏都比正常小,表示臟腑之氣都很衰弱。
根據這個原理,可以推測治療方法。例如,如果肝氣旺盛、膽氣虛弱,可以讓膽氣瀉虛,補益肝氣。如果腎氣旺盛、膀胱氣虛弱,可以讓膀胱氣瀉虛,補益腎氣。
脈絡的運行次序是:肺開始,肝結束。如果「寸口」和「人迎」脈搏的盛衰狀態由肝臟延伸到肺臟,是因為膽經附著於肝臟,同屬甲木之象。
《內經》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曰:氣口緊盛傷於食,人迎緊盛傷於風。人迎者肝膽脈也,肝膽主風。氣口者脾胃脈也,脾胃主食。人迎、氣口乃左右關部之前一分也(關脈一部分為三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為什麼「氣口」穴特別能反映五臟的主氣呢?因為胃是儲藏水穀的地方,是六腑氣血主要的來源。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從胃中傳出,並且表現在「氣口」穴上,所以說:「氣口」穴緊盛是傷於飲食,「人迎」穴緊盛是傷於風邪。「人迎」穴是肝膽經的脈絡所經過的地方,肝膽主治風邪。「氣口」穴是脾胃經的脈絡所經過的地方,脾胃主治飲食。人迎穴和氣口穴都在左右關脈部的前面一部分(關脈分為三部分,這兩個穴點仍在關脈上,但都位於最前面的那一部分)。
若夫脈口,兩寸之口以候經絡之氣者也。《內經》曰:上部天,兩額之動脈(額之兩旁,足太陽膀胱脈所行)上部地,兩顴之動脈(鼻之兩旁近巨勝之分,足陽明胃脈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動脈(耳前麴車下陷中,手太陽小腸脈所行)。中部天,手太陰也(兩手氣口之動脈,肺脈所行),中部地,手陽明也(合谷之分動脈,大腸脈所行),中部人,手少陰也(銳骨端之動脈,心脈所行)。
白話文:
至於脈口,兩寸的脈位是用來檢測經絡之氣的。《內經》中說:
上部的天,指的是兩額上的動脈(額頭兩側,腳太陽膀胱經所經過的地方)。
上部的地,指的是兩顴上的動脈(鼻子兩側靠近臉頰隆起的部位,腳陽明胃經所經過的地方)。
上部的人,指的是耳前的動脈(耳前車道穴下方凹陷處,手太陽小腸經所經過的地方)。
中部的天,指的是手太陰脈(兩手掌腕動脈,肺經所經過的地方)。
中部的地,指的是手陽明脈(合谷穴一帶的動脈,大腸經所經過的地方)。
中部的人,指的是手少陰脈(寸關尺中最邊緣的動脈,心經所經過的地方)。
下部天,足厥陰也(毛際外氣街下五里之分動脈,肝脈所行),下部地,足少陰也(足內踝後太谿之分動脈,腎脈所行),下部人,足太陰也(魚腹上越兩筋間箕門之分動脈,脾脈所行)。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夫經脈環絡一身,故候法不獨寸關尺。
白話文:
人體的下部區域:
- 下部天:足厥陰經(位於腳背外側氣街下方五寸處的動脈),是肝經所循行的部位。
- 下部地:足少陰經(位於腳踝內側後面太谿穴的動脈),是腎經所循行的部位。
- 下部人:足太陰經(位於腳心魚腹上,兩條肌腱之間箕門穴的動脈),是脾經所循行的部位。
因此,下部天可以用來觀察肝氣,下部地可以用來觀察腎氣,下部人可以用來觀察脾胃之氣。
人體的中部區域:
- 中部天:足太陽經(位於腳背外側,小指側氣街下方三寸處的動脈),是肺經所循行的部位。
- 中部地:手厥陰經(位於手腕內側,靠近手肘的動脈),是胸中之氣所循行的部位。
- 中部人:手少陰經(位於手腕內側,靠近手掌的動脈),是心經所循行的部位。
而十二經脈獨稱九候者,神藏五形藏四也。神藏五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形藏四者,大腸、小腸、膀胱、胃皆藏有形之物也,合為九藏,惟膽無出入,三焦包絡皆無所藏,故不論也。而九候之外,又有謂之衝陽太衝者,與九候中之太谿同為足之三動脈,皆古脈法之切要者。
白話文:
十二經脈中只有九個經脈被稱為「候」,是因為它們隱藏著五種神氣和四個形體。五種神氣隱藏在五臟中: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四個形體隱藏在四臟中:大腸、小腸、膀胱、胃都藏著實質性的物質。合起來稱為九藏。只有膽沒有出入,三焦和包絡都沒有藏著東西,所以不考慮它們。除了九候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脈搏,分別是衝陽和太衝,它們與九候中的太谿一樣,都是足部的三個動脈,都是古代把脈方法中的重要部分。
衝陽者,胃脈也(在足背上中間)。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太衝者,肝脈也(足大指本節後)。凡病危篤,當候衝陽以驗胃氣,候太谿以驗腎氣,候太衝以驗肝氣,絕者不治。然百脈籍養於胃,衝陽不衰,雖危猶可治也。若似有似無為陽虛,重按似緊為中寒耳。
白話文:
衝陽穴:位於足背正中。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內側。太衝穴:位於足大趾根部後方。
當病人病危嚴重時,按壓衝陽穴來檢查胃氣、按壓太谿穴來檢查腎氣、按壓太衝穴來檢查肝氣,如果這三個穴位按壓時沒有反應,就表示病情危重無法救治了。
然而,人體百脈都依賴胃氣來滋養,如果衝陽穴按壓時還未完全衰竭,表示胃氣還未完全耗盡,雖然病情危急但仍有救治的可能。
如果按壓衝陽穴時感覺脈搏忽隱忽現,表示陽氣虛弱;如果按壓比較重時感覺脈搏緊繃,則可能是受寒所致。
且夫在經者在藏府之外,在府者在藏府之內,如太陽經也,膀胱府也。在經之脈洪緩不一,總皆浮也。在府之脈或浮數而團或沉實而長。
白話文:
經絡的脈絡位於臟腑之外,腑的脈絡位於臟腑之內。比如太陽經,它位於膀胱腑之外。
位於經絡上的脈絡,其脈象浮緩不等,總的來說都是浮脈。
位於臟腑上的脈絡,其脈象或浮數而團聚,或沉實而細長。
《平脈》篇曰: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夫浮者皮膚取而得之脈也,故主表。沉者筋骨取而得之脈也,故主裡。數者一息六至之脈也,故為陽,府屬陽故主之。遲者一息三至之脈也,為陰,藏屬陰故主之。而程知曰:軀殼之外營衛為表,軀殼之內藏府為里,故以浮沉別之。
諸陽雖皆屬府,諸陰雖皆屬藏,當以遲數別之。然傷寒之傳變亦有數而入藏,遲而入府者,熟讀經文自知也。
白話文:
《平脈篇》中提到:脈浮在表層,脈沉在裡層,脈數在府臟,脈遲在五臟。
- 浮脈:從皮膚上摸到的脈,所以屬於表層。
- 沉脈:從筋骨上摸到的脈,所以屬於裡層。
- 數脈:一分鐘脈搏跳動六次以上的脈,屬於陽脈,府臟屬於陽,所以由數脈主導。
- 遲脈:一分鐘脈搏跳動三次以下的脈,屬於陰脈,五臟屬於陰,所以由遲脈主導。
程知說:身體外部的營氣和衛氣屬於表層,身體內部的五臟六腑屬於裡層,所以用浮脈和沉脈來區分。
若夫脈之來去疾遲,所以診表裡虛實法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此陽脈也,故以候表。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間,氣之降而下也,此陰脈也,故以候里。疾者脈數疾有餘也,故以候實。遲者脈徐遲不足也,故以候虛。虛為正虛,實為邪實。
白話文:
脈搏的來去快慢,是診斷表裡虛實的方法。
來脈:自骨肉分界處發出,行至皮膚表面,是氣上升的表現,屬陽脈,用來診察表證。
去脈:自皮膚表面回到骨肉之間,是氣下降的表現,屬陰脈,用來診察裡證。
疾脈:脈數而快,氣有餘,用來診察實證。
遲脈:脈緩而慢,氣不足,用來診察虛證。
虛證是指正氣不足,實證是指邪氣過剩。
出來疾入去遲,為表實裡虛,出來遲入去疾,為表虛里實。經曰:來者為陽,去者為陰。疾為陽太過也,遲為陰不及也。表實裡虛者陰不及而陽太過也,表虛里實者陰太過而陽不及也。來去出入者脈之大關鍵也。表裡虛實者病之大綱領也。知內外之陰陽而辨其孰為虛孰為實者,診家之切要也。
凡此明藏府之定位、內外之定候、表裡之定情,皆為《內經》之要旨,學者蓋可忽乎哉。
白話文:
脈象從外面按進去很慢,從裡面按出來很快,這代表外實內虛。脈象從外面按進去很快,從裡面按出來很慢,這代表外虛內實。
古經上說:脈象由外向內是陽氣,由內向外是陰氣。按得快是陽氣太盛,按得慢是陰氣不足。外實內虛是陰氣不足,陽氣太盛;外虛內實是陰氣太盛,陽氣不足。
脈象的出入變化是診脈的重要關鍵。病情的外虛內實是疾病的總綱領。辨別出陰陽虛實的內外情況,是診斷疾病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