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脈有浮中沉三按之要

(明上中下三部專求互證之義)

夫經所言上中下者,寸關尺之部位也。內外者,浮沉之部位也。掌後高骨為關,中部也;關前為寸,上部也;關後為尺,下部也。皮膚取而得之謂之浮,外也;肌肉取而得之謂之沉,內也。右寸浮以候胸中,沉以候肺。左寸浮以候膻中(即心主包絡),沉以候心。右關浮以候胃、沉以候脾。

左關浮以候膽、沉以候肝。左尺浮以候膀胱(洪大是膀胱),中以候小腸(脈圓是小腸),沉以候腎。右尺浮以候三焦(洪大是三焦),中以候大腸(脈直是大腸也),沉以候腎。腎有兩枚,均司水火而有水火之別,故兩尺以候腎。經曰:腎合三焦膀胱,蓋膀胱為腎之水府,三焦為腎之火府。

故左尺以候膀胱,右尺以候三焦。三焦之氣生於腎,從下而上分隸於胸膈腹。而候於右尺者,乃其所居之定位,而又候於上中下三部者,乃其遊行之部署也。是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關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

若夫膈膜之脈亦有診焉,內固不在府,外亦不在經,所謂半表半裡似也,非是也。時行瘟疫之邪氣不由皮毛而入,故不在經府。其邪之入也自口鼻而入於膜原,伏於背脊之前腸胃之後,經所謂橫連膜原,治之以膽膜原,故其脈或在左關或在右關,其名曰動,其象如豆大,上下無頭尾,其動數而不移(即厥厥動搖之動,此動脈不可以概二十八脈之動),膈膜有病之診也。

然診脈之法貴於圓通。肺與大腸為表裡,心與小腸為表裡,則尺寸可以互相印證。肺與膀胱同主腠理,則右寸左尺亦可以互相印證。夫麻黃為肺家喘藥而仲景用以解太陽之邪,硝黃為腸胃主藥而《局方》用以瀉心經之火,即此乃知可以印證也。而治法亦於此可推矣。如浮主皮膚之病,中主肌肉之病,沉主筋骨之病,此雖不以藏府之部位言,實浮中沉之確義,診家之切要也。《內經》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

然蓋寸口者右寸之前也,人迎者左關之前也,主中主藏也,主外主肌也。十二經脈之流行始肺終復由肝注肺,故曰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然又曰:寸口人迎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名曰平人。蓋齊等則藏府無有偏勝,微大則應時而旺,四時之脈,獨診肺肝者,肝藏屬木生火,統主春夏。肺藏屬金生水,統主秋冬,此以候平人之無病也。

又曰: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陰。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陰。蓋藏氣盛則寸口大於人迎。府氣盛則人迎大於寸口。虛則皆見其小,此以候藏府之盛虛也。如一盛瀉膽以補肝,二盛瀉膀胱以補腎,可以類推。夫經脈之次第,肺始而肝終。寸口人迎之盛虛則由肝以及肺,膽附肝為甲木故也。

其序不可紊而氣脈之貫通如此,所以寸口又為六府之總稱也。

《內經》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曰:氣口緊盛傷於食,人迎緊盛傷於風。人迎者肝膽脈也,肝膽主風。氣口者脾胃脈也,脾胃主食。人迎、氣口乃左右關部之前一分也(關脈一部分為三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

若夫脈口,兩寸之口以候經絡之氣者也。《內經》曰:上部天,兩額之動脈(額之兩旁,足太陽膀胱脈所行)上部地,兩顴之動脈(鼻之兩旁近巨勝之分,足陽明胃脈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動脈(耳前麴車下陷中,手太陽小腸脈所行)。中部天,手太陰也(兩手氣口之動脈,肺脈所行),中部地,手陽明也(合谷之分動脈,大腸脈所行),中部人,手少陰也(銳骨端之動脈,心脈所行)。

下部天,足厥陰也(毛際外氣街下五里之分動脈,肝脈所行),下部地,足少陰也(足內踝後太谿之分動脈,腎脈所行),下部人,足太陰也(魚腹上越兩筋間箕門之分動脈,脾脈所行)。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夫經脈環絡一身,故候法不獨寸關尺。

而十二經脈獨稱九候者,神藏五形藏四也。神藏五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形藏四者,大腸、小腸、膀胱、胃皆藏有形之物也,合為九藏,惟膽無出入,三焦包絡皆無所藏,故不論也。而九候之外,又有謂之衝陽太衝者,與九候中之太谿同為足之三動脈,皆古脈法之切要者。

衝陽者,胃脈也(在足背上中間)。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太衝者,肝脈也(足大指本節後)。凡病危篤,當候衝陽以驗胃氣,候太谿以驗腎氣,候太衝以驗肝氣,絕者不治。然百脈籍養於胃,衝陽不衰,雖危猶可治也。若似有似無為陽虛,重按似緊為中寒耳。

且夫在經者在藏府之外,在府者在藏府之內,如太陽經也,膀胱府也。在經之脈洪緩不一,總皆浮也。在府之脈或浮數而團或沉實而長。

《平脈》篇曰: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夫浮者皮膚取而得之脈也,故主表。沉者筋骨取而得之脈也,故主裡。數者一息六至之脈也,故為陽,府屬陽故主之。遲者一息三至之脈也,為陰,藏屬陰故主之。而程知曰:軀殼之外營衛為表,軀殼之內藏府為里,故以浮沉別之。

諸陽雖皆屬府,諸陰雖皆屬藏,當以遲數別之。然傷寒之傳變亦有數而入藏,遲而入府者,熟讀經文自知也。

若夫脈之來去疾遲,所以診表裡虛實法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此陽脈也,故以候表。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間,氣之降而下也,此陰脈也,故以候里。疾者脈數疾有餘也,故以候實。遲者脈徐遲不足也,故以候虛。虛為正虛,實為邪實。

出來疾入去遲,為表實裡虛,出來遲入去疾,為表虛里實。經曰:來者為陽,去者為陰。疾為陽太過也,遲為陰不及也。表實裡虛者陰不及而陽太過也,表虛里實者陰太過而陽不及也。來去出入者脈之大關鍵也。表裡虛實者病之大綱領也。知內外之陰陽而辨其孰為虛孰為實者,診家之切要也。

凡此明藏府之定位、內外之定候、表裡之定情,皆為《內經》之要旨,學者蓋可忽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