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脈法總論

夫脈狀繁多,未可以二十八字盡也,然於表、里、陰、陽、虛、實之義已能括其綱要矣。即凡脈有奇情變象,要不外此二十八之形致耳。故《內經》之所云:鼓者,且浮且大也。曰搏者,且浮且疾也。曰疏者,且遲且軟也。曰格者,人迎倍大也。曰關者,氣口倍大也。此二脈者,後世不深維《內經》之旨而誤作病名,不知病因脈得名也。

白話文:

脈象變化繁多,無法用二十八個字完全概括。然而,這些字已經涵蓋了表裡陰陽、虛實這些基本概念。即使脈象有奇特的變化,也離不開這二十八種脈象的範圍。因此,《內經》中提到:鼓脈,是指浮脈且大。搏脈,是指浮脈且快。疏脈,是指遲脈且軟。格脈,是指人迎脈倍大。關脈,是指氣口脈倍大。後世醫家對《內經》的旨意認識不深,錯誤地將這兩種脈象定為病名,卻不知道這兩種病名是根據脈象而得名的。

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魚際,氣有餘也。覆者,自尺部下達臂間,血有餘也。如仲景《脈論》曰縱者,水乘火,金乘木也。曰橫者,火乘水,木乘金也。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曰順者,金乘水,木乘火也。曰反者,來微去大,病在裡也。曰覆者,頭大本小,病在表也。曰高者,衛氣盛也,陽脈強也。

白話文:

溢脈: 從寸口脈位向上超出魚際穴,表示氣息有餘。

覆脈: 從尺部脈位向下延伸到手臂,表示血液有餘。

如《脈論》所述:

  • **縱脈:**水克火,金克木。
  • **橫脈:**火克水,木克金。
  • **逆脈:**水克金,火克木。
  • **順脈:**金克水,木克火。

脈象形態:

  • **反脈:**脈來微弱,脈退發大,表示疾病在體內。
  • **覆脈:**脈頭較大,脈尾較小,表示疾病在體表。
  • **高脈:**衛氣旺盛,陽脈強勁。

曰章者,營氣盛也,陰脈強也。曰綱者,高章相搏也。曰惵者,衛氣弱也,陽脈衰也。曰卑者,營氣弱也,陰脈衰也。曰損者,惵卑相搏也。又有曰堅者,實之別名也。曰橫者,洪之別名也。曰急者,緊之別名也。凡諸此類,即含藏於二十八脈之中,根乎陰陽,形諸體象,無非診治之切要也。

白話文:

「章」表示陽盛,陰脈強。

「綱」表示陽強與陰強交替。

「惵」表示陽氣弱,陽脈衰弱。

「卑」表示陰氣弱,陰脈衰弱。

「損」表示陰陽氣虛,陰陽脈衰弱交替。

此外,還有:

「堅」是實脈的別稱。

「橫」是洪脈的別稱。

「急」是緊脈的別稱。

這些脈象都存在於二十八脈中,是陰陽氣脈的體現,也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

而猶不止此也。陰陽不可不分而剖,色脈不可不合而辨,尺膚不可不詳而考,王病不可不諳而識,四者得而持脈之道思過半矣。

白話文:

這還不是全部。陰陽之氣不能完全分開而觀察,面色和脈象不能不結合起來判斷,手寸皮膚的變化不能不仔細考察,各種疾病的徵兆不能不熟知並識別,掌握這四點,持脈之法已超過一半了。

凡脈之診,陽動陰靜,陽剛陰柔,陽先陰後,陽上陰下,陽左陰右。數者為陽,遲者為陰;表者為陽,里者為陰;至者為陽,去者為陰;進者為陽,退者為陰其常經也。或陰盛之極反得陽象,或陽盛之極反得陰徵,或陽窮而陰乘之,或陰窮而陽乘之,隨證更遷與時變易,此陰陽之不可不分而剖也。

白話文:

診脈時,陽氣運行活躍而陰氣平靜,陽氣強勁而陰氣柔弱,陽氣先發而陰氣後發,陽氣在上而陰氣在下,陽氣在左而陰氣在右。脈象速者為陽,遲者為陰;脈象浮者為陽,沉者為陰;脈象至者為陽,去者為陰;脈象進者為陽,退者為陰,這是脈象的常理。然而,有時陰氣過度盛強反而表現出陽氣的象徵,或者陽氣過度盛強反而表現出陰氣的徵象;或者陽氣衰竭而陰氣乘虛而入,或者陰氣衰竭而陽氣乘虛而入,這些變化會隨著病情而變化,並且隨著時間而變遷,所以陰陽之辨是非常重要的。

岐伯曰:察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藏,觀五色,有餘不足,六府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又曰: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靈樞》曰:色脈與尺,如桴鼓相應。青者脈弦,赤者脈鉤,黃者脈代,白者脈毛,黑者脈石,見其色而不見其脈,反得相勝之脈則死矣,得相生之脈則生矣。又曰: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白話文:

岐伯說:觀察脈搏的強弱、快慢,並觀察人的精神狀態,就可以瞭解臟腑的健康情況。觀察五官的顏色,可以看出氣血是否充足。評估六腑的強弱,可以瞭解身體的盛衰。綜合以上這些資訊,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生死。

此外,岐伯還說:形體和氣色協調,表示身體健康,容易治療;面色紅潤有光澤,表示身體康復容易;脈搏隨季節變化,表示身體可以治療;脈搏微弱而滑利,表示有胃氣。《靈樞》中也說:面色和脈象的變化,就像敲鼓和鼓面一樣相互呼應。

青色的面色,脈象應該是弦脈;紅色的面色,脈象應該是鉤脈;黃色的面色,脈象應該是代脈;白色的面色,脈象應該是毛脈;黑色的面色,脈象應該是石脈。如果只見其面色,不見其脈象,或者脈象與面色相剋,那麼這個人將會死亡;如果脈象與面色相生,那麼這個人就會存活。

此外,神采奕奕、面色紅潤有光澤,都是氣血旺盛的表現。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此色脈之不可不合而稽也。《靈樞》曰:審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目窠微腫,頸脈動,時咳,按之手足凹而不起,風水膚脹也。

白話文:

赤色要像紅布包著白布,不要像紅土那麼深;白色要像鵝毛,不要像鹽那麼白;青色要像青綠色的寶石,不要像藍草那麼藍;黃色要像羅綢包著 雄黃,不要像黃土那麼黃;黑色要像濃墨漆一樣,不要像土地那麼蒼白。這些顏色脈象是必須要符合的。

《靈樞》經中說:細察脈搏的緩慢、急促、強弱、有力,以及肌肉的堅實或鬆軟,就可以確定病人的病情。

如果眼眶微微腫脹,頸動脈搏動,經常咳嗽,按壓手腳後凹陷的地方不很快彈起來,這說明患者患有風水皮膚腫脹的疾病。

尺膚滑而淖澤者風也,尺膚滑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溢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濕也,脈甚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脈小者泄而少氣也,尺膚炬然熱也。腰以上熱、手前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白話文:

手背皮膚光滑濕潤的是風病;手背皮膚光滑的是風濕痺痛;手背皮膚粗糙如枯魚鱗片的是飲水過多;手背皮膚發熱嚴重,脈搏有力且跳動快的濕病;脈搏非常滑的快要發病;手背皮膚寒冷,脈搏細小的泄瀉和氣血不足;手背皮膚炙熱的發熱。腰部以上發熱,只有手前發熱的;腰部以下發熱,只有肘部前發熱的;胸前發熱,只有肘部後發熱的;肩背發熱,只有上臂中部發熱的;腰腹發熱,只有肘部後到手腕三四寸處發熱的,是腸中有蟲;手掌發熱的是腹部發熱;手掌寒冷的是腹部寒冷。

魚上有青脈者胃中寒。尺炬然熱,人迎大當奪血,尺堅大脈小少氣晚有加,主死。又曰:脈急者尺膚亦急,脈緩者尺膚亦緩,脈小者尺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膚亦滑,脈澀者尺膚亦澀,此尺膚之不可不詳而考也。

白話文:

如果舌頭上有青色的脈絡,說明胃中寒涼。

如果食指尖發熱,人中溝明顯,這是氣血上逆的徵兆,需要放血。如果尺脈較硬,寸脈較弱,氣喘、面色發黑,這些徵兆出現後就會死亡。

古書還說:脈搏急促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緊繃;脈搏緩慢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鬆弛;脈搏微弱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乾癟,氣息微弱;脈搏強大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膨脹隆起;脈搏滑利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光滑;脈搏澀滯的人,手寸部的皮膚也會粗糙。這些都是手寸部脈絡的表現,不能不詳細觀察和判斷。

《脈要精微論》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斃,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上說:

  • 脈搏長,表示氣血運行順暢。
  • 脈搏短,表示氣血不足。
  • 脈搏快,表示心煩意亂。
  • 脈搏大,表示病情加重。
  • 脈搏在上部強盛,表示氣血上逆。
  • 脈搏在下部強盛,表示腹脹氣滯。
  • 脈搏時斷時續,表示氣血衰弱。
  • 脈搏細小,表示氣血虛少。
  • 脈搏澀滯,表示心臟疼痛。
  • 脈搏渾濁如湧泉,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 脈搏綿綿如弦斷,表示死亡。

《平人氣象論》曰:脈短者頭疼,脈長者足脛痛,脈促上擊者肩背痛,脈沉而堅者病在中,脈浮而盛者病在外,脈沉而弱寒熱及疝瘕少腹痛,脈沉而橫脅下有積,腹中有積橫痛,脈沉而喘為寒熱。脈盛滑而堅者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小弱以澀謂之久病,浮滑而疾謂之新病。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說:

  • 脈搏短促,容易頭痛。
  • 脈搏長緩,容易足脛疼痛。
  • 脈搏跳動劇烈,容易肩背疼痛。
  • 脈搏沉穩有力,疾病在體內。
  • 脈搏浮淺有力,疾病在外表。
  • 脈搏沉穩微弱,容易發燒、腹痛。
  • 脈搏沉穩不正,容易積聚在脅下。
  • 脈搏沉穩,伴有喘息,容易發燒。
  • 脈搏有力滑利,疾病在外表。
  • 脈搏細小有力,疾病在體內。
  • 脈搏細弱澀滯,表示久病。
  • 脈搏浮滑快速,表示新病。

脈急者病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臂多青脈曰脫血。又脈緩澀謂之解㑊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尺脈粗常熱者謂之熱中,此主病之不可不諳而識也。若由此而欲窮變探微,非精研《靈》、《素》,博宗百家不可也。

白話文:

脈搏跳得快的人,可能有內臟腫瘤或小腹痛。脈搏滑利的人,可能是風病。脈搏澀滯的人,可能是風濕痺痛。脈搏緩慢而滑利的人,可能是熱中風。脈搏盛大而緊繃的人,可能是腹脹。手臂上青筋明顯的人,可能是失血過多。

另外,脈搏緩慢而澀滯的人,預示著疾病有好轉並能安穩休息。脈搏盛大的人,預示著失血過多。尺脈澀滯而滑利的人,預示著多汗。尺脈冰冷而細小的人,預示著腹瀉。尺脈粗壯且經常發熱的人,預示著熱中風。這些都是診斷疾病時不可不知的重點。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探究疾病變化的細微之處,就必須深入鑽研《黃帝內經》和《靈樞經》,博採各家之長,才能做到。

許礽宗曰:脈之候,幽而難明,惟博極而心靈自啟,思深而鬼神將通,則三指有隔垣之照,二豎無膏肓之遁矣。若夫病瀕於死,脈候多怪,其運三五至而歇,歇而再至,如雀啄食者,脾絕也。良久一至,如屋漏滴水之狀者,胃絕也。從骨間劈劈而至,尋而即散,如指彈石者,腎絕也。

白話文:

許礽宗說:把脈的精髓,深奧難懂,只有學識淵博,心靈自然開竅,思想深入,天地鬼神才能溝通,這樣三指把脈就能洞察病情的深層,病患無法隱瞞病情。如果病人瀕臨死亡,脈象變化怪異,三五次脈動之後停止,停止後又再脈動,就像麻雀啄食,這是脾臟衰竭的徵兆。很久才脈動一次,就像屋頂漏水一樣,這是胃臟衰竭的徵兆。脈象從骨頭之間劈啪作響,隨即消失,就像用手指彈擊石頭,這是腎臟衰竭的徵兆。

散亂如解繩索者,精血竭絕也。沉時忽一浮,如蝦游靜中一躍者,神魂絕也。浮時忽一沉如魚翔之似有似無者,命絕也。脈息有出無入,如釜中之水,火燃而沸者,陰陽氣絕也。凡此所述,脈系生死,可得其概矣。苟能觸類而引伸之,將融會貫通,而全體大用,必無不明,庶無慚慚於司命之職也。

白話文:

脈象診斷生死

當脈象散亂如散解的繩索時,表示精血已耗盡。

當脈象沉靜突然浮現,像蝦在靜水中一躍而起時,表示神魂已離去。

當脈象浮浮沉沉,像魚在水中忽隱忽現時,表示生命已絕。

當脈息有出無入,像鍋中水因火焰沸騰時,表示陰陽之氣已絕。

以上所述的脈象,可以概略地判斷生死。如果能依此類推,融會貫通,就能全面掌握脈診的大用,對身為醫生一職不致感到慚愧。

2.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之名,散見《靈素》,無篇次可考,其名曰任,曰督,曰陰蹺陽蹺,曰沖,曰帶,日陰維、陽維。任者任於前,督者督於後。陰蹺為足少陰之別,陽蹺為足太陽之別,沖為諸脈之總會,帶為諸脈之總束。陰維則維絡諸陰,陽維則維絡諸陽。蓋脈有奇常,十二經脈者常脈也。

白話文:

奇經八脈的名稱散落在《靈樞經》和《素問經》中,沒有明確的次序。它們的名稱分別是:

  • 任脈:在前胸腹正中的脈絡。
  • 督脈:在背部正中的脈絡。
  • 陰蹺脈:足少陰腎經的分支。
  • 陽蹺脈: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
  • 沖脈:匯集全身各條脈絡。
  • 帶脈:束縛全身各條脈絡。
  • 陰維脈:連結全身的陰脈。
  • 陽維脈:連結全身的陽脈。

這些脈絡中,有奇經和常經之分。十二經脈屬於常經,而奇經八脈則屬於奇經。

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則名奇經,以其不拘於常也。茲錄集各脈經文、診法、主治,取八脈交會之義,編為次第,而不列於十二經脈之下,列於二十八脈者,以便於初學,恐其眩目而惑心也。

任脈(診治)

寸口丸丸,緊細實長,男疝女瘕,任脈可詳。任下鳩尾,散於腹皮,實則皮痛,虛則癢奇。

白話文:

人體的氣血通常在十二條經脈中運行。當經脈過於充盈,氣血便會溢流到其他經脈中,另闢蹊徑而行,就稱之為奇經,因為它不受常規經絡的約束。現在我們蒐集整理各條經脈的經文、診斷方法和主治病症,按八脈交會的原理編排次序,不列入十二正經之下,而單獨列為二十八脈,這樣做是為了方便初學者,以免他們看到過於繁雜的內容而感到頭暈目眩。

集要,《素問》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靈樞》曰:任脈、衝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腹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口唇。按任脈為陰脈之妊養,診其脈,寸口脈丸丸而緊細實長,至關是也。

白話文:

《集要》記載,《素問》說:任脈起始於肚臍下方,沿著腹部的毛際向上,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再上行到下巴,沿著面部向上,進入眼睛。《靈樞》說:任脈和衝脈都起始於子宮,向上沿著腹中部走行,是經絡的海洋。任脈浮於腹腔外,向上行至咽喉,分出支脈聯絡口脣。任脈是陰脈,負責滋養身體。診斷任脈的脈象,寸口脈應圓潤緊密、細實有力,且長久有力,這纔是正常的脈象。

其所主病,男子內結七情,女子帶下癥瘕。叔和以為繞臍引陰中痛。又曰:寸口丸丸,主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俯仰拘急。丸丸動貌,狀如豆粒,厥厥動搖,故主氣上衝心,緊細實長,中寒而氣結也。

督脈(診治)

尺寸俱浮,直下直上,中央浮動,督脈之象,脊強而厥,五痓可想,身柱三灸,比藥為良。

白話文:

它主要治療的疾病:男性的情緒內結,女性的白帶異常和腫塊。叔和認為它可以緩解臍部的疼痛。又說:寸口脈象跳動劇烈,表現為腹部有氣,就像手指伸到心臟裡,俯仰都不能自由伸展。脈象跳動劇烈,形狀像豆子,劇烈抖動,所以主治氣上衝於心,脈象細實而長,因中寒而氣滯。

集要,《素問》曰: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臂,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督脈起於小腹以下的骨頭中央。如果是女性,督脈就會進入子宮頸孔。這個孔是尿道孔的末端。督脈的經絡沿著外生殖器,會合在大腿內側,繞過大腿後方,然後分出分支繞過臂部,到達手少陰經和足巨陽經。督脈的另一支絡脈連接於手少陰經,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緣,貫通脊椎連接於腎臟。而另一支督脈則與足太陽經一起起於眼角內側,向上經過前額交會於頭頂,進入腦內,再分出分支向下經過頸部,沿著肩背內側接近脊椎,到達腰部,進入脊柱與腎臟相連。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下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下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女子廷孔之端,即男子陰器合篡間也。男子精孔溺孔合併之處是合篡間也。女子胞孔溺孔合併之處是孔廷之端也。故曰:與女子等。《靈樞》曰: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

白話文:

督脈是陽脈的總綱。任脈是陰脈的滋養者。督任沖三條脈,雖然提到「胞中」,但沒有說明「胞中」是什麼,實際上它們都是從「胞中」發生的。「胞中」是男女丹田的統稱。在女性稱為子宮,在男性則是貯藏精液的所在。根據醫理,督脈是陽脈的總綱,診斷它的脈象,如果寸脈、關脈和尺脈的中間都浮起,直上直下,這就是督脈的脈象。督脈主治的疾病是因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疾病。

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督任沖三脈雖有言胞中不言胞中者,實未嘗不起於胞中也。胞中者謂男女丹田之通稱也。在女子謂之女子胞,在男子即精室也。按督脈為陽脈之都綱,診其脈,尺寸脈中央俱浮,直上直下是也。其所主病為外感風寒之邪。

《內經》以為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叔和以為,腰脊強痛,不能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皆其候也。

蹺脈(診治)

脈涉於足,因以蹺名,一陰一陽,分別宜精,寸左右彈,陽蹺可決;尺左右彈,陰蹺可別。

集要,左右彈,緊脈之象也,陽蹺主陽絡,故應於寸。陰蹺主陰絡,故應於尺。

陰蹺

白話文:

《內經》認為身體強健,脊柱就強壯有力,身體虛弱,頭就容易感到沉重。叔和則認為,腰部和脊椎強烈的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大人患有癲癇,小孩患有風癇,都是這些症狀的表現。

蹺脈的診治方法:

蹺脈是指脈象沿著腳部循行,因此以“蹺”來命名。蹺脈分為陰蹺和陽蹺,二者陰陽分明,需要精準辨別。在寸關尺三部中,寸口部位跳動的脈象是陽蹺,尺部跳動的脈象是陰蹺。

《集要》中說,寸口和尺部跳動的脈象,都是緊脈,陽蹺主掌陽絡,因此反應在寸口部位。陰蹺主掌陰絡,因此反應在尺部部位。

陰蹺的診治方法…

集要,《靈樞》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目氣不榮則目不合,按陰蹺者以其所行陰經也,起於足少陰腎經。張潔古曰:蹺者,捷疾也。

白話文:

《靈樞》中記載:蹺脈是少陰經的分支,起源於足少陰腎經的然谷穴,向上行走到內踝的上方,一直向上沿著陰股內側深入腹股溝,再向上經過胸腔內部進入缺盆穴,從缺盆穴向上穿出人迎穴的前方,進入頄穴,與目內眥相連,與太陽經相合。陽蹺脈向上運行,氣血同時迴流,就會滋潤雙眼。如果雙眼的氣血不足,就會導致雙眼不能正常閉合。將蹺脈命名為「蹺」,是因為它運行於陰經,起源於足少陰腎經。張潔古說:「蹺」的意思是快捷迅速。

二蹺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貫通六府。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貫通五藏。陽蹺主表,陰蹺主裡,越人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叔和注云: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凡癲癇寒熱,皮膚淫癢,少腹痛裹腰。及髓窌下連陰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皆其候也。

陽蹺

白話文:

「二蹺」穴位位於足部,可以令人身體靈活矯捷。

「陽蹺脈」在肌肉表面,陽經脈絡所行,貫通六腑。

「陰蹺脈」在肌肉深層,陰經脈絡所行,貫通五臟。

陽蹺脈主治人體表面,陰蹺脈主治人體內部。

《越人》記載:「陰蹺脈出問題,陽氣緩慢而陰氣急躁。」

《叔和注》說明:「腳踝內側以上急痛,外側以上緩慢,凡是癲癇、忽冷忽熱、皮膚瘙癢、小腹疼痛、腰部絞痛,以及骨髓空虛導致的疼痛、男性陰囊腫大、女性白帶過多等症狀,都是「二蹺」穴位病變的徵兆。」

集要,《難經》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蓋起於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也。越人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叔和注曰: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凡腰背痛,癲癇、僵仆、惡風、偏枯痹痛體強皆其候也。

衝脈(診治)

直上直下,尺寸俱牢,中央堅實,衝脈昭昭,胸中有寒,逆氣裡急,疝氣攻心,支滿溺失。

白話文:

《難經》記載:陽蹺脈從腳後跟開始,沿著外腳踝向上,進入風池穴。它的循行路徑從腳後跟開始,經過外腳踝,沿著身體兩側向上到肩膀,分佈在口脣,到達眼睛,最後止於耳後風池穴。越人說:陽蹺脈出現問題時,身體的陰陽失衡,陰氣虛弱,陽氣亢盛。叔和解釋說:陽蹺脈在腳踝以上應該氣血流通順暢,腳踝以下應該氣血緩和。如果出現腰背疼痛、癲癇、僵直倒地、怕風、半身不遂、麻木疼痛、肢體強直等症狀,都可能是陽蹺脈出了問題。

集要,《素問》曰:衝脈者,起於氣街並於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靈樞》曰: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衝脈在臍之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

白話文:

中醫經典《素問經》記載:衝脈起源於氣街,和少陰經相連,從肚臍周圍向上運行到胸中,然後分散開來。

《靈樞經》說:所謂的氣街,是指胸部、腹部、頭部、小腿等部位的氣脈交匯處。因此,頭部的氣運行至腦部後就停在腦中;胸部的氣運行至前胸和背部俞穴後就停在這些部位;腹部的氣運行至背部俞穴後就停在那裡。衝脈位於肚臍左右兩側的動脈處,小腿的氣運行至氣街、承山穴和腳踝上方後就停在這些地方。

又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是起於腹氣之街也。名曰氣街,謂氣所行之道路也。衝脈血盛則滲溢皮膚生毫毛,女子數脫血,不榮其口唇,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故須亦不生。按衝脈與督脈無異,但督脈浮衝脈沉耳。直上直下弦長相似,尺寸俱牢亦兼弦長,是以有逆氣裡急之證,疝氣攻心,逆急也。

白話文:

又說:衝脈是十二經絡的匯海。它與少陰經的大絡同源於腎部下方,從腹部氣體流通的道路開始。之所以稱為「氣街」,是因為它是氣流行的道路。衝脈中的血液充盛時,就會滲透到皮膚外,長出毛髮。女性如果經常失血,導致面部氣血不足,就不會長鬍子。閹割的男性因為割除了生殖器官,損傷了衝脈,所以也不會長鬍鬚。衝脈和督脈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督脈浮於體表,而衝脈沉於體內。兩脈的形狀相似,都是直上直下,弦長而有力,尺寸之間的距離也都是固定的。因此,當衝脈有病時,就會出現逆氣上衝、腹中絞痛、疝氣上衝心臟的症狀,表現為逆急。

支滿者,脹也,溺失者,衝脈之邪干腎也。越人曰:凡逆氣上衝,或兼裡急,或作燥熱,皆衝脈逆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炒柏炒連知母以泄衝脈。凡秋冬厥逆,氣上衝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臥,宜調中益氣湯加吳茱五分,若夏月有此乃大熱之證,治法不同。叔和云:沖督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其人若恍惚癡狂也。

帶脈(診治)

帶脈在腰,脈應於關。關左右彈,帶脈可探。小兒㿗疝,女子經病,小腹腰脊,痛繞臍行。

白話文:

支滿:是指脹滿。溺失:是指小便失禁。衝脈的邪氣侵犯腎臟,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越人說:凡是逆氣上衝,有的同時伴有裏急後重,有的表現為燥熱,這些都是衝脈逆亂的症狀。宜用補中益氣湯,再加炒柏子和炒連知母來瀉衝脈。

凡是在秋冬季節出現厥逆,氣上衝咽,不能平息,喘息有聲,不能臥牀,宜用調中益氣湯,再加五分吳茱。如果是夏月出現這種情況,則屬於大熱證,治療方法不同。

叔和說:衝脈和督脈發作,就會導致十二經脈不能再朝會於寸口,人就會出現恍惚癡狂的狀態。

集要,《靈樞》曰:足少陰上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椎出,屬帶脈。《難經》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按帶脈者,足少陽膽經之穴名也。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在人腰間,如人束帶而前垂故名。其應於關,此脈若固則無帶下漏經之病矣。帶之為病,越人曰: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明堂曰:女人少腹痛、裡急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血閉久而成竭者宜破之。

白話文:

主旨:

《靈樞》經記載:足少陰經從腳往上,到達小腿後側中央,與太陽經交會,再往上到腎臟,在第十椎骨處穿出,與帶脈相連。

《難經》經記載:帶脈起於兩肋下方,繞身一週。

帶脈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名,它約束著各條經絡,防止它們隨意運行,位於人的腰部,就像人束著腰帶,前面垂下來一樣,因此得名。

帶脈與關元穴相應,這條經絡如果強健,就不會有帶下、漏經等疾病。

關於帶脈的病症,越人醫經記載:腹脹、腰部鬆軟無力,好像坐在水裡一樣。

明堂醫典記載:女性如果小腹疼痛、裡急後重、痛經、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血崩,久而久之會枯竭,應當滋潤帶脈。如果經血閉塞,久而久之會衰竭,應當疏通帶脈。

破血有三治,始則四物入紅花調黃耆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肉桂,童便煎服。末則四物紅花調易老沒藥散可也。

白話文:

治療破血的方法有三種:

  1. 初期: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調整黃耆和肉桂的用量。

  2. 中期: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花、調整鯪鯉甲、桃仁和肉桂的用量,使用童便煎服。

  3. 後期:使用四物湯、紅花、調整易老沒藥散的用量。

陰維陽維(診治)

脈名同維,分陰分陽,自尺至寸,內外宜詳,尺外斜上,至寸陰維;尺內斜上,至寸陽維。

白話文:

陰維脈和陽維脈的診查方法如下:脈名雖然相同,但要區分陰脈和陽脈。從手腕的內側到手臂的根部,內外都應該詳細檢查。從手腕外側斜向上到手臂根部的是陰維脈;從手腕內側斜向上到手臂根部的是陽維脈。

集要,從右尺外斜至寸上是陰維脈也。從左尺內斜至寸上是陽維脈也。斜上者不由正位而上,斜上大指名為尺外,斜上小指名為尺內。邪氣在陽維、陽蹺則發癇,癇動而屬陽。邪氣在陰維、陰蹺則發癲,癲靜而屬陰故也。越人曰: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

白話文:

在集要中,從右手手腕外緣斜向上至寸口上方的是陰維脈。從左手手腕內緣斜向上至寸口上方的是陽維脈。斜向上是指不循著正位向上,斜向上到大拇指外側稱作尺外,斜向上到小拇指內側稱作尺內。

邪氣在陽維、陽蹺脈,就會發作癲癇,因為癲癇發作時涉及陽氣。邪氣在陰維、陰蹺脈,就會發作癲病,因為癲病發作時涉及陰氣。

嶺南人說:陽維脈出現問題,容易出現寒熱症狀。陰維脈出現問題,容易出現心痛。

張潔古說:衛氣為陽氣,主司表證。陽維脈受邪,病症就會表現在體表,因此會出現寒熱症狀。

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李瀕湖曰:陽維之脈與手足三陽相維,而足太陽少陽則終始相聯附者,寒熱之證。惟二經有之,故陽維為病亦苦寒熱。寒熱之在表而兼太陽證者,有汗當用桂枝,無汗當用麻黃。寒熱之在半表半裡而兼少陽證者,當用小柴胡加減治之。

白話文:

營氣屬於陰,主導身體內部,陰維經絡受到邪氣侵襲後,會導致內部疾病,所以會感到心痛。醫家李瀕湖說:陽維經絡與手足三陽經絡相聯繫,而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始終連接在一起,因此寒熱症狀只見於這兩條經絡,所以陽維經絡出現問題也會導致寒熱。如果寒熱症狀出現在體表,同時伴有足太陽經證狀,如果有汗就用桂枝治療,沒有汗就用麻黃治療。如果寒熱症狀出現在半表半裡,同時伴有足少陽經證狀,就用小柴胡加減治療。

若夫營衛惵卑而病寒熱者,黃耆建中及八物湯之類主之。陰維之脈雖交三陰而行,實與任脈同歸,故心痛多屬少陰、厥陰、任脈之氣上衝而然。暴痛無熱,久痛無寒,按之少止者為虛,不可近按者為實。凡寒痛兼少陰及任脈者四逆湯,兼厥陰者當歸四逆湯,兼太陰者理中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營衛機能衰弱,導致寒熱證狀,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或八物湯之類的藥方來治療。

陰維脈雖然與三條陰經相交,但實際上是與任脈相通的。因此,心痛大多是因為少陰、厥陰、任脈之氣上衝造成的。

突然發作的疼痛但沒有發熱,或者長期存在的疼痛但沒有發寒,按壓時疼痛稍緩的,屬於虛證,不能用力按壓。

凡是寒痛同時伴有少陰和任脈病變的,可以用四逆湯;同時伴有厥陰病變的,可以用當歸四逆湯;同時伴有太陰病變的,可以用理中湯來治療。

凡熱痛兼少陰及任脈者金鈴散、延胡索散,兼厥陰者失笑散,兼太陰者承氣湯主之。若營血內傷,兼夫任沖手厥陰者,則宜四物、養榮、妙香之類,因病治之,庶乎其不差矣。

陰維

白話文:

凡是發熱兼有少陰和任脈虛弱的,可用金鈴散或延胡索散治療;兼有厥陰虛弱的,可用失笑散治療;兼有太陰虛弱的,可用承氣湯治療。如果營血內傷,兼有任、沖、手厥陰經虛弱的,則應使用四物湯、養榮湯、妙香散等,根據病情對症治療,這樣纔能有效。

集要,《難經》曰:陰維起於諸陰交。叔和曰:陰維主病癲癇、僵仆、失音、肌肉痹癢、汗出惡風、身洒洒然也。又曰:陰維沉實而大主胸中滿,心痛如貫珠者,男子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

陽維

白話文:

《難經》上說:陰維經脈起於諸陰經脈交會之處。叔和說:陰維經脈主要控制癲癇、昏厥、失聲、肌肉麻痹瘙癢、多汗怕風、身體發抖等疾病。

又說:如果陰維經脈沉實且粗大,主要是胸中脹滿,心痛像串珠子一樣;男子脅下有脹滿感,腰部疼痛;女子陰部疼痛,像是有瘡一樣。

集要,《難經》曰: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叔和曰:陽維主病,肌膚痹癢而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顛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也。

白話文:

《難經》記載:陽維脈從諸陽經脈會合的地方開始。

東漢名醫叔和說:陽維脈出了問題,會導致以下症狀:

  • 皮膚麻痺、發癢、疼痛
  • 下半身感覺遲鈍
  • 出汗卻怕冷
  • 跌倒後羊鳴似的叫聲
  • 手腳抽筋
  • 嚴重時無法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