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

2. 二十八脈指要

夫脈之體象不同,其名亦因以異。以部位名之者,浮沉是也;以至數名之者,遲數是也;以有力無力名之者,虛實是也。脈之大綱大法在於是矣。凡病之所在,在藏在府,在經在絡,在表在裡,在半表半裡,診脈之浮沉遲數有以辨之也。凡病之見證,或陰或陽,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不虛不實,診脈之浮沉遲數中有力無力有以明之也。今仿劉立之之法,以浮、沉、遲、數、虛、實六脈條列於前,為診家升堂之道路。

仿仲景法,以緩疾諸脈擇其對待,次第於後,為診家入室之門戶。仿李士材博採前賢諸說,詳貫於下,務求精確,有所依准,以得其要而已,學者宜熟玩之。

浮脈

體象,浮行皮下,如水漂木,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主病,浮陽主表,風淫六氣。左寸浮者,膻中邪氣,右寸浮者,胸中邪氣。中焦受邪,浮見兩關,右胃左膽,分別而觀。左尺浮大,足太陽病,右尺浮長,手陽明病。二便之病,多在兩經,風淫兩寸,便亦不行。

兼證,浮緩風濕,浮數風熱,無力表虛,有力表實。浮緊風寒,浮散虛竭,浮滑風痰,浮弦風飲,浮遲表冷,浮洪陽盛,浮澀虧陰,浮濡暑侵。

集要,浮脈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然浮雖主表而風寒重傷者,脈反不浮,但其緊數而略兼浮象便是表邪,其證必發熱無汗,或身有疼酸,即其候也。若浮而兼緩則非表邪矣。大抵浮而有力為陽有餘,陽有餘則火必隨之,或痰見於中,或氣壅於上,可類推也。若浮而無力空豁者,為陰不足,陰不足則水虧之候,或血不營心,或精不化氣,中虛可知也。若以此等為表證則害莫甚矣。

至有寸關尺俱浮,直上直下,或癲或癇,腰背強痛,不可俯仰,此督脈為病也。又有浮大弦硬之極,甚至四倍以上者,則經謂之關格,此非有神之謂,乃真陰虛極,而陽亢無根,大凶之兆也。且須知浮而盛大為洪,浮而軟大為虛,浮而柔細為濡,浮而弦芤為革,浮而無根為散,浮而中空為芤,毫釐疑似之間不可不細心體認也。

夫肺藏職掌秋金天地之氣,至秋而降,且金性重而下,何以與浮脈相應?蓋肺金雖沉而所主者實陽氣也,況處於至高,為五藏六府之華蓋,輕清之用與乾天合德,故與之相應耳。

沉脈

體象,沉行肉裡,如蟲藏蟄,輕手不見,重取可得。

主病,沉陰主裡,七情氣食。左寸沉者,心病可識,右寸沉者,肺病可測。沉見兩關,病在脾肝。浮為胃膽,同部分看,或為肝鬱,或為脾寒。兩尺見沉,腎藏之厄,左為水涸,右為火熄,水火不盛,心肺亦病。

兼證,沉遲里冷,沉數里熱。無力裡虛,有力裡實。沉緊冷痛,沉伏閉郁。沉澀痹氣,沉滑痰食,沉緩寒濕,沉弦飲疾。

集要,沉脈法地,有淵泉在下之象。然沉雖主裡,要必察其有力無力以辨虛實。沉而實者多滯氣,故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氣停積滯者宜消宜攻。沉而虛者,陰陽不達,因氣不舒,陽虛氣陷者宜溫宜補。其有寒邪外感,陽為陰蔽,脈見沉緊而數,及有頭痛身熱等證,正屬表邪,不得以沉為里也。又須知,沉而軟細為弱,沉而弦勁為牢,沉而著骨為伏,剛柔淺深之間宜熟玩而深思也。

夫腎之為藏,配坎應冬,萬物蟄藏,故其脈主沉陰而居里,若誤與之汗則如蟄蟲出而見霜,誤與之下則如飛蛾入而見湯,此叔和入理之微言也。若沉滑而濡,此沉而有胃氣,是腎平脈也。若沉滑而少濡和,此沉多胃少,是腎病脈也。沉主冬令,若陽明關脈微沉而不滑,是失正陽,為胃不和。

若少陰尺脈微滑而不濡,是失純陰,為腎不和。胃不和其人飲食僅自可也。腎不和其人股內汗出,陰下濕也。《難經》曰: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九菽之重與肌肉相等者,脾部也。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也。

此以皮之浮、脈之浮而別心肺之浮也,以筋之沉、骨之沉而別肝腎之沉也,脾主肌肉而肌肉在皮脈筋骨之間,故以候脾也。

遲脈

體象,遲脈屬冷,不及之勢,往來遲慢,一息三至。

主病,遲寒主藏,陰冷相干,有力寒痛,無力虛寒。

兼證,浮遲表冷,沉遲里冷,有力實積,無力虛冷。

集要,遲為陽不勝陰,乃陰盛陽虧之候,為寒為虛。浮而遲者,裡氣虛,沉而遲者,表氣虛。遲在上則氣不化精,遲在下則精不化氣。氣寒則不行,血寒則凝滯。若遲兼滑大者,多風痰頑痹之候。遲兼細小者,必真陽虧弱而然。或陰寒留蓄於中則為泄為痛,或元氣不營於表則為慄為攣。

大都脈來遲慢者,總由元氣不充,不可妄施攻擊,蓋陰性多遲滯,故陰寒之證脈必見遲。凡陰寒之病見陽熱之脈則吉,謂邪氣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陽熱之病見陰寒之脈則凶,以邪氣自表入里,正虛而邪盛也。夫脈以一息四至為和平,若一息二、三至則遲而不及也。遲而不流利則為澀,遲而歇止則為結,遲而浮大且軟則為虛。

至於緩脈絕不相類,緩以脈形之寬縱得名,遲以至數之不及為義,故緩脈四至,寬緩和平,遲脈三至,遲滯不前。此二脈之不容混也。

數脈

體象,數脈屬陽,太過之勢,脈流疾薄,一息六至。

主病,數熱主府,數細陰傷,有力實熱,無力虛瘡。

兼證,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有力實熱,無力虛熱。

集要,數為陰不勝陽,故脈來太過,然數脈有陰有陽。《內經》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滑者陽氣盛微有熱,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曰緩而滑者為熱中,舍此之外並無以數言熱者。後世皆以數為熱脈,則泥於《難經》所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之說,故舉世宗之。

乃自歷驗以來,凡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滑有力,如經文所言者是也。至於數脈之辨大約有七。一外邪有數脈,凡寒邪外感,脈見緊數。然初感便數者,原未傳經,邪自外來,所以只宜溫散。即或傳經日久,但見數而滑實,方可言熱,到底乃是陰證,只是溫中,此外感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若概用寒涼,無不殺人。

一虛損有數脈,凡患陽虛而數者,脈必數而無力,或兼細小,而證見虛寒,此則溫之且不暇,尚堪作熱治乎?又有陰虛之脈必數而弦滑,雖有煩熱等證,亦勿妄用寒涼,若但清火,至令脾泄而敗。且患虛損者脈無不數,愈虛則愈數,愈數則愈虛,豈數皆熱病乎?若以虛數為熱,治則萬無不敗者矣。

一瘧疾有數脈,凡瘧作之時脈必緊數,瘧止之時脈必和緩,豈作即有火而止即無火乎?能作能止者,惟火邪之進退耳,真火真熱則不然也。此瘧疾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一痢疾有數脈,凡痢疾之作,率由寒濕內傷,脾腎俱虧,所以脈數。但兼弦澀細弱者總皆虛,數非熱數也,悉宜溫補命門,百不失一。

其有形症多火,年力強壯者,方可以熱數論治,然必洪滑實數之脈方是其證。一癰瘍有數脈,凡脈數身無熱,而反惡寒,飲食如常者,或身有熱而得汗不解,即癰疽之候也。然瘡瘍之發有陰有陽,可攻可補,亦不得盡以脈數者為熱證。一癥瘕有數脈,凡脅腹之下有塊如盤者,以積滯不行,脈必見數。

若積久成疳,陽明壅滯而致口臭牙疳發熱等證者,乃宜清胃瀉火,如無火證而脈見細數者,亦不得認以為熱也,一胎孕有數脈,以衝任氣阻,所以脈數,本非火也,此當以強弱分寒熱,不可因其脈數而即以為熱,而以黃芩為聖藥也。又痘證有數脈,以邪毒未達也,達則不數矣。

此當以虛實大小分陰陽,亦不得以數為熱也。夫數之為義,躁急而不能中和也,火性急速,故陽盛之證脈來必速數而有力也,故須知數而弦急則為緊數,而流利則為滑數,而歇止則為促數,而過極則為疾數,如珠粒則為動。肺部見之則為金家賊脈,秋日逢之為克令,凶脈也。

總之邪盛者固多數脈,虛甚者亦多數脈,當審察形氣,隨證施治可也。

虛脈

體象,虛合四形,浮大遲軟,及乎尋按,幾不可辨。

主病,虛主諸虛,虛因有三,六氣外伐,七情內侵,不內不外,勞倦已深。左寸見虛,勞神傷心。右寸見虛,損氣傷金。虛見兩關,土木傷殘。虛見兩尺,腎氣虛寒。

兼證,浮為氣虛,沉為血虛,遲為陽虛,數為陰虛。

集要,虛之脈有陰有陽,為無力為無神為正氣虛也。故但見指下無神者總是虛脈。《內經》曰: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即此謂也。大凡洪大無神者即陰虛也,細小無神者即陽虛也。陰虛則金水虧殘,龍雷易熾,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盜汗遺精,或上下失血,或驚怔不寧,或咳喘勞熱皆其證也。

陽虛則火土受傷,真氣日損,而君相水源之病生焉,或頭目昏眩,或膈寒脹滿,或汗多亡陽,或瀉利疼痛皆其證也。救陰者壯水之主,救陽者益火之源。虛而不補,陽氣將何以復,此實生死之關也。李士材曰:大凡證之虛極者必挾寒,理勢然也,故虛脈行指下,則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可劃然決矣。

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軟,重按之而豁然如無,此名內真寒而外假熱,古人以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以治其證也。而張璐曰:人之一生以胃氣為本,凡久虛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然當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穀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

喻嘉言曰:虛勞病至於亡血失精,陰血枯槁,難為力矣,急宜建其中藏,使飲食增而陰血旺,故但用稼穡作甘之味生其精血,而酸辛鹹苦在所不用,舍是無良法也。故參朮苓草之甘溫所以為四君子也。觀此可知,虛脈之為治,其要盡於是矣。夫虛之為義,專以軟而無力得名。

而虛之異於散脈者,則虛按之雖軟猶可見也,散脈按之絕無,不可見也。虛之異於濡脈者,虛則遲大而無力,濡則細小而無力也。虛之異於芤脈者,虛則愈按而愈軟,芤則重按而仍見也。至王叔和《脈經》云血虛脈虛,而獨不言氣虛何也?氣為陽主浮分,血為陰主沉分,惟因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獨主血虛耳。學者欲知虛脈之診,於此不悉得其要哉。

實脈

體象,實脈有力,長大而堅,應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實主諸實,實火成狂,譫語頻頻,陽毒為殃。兩寸見實,心肺火熱,咽疼舌強,胸臆氣塞。左關木熱,熱盛生風,右關土熱,火炎中宮。兩尺見實,腸癰不通。

兼證,實而且緊,寒積稽留。實而且滑,痰凝作祟。

集要,實脈屬火而邪氣實也,有陰有陽,為三焦壅滯之候。表邪實者浮大有力,以風寒暑濕外感於經,為傷寒瘴瘧,為發熱頭痛,為鼻塞頭腫,為筋骨肢體痠疼癰毒等證。里邪實者,沉實有力,因飲食七情內傷於藏,為脹滿,為閉結,為癥瘕,為瘀血,為痰飲,為腹痛,為喘嘔咳逆等證。火邪實者,洪滑有力,為諸實熱等證。

寒邪實者,弦緊有力,為諸痛滯等證。凡其在氣在血,脈有兼見者當以類求。然實脈有真假,真實者易知,假實者易誤。故必問其所因,而兼察形證,必得其神也。夫實之為義,專以長大有力而得名,以邪氣盛滿,堅動有餘之象也。蓋既大而且兼長,而且有力,而且三候皆然,則諸陽之象莫不畢備焉。

見此脈者,必有大邪大熱大積大聚。故叔和曰:血實脈實。又曰:脈實者水穀為病。又曰:氣來實大,是為太過。由是測之,則但主有餘,不主不足,較若列眉矣。若緊脈之與實脈雖相類而實相懸。但緊脈弦急如切繩,而左右彈人手,實脈則且大且長,浮中沉三候皆有力也。

緊脈者,寒為熱束,故其來繃急而不寬舒。實脈者,邪為火迫,故其象堅滿而不和緩。以證合之,以理察之,不可混淆也。

濡脈

體象,濡脈極軟,按之不得,如水上漚,如水中帛。

主病,濡主陽微,亦主衛氣。寸部見濡,汗出驚悸,左關見濡,木氣不升,右關見濡,土氣不行,尺部見濡,溫補可徵。

集要,濡主陰虛,為髓竭陰傷,為健忘驚悸,為腠虛自汗,為血不榮,為脾虛濕侵,為精血枯損,為真火衰殘。濡之為義,在浮候見其細軟,而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見也,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時珍比之水上浮漚,皆狀其隨手而沒之象耳。濡脈之浮軟與虛脈相類,但虛脈形大而濡脈形小也。

濡脈之細小與弱脈相類,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脈之無根與散脈相類,但散脈從浮大而漸至於沉絕,濡脈從浮小而漸至於不見也。從大而至無者大凶之象,從小而至無者為吉凶參半也。夫浮主氣分,浮候之而無力,陽氣微也。然氣猶未敗故浮舉之而尚可得。沉主血分,沉按之而無力,陰氣衰也。

然惟血已衰殘,故沉按之而至全無,此在久病年老之人尚未至於必絕,若平人及少壯暴病見之名為無根,慎與為治也。

弱脈

體象,弱脈極軟,按之無力,浮取不見,沉取乃得。

主病,弱主陰虛,亦主營氣,不止發熱,筋急不利。寸中見弱,心肺薄削,關中見弱,土衰木落,尺中見弱,腎水將涸。

集要,弱主陽陷,為真氣衰陷,為怔忡健忘,為自汗短氣,為土寒不運,為精冷,為火衰。弱之為義,沉而細小之候也。叔和《脈經》曰: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而得,舉之無有,可謂詳且晰矣。曰極軟,明其無力也,曰極軟而沉,明其沉而無力也。曰沉,明其在陰分也,沉以候陰,沉而無力是血虛也,是營氣微也。

故仲景云: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曰按之乃得,舉手無有,則浮分絕無矣。夫浮以候陽,陽主氣分,浮取之而如無則陽氣衰微,礁然可據。彼陽氣者,所以衛外而為固者也,亦所以運行三焦腐熱五穀者也。弱脈形見而陰霾已極,自非見睍而陽何以復耶。按《素問》云:脈濡以滑,是有胃氣。

脈弱以澀,是為久病。竊思弱可重按,陰猶未絕,若兼澀象則氣血交敗生理滅絕矣。而仲景云:陽陷入陰,當惡寒發熱。久病及年衰見之猶可繼持,新病及少壯得之不死安得。柳氏云:氣虛則脈弱,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虛。亦皆診治之切要,不可不知也。

牢脈

體象,牢脈極沉,實大而長,似沉似伏,非伏之藏。

主病,牢脈中實,堅積為殃,肥氣奔豚,息賁伏梁,心肺腎肝,各有其方,脾積如盤,在胃之疆。

集要,牢主堅積,病在乎內,為伏梁,心之積也。起於臍上,止於心下為奔豚,腎之積也。下發於小腹,上至於心下為息賁,肺之積也。發於右脅之下為肥氣,肝之積也。發於左脅之下脾之積,在胃脘則為痞滿之類也。他如為痃癖,為疝瘕,為瘀血,莫非積也。夫牢有二義,為堅固牢實之義,又沉潛在裡之義也。

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所主之證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咸為堅積。若其失血亡陰之人,則內虛而當得革脈,乃為正象,如反得牢脈,是脈與證違,可以卜死期矣。至叔和《脈經》云: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而牢,脈既實大弦長,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矣,又何以謂之似伏平,蓋伏脈雖重按之,必推筋至骨乃見其形,何可混也。此學者所當細審者耳。

革脈

體象,革如鼓皮,脈弦而芤,不見於沉,惟見於浮。

主病,革脈中虛,男女異病。亡血傷精,男子之應,半產漏下,婦人之應,或云表邪,斟酌體認。

集要,革主表寒中虛之候,革者皮革之象也。表亦有餘而內則不足也,恰如鼓皮,外則剛急內則空虛也。浮舉之而弦,大非剛急之象乎。沉按之而豁然,非中空之象乎。惟表有寒邪,弦急之象見焉,惟中虧氣血,故虛空之象見焉。仲景曰:革脈弦而芤,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

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時珍云:此芤弦之脈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而諸家皆以為即牢脈也,混而莫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虛牢實,脈形與病證皆異也。按《甲乙經》曰: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謂脈來濁亂不明,如皮革之堅硬,急如湧泉,出而不返也。

其曰湧泉,則浮取之不止於弦大而且數且搏矣。曰弦絕,則重按之不止於豁然而且絕無根蒂矣,故曰死也。王貺以為,溢脈者,因其有湧泉之喻而附會其說也。不知溢脈者,自寸而上貫於魚際,直衝而上,如水之汛而盈溢也,與革脈奚涉乎?朱丹溪曰:如按鼓皮。其於中空外急之義,最為親切之喻耳。

微脈

體象,微脈無力,細軟有別,似有似無,欲絕非絕。

主病,微為不顯,陽氣衰殘,陰乘於陽,灑淅惡寒。

集要,微主久虛之候。仲景曰:脈索索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陽微則惡寒,陰微則發熱,是必有須於峻補也。凡脈緊無汗,灑淅惡寒發熱者是傷寒也。脈緩有汗,灑淅惡寒發熱者是中風也。寸脈微,灑淅惡寒者,為陽不足,陰氣上乘主於陽中,是陽不足以勝陰而與陰俱化也。

尺脈微發熱者,為陰不足,陽氣下陷入於陰中,是陰不足以勝陽而從陽化之也。按士材曰:數以十微為一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釐。由是推之,則一釐之少分而為萬,方始名微,則微之渺少難見,蓋可知已。

散脈

體象,散脈渙漫,有表無里,浮如楊花,沉不見矣。

主病,散為不聚,元氣已傷,如木無根,敗葉飄揚。

集要,散主本傷,見則危殆。為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脈,為怔忡不臥,為自汗淋漓,為溢飲,為脹滿,為水竭,為陽消,皆其候也。散有二義,為自有漸無之象,亦散亂不整之象也。當浮候之,儼然大而成其為脈也;及中候之,頓覺無力而減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不可得而見矣。漸重漸無,漸輕漸有,明乎此八字而散脈之象詳明,而散脈之義確著。

故叔和《脈經》曰: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而柳氏云: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渙漫不收,蓋言散亂而不能整齊之意,此又補叔和未備之旨,深得散脈之神者也。戴同父云:心脈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皆平脈也。心脈軟散為怔忡,肺脈軟散為汗出,肝脈軟散為溢飲,脾脈軟散為胻腫,皆病脈也。

腎脈軟散諸病脈代散,皆死脈也。古人以代散為必死者,豈以散為腎敗之徵,代為脾絕之診也。腎脈平沉,而散脈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資始之根本絕也。脾脈主信而代脈歇止,不愆其期,是後天資生之根本絕也。故二脈獨見,均為危殆之候,而二脈交見,尤為必死之期耳。

伏脈

體象,伏隱筋下,更下於沉,推筋至骨,方可得尋。

主病,伏離於陽,抱病在陰,消陰補陽,伏起於沉。

集要,伏為陰陽潛伏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或氣閉而伏,為痛極,為霍亂,為疝瘕,為閉結,為氣逆,為食滯,為忿怒,為厥逆水氣,皆其候也。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形聲,雖至沉候,亦必重按著骨方得見耳。然伏脈之見雖與沉、微、細、脫相類而實有不同也。

蓋脈之伏者,本有如無而一時隱蔽不見耳。有胸腹痛劇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通而伏者,有偶爾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此必暴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若此外而有積困綿延,脈本細微而漸至隱伏者,即是燈燼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復。常見庸醫診此,無論久暫虛實,動稱伏脈,而破氣導痰等劑任意妄投,是真恐其就道稽遲而復行催牒耳。按士材曰:伏脈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藩垣也。

李瀕湖曰:傷寒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為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也。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以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夫太谿衝陽皆無脈者,不可治矣。

劉元賓曰: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髮之,非伏脈所宜也。詳究其旨而伏脈診治之要不可得而明之哉。

芤脈

體象,芤是草名,形如慈蔥,浮沉俱有,中按則空(中空非全無也)。

主病,芤主血病,營不宜實,固衛調營,血則歸經。

集要,芤為孤陽脫陰之候,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陽無所附,為陰虛發熱,為頭暈目眩,為驚悸怔忡。此雖為陽脈而陽實無根,總為太虛之候也。芤脈之象,叔和脈經曰: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旁實。劉三點曰:指下有窟,有邊無中,意涉於晦,學者難明,惟士材以其與蔥無異,義乃晰矣。

蓋以指候蔥,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中候之正當蔥中空處,沉候之又著下而之蔥皮,以是審察,可知空必有邊,其邊實冇邊,即此意也。而芤脈之義亦確乎其不可疑矣。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張會卿曰:芤為陽脈,凡浮豁弦洪之屬皆相類也。

而芤雖陽脈,陽實無根,總屬大虛之候。觀此,則芤脈診治之要亦可得而明矣。

緩脈

體象,緩是平和,往來甚勻,微風輕揚,楊柳初春。

主病,緩為胃氣,不主於病,察其兼見,方可論定,浮緩風證,沉緩濕證,堅大熱證,澀小痹證。

集要,緩脈之象,王叔和、戴氏、楊元操、滑伯仁狀之詳且盡矣。李士材曰:緩脈以寬舒和緩為義,若陽寸陰尺,上下同等,無有偏勝者,和平之象也。故曰:緩而和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此真胃氣脈也。凡一切脈中皆須挾緩,謂之胃氣。

蓋緩主脾脈,土為萬物之母,中氣調和則百病不生矣。夫脾為土藏,位居中央,孤藏以灌四旁者也。不得中和之氣則有太過不及之分,當知藥味之有兩宜也。脾脈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則宜食苦以燥之,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者,此為不及,病在中則宜食鹹以滋其潤澤,使行灌溉。經曰:脾色黃宜食鹹,脾苦濕,急食苦。

此之謂也。總之緩脈之義有三,凡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者,此是平人之正脈。若緩而滑大者多實熱,如內經所言者是也。緩而遲細者多虛寒,即諸家所言是也。實熱者必緩大有力,多為煩熱,為口臭,為腹痛,為癰瘍,為二便不利。或傷寒瘟瘧初愈而餘熱未清者,多有此脈。

虛寒者必緩而遲細,為陽虛,為畏寒,為氣怯,為頭痛,為眩運,為痹弱,為痿厥,為怔悸健忘,為飲食不化,為鶩溏飧泄,為精寒腎冷,為小便頻數,女人為經遲血少,為失血下血,及中風產後皆有此脈。經言:一切脈中皆須挾緩,謂之胃氣。但得本藏之脈,無胃氣以和之則真藏脈見,與之短期。

又云: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緩之於脈大矣哉。

疾脈

體象,疾非經常,形象速急,七至八至,數至於極。

主病,疾為陽火,其病不一,脈號離經,陰氣欲竭,傷寒熱甚,脈不忌疾,余病得之,皆為不吉。

集要,疾為陰竭陽極之候,或名曰疾,或名曰極,總是急速之形,數之甚者也。是惟傷寒發熱方見此脈,然必洪數滑數有力,方可以熱論治。如見澀數細數無力則急宜溫補,故東垣南陽傷寒,脈急疾七八至皆主大溫取效,須與熱極當別也。若虛勞之人,亦或有之,則陰精下竭,陽光上亢,如有日無月矣。

陰陽易病者,脈常七八至,號為離經,此二者咸在不治之例。至於孕婦將產,亦得離經之脈,此又非以七八至得名,如昨浮今沉,昨遲今數,但離於平素經常之象,即名為離經矣。夫脈一息四至,則一晝一夜,約一萬三千五百息,而脈得八百一十丈,此人身經脈流行之常度也。

若一息八至,則違運行之常矣,必至喘促聲細,僅能呼吸於胸中數寸間而不能達於根蒂,真陰極於下,孤陽亢於上,而氣之短已極矣。夫人之生由於氣,凡殘喘之尚延者,祗憑此一線之氣未絕耳。一息八至之候,則氣已欲脫而猶冀以草木生之,何怪乎不相及也。

促脈

體象,促脈來去,徐疾不常,數時一止,如趨偶傷。

主病,促為陽火,五因為禍,左寸脈促,心火炎灼。右寸脈促,肺鳴喀喀。左關脈促,血滯火伏。右關脈促,非狂即毒。兩尺脈促,火盛水涸。

集要,促為火亢物停之候。促為之義,於急促中時見一歇止,為陽盛之象也。其因有五,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膠痰,或因積飲,或因食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惟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如止數漸減則為病瘥,止數漸添則為病劇矣。夫人身之血氣貫注於經脈之間者,刻刻流行,綿綿不息,藏氣乖違,則稽留凝泣,阻其運行之機因而歇止者,其止為輕。若真元衰憊則陽弛陰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為重。

然促脈之故得於藏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也。

結脈

體象,結為凝滯,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主病,結屬陰凝,氣滯之徵。結見左寸,溫溫液液,結見右寸,咳唾呃逆。結見左關,肝膽血鬱。結見右關,脾胃痰食。結見兩尺,陰寒之厄。

集要,結為遲滯中時見一止也。越人曰: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浮結者外有痛積,伏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結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也。仲景云:累累如尋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脈經》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曰結,不治。

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參伍不調為聚散不常。由斯測之,則結之主證未可以一端盡之也。夫熱則流行,寒則停滯,理勢然也。人生少火衰微,中氣虛寒,失其乾行之健,則氣血痰食互相糾纏,而運之機緘不利,故脈滯遲乃成結也。張會卿曰:結脈多由血氣漸衰精力不繼,所以斷而復續續而復斷。

久病者有之,虛勞者有之,誤用攻擊消伐者有之,留滯鬱結者有之,素稟異常無病者亦有之。但遲而結者為陽虛,數而結者為陰虛,不可不辨也。

緊脈

體象,緊如切繩,來往有力,又如轉索,左右彈擊。

主病,緊主寒邪,亦主諸痛。浮緊傷寒,沉緊冷痛。人迎緊盛,傷寒切中。氣口緊盛,傷食施用。

集要,緊乃陰邪搏激之候,氣為寒束,寒性斂縮陽不得伸,故脈來剛急而形如絞縛也。《要略》所謂寒令脈急是也。《素問》曰:往來有力,左右彈人手。蓋寒乃北方剛勁蕭殺之氣,故緊急中復兼左右彈手之象也。緊勁而急,與弦脈相類,但比之於弦有更加勁挺及轉索之異。

按繩索之轉,以兩股三股糾合而成之者,不獨直有剛勁之象,亦且左右有轉側之形也。程知曰:緊為寒邪方盛,直細中有轉動急疾之意故謂如轉索耳。張仲景曰: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張錫駒曰:弦緊之分在移與不移耳,此不可不舉而別之也,緊之所主在表,為傷寒發熱,為渾身筋骨疼痛,為胸腹脹滿,為中寒逆冷,為吐逆食出,為風痛反張,為痃癖,為瀉痢,為陰疝。在婦人為氣逆經滯,在小兒為急驚抽搐,皆其候也。診治之要豈他求哉。

弦脈

體象,弦脈端直,弓弦新張,按之不移,指下挺長。

主病,弦為陰脈,陰盛痰飲。弦為木脈,木侮土甚。寸弦乘陽,則為頭痛。尺弦乘陰,則為腹痛。

集要,弦乃陽中伏陰之候,為氣血不和,為氣逆,為邪勝,為肝強,為脾弱,為寒熱,為痰飲,為宿食,為積聚,為脹滿,為虛勞,為疼痛,為拘急,為瘧痢,為疝痹,為脅痛,皆其候也。弦從木化,氣通乎肝,可陰可陽。但其弦大兼滑者便是陽邪,弦緊兼細者便是陰邪,弦而大為太過,弦而細為不及。

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凡藏府間胃氣所及,五藏俱安,肝邪所侵,則五藏受病也。蓋木之滋生在水,培養在土,若木氣過強則水耗土傷。水耗則腎虧,土傷則胃損。腎為精血之本,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不化精血不盛,生氣敗矣,所以木不宜強也,矧人無胃氣則死。故脈見和緩者吉,指下弦強者凶,諸病皆然也。

夫弦之為義,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強也。岐伯曰: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氣來濡弱,輕虛端直以長,故曰弦。又曰,肝脈濡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肝脈來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春初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猶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乎陽,絕無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長,純是發生之氣象也。若兩關俱弦,謂之雙弦,若不能食,木來剋土,土已敗矣,必不可治。

長脈

體象,長脈迢迢,直下直上,如循長竿,盈實滑象。

主病,長則氣治,和勻非病。長而硬滿,反常之應,陽毒癲癇,陽明熱證。

集要,長主有餘,亦為氣逆火盛之候。為木強,為土鬱,為奔豚中競,為相火專令,皆其候也。長之為義,首尾相應,往來端直也。在時為春,在人為肝。肝主春生之令,天地之氣至此而發舒,脈象應之,故候得長脈也。《內經》曰:長則氣治。人之肝脈得春和之氣者,壽之徵也,脾脈得中和之氣者,富貴之應也。

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壯,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長脈之平者。凡實牢弦緊皆兼長象,故古人稱長脈主有餘之疾也。《內經》曰:脈來軟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軟弱者,柔和之象也;迢迢者,起伏之象也;長竿末梢長而軟也。

若盈實而滑則無軟弱之象也,如循長竿則無迢迢之象矣,故知長而和緩,即合春和之氣而為健旺之徵。長而硬滿,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舊說過於本位為長脈,不知寸而上過則為溢脈,寸而下過則為關脈,關而上過則為寸脈,關而下過則為尺脈,尺而上過則為關脈,尺而下過則為覆脈,由此察之,則過於本位,理之所必無,惟其狀如長緊,則直上直下,首尾相應,非他脈之首尾不均。此凡實牢弦緊諸脈皆兼長脈,古人稱主有餘之疾,豈虛語哉。

短脈

體象,短脈縮縮,首俯尾俯,應指而回,不能滿部。

主病,短則氣病,尺寸是真。寸主頭痛,尺主腹屯。短而滑數,為酒傷神。

集要,短主不及,為氣虛之候,為心神不定,為肺虛頭痛,為肝氣有傷,為膈間不利,為少腹痛,為真火衰,皆其候也。短之為義,兩頭俯下而中間獨浮也。在時為秋,在人為肺。肺應秋金天地之氣至是而收斂,故蓄納之象相應而短矣。《內經》曰:短則氣病。蓋以氣屬陽主乎充沛,若短脈獨見,氣衰之徵兆矣。

然肺為主氣之藏,偏與短脈相應則又何以說也。《素問》曰:肺之平脈,厭厭聶聶,如落榆莢,則短中有和緩之象,氣應治也。若不上不下,則往來澀滯,無厭厭聶聶,潤澤動搖之象矣。輕薄而虛,如循雞羽,如落榆莢,不疾不徐,虛中有實之象矣,而謂氣不病乎?按同父云:短脈只見於尺寸,若關中見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為陰陽絕脈而不治。而高陽生以短為中間有兩頭無,其說不能無弊。

蓋脈以貫通為義,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穹壤判,豈有斷絕不通之理哉。假令上不貫通則為陽絕,下不貫通則為陰絕矣。殊不知短脈非兩頭斷絕,特兩頭俯而沉下,中間實而浮起,仍是貫通者也。李時珍曰:長脈屬肝宜於春,短脈屬肺宜於秋,但診肺肝則長短自見,故知非其時、非其部則為病耳。凡澀結微弱皆兼短象,故古人稱短脈主不足之疾也。

洪脈

體象,洪脈似大,來盛去衰,狀如洪水,滔滔而來。

主病,洪為實熱,去來有別。去衰來盛,脈之無病;來盛去盛太過之脈;來衰去盛,不及之脈。膚痛浸淫,太過之證。咳唾氣泄,不及之證。

集要,洪脈為陽,乃血氣燔灼火熱之候。浮洪為表熱,沉洪為裡熱,為痰渴,為煩渴,為狂躁,為癍疹,為頭疼面熱,為咽乾喉痛,為口瘡癰腫,為大小便不通,為痛血,此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候。若洪大至極,甚至四倍以上者,是即陰陽離絕,關格之脈也,為不可治。洪之為義,《素問》曰:來盛去衰。

萬物之所以盛長也,反此者病。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夫洪脈只是盛滿,卻非堅硬,若使大而堅硬則為實脈而非洪脈矣。古人鉤洪二字名夏脈,頗有微旨,鉤者以木喻也,夏木繁滋,枝華敷布暢遂,下垂有如鉤也。《五氣篇》曰:心脈鉤。

以火喻也,火氣炎盛而秒,則環轉有如鉤也。洪者以水喻也,脈之來盛去衰,有如洪水漂流之象也。凡失血下血,久嗽久病之人俱忌洪脈。經曰:形瘦脈大,多氣者死。可見形瘦不與脈合者,均非吉兆耳。

動脈

體象,動脈不一,浮滑而急,厥厥動搖,形如豆粒。

主病,動為速甚,寸尺有別。陽乘於寸,陽動發熱。陰乘於尺,陰動汗出。陰陽互乘,發熱汗出。按之不鼓,陽衰之切。汗出惡寒,形冷無熱。

集要,動有陽盛陽虛之候,陽盛之動動而有力也,陽虛之動動乃擾亂也,為痛,為驚,為自汗,為拘攣,為心脾疼痛,為心突精失,皆其候也。動之為義,以厥厥動搖急速有力得名也。厥厥者,謂似有根之動搖,動而不移,非若滑脈之流動動而不居也。動脈似數,惟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故名動也。

然以兩頭俯下,中間突起,則又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為相火虛炎,故發熱也。

因是而知,舊說以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妊子也。則手少陰非左寸乎,而謂動獨見於關乎,此不可不辨也。

滑脈

體象,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

主病,滑司痰病,關主食風,寸候吐逆,尺便血膿。

兼證,浮滑風痰,沉滑痰食,滑數痰火,滑短氣結。滑而浮大,風熱之疾。滑而浮散,風虛之疾。滑而沖和,胎孕可決。

集要,滑乃氣虛血虛之候,為呃逆,為食滯,為嘔吐,為滿悶,為痰飲。滑大滑數為內熱,上為頭目咽喉心肺之熱,下為小腸膀胱二便之熱。婦人滑脈數而經斷者為有孕。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是營衛充實之兆。若過於滑大則為邪熱之病。又凡為虛損者多有弦滑之脈,此陰虛而然也。

瀉痢者亦多弦滑之脈,此腎肝受傷也,不得概以火論也。滑之為義,往來流利而不滯澀也。陰氣有餘,故脈來流利如水,蓋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夫滑脈為陽中之陰以其形兼數也,故為陽。以其形如水也,故為陽中之陰。大抵兼浮者毗於陽,兼沉者毗於陰。

是以或寒或熱,古無定稱也。衡之以浮沉,辨之以尺寸,庶無誤耳。

澀脈

體象,澀脈往來,如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審度。

主病,澀虛濕痹,尺精血傷,寸汗津竭,關膈液血。

兼證,澀而堅大,實熱炎灼。澀而軟弱,虛火乃作。

集要,澀為陰虛,乃血氣俱虛之候。為少氣,為憂煩,為痹痛,為拘攣,為麻木,為無汗,為脾寒少食,為胃寒多嘔,為二便不和,為四肢厥冷,男子為傷精,女子為不孕,為經脈不調。凡脈見澀滯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其在上則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則有下焦之不運,在表則有筋骨之疲勞,在裡則有精神之短少。凡此總屬陽虛,諸家言氣多血少,豈以脈不流利,猶有氣多者乎。

澀之為義,不流利不爽快之謂也。《內經》云參伍不調,謂其凝滯而至數不和勻也。《脈訣》以如刀刮竹為喻者,正謂其阻滯而不滑也。通真子以如雨沾沙為喻者,謂水沾金石則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則澀而不流也。須知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三者之脈皆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澀而實有別也。肺之為藏,氣多血少,故右寸見之合體之診。

腎之為藏,專司精血,故左尺見之為虛殘之候。不問男女,凡尺中沉澀者必難於嗣,正以血少傷精之故。如懷孕而得澀脈,則血不足以養胎,如無孕而得澀脈,將有陰衰髓竭之憂。大抵凡物之體濡潤者則必滑,枯槁者則必澀。故滑為痰飲,澀止陰衰,理有固然,無足異者。

細脈

體象,細如絲線,直軟難見,較顯於微,似微而非。

主病,細主勞損,宜培其本。左寸細者,補肝生心。右寸細者,培土生金。兩關見細,土濕木枯。兩尺見細,陰陽殊塗。

集要,細主氣衰,為諸虛勞損,為怔仲不寐,為嘔吐氣怯,為肝陰衰,為胃虛脹,為瀉利遺精,為下元冷憊,皆其候也。細之為義,小也細也,狀如絲也。微脈則模糊而難見,細脈則顯明而易見,故知比於微則稍稍較著也。脈理曰:細為血少氣衰,有此證則順,無此證則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細者生。

憂勞過度之人脈亦多細,為自伐其氣血也。春夏之令少壯之人俱忌細脈,謂其不與時合,不與形合也。秋冬之際老弱之人不在禁例。大抵細微之脈俱為陽氣衰殘之候。《內經》曰:氣主煦之。非行溫補何以復其散失之元陽乎?嘗見虛損之人,脈已細而身常熱,醫者不究其原,而以涼劑投之,遂使真陽散敗,飲食不進,上嘔下泄,是速之使去耳。《素問》曰: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火即氣也,火壯則能耗散元氣,少火則能生長元氣。人非少火無以運行三焦,熟腐水穀,未徹乎此者,安足以操司命之權哉。然虛勞之脈,細數不可並見,並見者不治。細則氣衰,數則血敗。氣血交窮將何以濟,惟帶和緩則投治或有回生之日也。

代脈

體象,代脈中止,不能自回,因而復動,良久方來。

主病,代則氣衰,下元已虧。腹疼瀉痢,脾土敗矣。吐瀉交患,胃中寒矣。傷寒心悸,氣血憊矣。懷胎之訣,已三月矣。

集要,代主藏衰危急之候,為脾敗,為吐利,為中寒,為腹痛,兩動一止,三四日死。四動一止,六七日死。次遞推求,不失經旨也。夫代者,禪之義也。如四時之禪代,不息其期也。結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結促之止,一止就來,代脈之止,良久方至。

《內經》以代脈為藏氣衰微,脾氣脫絕之診也。惟傷寒心悸,懷胎三月,或七情太過,或跌打重傷,及風家痛傢俱不忌代脈,未可斷其必死也。滑伯仁曰:無痛而羸瘦,脈代者危候也,有病而氣血乍損只為病脈,此為暴病言也。若久病得代脈,而冀其回春萬不能耳。《內經》曰:代則氣衰。

又曰:代散者,死。蓋代脈見而脾土衰,散脈見而腎水絕。二脈交見,雖神聖亦當望而卻走矣。夫脈來一息五至則五藏之氣皆足,故五十動而不一止者,合太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而一止。肝氣不能至則三十動而一止。脾氣不能至則二十動而一止。

心氣不能至則十動而一止。肺氣不能至則四五動而一止。同父云:三部九候,每候必滿五十動,出自《難經》。而偽訣五藏歌中皆以四十五動為準,乖乎經旨矣。柳東楊曰:古人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動乃知五藏缺。今人指到腕臂即云見了,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邪。

故學者當診脈問證聽聲察色,斯備四診而無失耳。按代脈之義,自叔和、仲景俱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起,脈代者,死。又曰:脈五來一止,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曰:代脈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復增減,亦名曰代,正死不疑。故太僕之釋代脈,亦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由是復止,尋之良久,乃復強起為代,故後世以結促代並言之為止脈,豈足以盡其義哉。

夫緩而一止為結,數而一止為促,其至或三或五或七或八至不等,然皆至數分明起止有力,所主之病有因氣逆痰壅而為間隔者,有因血氣虛脫而為斷續者,有因生平稟賦多滯而脈道不利者,此皆結促之謂也。至於代脈之辨則有不同,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乃至數之代,即《靈樞·根結篇》所云是也。

若脈本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云:長夏胃微軟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者,乃言胃氣去而真藏見者死,非謂代為止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篇所云:脾脈代。《邪氣藏府病形篇》所云:黃者,其脈代,皆言藏氣之常候,非謂代為止也。

凡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得其妙。設不明此,將於脈象之吉凶究茫然莫知所辨矣,又烏足以言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