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六 (21)
卷六 (21)
1. 病須知機與大人可參
語聲喑喑然不徹者,胸膈間受病之機。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腦中受病之機。首身先俯欲言、強仰、言未盡聲、中忽帶噯哊而側向者,腰腹股節間受病之機。聲中重濁者,痰病之機。鼻中言語者,寒病之機。語言蹇澀者,風病之機。語言疾憤者,火躁之機。語言斷續者,脾病之機。
胸中悶亂者,嘔之機。腹內煩冤者,瀉之機。壯熱者痙之機。燥悶者汗之機。眸睛恍惚、側觀上瞬、似無一定矚物者,痰病之機。安眠氣靜,遍體微熱,日重夜輕狀似蠃弱者,實症之機。躁擾不歇,身半以上熱,身半以下冷,頭生瘠疽,喉舌腫潰,夜重日輕者,陰症之機。
凡病初來診其邪犯之所如止在絡脈,經脈安靜,此犯腑之機也,治在腑合,即俗云腦痛救腦,腳痛救腳,其病立愈。如或脈止有浮無沉,錯亂參差,又或急硬堅搏,似棍如刀,病雖在腑,內淫犯臟之機已現,急早施補養以救臟真,庶可保全。若誤作腑合病治,直逼邪氣之深入,速催臟氣之喪亡也。
更有一種肌肥肉厚之小兒,內氣光白,外色紅豔,體質豐而皮毛脆媆,貌雄偉而神瞳黯䱂,無時口角流涎,沫沾衣襟即損,此係痰胎,先天生來火土不足,三元秉賦欠充,乃純陰慘惡之機。傷比酒色尤甚,非假參附薑桂拔盡本原陰毒,病發即不治矣。凡病無大小,各有機兆。
學者不可不察之也。
白話文:
說話聲音低沉模糊不清,表示胸腔和膈膜之間可能生病。說話聲音細小尖銳又拉長,表示頭部或腦部可能生病。頭和身體先彎下又勉強抬起想說話,話還沒說完聲音就中斷,接著發出嘆氣的聲音並偏向一邊,表示腰部、腹部或髖關節等部位可能生病。說話聲音沉重混濁,表示有痰的可能。說話帶鼻音,表示可能受寒。說話不流利,表示可能受風。說話急促憤怒,表示體內火氣旺盛。說話斷斷續續,表示脾臟可能生病。
胸口感到悶脹煩亂,表示想吐。腹內感到煩悶不舒服,表示可能要拉肚子。發高燒表示可能抽筋。感到煩躁悶熱表示想流汗。眼睛看起來沒有精神、視線不定,或眼球向上看,好像沒有在看東西,表示可能有痰。睡覺時安靜,身體微微發熱,白天比較輕微,晚上比較嚴重,看起來身體虛弱,表示是實證,可以治療。煩躁不安,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冰冷,頭上長瘡,喉嚨和舌頭腫脹潰爛,晚上比較嚴重,白天比較輕微,表示是陰證,難以治療。
一般疾病剛開始時,如果邪氣只在絡脈,經脈還算平靜,這表示疾病還在腑,這時候治療要針對腑來處理,就像俗話說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快就能治好。如果脈象只有浮脈而沒有沉脈,或是脈象錯亂不規則,或者脈象急促堅硬像棍子或刀一樣,即使疾病在腑,也表示邪氣已經開始侵犯內臟,要趕快補養內臟的精氣,才能保住性命。如果誤以為還是腑的病而治療,反而會讓邪氣深入,加速內臟精氣的衰亡。
還有一種體格壯碩的小孩,身體內部氣色白皙,皮膚外表紅潤,體態豐滿但皮膚脆弱,外貌雄壯但眼神黯淡無光,常常流口水,口水沾到衣服就弄髒,這表示是胎裡帶來的痰,先天火土不足,三元之氣不足,屬於純陰的惡證。這種情況比沉迷酒色還嚴重,如果不用人參、附子、乾薑、肉桂等大熱的藥物把體內的陰毒拔除,一旦發病就難以治療。所有的疾病,不論大小,都有它發生的徵兆。
學醫的人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