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六 (20)
卷六 (20)
1. 病須知機與大人可參
黃帝問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對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又云:黑色現於明堂,大如拇指者,其人必暴死。夫明堂本屬心火正位,黑乃左腎寒水真色,今無故而逆加天庭,必其人相火已損,不能暖散寒邪,君火已傷,難於照伏陰翳,宜急施參附薑桂大方重投,至黑色收盡為度,庶令將滅之陽火復明,已動之寒陰歸位耳。凡醫診視病者,務必大燃火炬,將氣色二字睈(音逞)的。
如遠觀面目鼻唇紅明閃爍,鮮豔可愛,而口渴壯熱,近覸皮內肉氣黯滯青恍,此係真陽浮越,純陰凶急之機,宜用四將四逆遵法收之,十中可挽一二。若誤認作陽症,汗之下之以除煩解躁,清之涼之以止渴退熱,轉瞬必變氣喘痰鳴,頸大筋粗,肉瞤筋惕,手足抽掣,兩目⿰虫敢矊,上𤸷,呃逆而死矣。
如遠觀面目鼻唇黑滯䱒䱂,色惡不堪,近覸皮內肉氣動隱紅黃,濃睡神安,倦食懶言,此乃元真搏聚,雷斂龍伏,不過外感風寒蘊蓄火毒,純陽之機兆也,急宜發散以除煩渴,攻裡而解燥熱,自獲安愈。若誤認為虛,妄投參朮,勢必病上加病而致重實矣。經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其餘大小病症無不各有機兆,如或面色青者乃陰寒為痛之機,面色赤者真元外越之機,面色黑者勞損之機,面色黃者脾胃受傷之機,面黃色而鮮明者胸中有留飲之機,鼻頭色青者胸中有寒痰之機,鼻頭色微黑者胸中有陰寒,鼻頭色黃者脾胃有痰積,鼻頭色白者病因亡血。鼻色紅活,鼻氣黃潤,乃是陽火生土;鼻色紫赤鼻氣枯紅,即系陰火燥土。
凡看面圖部位,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蠏腹,中白如豕膏,黑如烏羽,紅如石榴子,乃氣色俱善之生機也。若青如草滋,赤如衃血,黃如枳實,白如枯骨,黑如煙煤,紅如丹紙,乃色枯氣脫之殺機也。又以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黑者為生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白目青者為殺機。
聲呼而手頻握者,肝病之機。時笑時憂而怔忡者,心病之機。歌唱而噦者,脾病之機。哭泣時咳者,肺病之機。呻吟戰慄者,腎病之機。聲音如向甕中言者,中濕之機。語言微小,後語似難接續者,氣奪之機。語言失謹,不顧廉恥者,神亂之機。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受病之機。
白話文:
疾病要了解徵兆,可以參考大人(指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黃帝問:「我想知道疾病的發生機理是怎樣的?」
岐伯回答說:「各種眩暈搖晃的症狀,都屬於肝的問題。各種寒冷收縮的症狀,都屬於腎的問題。各種氣悶鬱積的症狀,都屬於肺的問題。各種濕氣腫脹滿悶的症狀,都屬於脾的問題。各種發熱昏迷抽搐的症狀,都屬於火的問題。各種疼痛搔癢瘡瘍的症狀,都屬於心的問題。各種厥逆、大小便失禁的症狀,都屬於下焦的問題。各種虛弱喘息嘔吐的症狀,都屬於上焦的問題。各種抽搐、身體發抖、像失魂一樣的症狀,都屬於火的問題。各種頸項僵硬的症狀,都屬於濕的問題。
各種氣往上衝的症狀,都屬於火的問題。各種腹部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的問題。各種煩躁狂亂的症狀,都屬於火的問題。各種突然僵硬的症狀,都屬於風的問題。各種疾病發出聲音,敲起來像鼓一樣,都屬於熱的問題。各種身體浮腫,疼痛、酸麻、驚恐的症狀,都屬於火的問題。各種身體扭轉反張,分泌物混濁的症狀,都屬於熱的問題。各種疾病分泌物清澈透明寒冷的症狀,都屬於寒的問題。各種嘔吐酸水,突然腹瀉的症狀,都屬於熱的問題。要謹守疾病的徵兆,各自歸屬於不同的臟腑。
有這種症狀就找原因,沒有這種症狀也要找原因,症狀盛就責備它過盛,症狀虛弱就責備它虛弱。必須先了解五行的相勝關係,疏通氣血,使其調和暢通,才能達到平和的狀態。另外還說,如果額頭中心出現黑色,像大拇指大小,這個人一定會突然死亡。額頭中心本來屬於心火的正常位置,黑色是左腎寒水的本色,現在無緣無故出現在額頭,一定是這個人相火已經衰弱,不能溫暖散發寒邪,君火已經受損,難以制服陰寒之氣,應該趕快使用人參附子、生薑肉桂等大熱的藥物大量服用,直到黑色消退為止,這樣才能使將要熄滅的陽火重新恢復光明,已經活動的寒陰歸回原位。凡是醫生診斷疾病,一定要點燃火炬,仔細觀察氣色這兩個字。
如果遠看病人的面部、鼻子、嘴唇紅潤明亮,鮮豔可愛,但口渴發高燒,近看皮膚內部的肌肉氣色暗淡青黑,這就是真陽浮越,純陰危急的徵兆,應該用四將四逆的藥方依照法則收斂陽氣,十個病人可能可以救回一兩個。如果誤認為是陽熱的症狀,用發汗、瀉下的方法來消除煩躁,用清熱涼血的方法來止渴退燒,很快就會變成氣喘、痰鳴、脖子粗大、肌肉抽動、手腳抽搐、眼睛上翻、打嗝而死。
如果遠看病人的面部、鼻子、嘴唇暗黑滯塞,氣色惡劣不堪,近看皮膚內部的肌肉氣色卻有紅色或黃色隱隱浮動,病人熟睡安穩,食慾不振,懶得說話,這是元氣正在聚集,正氣內斂的徵兆,不過是外感風寒,蘊蓄火毒,純陽的徵兆,應該趕快用發散的方法來解除煩渴,用攻下的方法來解除燥熱,自然可以痊癒。如果誤認為是虛弱,隨意使用人參白朮等補藥,勢必會使病情更加嚴重。經典上說:「凡是使用寒涼藥物反而發熱的,就用滋陰藥物來治療,凡是使用熱藥反而發冷的,就用溫陽藥物來治療。」這就是所謂的「求其歸屬」。
其他的大小疾病,無不各有徵兆,如果面色發青,是陰寒疼痛的徵兆;面色發紅,是元氣外泄的徵兆;面色發黑,是勞損的徵兆;面色發黃,是脾胃受損的徵兆;面黃而鮮明,是胸中有痰飲的徵兆;鼻頭發青,是胸中有寒痰的徵兆;鼻頭微黑,是胸中有陰寒的徵兆;鼻頭發黃,是脾胃有痰積的徵兆;鼻頭發白,是因失血的徵兆。鼻子顏色紅潤有光澤,鼻子的氣息黃潤,這是陽火生養脾土的表現;鼻子顏色紫紅,鼻子的氣息枯槁乾燥,這是陰火燥熱脾土的表現。
凡是看面部各個部位的氣色,如果青色像翠鳥的羽毛,紅色像雞冠,黃色像螃蟹的腹部,白色像豬油,黑色像烏鴉的羽毛,紅色像石榴籽,這是氣色都好的生機。如果青色像草地蔓延,紅色像瘀血,黃色像枳實,白色像枯骨,黑色像煙灰,紅色像丹砂紙,這是氣色枯竭,元氣脫失的死機。另外,以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黑為生機,以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白目青為死機。
說話時頻頻握拳,是肝病徵兆。時而笑時而憂,並且心悸,是心病徵兆。唱歌並且打嗝,是脾病徵兆。哭泣時咳嗽,是肺病徵兆。呻吟並且發抖,是腎病徵兆。說話聲音像在甕中,是身體有濕氣的徵兆。說話聲音微弱,後面的話接不上,是氣虛的徵兆。說話不謹慎,不顧廉恥,是神志錯亂的徵兆。說話聲音小而害怕驚嚇,是骨節間有病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