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先天根本論

夫元黃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體未成,兩腎之元先立。蓋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直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也。而氤氳一點元陽之為命者,寓於中焉。水生木而後肝成,木生火而後心成,火生土而後脾成,土生金而後肺成,五藏既成,六府隨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經》曰:借問如何是元牝,嬰兒初生先兩腎。

白話文:

在生命最初形成之前,有天地之初的水靈之氣先行。胚胎還沒有發育完全時,兩腎的精氣就已經形成了。

嬰兒在形成之前,先結成胞胎,形狀是中間空心的,有一根莖直直地長在裡面,形狀就像蓮花的蓮蕊。這根莖就是臍帶,而蓮蕊就是兩腎。

而那一點生機勃勃的元陽之氣,就是生命的根本,寄居在中間。水生木,所以肝臟先形成;木生火,所以心臟接著形成;火生土,所以脾臟再形成;土生金,所以肺臟最後形成。五臟形成後,六腑也相繼形成,四肢也開始具備,百骨也逐漸完整。

《仙經》上說: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生命的根本,嬰兒剛出生時就已經具備了兩腎。

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始者也。故曰:腎水者,先天之根本也。一點元陽寓於兩腎之間是為命門。蓋一陽居二陰之間,所以位乎北而成乎坎也。人非此火,無以運行三焦,腐熟水穀。《內經》曰:少火生氣。《仙經》曰:兩腎中間一點明,逆為丹母順為人。

白話文:

在我們的身體形成之前,就已經有了兩個腎臟,因此腎臟是所有內臟器官的根源,也是十二條經脈的基礎,呼吸的掌管者,三焦的發源地,是人體生命開始之處。所以說:腎水是先天生命的根本。一絲元陽之氣寄居在兩個腎臟之間,這就是命門。陽氣居於兩個陰氣之間,所以位於北方而形成坎卦。如果人沒有這股元陽之火,就無法運行三焦,消化水穀。

《內經》說:「微弱的陽火產生生氣。」《仙經》說:「兩腎中間有一點光明,逆行可成丹藥之母,順行則為人。」

夫龍潛海底,龍起而火隨之。元陽藏於坎府,運用應於離宮,此生人之命根也。乃知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火之源本於天上。故曰水出高源,又曰火在水中。夫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天地之別名也。獨陰不生,孤陽不長。天之用在於地下,地之用在於天上,則天地交通,水火混合而萬物生焉。

白話文:

就像潛藏在海底的龍,一旦龍起身而起,火光就會伴隨而至。人體內的陽氣藏於「腎」中,而運用時則應在「心」中,這是人體生命的根本。由此可知,陽火的根基在於身體的下方,而陰火的來源則在身體的上方。因此,有「水源來自高處」和「火藏於水中」的說法。水和火是陰陽的象徵,是天地不同的名稱。單獨的陰氣無法產生生命,孤立的陽氣也無法久存。天上的力量作用於地下,地上的力量作用於天上,如此天地就能溝通,水火就能交融,從而萬物才能生長繁榮。

古之神聖,察腎為先天根本。故其論脈者曰: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傷寒危篤,寸口難稽,猶診太谿以卜腎氣。

白話文:

古代的聖賢醫家,重視腎臟是先天之本。因此,他們在論述脈象時說:人的尺脈,就像樹的根,即使枝葉枯萎,根基還在,也能自生。遇上重症傷寒,寸口脈難以察覺,依然可以診太谿脈來判斷腎氣。

夫精也者,水之華也,神倚之如魚得水,氣依之如霧覆淵,神必依物,方有附麗,精竭神散,勢之自然,方其為嬰兒也。未知牝牡之合,而勃然能作,精之至也。純純全全,合於天方,溟溟清清,合於無淪,年十六而真精滿,始能生子。精泄之後,乾破而為離,真體已虧,不知節嗇,則百脈空虛,不危何待。

白話文:

精氣是水中的精華,神氣依賴它就像魚離不開水,氣息依賴它就像霧氣覆蓋深淵。神氣一定要依靠某種東西才能附著,精氣耗盡,神氣就會散去,這是自然規律。在嬰兒時期,男女尚未分化,卻能勃起,這是精氣最旺盛的表現。這時精氣純淨充盈,符合天道的本性,清澈無垢,猶如無盡之海。十六歲時,精氣成熟,才能生育。精氣洩漏後,腎水不足而心火旺盛,身體本質已經受損。如果不懂得節制,就會導致全身經脈空虛,危及健康。

世有以固精采補者,是大不然。男女交接,必擾其腎,外雖不泄,精已離宮,必有真精數點,隨陽之痿而溢出,如火之有煙焰,豈能復返於薪哉!是故貴寡欲。然損精傷腎,是非一端。若目勞於視,精以視耗,耳勞於聽,精以聽耗,心勞于思,精以思耗,體勞於力,精以力耗,隨事節之,則精與日俱積矣。是故貴節勞。

白話文:

經典上說:精氣不足的人,可以用飲食來補養。但是,大魚大肉的美味不一定能生精,清淡飲食才最能養精。《洪範》中討論飲食,說種植五穀可以得到甘美。世間的各種食物中,只有五穀纔是味道最正的。清淡地食用五穀,最能養精。

腎司閉藏,肝主疏泄,二臟皆有相火,其系皆上屬於心。心,君火也,怒傷肝而相火動,則志泄者用事,而閉藏者不得其職,雖不交合,精已暗耗矣。是故貴息怒。

酒能動血,飲酒則身面俱赤,是擾其血也。數月不近色,精已凝厚,一夜太醉,精隨薄矣。是故宜戒酒。

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然膏粱之味未必生精,恬淡之味最能益精。《洪範》論味,而曰稼穡作甘。世間之物惟五穀得味之正。淡食五穀,大能養精。經曰:胃為水穀氣血之海,化榮衛而潤宗筋。又曰:陰陽總宗筋之會,而陽明為之長。故胃強則腎充而精氣旺,胃病則精傷而陽事衰也。

經典上說:胃是水穀氣血的倉庫,它將食物轉化成滋養身體和潤澤筋骨的物質。又說:陰陽匯聚於筋骨,而胃經為陽陽之首。所以,胃強健,則腎氣充足,精氣旺盛;胃有疾病,則精氣受損,陽事衰弱。

白話文:

經典上說,胃是食物和氣血的儲藏處,它能把食物轉化為滋養身體和滋潤筋骨的營養。又說,陰陽二氣在筋骨交匯,而胃經是屬於陽氣的開始。所以,如果胃強壯,那麼腎氣就充足,精氣也旺盛;如果胃有問題,那麼精氣就會受損,陽氣也會減弱。

《靈樞》曰:生之來謂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素問》曰:食氣入胃,散精於五臟,此水穀日生之精也。然日生之精,皆從元氣所化而後分布其臟,盈溢則輸之於腎,故曰:五臟盛乃能泄。若飲食之精遇一臟有邪,則一臟之食味化之不全,不得與元精俱藏而時自下矣。故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氣不固。

白話文:

《靈樞》中說: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質叫做「精」。這是我們天生的元精,是形成身體的基礎。

《素問》中說:我們日常吃的食物,進入胃中會化成氣,然後這些氣會散佈到五臟六腑。這些從食物中化成的精氣,稱為「後天之精」。

然而,這些後天之精的形成,都需要先在元氣的轉化下才能產生,然後再分配到各個臟腑。如果臟腑中的精氣過於充盈,就會輸送到腎臟中儲存。因此說:「五臟充盈,才能排泄。」

如果飲食產生的精氣遇到某個臟腑有毛病,那麼這個臟腑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就會不完全,無法與元精一起儲藏,就會自行排出體外。

所以,腎陰虛的話,精氣就無法儲藏;肝陽太旺的話,氣就無法固守。

若遇陰邪客於竅,與所強之陽相感則精脫而外淫矣。陽強者,非真陽之強,乃肝之相火強耳。夫五臟俱有火,惟相火之寄於肝者,善則發生,惡則為害,獨甚於他火。其陰器既宗筋之所聚,凡人入房強於作用者,皆相火充其力也。若遇接內與陰氣合,則三焦上下內外之火翕然下從,百體元府,悉閉其滋生之精,盡會於陰器以躍出,豈止腎所藏者而已哉!

白話文:

有一個年紀很大但身體依然健康的人,別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曾經讀過《文選》,看到「石頭藏著玉石而顯得山色亮麗,水裡蘊含著珍珠而使河川美麗」這兩句話,從中體悟到保養精氣的方法。所以精氣充足的人不會得病,精氣耗盡的人則會各種疾病纏身。古代先賢深入理解這個道理,盡力避免損耗精氣並保持完整。遇到虛症的,就趕緊保護腎臟來培育生命的根本。水液不足的,就加強腎臟功能來控制陽光,六味丸就是這樣的作用;火氣不足的,就加強腎陽來消除陰寒,八味丸就是這樣的作用。

有年老彌健,或問其故,曰:曾讀《文選》,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於斯二語,悟得葆精之道,故足於精者百疾不生,窮於精者萬邪蜂起。先哲洞窺其本,力免固全,遇症之虛者,亟保北方以培生命之本。水不足者,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六味丸是也;火不足者,益火之元以消陰翳,八味丸是也。

只於年力方剛、尺脈獨實者,微加炒枯知柏抑其亢炎。奈昧者遂為滋陰上劑,救水神方,不問其實而概投之,不知知母多則腸胃滑,黃柏久則腸胃寒,陽明受賊,何以化榮衛而潤宗筋?髓竭精枯,上消下泄而幽潛沉冤,此皆守河間有熱無寒之論,丹溪陽常有餘之說,貽禍如此其烈耳。致《求正錄》云:朱劉之言不息則軒岐之澤不彰。

誠斯道之大魔,亦生人之厄運也。雖其言未免過激,然亦補偏救弊之一片苦心也。

白話文:

只有在體力正值壯盛,尺脈異常有力的情況下,可以適度用炒枯的知母和柏子仁來緩解過度的熱氣。然而,無知的人卻把它們當作滋陰的良藥,不分實際情況就大量使用。殊不知,知母用多了會導致腸胃滑脫,黃柏用久了會使腸胃虛寒,損傷陽明經氣,這樣如何能化生氣血和滋養筋骨?當精髓枯竭後,就會出現上吐下瀉,以及深藏不露的疾病。這些都是由於奉行張子和朱丹溪「有熱無寒」和「陽常有餘」的說法而造成的嚴重禍害。正如《求正錄》所說:朱丹溪和劉完素的錯誤言論不停止,黃帝和岐伯的中醫精華就無法發揚光大。

2. 後天根本論

夫人墮地一聲之後,命曰後天。後天之根本,脾胃是也。脾胃屬土,土為萬物之母,《易》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是以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脾胃者即後天元氣也。《針經》云:榮出中焦,衛出上焦。然胃為陽,益之必以辛,脾為陰,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榮衛通。

白話文:

人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之後,我們稱之為後天。後天的根本,就是脾胃。脾胃屬土,土是所有萬物的母親,《易經》上說:大地孕育萬物資生萬物。因此胃是衛氣的來源,脾是榮氣的根本,脾胃就是後天的元氣。《針灸經》說:榮氣來源於中焦,衛氣來源於上焦。不過,胃是陽性,補養它必須用辛味的食物或藥材,脾是陰性,補養它必須用甘味的食物或藥材,辛甘配合,脾胃健壯,榮衛之氣才能通暢。

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曰:食入於胃,散精幹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氣歸於肺。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是知水穀入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焉,和調於五臟而血生焉,行於百脈,暢於四肢,充於肌肉而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安穀者昌,絕谷者亡。

蓋人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竭絕而死矣。

白話文:

古典醫書記載:脾胃就像倉庫,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食物進入胃部後,精華部分散佈到肝臟,多餘的氣血會影響筋絡;濁氣回到心臟,多餘的精氣會影響脈絡;脈絡中的氣血流動,氣血會回到肺部。水液進入胃部後,會將精氣擴散出來,上傳到脾臟,脾氣將精氣散佈,上達肺部,調節水道的運作,向下輸送到膀胱,水液精華分佈全身,五條經絡運行通暢,與四季和五臟陰陽相應,維持平衡。

因此,水穀進入胃部後,會供給六腑營養讓氣血產生,調和五臟讓血液生成,運行於百脈之中,流暢地滋養四肢,充滿肌肉並提供它們所需的物質。所以說:能安定飲食的人會興旺,斷絕飲食的人會衰亡。

人之有脾胃猶兵家之有餉道也,餉道一絕,萬眾立散,脾胃一敗,百藥難施。上古聖人見土為後天之根本,故其著之脈者曰:四時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是以傷寒當危困之候,診衝陽以察胃氣之有無。衝陽應手則回生有日,衝陽不應則坐而待斃矣。東垣先生深窺經旨,獨著《脾胃論》以醒提聾瞶。

白話文:

人的脾胃就像軍隊中的糧食供應線,糧道一旦斷絕,大軍必定潰散。同樣的,脾胃一旦受損,任何藥物都難以奏效。古代聖賢認為土為後天之本,所以他們在《脈經》中說:四季以胃氣為根本。有胃氣則能生存,無胃氣則會死亡。因此,在傷寒危重之時,醫生會診斷衝陽脈,以觀察胃氣的存在與否。衝陽脈有反應則還有生機,衝陽脈無反應則只能坐以待斃。東垣先生深入理解經文的旨意,專門寫了《脾胃論》來喚醒那些耳聾眼瞎的人。

其言胃中元氣盛則能食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虛不能食而瘦。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或曰血實氣虛則體易肥,氣實血虛則體易瘦也。

白話文:

古文的意思是:

  • 如果胃中元氣旺盛,就能吃東西而不會受傷,過了飯點也不會肚子餓,脾胃都強健,能吃得多而且長胖。
  • 脾胃都虛弱,就吃不下東西而變瘦。
  • 能吃很多但很瘦的人,是因為胃中有內熱邪氣影響了氣血運作,而脾虛導致肌肉消瘦。
  • 有人說,血氣充足而氣虛,身體容易肥胖;氣血充足而血虛,身體容易消瘦。

凡七情牋其內,六氣攻其外,皆足以致虛。惟飲食與勞倦兩端,其關尤大。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夫飲者,水也,無形之氣也。經曰:因而大飲則氣逆,或為喘咳,或為水腫,或為嘔吐之類。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經曰:因而飽食,經脈橫解,腸澼為痔。

白話文:

凡是七情傷心傷身,六種外邪侵襲,都足以讓人體虛弱。而飲食和勞倦這兩方面,影響尤為重大。醫書上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傷。又說:寒熱食物飲用後會影響六腑。所謂飲,是指水,是無形的氣。醫書上說:因為某種原因而大量飲水,會導致氣逆,可能會引起喘咳、水腫、嘔吐等。所謂食,是指食物,是有形且化作血液的。醫書上說:因為某種原因而暴飲暴食,會導致經脈橫向擴張,大腸受影響而形成痔瘡。

或為脹滿,或為積聚,或為吐利之類。此所謂飲食傷也。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曰: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有所勞倦,皆損其氣,氣衰則虛火旺,旺則乘脾。脾主四肢,故因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則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此所謂勞倦傷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症狀)可能是脹滿、積食,或者是嘔吐腹瀉等。這些都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損傷。

經書上說:如果過度勞累,身體和氣血都會衰弱,食物轉化的能量不足,上半身的機能不正常,下腹部氣血不通暢,胃中有熱,熱氣上蒸到胸中,所以會產生內熱。

經書上又說:勞累會耗損氣血,氣血不足就會喘息出汗,內外氣血都過度消耗,所以氣血就會耗盡。

過度勞累都會損傷氣血,氣血衰弱就會虛火旺盛,火氣旺盛就會侵襲脾臟。脾臟主宰四肢,所以熱氣侵入脾臟,就會沒有氣血來推動,不想說話,稍微動一動就會喘不過氣,身體發熱而自汗,心煩不安,這就是所謂的勞倦損傷。

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衛氣皆胃氣之別名也。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皆受灌輸。若起居失度,飲食失節,未有不傷脾胃者也。脾胃一傷,元氣必耗,心火獨炎。心火即下焦陰火,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火與元氣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陰火上衝,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脾胃之氣下陷,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無陽以護其營衛,乃生寒熱。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

白話文:

人體依靠飲食中的氣息來生存,所謂的清氣、營氣、衛氣都是胃氣的別名。胃就像一個水穀的海洋,五臟六腑都能得到它的滋養。如果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節制,沒有人不損傷脾胃的。脾胃一旦受損,元氣必定耗損,心火就會過旺。心火就是下焦的陰火,心不能主導身體,相火就代替了它。火與元氣勢同水火,一方勝,一方敗。陰火往上衝,就會氣喘、發熱、煩躁。脾胃之氣下陷,穀氣不能上升,這是春天生機不暢通的表現,陽氣不足以保護營衛之氣,就會產生寒熱。經典中說:勞累後就要溫補,損傷後也要溫補。

又曰:溫能除大熱,最忌苦寒,反傷脾胃。東垣於勞倦傷者立補中益氣湯,純主甘溫,兼行升發,使陽春一布,萬物敷榮。易老於飲食傷者立枳朮丸,一補一攻,不使通化,但使胃強不復傷耳。此皆炎黃之忠藎,後進之標的也。羅謙甫更發其旨,故云脾虛少食,不可克伐,補之自然能食,是則更有法焉。

東方之仇木宜安,恐木實則侮土而厥張也。西方之子金宜顧,恐子虛則竊母以自救也。

白話文:

另外,熱性體質適合溫補來消除大熱,最忌諱服用苦寒藥物,以免損傷脾胃。東垣派名醫在治療因勞累損傷的患者時,會使用「補中益氣湯」。這帖藥方以甘溫為主,並兼顧升發陽氣的作用,讓陽氣像春天一樣發散,萬物才能欣欣向榮。易老派名醫在治療因飲食損傷的患者時,會使用「枳朮丸」。這個藥方既能補脾,也能攻邪,幫助胃部強健,不再受到損傷。這些都是中醫先賢的寶貴經驗,也是後輩醫師學習的目標。而後世的羅謙甫醫師進一步闡述了這個觀點,認為脾虛導致食慾不振時,不應該進攻治療,而應補益脾胃,自然就能恢復食慾,這也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

若夫少火,實為生氣之元,故中央之土虛者則有補母之論存焉。許學士云:腎虛不能化食,譬如釜中水穀,下無火力何能熟耶?嚴用和云:房勞過度,真陽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飲食不消,脹滿痞塞,須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盛,上蒸脾土,土溫自治矣。統而論之,脾具坤順之德,有乾健之運,坤德或慙,補土以培其卑監,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轉運。此東垣、謙甫以補土立言,學士、用和以壯火垂訓,土強則出納自如,火強則轉輸不怠。

白話文:

如果腎氣不足,這是生氣的根本所在,因此脾土虛弱就會有滋補腎陽的說法。許學士說:腎虛無法消化食物,就像鍋裡的水和穀物,如果沒有火熱的力量,怎麼能煮熟呢?嚴用和說:房事過度,腎陽衰弱不能上升蒸騰脾土,導致脾胃運化不順暢,就會出現腹脹、痞滿、消化不良。這時候需要補腎。腎氣如果強壯,丹田之火旺盛,就能上升蒸騰脾土,脾胃自然溫熱而運作正常。總的來說,脾胃具有溫順的坤德,也有健運的乾德。坤德如果不足,就要補土來滋養它的低窪;乾德如果稍有衰退,就要補火來幫助它的運轉。所以東垣、謙甫主張補土,而學士、用和主張壯火。土強健了,則脾胃出納功能正常;火強健了,則脾胃轉輸不懈怠。

火為土母,虛則補其母,此治病之常經也。世俗一遇脾胃虛滯,便投曲、卜、楂、芽、香、砂、枳、樸,甚而黃連、山梔,以為脾胃良方,而夭枉者不可勝數矣,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

白話文:

火屬土,土屬虛,補其母為治療疾病的原則。而一般人一遇到脾胃虛弱,就服用了曲、卜、楂、芽、香、砂、枳、樸等藥物,甚至還有黃連、山梔,認為這些是治療脾胃的好處方,結果因此而夭折枉死的人不計其數。殊不知這些藥物都是瀉子的方法。

因脾胃有積聚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用破氣之劑以瀉肺金主氣之藏,若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且遏絕真火生化之元矣,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最而異者,以參、術為滯悶之品,畏之不啻砒毒,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勞者溫之,又曰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又不聞丹溪云:實火可瀉,芩、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乎?凡飲食初傷,壅成濕熱,元氣未敗,黃連、楂、曲暫其宜也。但土喜暖而惡寒,過劑則脾陽愈弱而轉化愈難矣。

白話文:

由於脾胃有積滯實熱,而元氣未衰,邪氣正盛,所以要用瀉氣的藥物來疏瀉肺金主氣的臟腑。如果身體虛弱時再用瀉氣的藥物,會讓虛弱的狀況更加嚴重;如果身體虛弱時再用寒涼的藥物,會抑制真火的生化之源。難道有讓邪氣不衰弱而斷絕糧食的方法嗎?

奇怪的是,有些人把人參、茯苓當成阻滯內氣的食物,畏懼它們勝過砒霜。難道他們沒聽過「虛則補之、勞則溫之」的經文?又沒聽過「塞因塞用」的說法?難道沒聽過東垣說:「脾胃之氣實則用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用白朮、陳皮補之」嗎?難道沒聽過丹溪說:「實火可以瀉,用黃芩、黃連一類的藥物;虛火可以補,用人參、黃耆一類的藥物」嗎?

凡是飲食最初受傷,導致濕熱鬱積,元氣未敗,短期使用黃連、山楂、神曲是適當的。但是,脾胃喜溫熱而厭惡寒冷,用藥過量則脾陽更虛,運化功能更困難。

至若病稍日久,元氣必虛,陽氣不充,陰寒為祟,反服黃連,無異於入井而反下石耳。經曰: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受寒中。則始宜清熱,終宜溫養,灼然有辨,豈無先後次第者乎?且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既濟之象曰: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隨之象曰:君子以嚮晦入晏息。

白話文:

等到病情拖延了一段時間,元氣必定虛弱,陽氣不足,陰寒邪氣作崇,如果再服用黃連,就好像掉進井裡還往下扔石頭一樣。經文說:飲食過度和勞累會損傷脾胃,開始時會發熱,最後會著涼。所以治療時,開始應當清熱,最後應當溫養,這道理十分清楚,難道沒有先後順序嗎?而且聖人主張防範未然,而不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所以既濟卦的卦辭說:“君子應當考慮潛在的患難並提前預防。”隨卦的卦辭說:“君子應當在黃昏時分早早休息。”

頤之象曰:君子以節飲食。豈非明飲食勞倦之足以傷生耶?故養生家尤亟於養氣,行欲徐而穩,言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聲欲低而和,常於動中習靜,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氣中。《長生秘典》曰:內勞神明,外勞形質,俱足夭折,惟房勞為甚,為其形與神交用,精與氣均傷也。語云:修養不如節勞,服藥不如忌口。

斯言頗切理要,誠能使土強而臟腑俱安,則後天之根本不損,營衛中和而長有天命矣。

白話文:

《頤卦》的卦象說:君子應節制飲食。這難道不是表明飲食過度和勞累會傷害身體嗎?所以養生家特別重視養氣,走路要從容穩重,說話要沉穩恭敬,坐著要端正脊樑,說話要輕聲和氣,在動態中培養靜心,讓身體始終保持在和諧元氣之中。《長生祕典》說:內在消耗精神,外在勞累身體,都會過早衰竭,其中房事勞累尤為嚴重,因為它既耗損形體,又消耗精神,精氣都被損傷了。俗話說:修養身體不如節制勞作,吃藥不如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