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六 (11)
卷六 (11)
1. 調經扼要
目如針刺腳底刀刮者,因縱慾無度,腎水虧乏故也,必肝腎兩脈弱而無力,或間有結代之象,宜左歸丸、左歸飲或右歸丸、右歸飲,七寶美髯丹加炙耆,連進可愈。雙足乏力者,此脾虛也,必右關虛而無力,宜補中益氣湯,或四君湯加耆附,或歸脾湯,或黃耆六君湯服之即愈。學者能依方脈照病證加減,疊進則功效必多矣。
調經用方
芩附四物湯,生地,當歸,川芎,白芍,香附,黃芩,加丹參,丹皮
十全大補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人參,黃耆,白朮,白苓,肉桂,甘草
補血湯,左歸丸
右歸丸,歸脾湯
七制香附丸
香蘇散合芎歸湯,香附,蘇葉,陳皮,當歸,川芎,甘草,加丹參,淮膝
茯苓補心湯,除淮地,加香附。
四心湯
小溫經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芎,白朮,砂仁,香附,小茴(炒),黃芩,羌活,白芷,桂枝,柴胡,枳殼,甘草,姜(引)
若血氣刺心,腹痛難忍者,加元胡、乾漆炒五分。
補血湯合參附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陳皮,茯神,棗仁,五味,麥冬,梔仁,人參,熟附,甘草
十四味建中湯,人參,黃耆,白朮,白苓,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半夏,麥冬,肉桂,蓯蓉,熟附,甘草
舉元煎,黃耆,白朮,升麻,甘草
補元煎,人參,淮藥,熟地,當歸,棗皮,杜仲,枸杞,甘草
八物湯(即八珍湯)
知柏地黃湯,除棗皮,用當歸,加丹參、香附。
十全大補湯,加熟附、砂仁。
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補中益氣湯,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甘草,加白苓,酒芩
調中益氣湯,人參,黃耆,蒼朮,木香,陳皮,升麻,柴胡,甘草,加淨風,白苓
防風除濕湯,防風,白苓,蒼朮,陳皮,厚朴,半夏,甘草
大補血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人參,茯神,棗仁,麥冬,陳皮,梔仁,五味,甘草
阿艾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黃芩,阿膠,砂仁,香附,艾藥,粳米(煎),加炙耆,炙草
地黃湯,熟地,淮藥,白苓,棗皮,澤泄,丹皮
逍遙散,當歸,白芍,白朮,白苓,柴胡,川樸,薄葉,姜(引),加丹參,丹皮,麥冬
柴芍地黃湯,即地黃湯加柴胡、白芍,加丹參、麥冬。
左歸飲,右歸飲
黃耆六君子湯,人參,白朮,白苓,半夏,陳皮,黃耆,甘草
白話文:
眼睛像針刺,腳底像刀刮一樣疼痛,是因為性慾過度,導致腎臟精華不足。這一定是肝、腎兩脈虛弱無力,有時還會出現脈搏不規律或停止的現象。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左歸丸、左歸飲,或右歸丸、右歸飲,以及七寶美髯丹加上炙甘草,連續服用可以治癒。
雙腳無力,這是脾虛的表現,一定是右關脈虛弱無力。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或者四君子湯加上黃耆和附子,或者歸脾湯,或者黃耆六君子湯,服用後就能好轉。醫生如果能依照病情,根據藥方靈活加減藥材,持續治療,療效一定會更好。
調經用藥方:
- 芩附四物湯: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香附、黃芩,加上丹參、牡丹皮。
- 十全大補湯: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人參、黃耆、白朮、茯苓、肉桂、甘草。
- 補血湯:左歸丸。
- 右歸丸:歸脾湯。
- 七制香附丸。
- 香蘇散合芎歸湯:香附、蘇葉、陳皮、當歸、川芎、甘草,加上丹參、牛膝。
- 茯苓補心湯:去除淮山藥,加上香附。
- 四心湯。
- 小溫經湯: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白朮、砂仁、香附、小茴香(炒)、黃芩、羌活、白芷、桂枝、柴胡、枳殼、甘草,加上生薑引藥。
如果血氣衝心,腹痛難以忍受,可以加上元胡、乾漆(炒過)各少許。
- 補血湯合參附湯: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陳皮、茯神、酸棗仁、五味子、麥冬、梔子仁、人參、熟附子、甘草。
- 十四味建中湯: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半夏、麥冬、肉桂、肉蓯蓉、熟附子、甘草。
- 舉元煎:黃耆、白朮、升麻、甘草。
- 補元煎:人參、淮山藥、熟地黃、當歸、大棗、杜仲、枸杞、甘草。
- 八物湯(也就是八珍湯)。
- 知柏地黃湯:去除大棗,用當歸代替,加上丹參、香附。
- 十全大補湯:加上熟附子、砂仁。
- 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 補中益氣湯: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甘草,加上茯苓、酒黃芩。
- 調中益氣湯:人參、黃耆、蒼朮、木香、陳皮、升麻、柴胡、甘草,加上荊芥、茯苓。
- 防風除濕湯:防風、茯苓、蒼朮、陳皮、厚朴、半夏、甘草。
- 大補血湯: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人參、茯神、酸棗仁、麥冬、陳皮、梔子仁、五味子、甘草。
- 阿艾四物湯: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黃芩、阿膠、砂仁、香附、艾葉,用粳米煎煮,加上炙黃耆、炙甘草。
- 地黃湯:熟地黃、淮山藥、茯苓、大棗、澤瀉、牡丹皮。
- 逍遙散:當歸、白芍、白朮、茯苓、柴胡、川芎、薄荷、生薑(引藥),加上丹參、牡丹皮、麥冬。
- 柴芍地黃湯:也就是地黃湯加上柴胡、白芍,再加丹參、麥冬。
- 左歸飲:右歸飲。
- 黃耆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黃耆、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