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六 (9)
卷六 (9)
1. 用方舉要
凡治腑合之病,先將人本臟本腑品味會煉成陣,預煎令熟後取直達病所一味,投入數滾即起,取其生性輕浮,力能上行外走,引經之法也。如病者手足通身逆冷,牙關緊閉,胸膈間寒涎凝結.不省人事,速用艾灸關元,攔阻陰寒來路,急投辛香熱燥峻補之品,濃煎滾服,斬關之法也。如治下焦,中焦臟寒,上熱假症,宜將峻補臟氣藥品濃煎退火,如冰冷服。
又或細末為丸,裹以甘寒外殼,藥過咽胸全無苦燥,偷關之法也。如喉舌已為陰火燥烈,疱腫潰痛,熱補入口,倍增其苦,先將補藥熬煎後入黃連些少,數滾即起,或入豬膽汁幾點,將喉舌陰火假掩,使劑中雄兵猛將安然乘勢直下,瞞關之法也。
如胸膈為痰涎凝阻,藥不能入,急取生半夏、生南星、牙皂、細辛、生礬、硃砂、薑汁、竹瀝之類,視病重輕,擇取兩味,細末水調灌入,外用薑蔥搗炒,或燒酒拌淬紅灰,包熨胸背,俟其一吐,稍開,旋以正藥急投,闖關之法也。經曰:奇之不去則偶之,是為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如遇吐血、衄血、嘔血、崩產及諸般失血過多,百藥罔效,脈因亡血盡見代芤濡弱,捉摸甚難,法取細料薄紙或湖綿,蘸收本血,曬焙毋拘,速以燒灰調入養氣補血安血藥內,重用人參,無不應手取效。又如盜汗淋漓,諸方難收,速用淨青布拭體,收其本汗曬乾,再抹,如此多次,方用滾水沃布,取汗煎藥,數服即收。又如素因酒損致病,諸藥不能投效,宜取酒煎立效。
如小兒嘔泄拒藥,尤宜講究。若嗜酒則用酒調丸藥,自然投合矣。如不喜酒,又當別詢所好,旋取所好和藥必效,蓋亦藉嚮導以收從治之勳,假因緣而獲萬全之效也。至於藥有宜於食前服者,取其腹內空虛,藥力易於直下,施蓋以食,可免犯上之弊,治下法也。藥有宜於食後服者,先取其穀氣實腹,使藥後住胸中,借下焦火力隔胃薰蒸,氣性易於挽上,就勢飛達巔頂,治上法也。藥有宜於食遠服者,取其不飢不飽,藥往胃中,易於達膈療脅,運行四肢,調中法也。
以上所言盡皆關係法之一字,加配於七方十劑前後中間,豈不至通至靈,至圓至活至易於效驗,至極其穩當。猶武候之用兵,能制勝而不行險,斯為可宗可法也歟。
白話文:
凡是治療臟腑合併發生的疾病,首先要把人體本身的臟腑相關藥材,按照其特性炮製煉製成合適的配方,提前煎煮好,讓藥性充分發揮出來。然後選取其中一味能直達病灶的藥材,投入藥液中稍微煮滾幾次就撈出來,利用其藥性輕浮、能向上向外走的特性,作為引導藥力的手段。
如果病人手腳冰冷、全身發冷、牙關緊閉、胸腔有寒痰凝結,意識不清,要趕快用艾草灸關元穴,阻擋陰寒之氣繼續入侵。同時立即投用辛辣、溫熱、燥性的峻補藥材,濃煎後趁熱服用,這是一種斬斷病根的方法。
如果是治療下焦、中焦虛寒,卻出現上熱的假象,應該把峻補臟氣的藥材濃煎後放涼,像冰一樣冷服。或者把藥材磨成細末做成藥丸,外面包上甘寒的糖衣,讓藥丸吞嚥時不會感到苦燥,這是一種偷偷突破病邪屏障的方法。
如果喉嚨、舌頭已經因為陰火熾盛而乾燥灼熱、長出膿皰潰爛疼痛,這時候再用熱補的藥物,會讓病情更加嚴重。應該先將補藥煎煮好,加入少量黃連,稍微煮滾幾次就撈起來,或者加入幾滴豬膽汁,以此來掩蓋喉舌陰火的假象,讓藥中的峻補藥力可以順利下行,這是一種瞞過病邪的方法。
如果胸腔被痰液阻塞,藥物難以進入,要趕快選用生半夏、生南星、皂角、細辛、生礬、朱砂、薑汁、竹瀝等藥材,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其中兩味磨成細末用水調開,灌服下去。同時在外面用薑蔥搗爛炒熱,或者用燒酒拌紅灰敷在胸背,等病人吐出痰液,稍微暢通後,再趕緊投用正藥,這是一種強行突破病邪的方法。醫書說:「如果用單數的藥方無法奏效,就用雙數的藥方;如果用雙數的藥方還是無法奏效,就要用反佐的方法來治療。」這就是所謂的根據病情的寒熱溫涼,來反向治療的方法。
如果遇到吐血、流鼻血、嘔血、產後大出血以及其他各種失血過多的情況,吃任何藥都沒有效果,脈象因為失血過多而虛弱無力,難以捉摸。這時,可以取用薄紙或棉花,沾取病人本身的血,曬乾或烘乾,立即燒成灰,調入養氣補血、止血的藥中,並大量使用人參,往往能立刻見效。又比如盜汗不止,各種方法都難以收效,可以立即用乾淨的青布擦拭身體,收集汗水,曬乾後再擦,反覆多次。然後用滾水浸泡擦拭過的布,取其汗水煎藥,服用幾次就能止汗。又比如因為長期飲酒而導致的疾病,用其他藥物都無效,可以用酒來煎藥,通常能立即見效。
如果小孩嘔吐腹瀉不肯吃藥,更要講究方法。如果小孩喜歡喝酒,可以用酒調和藥丸,自然就會接受。如果不喜歡喝酒,就應該另外詢問小孩喜歡什麼,再用他喜歡的東西調和藥物,必定能有效。這也是借用他喜歡的東西來引導藥力,使藥物發揮作用,藉助這種特殊的方法來獲得萬全的療效。
至於藥物在飯前服用,是因為肚子空虛,藥力容易直達病灶,並且可以藉由飯後食物覆蓋,避免藥物上逆的弊端,這是治療下焦的方法。藥物在飯後服用,是因為先有穀氣充實肚子,使藥力停留在胸中,藉助下焦的火力隔著胃來熏蒸,藥性容易上行,直達頭頂,這是治療上焦的方法。藥物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是因為不飢不飽,藥物進入胃中,容易到達胸膈肋部,運行於四肢,這是調理中焦的方法。
以上所說的一切都關係到“法”這個字,如果把這些方法運用在七方、十劑之中,必定能達到通達、靈活、圓融、活潑、容易驗效、極其穩妥的效果。就像武侯用兵一樣,能夠制勝而不冒險,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