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十六絡脈

《內經》曰: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不可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脈之卒然盛者,皆邪氣居之,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凡診視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十二經脈埋藏在肌肉之間,很深無法看見。其中比較容易看到的是足太陰脾經,因為它通過外腳踝,沒有什麼遮擋。那些浮在表面,容易看見的脈絡,都是絡脈。六經絡,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的大絡脈起於五指之間,向上會合於肘部。脈搏突然變得旺盛的,都是邪氣聚集在其中,與其他脈絡不同,所以可以通過這種現象來判斷哪條經絡受到了影響。凡是診視絡脈,如果脈色青色,則說明有寒氣和疼痛。

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者也。

白話文:

如果舌頭發紅,表示有熱症。

如果胃中寒冷,手魚肌的靜脈會發青;如果胃中有熱,魚際肌的靜脈會發紅。

如果靜脈呈現深黑色,表示是久積的風寒濕痺。

如果靜脈既有紅色、黑色,又有青色,表示寒熱交雜。

如果靜脈發青且較短,表示氣血虛弱。

肺之絡脈主病

手太陰之別(別者謂十二經脈之外別有絡脈)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手太陰之絡起於手腕之列缺穴,分間者,謂與經脈於此間而相分也),並太陰之經(謂與經脈而並行也),直入掌中,散於魚際(謂入魚際而散於皮膚也)。

白話文:

手太陰經的別脈(「別」是指十二經脈之外還有支脈)稱為「列缺」,從手腕的「列缺穴」開始,與太陰經並行,一直延伸到手掌,最後分散在「魚際穴」的部位(即分散在魚際穴的皮膚上)。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氣盛於外也),虛則欠㰦(與呿同,張口也),小便遺數(氣虛於內也),取之(取其穴而灸之)去腕寸半(即列缺穴也),別走陽明也(謂太陰之絡從此而別走於陽明也)。列缺穴在腕後側上一寸五分,兩手交叉,當食指末筋骨罅中,主治偏頭風痛,遍身風痹麻木,痰壅氣堵,口噤不開等證。實則以火瀉之,虛則以火補之。

白話文:

如果這個人的病情是實證,就會出現手尖掌心發熱(氣血旺盛於體表)。如果是虛證,就會出現張口不能說話(口張開的樣子),小便次數多(氣血虛弱於體內)。此時,取穴位灸之,距離手腕一寸半(即列缺穴)。列缺穴是太陰經絡的分支與陽明經相交的地方。

列缺穴位於手腕後側上方一寸五分,雙手交叉,位於食指末端筋骨交接的凹陷處。主治偏頭痛、全身風寒痺麻、痰氣堵塞、口不能開等症狀。實證用艾灸瀉火,虛證用艾灸補虛。

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其火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也。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

心之絡脈主病

手少陰之別名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經別並經而行也)。其實則支膈(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也〕,虛則不能言(心主言,所言必用舌,心氣虛則舌本不用,故不能言也)。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通里穴在腕側後一寸陷中,主治聲啞心煩極甚,怔忡不寧,四肢腫痛,頭腮面頰紅腫,倦言數欠,咽喉疼痛,氣息不通,虛損不思食,暴喑,面無潤澤。支膈,瀉之;不能言,補之炙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別名是通裏穴,位於腕後一寸半處。它往上走行,貫穿經絡進入心中,連接到舌根,屬於目系(經別與經脈並行)。

當手少陰經實證時,會導致胸膈氣血不通暢。虛證時,則不能說話(心主言語,說話時必須使用舌頭,如果心氣虛弱,舌根不能活動,所以不能說話)。

通裏穴位於手掌後一寸的陷中,主要治療聲音嘶啞、心煩極其嚴重、心神不寧、四肢腫脹疼痛、頭部、腮部和麪頰紅腫、說話倦怠、頻頻打呵欠、咽喉疼痛、呼吸不暢、身體虛弱、不想吃東西、突然失聲、面部缺少光澤。

胸膈氣血不通暢時,可用瀉法治療;不能說話時,可用補法,灸三壯,針刺三分。

包絡絡脈主病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包絡與心系相通)則心痛,虛則頭強(包絡主行血脈,脈氣虛故病此也),取之兩筋間也(按:十二經別皆陰走陽,陽走陰,此不曰別走少陽,或脫簡也)。內關穴在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與手少陽外關穴相抵,蓋手心主之絡,別走手少陽也。

白話文:

手心主穴別名為內關穴,位於手腕上方二寸,在兩筋之間,沿著經絡向上連接心包絡。

心包絡實(與心臟相連通),則會心痛;虛(主行血脈,脈氣虛弱),則會頭痛(這是因為心包絡主行血脈,脈氣虛弱所致)。內關穴取穴在兩筋之間(注:十二經別穴位皆為陰穴走陽經,陽穴走陰經,此處未說明走手少陽經,可能是脫漏)。手心主穴內關穴,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腕二寸,位於兩筋之間,與手少陽經的外關穴相對應,因為手心主絡,別走手少陽經。

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心暴痛,瀉之;頭強,補之。灸三壯,針五分。

小腸絡脈主病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注少陰之別絡);其別者(別行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弛肘廢(小腸主液,實則津液留滯而不能潤澤於骨),虛則生肬(氣虛不行故也),小者如指痂疥(即皶痤之類,氣鬱所生也),取之所別也。支正穴在腕後五寸,主風虛驚恐,悲愁癲狂,五勞,四肢虛弱,肘臂攣急,難以屈伸,手掌不握,十指盡痛熱,病腰頸痛,項強。節弛肘廢,瀉之;生疣小如指痂疥,補之。

白話文:

小腸經別名為「支正」,位於手腕往上五寸處,連接心經的別絡。它的分支從這裡向上延伸到肘部,與肩髃相連。

如果小腸經實熱,會導致關節鬆弛,肘部不能活動(因為小腸經主司津液,實熱會讓津液滯留,無法滋養骨頭)。如果小腸經氣虛,就會生出疣(因為氣虛運行不暢),小的像手指上的痂或疥瘡(因為氣滯鬱結),治療時應取它與正絡分離的分支處。

支正穴位於腕後五寸,主治風虛驚恐、悲愁狂躁、五勞七傷、四肢虛弱、肘臂攣急無法屈伸、手掌無法握拳、十指疼痛發熱、腰頸疼痛、項部強直。

如果關節鬆弛肘部不能活動,應瀉法治療;如果生出像手指痂或疥瘡的小疣,應補法治療。

灸三壯,針三分。

大腸絡脈主病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入太陰之別經);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歷(偏歷於齒);其別者入耳(耳中)合於宗脈。實則齲(齒痛)聾,虛則齒寒痹隔(氣寒所致痹閉阻隔也。蓋手陽明主行氣血於皮膚以溫肌肉,虛則寒氣不能行於外也),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別支叫「偏歷」,在腕部三寸處分出,進入太陰經(太陰經的別支);它的別支向上沿著手臂,經過肩髃穴,上到面頰,在牙齒附近經過;再分出一支進入耳朵,與宗脈相連。

陽明經有實證時會出現牙痛、耳聾;有虛證時會出現牙齒怕冷、痹阻隔閉(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痹痛和阻滯)。治療時取穴應取在偏歷經脈經過的地方。

偏歷穴在腕三寸,主肩膊肘腕痠疼,大指、次指不用,皮膚麻木不仁,面頰腮腫,耳鳴耳聾,齒痛鼻衄,癲疾多言。齒痛耳聾,瀉之;齒寒痹膈,補之。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

白話文:

偏歷穴位於手腕三寸處,主要治療肩膀、手臂、肘部和手腕疼痛,大拇指和食指不能活動,皮膚麻木不仁,面頰和腮部腫脹,耳鳴耳聾,牙痛鼻血,癲癇症多言。牙痛耳聾,使用瀉法治療;牙齒寒冷麻痺,膈肌不通,使用補法治療。艾灸三壯,針灸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

三焦絡脈主病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合心主之大絡)。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手少陽厥陰之主筋也),取之所別也。外關穴在腕後一寸兩骨間,與內關相對,主治耳聾渾渾焞焞無聞,五指盡痛不能握物,手臂不能屈伸。實則肘攣,瀉之;虛則不收,補之。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

白話文:

手少陽經的別名是外關穴,它位於手腕後方兩寸,沿手臂外側繞行,連接胸中與心主經絡。當少陽經氣血實則會導致肘部攣縮,虛則會導致肘部無力屈伸(手少陽經和厥陰經主控筋脈),所以外關穴就是取穴的標準。

外關穴位於手腕後方一寸處,在兩塊骨頭之間,與內關穴相對應。它可以治療耳聾、耳鳴、五指疼痛、不能握物以及手臂不能屈伸等症狀。

如果肘部攣縮,則瀉火;如果肘部無力,則補氣。艾灸外關穴三壯,針刺三分,留針七呼。

膀胱絡脈主病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陽(足少陰之絡)。實則鼽窒,頭背痛(別走足少陰之絡,並經脈而循行於頭背),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飛揚穴在外踝骨上七寸,主治痔腫痛,體重起坐不能,步履不收,腳腨痠腫,戰慄不能久立久坐,足指不能屈伸,目眩痛歷節風,逆氣癲疾,寒瘧。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足太陽」穴的別名是「飛揚」,位於外踝骨上方 7 寸。它的別支「足少陽」從這裡分出,並與「足少陰」經絡相連。

如果「飛揚」穴處於過度實熱的狀態,會出現腫脹窒塞的情況,導致頭部和背部疼痛。如果穴位過於虛弱,則會出現鼻子出血的症狀。取穴時,應在「飛揚」穴分出的地方。

「飛揚」穴的主要作用是治療痔瘡腫痛、體重過重導致無法坐起或行走困難、腳部腫脹痠痛、站立或坐著時腿部發抖、腳趾無法彎曲伸展、頭暈眼花、關節疼痛、逆氣癲癇和寒熱瘧疾。

如果穴位實熱,則會出現腫脹窒塞、頭背疼痛的症狀,需要通過瀉法治療;如果穴位虛弱,則會出現鼻子出血的症狀,需要通過補法治療。治療時,可使用灸法施灸 3 壯,或針灸,針刺深度為 3 分。

膽之絡脈主病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絡之〕,下絡足跗。實則厥(少陽膽為甲木,主初陽之氣,實則不能上升而逆於下也),虛則痿躄,坐不能起(膽氣虛則不能運行周布,故如此),取之所別也。光明穴在外踝上五寸,主治筋痠胻疼,不能久立,熱病汗不出,卒狂。

白話文:

少陽經的別名是光明穴,位於外踝上方五寸處。它與厥陰經相絡,並向下絡於足跗。如果光明穴有實證(少陽膽經屬甲木,主掌初陽之氣,有實證時陽氣不能上升而降於下),就會出現厥證;如果光明穴有虛證,則會導致痿躄,坐起來都會困難(膽氣虛弱則不能運行周布,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光明穴是治療這些病症的取穴。光明穴位於外踝上五寸,主治筋痠胻痛、不能久立、熱病汗不出和卒狂。

實則足胻熱,身體不仁,善齧頰,瀉之;虛則痿躄,坐不能起,補之。灸五壯,針六分,留七呼。

胃之絡脈主病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足陽明之絡起於足外踝,上脛骨外廉之豐隆穴,並經脈而循行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夫十五絡之氣血皆本於胃府水穀之氣所生,是以胃絡與諸經之氣相合);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卒痛,實則狂顛(氣厥於下),虛則足不收,脛枯(血氣虛也),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別稱叫「豐隆穴」,位於距足踝八寸處。它的分支走太陰經(足陽明經的絡脈起源於足外踝,沿著小腿外側的豐隆穴,並沿經脈循行小腿外側,上達頭頸部,與其他經絡的氣血相合。十五絡的氣血都源於胃府的水穀之氣,因此胃絡與其他經絡的氣血相合);它的分支沿小腿外側循行,上達頭頸部,與其他經絡的氣血相合,下達喉嚨。

如果氣血逆行,就會出現喉嚨腫痛;如果氣血實鬱,就會發狂發顛(氣堵塞在下方);如果氣血虛弱,腳就無法彎曲,小腿消瘦(這是氣血虛弱的徵兆),治療時取穴於其分支。

豐隆穴在外踝上八寸,下胻外廉陷中,主治厥逆,大小便難,身體怠情,腿膝痠,屈伸難,胸痛如針刺,腹痛如刀切,風痰頭痛,風逆四肢腫,足青身寒,喉痹不能言,高登而歌,棄衣而走,見鬼好笑。氣逆則痹卒痛,實則狂癲,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豐隆穴位於外踝上八吋,小腿外側凹陷處。

治療功效:

  • 寒氣阻滯引起的手腳冰冷
  • 排尿或排便困難
  • 精神萎靡
  • 腿部和膝蓋痠痛
  • 活動困難
  • 胸口刺痛
  • 腹痛劇烈
  • 風痰引起的頭痛
  • 四肢因風寒而腫脹
  • 腳部發青,身體寒冷
  • 喉嚨腫痛,無法說話
  • 忽然大聲唱歌、脫掉衣服跑走
  • 見到鬼反而覺得好笑

氣機阻滯:會導致手腳麻痺、劇痛

氣機過盛:會導致精神失常、癲癇,需要瀉火

氣機不足:腳部無法活動,小腿乾枯,需要補氣

建議療法:

  • 艾灸3壯
  • 針刺深度3分

脾之絡脈主病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之絡),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氣實有餘),虛則鼓脹(氣虛不足),取之所別也(虛實證則腸胃所生之病也)。公孫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內踝前,主治寒瘧,不嗜食,癇氣,好太息,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頭面腫起,煩心狂言多飲。膽虛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別名是公孫穴,位於足大拇指根部的內踝前一寸處。

此穴位與陽明經的經絡相通,並與腸胃相連。

如果人體出現厥氣上逆的情況,就會導致霍亂;如果腸胃實證,就會出現劇烈的腹痛;如果腸胃虛證,就會出現腹脹。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公孫穴部位的氣血失調所致。

公孫穴具有治療寒瘧、食慾不振、癇氣發作、經常嘆息、寒熱交替出汗、嘔吐後體力虛弱、頭面腫脹、心煩狂言、多飲等症狀的功效。

如果是膽氣虛導致的厥氣上逆,就會出現霍亂;如果是腸胃實證,就會出現腹痛,需要瀉火治療;如果是腸胃虛證,就會出現腹脹,需要補氣治療。

灸三壯,針四分。

腎之絡脈主病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之絡);其別者(上行者)並經脈上走於心包絡,下外貫腰脊。氣逆則煩悶(手少陽三焦、手厥陰包絡之氣皆本於腎藏之所生也,水氣上乘於心則煩悶),實則閉癃(膀胱之氣不化故也),虛則腰痛(腰為腎之府也),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別名是大鐘經,在腳踝後方繞過腳跟,與太陽經的絡脈相交。它的一支別脈向上走,與正經相會,到達心包絡,向下在外側貫通腰部和脊椎。

如果氣運行逆亂,就會產生煩悶(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厥陰包絡經的氣都是由腎臟所生,水氣上衝心臟就會煩悶);如果氣實滯堵塞,就會閉結不通(因為膀胱之氣不能化解);如果氣虛,就會腰痛(腰是腎的府藏)。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足少陰經別脈不通暢所造成的。

大鐘穴在足跟後踵中大骨上兩筋間,主治嘔吐,胸脹喘息,腹滿便難,腰脊痛,少氣淋瀝,灑淅,腰脊強,嗜臥,口中熱,多寒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舌乾,咽中食噎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氣逆煩悶。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大鐘穴位於足部腳後跟的正中間,位於兩條肌腱之間。它能治療以下症狀:

  • 嘔吐
  • 胸悶氣喘
  • 腹脹便祕
  • 腰背疼痛
  • 氣短虛弱
  • 冷汗淋漓
  • 腰背僵硬
  • 嗜睡
  • 口腔乾燥發熱
  • 怕冷,喜歡關閉門窗
  • 氣息短促
  • 舌頭乾燥
  • 喉嚨堵塞,食物難以下嚥
  • 易受驚嚇,心情不佳
  • 喉嚨有異聲
  • 咳嗽咳痰
  • 胸中煩悶,氣息不暢

如果症狀是因為實證(血氣過盛)引起的,就需要瀉法來治療;如果是虛證(血氣不足)引起的,就需要補法來治療。

  • 艾灸大鐘穴,每次艾灸三壯。
  • 針刺大鐘穴,針刺深度為三分。

肝之絡脈主病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之絡);其別者經脛(足脛)上睪(睪丸)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蠡溝穴在內踝上五寸,主治疝痛,小腹脹滿,暴痛,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息肉,背拘急,不可俯仰,小便不利,臍下積氣如石,足脛寒痠,屈伸難,女子赤白帶下,月水不調。氣逆則睪丸卒病,實則挺長,瀉之;虛則暴癢,補之。

白話文:

足厥陰經的分支叫做蠡溝穴,距離內踝五寸,往外連結少陽經的經絡;它的分支沿著小腿內側上方,經過睪丸,連接到陰莖。

如果蠡溝穴發病,氣逆上沖,就會導致睪丸腫脹,突然發生疝氣;氣血實滯,就會導致睪丸挺長;氣血虛弱,就會導致睪丸劇烈瘙癢。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蠡溝穴的部位受到影響。

蠡溝穴位於內踝上五寸,主要治療疝氣、小腹脹滿、劇烈疼痛、小便閉塞、連續打嗝、恐懼不安、氣息微弱、憂鬱不樂、喉嚨裡有異物感、背部肌肉僵硬、無法前後彎腰、小便困難、臍下積氣如石、小腿內側痠痛、伸屈困難、女性白帶、月經失調。

氣逆上沖,睪丸就會突然發病;氣血實滯,睪丸就會挺長,此時需要瀉下;氣血虛弱,睪丸就會劇烈瘙癢,此時需要補益。

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

任脈之絡主病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所別也(任脈別絡出於下極,並經而上,復下於鳩尾穴,以散於腹)。

白話文:

任脈的別稱叫尾翳,從鳩尾穴下方開始,分佈散佈於腹部。如果任脈實證,會腹皮疼痛;如果任脈虛證,會皮膚發癢,抓住這個原理,就能找出任脈別絡的位置。(任脈的別絡從下極穴出發,沿著任脈往上走,再從鳩尾穴往下走,分佈散佈於腹部)

督脈之絡主病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於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之絡),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脊強頭痛皆經脈之為病也,虛實者本氣之虛實,有過者,有過之脈,邪氣之所客也,尚御公曰:以有過之脈總結於督脈之後,蓋申明虛實者乃本氣之虛實非邪實也。夫絡脈與經脈交相順逆而行也,當知十二絡脈雖循經並行亦皆往來順逆者也)。

白話文:

督脈的別名叫做長強,它沿著脊椎兩側向上延伸到頸部,分佈在身體的上下部分,與肩胛骨左右相連,又從太陽經的絡脈分出一支,進入脊椎骨。督脈實證則脊柱強直,虛證則頭重。高搖、挾脊針法的過度治療,就是取督脈別走太陽絡脈這一支而導致的。(脊柱強直和頭痛都是督脈經絡病變所致;虛實指的是本氣的虛弱和強盛;過度治療指邪氣停留的脈絡,尚御公說:將過度治療的脈絡總括在督脈之後,是為了說明虛實是本氣的虛實,不是邪氣的虛實。絡脈和經脈是相互交錯、順逆而行的,要知道十二絡脈雖然循經並行,但也都會順逆往來。)

長強穴在脊骶骨端,計三分,伏地取之。主治腸風下血,久痔瘻,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難,頭重洞泄,五淋下部疳蝕,小兒囟陷,驚癎瘛瘲,嘔血驚恐,失精,瞻視不正,慎冷食房勞。灸十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長強穴位於骶骨末端,距離約三分之一處,俯臥時取穴。主治腹瀉、痔瘡、腰背疼痛、精神錯亂、大小便不暢、頭重腳輕、淋漓不盡、下焦濕熱、小兒囟門凹陷、驚厥、癲癇、嘔血、心悸、失精、視物不清、忌食生冷和房事過度。艾灸十三壯,針刺三分。

脾之大絡主病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下三寸,布胸脅(脾之大絡起於腋下六寸許,出九肋間季脅端之大包穴前,曰足太陰之別,蓋言經也,此曰脾之大絡,蓋言藏也。十二經脈曰足太陰之別脈,合脾藏經氣而言也,故其病證兼是動所生而言之也。脾之大絡循脾經之大包而四布於胸脅,故病如下所云然)。

白話文:

脾臟有一條重要的經絡,叫做「大包」。它從腋下三寸的地方出來,分佈在胸部和肋骨之間。(脾臟的大經絡起於腋下六寸左右,從第九肋骨間的季脅穴前面出來,稱為足太陰的別脈,這是指經脈。這裡稱之為脾的大經絡,是指臟腑。十二經脈稱之為足太陰的別脈,與脾臟的經絡氣血相合。因此,它的病症也包含了動氣所造成的病症。)脾臟的大經絡循著脾經的大包穴,分佈在胸部和肋骨之間,因此其病症如下所述。

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若羅絡之血者,謂大絡之血氣散於周身之孫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皮膚若羅紋之縱橫而絡於身也。夫脾之有大絡者,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灌溉於五藏四旁,從大絡而布於周身,是以病則一身盡痛,百骨皆縱而血絡如羅紋,絡於周身也。足太陰脾藏有二絡,其病證不同有如此)。

白話文:

當身體患實症時,全身疼痛;患虛症時,全身關節都鬆弛。這條脈絡就像全身血氣所散佈的小脈絡,它們都是來自脾的大脈絡。(小脈絡就像網一樣佈滿全身。支脈橫著走的地方就是「絡」,絡的細小分支就是「孫」。皮膚上的血管就像網紋一樣縱橫交錯地分佈在身上。脾有大的脈絡,脾主管運化胃液,灌溉五臟六腑,從大脈絡輸送氣血流遍全身,所以病了就會全身疼痛,所有骨頭都鬆弛,血脈就像網紋一樣佈滿全身。足太陰脾藏有兩條絡脈,它們的病證不同就有這樣的現象。)

大包穴在淵液下三寸,布胸脅中出九肋間。主治胸脅中痛,喘氣。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大包穴位於喉結下方三寸,分佈在胸肋之間,從第九根肋骨開始。

主治疾病:

  • 胸肋疼痛
  • 氣喘

辨證:

  • 實證:全身疼痛,瀉之。
  • 虛證:四肢痠軟,補之。

治療方法:

  • 艾灸三壯
  • 針灸三分

胃之大絡主病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虛里者,左乳之下動脈也,此脈乃胃府之所出,所以候宗氣者也。五藏之脈資生於胃而胃氣之通於五藏者,乃宗氣也。宗氣者,胃府五穀所生之氣,積於胸中,上出喉嚨,以司呼吸,行於十二經隧之中,為藏府經脈之宗。故曰:宗氣,其動應衣,脈宗氣者,謂乳下之應衣而動者,此宗氣所出之脈也。

白話文:

胃部的一條大經絡,稱為「虛裏」,它穿過膈肌,與肺部相連,並從左乳下方的動脈流出。當虛裏脈動時,外衣會隨之起伏,表示脈搏強勁,與宗氣有關。

如果出現喘鳴嚴重的情況,通常是由於虛裏脈結滯,導致橫膈肌上積聚了阻礙物。虛裏脈就是位於左乳下方的那條動脈,是胃部氣血運輸的通道,因此可以用來檢查宗氣的運作。

人體五臟六腑的氣血供應都來源於胃,而胃氣在五臟六腑中運行的能量就是宗氣。宗氣是胃部消化五穀雜糧後產生的,它積聚在胸腔中,上升到喉嚨,控制呼吸,並運行於全身經絡中,支配著各個臟腑經脈的氣血運作。

因此,古人稱宗氣為「脈宗氣」,意思是乳房下方那條動脈與宗氣有關,它可以反映宗氣的運作情況。

如喘盛而虛里之脈數絕者,宗氣病於膻中也。如虛里之脈結而有止者,虛里之橫絡有積聚也。如虛里之脈絕不至者,胃府之生氣絕於內也。乳之下其動甚而應衣者,宗氣欲泄於外也。

白話文:

如果喘息厲害而脈搏虛弱、數目很少,這是宗氣在膻中出現問題。如果脈搏虛弱而間斷,這是因為虛弱的部位有橫絡聚集之積。如果脈搏虛弱到感覺不到,這是因為胃部的生氣在體內斷絕了。乳房以下跳動得很厲害,而且可以感受到衣服的起伏,這是宗氣想要洩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