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五 (22)
卷五 (22)
1. 傷寒陰毒真假及格陽格陰並兩感指要
病至六日,六經俱絕,不可救治。然何為而兩感也?如太陽與少陰俱病,則太陽府也,邪自腎俞而入,少陰藏也,邪自鼻息而入,鼻氣通於天,故寒邪無形之氣,從鼻而入,腎為水藏,物以類聚,故腎受之。經曰:天之戾氣,感則害人五藏,內外兩感,府藏俱病,欲表之則有里,欲下之則有表,表裡既不能一治,故曰兩感者不治。然所稟有厚薄,所感有淺深,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有可治。
表症多者,先解其表,里症多者,先攻其里。所謂治有先後,要在臨症變通,但得其宜,亦多無害耳。
白話文:
如果病到了第六天,六經的脈象都斷絕了,那就沒辦法救治了。但是,什麼情況叫做「兩感」呢?比如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生病,太陽經是腑,邪氣從腎俞穴侵入;少陰經是臟,邪氣從鼻子的呼吸進入。鼻子的氣息與自然相通,所以寒邪這種無形的氣,會從鼻子進入;腎臟是屬水的臟器,同類相聚,所以腎臟就會受到侵犯。古書說:「自然界的邪氣,如果人感染了,就會傷害五臟。」內外同時感染,腑和臟同時生病,想要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卻有內裡的病;想要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卻又有表面的病。表面的病和內裡的病都不能只用一種方法治療,所以說「兩感」這種病是無法治癒的。然而,每個人的體質有強弱,感受到的邪氣也有深淺,體質虛弱又感染到很深的邪氣,一定會死;體質強壯又感染到比較淺的邪氣,或許還有治好的機會。
表面症狀比較多的,要先解除表面的病;內裡症狀比較多的,要先攻治內裡的病。這就是所謂的治療有先後順序,重要的是要根據臨床情況靈活應變,只要方法得當,大多不會有壞處。
2. 傷寒類症凶症指要
凡症有類傷寒者,如胸膈赤腫疼痛,頭疼身痛,發熱惡寒,宜荊防敗毒散加瓜蔞子、黃連、黃芩、元參、紫金皮、赤芍、白芷、升麻。如症有表復有里者,防風通聖散加瓜蔞子、黃連、紫金皮。如表症已退,大便燥實者,涼膈解毒散加瓜蔞子、枳殼、桔梗、紫金皮、赤芍。又宜以稜針刺腫處出血。
如胸膈腫痛而兼半表半裡者,柴胡桔梗湯加瓜蔞子、紫金皮、赤芍服之。凡耳中策策痛者,是風入腎經也,不治則變惡寒發熱,脊強臂直,如痙之狀,名黃耳傷寒,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加殭蠶、天麻、羌活、獨活,次用荊防敗毒散加細辛、白芷、蟬蛻、黃芩、赤芍、紫金皮。
又有解㑊傷寒,解者肌肉解散,㑊者筋不束骨,其症似寒非寒,似熱非熱,四體節骨解散,懈惰煩疼,食不知味是也。原其所因,或傷酒,或中濕,或感冒風寒,或房事過度,或婦人經水不調,血氣不和,症與痧症相似,實非痧病也。宜先用熱水醮搭臂膊,而以苧麻刮之,宜服蘇合香散。
又有痧病者,惟嶺南煙瘴之地,陰毒砂風,水弩射工,蟈、短狐、蝦鬚之類,俱能含砂射人。被其毒者,則憎寒壯熱,百體分解,似傷寒初發之狀。彼土人治法,以手捫痛處,用角筒入肉,以口吸出其砂,外用大蒜搗膏,封貼瘡口即愈。諸毒惟蝦鬚為最,若不早治,十死八九。
其毒深入於骨,如蝦鬚之狀,其症類於疔腫,彼地有鸂鶒等鳥專食以上諸蟲。故以此鳥毛糞燒灰服之,及籠此鳥於病者身畔吸之,其砂聞氣自出而愈也。
更有大頭傷寒者,發於鼻額,紅腫,以至兩目腫甚而不開,額上面部皆赤腫者屬陽明也。或壯熱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疼,而脈來數大者,用普濟消毒飲主之。如內實熱盛,用通聖消毒飲。若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並頭角紅腫,此屬少陽也,或肌熱,日晡熱,寒熱往來,口苦咽乾,目疼脅下滿,宜小柴胡加花粉、羌活、荊芥、連翹、芩、連主之。若發於頭上並腦後項下,及目系赤腫者,此屬太陰也,宜荊防敗毒散主之。
若三陽俱受邪,並於頭面耳目鼻者,宜普濟消毒飲,外以清涼救苦散敷之。治法宜先退熱消毒,虛人兼扶元氣,胃虛宜助胃氣,候其大便內結而熱甚,方以大黃下之,拔其毒根,此緩急得宜,不可不知也。
若夫傷寒凶候,尤不可忽,至如四五六日,狂言直視,小便遺失者,腎絕也。直視搖頭,形體甚黑者,腎水剋火而心絕也。大小腸痛極者,小腸為心府,大腸為肺府,火剋金而肺將絕,因乃汗出如油,喘而不休也。爪甲青黑,不省人事,面青作搐,舌卷囊縮者,肝脾腎絕也。
大便似死血甚黑者,或水穀不化,藥食直下,環口黎黑,唇反者,脾絕也。傷寒以陽為主,若手冷如冰,足冷過膝,皮肉瞤動,自汗無度,是陽已脫也。陽先絕色青,陰先絕色赤,並皆不治。若頭重視身,天柱骨倒,元氣已敗,必死。大便濁,氣極臭者,陰毒過六七日者死。
白話文:
任何病症如果類似傷寒,例如胸部疼痛腫脹,頭痛,身體疼痛,發燒怕冷,應該使用荊防敗毒散再加入瓜蔞子、黃連、黃芩、元參、紫金皮、赤芍、白芷、升麻。如果病症有表症又有內症,可用防風通聖散加上瓜蔞子、黃連、紫金皮。如果表面病症已經消失,但是大便乾硬,應該使用涼膈解毒散再加入瓜蔞子、枳殼、桔梗、紫金皮、赤芍。另外,可以使用棱針在腫脹處放血。
如果胸部疼痛且伴有半表半里的症狀,可用柴胡桔梗湯再加入瓜蔞子、紫金皮、赤芍服用。凡是耳朵疼痛,這是風邪進入腎經,如果不治療會轉變為怕冷發燒,背部僵硬,手臂直伸,類似抽搐的狀況,這稱為黃耳傷寒,應該使用小續命湯去掉附子,加入殭蠶、天麻、羌活、獨活,接著使用荊防敗毒散加上細辛、白芷、蟬蛻、黃芩、赤芍、紫金皮。
再有解惰性傷寒,解是指肌肉鬆弛,惰是指筋骨無法束縛,病症看似寒冷又不是寒冷,看似發熱又不是發熱,四肢骨節鬆弛,疲倦疼痛,食不知味。病因可能是飲酒過度,或是濕氣過重,或是感冒風寒,或是房事過度,或是婦女月經不調,血氣不和,病症與痧症相似,但實際上並非痧病。應先用熱水浸泡手臂,再用薴麻刮拭,應該服用蘇合香散。
再有痧病,只有嶺南地區,陰毒砂風,水弩射工,蟈、短狐、蝦鬚等物種,都能含砂射擊人類。被這些毒素感染的人,就會感到極度的寒熱,全身肢體分解,像是傷寒剛開始發病的樣子。當地人的治療方法,用手摸到痛處,用角筒插入肉中,用嘴吸出其中的砂,外面用大蒜搗成膏狀,封貼在創口上即可痊癒。所有毒素中,蝦鬚是最厲害的,如果不早治療,十有八九會死亡。
毒素深入骨髓,像蝦鬚的形狀,病症類似疔腫,當地有鸂鶒等鳥類專門吃以上各種昆蟲。因此用這種鳥的羽毛和糞便燒成灰服用,以及將這種鳥放在病患身旁,讓它吸取毒素,砂粒聞到氣味自然會排出,從而痊癒。
再有大頭傷寒,開始於鼻子和額頭,紅腫,以致兩眼腫脹嚴重到無法睜開,額頭和臉部都紅腫,屬於陽明經。或者發高燒,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痛,脈搏跳動快且大的,應該使用普濟消毒飲。如果內部實熱旺盛,使用通聖消毒飲。如果發生在耳朵的上下前後,以及頭角紅腫,這屬於少陽經,或者肌膚發熱,下午發熱,寒熱交替,口苦喉嚨乾,眼睛疼痛,脅下脹滿,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加上花粉、羌活、荊芥、連翹、黃芩、黃連。如果發生在頭頂和腦後頸部,以及眼睛周圍紅腫,這屬於太陰經,應該使用荊防敗毒散。
如果三個陽經都受到邪氣侵襲,同時影響頭面部、耳朵、眼睛、鼻子,應該使用普濟消毒飲,外面用清涼救苦散敷貼。治療方法應先退燒消毒,虛弱的人要同時滋補元氣,胃虛的人要幫助胃氣,等到大便結實且熱度嚴重,才使用大黃通便,消除毒素根源,這樣處理緩急得宜,不能不知道。
至於傷寒的惡劣症狀,更不能忽視。比如四五天到六天,胡言亂語,目光呆滯,小便失禁,這是腎臟衰竭。目光呆滯搖頭,身體非常黑,這是腎水剋制心火,心臟衰竭。大小腸劇烈疼痛,小腸是心臟的腑,大腸是肺臟的腑,火剋制金屬,肺臟即將衰竭,因此會大量出汗,像油一樣,呼吸不停。指甲青黑,失去意識,面色青紫,抽搐,舌頭捲曲,睪丸縮入腹部,這是肝、脾、腎衰竭。
大便像凝固的血液,非常黑,或者食物不能消化,藥物直接排泄,嘴巴周圍黑色,嘴脣翻起,這是脾臟衰竭。傷寒以陽氣為主,如果手像冰一樣冷,腳冷到膝蓋以上,皮膚肌肉顫抖,自汗無度,這是陽氣已經脫離。陽氣先衰竭面色青,陰氣先衰竭面色紅,都不能救治。如果頭重,視線模糊,頸椎倒伏,元氣已經敗壞,必定死亡。大便混濁,氣味極其惡臭,陰毒超過六七天就會死亡。
只想睡覺,呼吸困難的人會死亡。汗水油亮,直喘不停的人會死亡。脈搏虛弱,熱度不止的人會死亡。大量出汗的人會抽搐,發燒且抽搐的人會死亡。眼球正圓的人會死亡。睪丸縮入腹部,脈搏顯示脫離經絡的人會死亡。康復後小便困難且有血,稱為內外瘡,如果黑斑不流膿的人會死亡。熱度旺盛,焦躁到極點,無法出汗,這是陽氣消逝到極點,會死亡。舌頭上有黑色胎記和尖刺,刮不掉且容易再生的人會死亡。鼻血自流,自汗的人會死亡。
胃寒打嗝,可用丁香、茴香、柿蒂、良薑湯調服,如果脈搏不出,加入膽汁和生脈散,如果脈搏還是不出或者突然出現,就會死亡。大肉脫落的人會死亡。所有這些極其惡劣的症狀,臨牀診斷時應當仔細審查。學者千萬不要忽視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