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一 (4)
卷一 (4)
1. 經絡貫通說
目者,亦宗脈之所聚也。膀胱之經脈起於目內眥,其經筋為目上綱。胃之經別系目系,其經筋為目下綱。膽之經脈起目銳眥,其經別系目系,其經筋結於目眥,為外維。小腸、三焦之支脈並至目銳眥,其經筋皆屬目外眥。心之經脈系目系,合目內眥。肝之經脈連目系。督脈起目眥。蹺脈屬目內眥。任脈入目下而絡承泣。
口鼻之脈,《內經》曰:口鼻者,氣之門戶也。經脈循行於口鼻者凡八,一曰胃,其經脈起於鼻之交頞中,循鼻外,挾口環唇交承漿,其經別循咽出於口,其經筋挾口結於鼻。一曰大腸,其經脈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一曰小腸,其經脈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
一曰肝,其經脈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一曰任,其脈別絡口唇。一曰督,其脈上頤環唇。一曰陰蹺,其脈入頄鼻之旁。一曰陽蹺,其脈與胃脈會於口吻,循行於鼻旁,八脈循行於口鼻之外者如此。
齒舌之脈,陽脈入齒故剛,陰脈系舌故柔。足陽明胃脈入上齒中,手陽明大腸脈入下齒中。心之絡脈系舌本,肝之經筋絡舌本,脾之經脈連舌本、散舌下,腎之經脈挾舌本。
咽喉之脈。咽之脈五,心之經脈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脾之經別結於咽貫舌中。膽之經別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胃之經別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小腸經脈絡心循咽下膈。喉之脈七,心之經別由心中上走喉嚨,包絡經別由三焦出循喉嚨,腎之經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肝之經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切杭)顙。肺之經別上出缺盆循喉嚨,大腸經別上循喉嚨入缺盆。
胃之經脈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胃之絡脈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頸項之脈,腦後為項,兩旁為頸,經脈循行於項者凡五,膀胱經脈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是從前而上,入而復出,從後而下者也。胃之絡脈上絡頭項,下絡咽嗌,是從後而上,從前而下者也。膀胱經別從膂出於項。腎之經別從舌出於項。膀胱經筋挾脊上項,腎之經筋挾膂上項,督脈從目內眥上額交巔下項,陽維脈從背外肩髀項旁上頭,後會督脈於風府啞門穴。
經脈循行於頸者凡四,胃之經脈從頤後出大迎循頰車,是從上而下,下而復上者也。大腸支脈從缺盆上頸貫頰,是從下而上者也。小腸支脈從缺盆循頸上頰。膽之經脈從頰車下頸合缺盆,是膽與小腸,頰與頰車,一上一下之有別者也,此其起止上下,出入先後而莫可混同也。
胸腹之脈,《內經》曰:胸腹者,藏府之郭也。而膈者,胸腹之界畔,經脈之總關也。經脈之循行上下於胸膈腹者凡十有五。肺者百脈之始也,其經脈起於胃之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其經筋上結於缺盆,下結於胸裡。其次為大腸之經脈上出督脈之大椎,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其經別循行於膺乳。
白話文:
眼睛的經絡
眼睛是全身經脈匯聚的地方。膀胱經的經脈從眼內角的部位開始,它的經筋連接到眼睛上方。胃經的分支連接到眼睛,它的經筋連接到眼睛下方。膽經的經脈從眼外角的部位開始,它的分支連接到眼睛,它的經筋連接到眼外角,稱為外維。小腸經和三焦經的分支都到達眼外角,它們的經筋都屬於眼外角。心經的經脈連接到眼睛,並與眼內角相合。肝經的經脈連接到眼睛。督脈從眼角開始。蹺脈屬於眼內角。任脈進入眼睛下方,並與承泣穴相連。
口鼻的經絡
《內經》說:口鼻是氣體出入的門戶。經脈在口鼻附近循行的共有八條。第一條是胃經,它的經脈從鼻樑中間的部位開始,沿著鼻子外側,夾著嘴唇環繞一周,交會於承漿穴,它的分支沿著咽喉而出於口,它的經筋夾著嘴巴連接到鼻子。第二條是大腸經,它的經脈夾著嘴巴,交會於人中穴,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向上夾著鼻孔。第三條是小腸經,它的經脈分開連接到臉頰,向上到顴骨,抵達鼻子到眼內角。
第四條是肝經,它的經脈從眼睛下方,沿著臉頰內側環繞嘴唇內側。第五條是任脈,它的經脈分支連接到口唇。第六條是督脈,它的經脈向上到下巴,環繞嘴唇。第七條是陰蹺脈,它的經脈進入臉頰靠近鼻子的地方。第八條是陽蹺脈,它的經脈與胃經的經脈在嘴角會合,沿著鼻子旁邊循行,這就是八條經脈在口鼻外圍循行的方式。
牙齒和舌頭的經絡
陽經的脈氣進入牙齒,所以牙齒堅硬;陰經的脈氣連接舌頭,所以舌頭柔軟。足陽明胃經的脈氣進入上牙齒中,手陽明大腸經的脈氣進入下牙齒中。心經的絡脈連接舌根,肝經的經筋連接舌根,脾經的經脈連接舌根、散布在舌頭下方,腎經的經脈夾著舌根。
咽喉的經絡
咽的經脈有五條。心經的經脈從心臟向上,夾著咽喉連接到眼睛。脾經的分支連接到咽部,貫穿舌頭。膽經的分支貫穿心臟向上,夾著咽喉,出於下巴。胃經的分支向上通向心臟,沿著咽喉而出於口。小腸經的經脈連接心臟,沿著咽喉向下至橫膈膜。喉的經脈有七條。心經的分支從心臟向上走喉嚨;心包經的分支從三焦出來,沿著喉嚨;腎經的經脈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著舌根;肝經的經脈沿著喉嚨後方向上進入額頭。肺經的分支出於鎖骨上方,沿著喉嚨;大腸經的分支向上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方。
胃經的經脈向下進入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方。胃經的絡脈向上連接頭部和頸部,匯合各條經脈的氣,向下連接喉嚨。
頸項的經絡
腦後稱為項,兩旁稱為頸。在項部循行的經脈有五條。膀胱經的經脈向上到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大腦,再出來向下到項部,這是從前面向上,進入後又出來,從後面向下的走法。胃經的絡脈向上連接頭部和頸部,向下連接咽喉,這是從後面向上,從前面向下的走法。膀胱經的分支從背部出來到項部。腎經的分支從舌頭出來到項部。膀胱經的經筋夾著脊椎向上到項部,腎經的經筋夾著背部向上到項部,督脈從眼內角向上到額頭,交會於頭頂,向下到項部,陽維脈從背部外側、肩膀、大腿旁邊向上到頭部,在風府穴和啞門穴與督脈會合。
在頸部循行的經脈有四條。胃經的經脈從下巴後面,出大迎穴,沿著臉頰,這是從上向下,再從下向上走的。大腸經的分支從鎖骨上方到頸部,貫穿臉頰,這是從下向上走的。小腸經的分支從鎖骨上方沿著頸部到臉頰。膽經的經脈從臉頰下方到頸部,與鎖骨上方會合,這表示膽經和小腸經,臉頰和臉頰穴的走向是上下不同的,這就是它們的起點、終點、上下方向、出入先後次序,不可以混淆。
胸腹的經絡
《內經》說:胸腹是內臟器官的屏障,而橫膈膜是胸腔和腹腔的界限,也是經脈匯聚的關卡。在胸部、橫膈膜和腹部上下循行的經脈共有十五條。肺經是全身經脈的開始,它的經脈從胃的中焦開始,向下連接大腸,再沿著胃口向上到橫膈膜,它的經筋向上連接到鎖骨上方,向下連接到胸部內側。其次是大腸經,它的經脈向上出於督脈的大椎穴,向下進入鎖骨上方,連接肺部,向下到橫膈膜,它的分支在胸部和乳房附近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