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藏府總論

《內經》曰:藏府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所謂藏者,心、肝、脾、肺、腎、包絡是也,六者為陰,陰氣主內,故沉以候藏。府者,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是也,六者為陽,陽氣主外,故浮以候府。

十二經脈者,外絡形身,內連藏府,而肺胃為藏府之總系者也。肺管剛空,藏之系也。喉主天氣,故膽附於肝,是以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胃管柔空,府之系也。咽主地氣,故脾連於胃,是以脾為孤藏以灌四旁者也。

夫咽喉為藏府之門戶,主開闔而司出納者,肺胃也。肺者大氣之主也,繫於脊之第三椎,居於胸中,象太虛之清,與手足陽明同氣,其屬金,其色白,其惡寒,開竅於鼻,司呼吸。吸則入,呼則出。呼之氣短,吸之氣長,病在呼,呼出心與肺,上焦也。呼之氣長吸之氣短,病在吸,吸入腎與肝,下焦也。

呼吸氣均短,是脾胃之氣阻塞中焦,陰陽不得升降也。經曰: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能偃臥。臥而喘者,是腎藏之水氣上客於肺也。風邪客肺而二便病者,是肺氣不能調和於下也。調氣之法,必別陰陽。陰氣少而陽氣盛則熱而煩滿,陽氣少而陰氣多則身寒如從水中出。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夫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生病各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而營氣者,宗氣(即大氣也)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心主包絡),而行呼吸。一呼一吸為一息,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為一周,此氣之行於脈中,循脈度環轉者也。衛氣者,大氣積於胸中,出於肺,循喉嚨而行呼吸。呼出而周身之毛竅皆闔,吸入而周身之毛竅皆開,此氣之行於脈外而司開闔者也。

三焦少陽之氣,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膀胱太陽之氣,總六經而統營衛,與肺同主皮毛者也。太陽也,少陽也,營氣也,衛氣也,宗氣大氣也,皆胃中後天水穀之氣,本乎腎中先天之一氣者也。然而肺為腎母,腎納肺氣,故曰:肺者,大氣之主也。

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繫於脊之第五椎,居於肺下,如日麗天。其屬火,其色赤,其惡熱,開竅於耳舌,是以心和則舌知味,夜臥聞聲而心知也。夜臥之時,五官皆不用事,惟耳能聽。目為心使不可遠,而耳則能與外物相接於不見,蓋善生心源,惡生氣海,善惡之念皆生於所感。感於善則心靜,感於惡則心動。

動則為火,火淫於上則肺金受傷;火淫於下,則肝木失藏。惟動靜以敬,則心源自清,氣海自定。外事不能擾,邪欲不能作,言行不亂而肺金以全,寵辱不驚而肝木以寧。肝得所藏而魂自安,肺得其職而魄自寧。魂魄安寧,則喜怒明,治節理,驚悸怔忡之病皆無矣。夫心高居清宮,本不受邪,所病者皆由於喜怒哀樂之不和也。

然心為神明之主,心正則五藏六府皆正,心不正則五藏六府皆危。故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

心主包絡者,心藏之宰輔也。包繞綿絡其心,故名包絡。其系下連肝膽脾腎三焦,上連心肺,居於膻中。經曰: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夫膻中為氣之海,清淨之府也。濁氣上干,則胸膈為塵埃之鄉,此心所以不和。風火上炎,則胸膈正燎原之地,此心所以不寧。分理三焦所以和心也,安靖肝膽所以寧心也。

外邪干犯,止及包絡,不能犯心,蓋膻中為君主之外藩,包絡為君主之內藩,內外夾輔君主,故曰心包絡者,心藏之宰輔也。包絡之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膻中之下又有膈膜,前齊鳩尾,後齊脊之十一椎,左右隨脅之長短。自鳩尾斜著於脊,是為肝膽之居也。

夫時行瘟疫之邪,其氣乃從口鼻入於膜原,故多發於少陽陽明,久而流入於太陽,此吳又可所以有達原、三消、承氣諸方也。

肝者風木之藏也,繫於脊之第九椎,居於脅中。其系從膻中之左透膈而下,其屬木,其色蒼,其惡風,開竅於目,與膽同主春升生髮之氣,令應東方,位居震巽,有風雷之象。經曰: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風動木萌,雷起火發,陽和布化,生物之道宜然。一旦火炎風狂,則為心肺之災。

於是神明昏亂,輸調失職,營衛錯行,經絡失次,非平抑狂邪,升散風熱難於調和矣。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肺為風府,呼吸之門,溫散肺氣,所以升發於上也。五味入口,藏於腸胃,胃為谷海,根基之地,疏通胃氣所以降瀉於下也。六經惟肝為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

木盛則生風,火旺則水虧,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肝之法也。若培養之法,下滋腎陰,上補心血,雨潤風和則木得其養矣。經曰:在志為怒。善怒之性不可救藥,是在君子克治之功也。夫木者,溫則發生,寒則摧萎,溫和發散則條暢,軟萎鬱抑則捲曲。

故曰:肝者風木之藏也。

膽者,附於肝,與三焦同氣者也。四時之氣,少陽主春,其氣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氣亦如之,軀殼之裡,藏府之外兩界之隙地,所謂半表半裡,乃少陽所主之部位也。人之一身,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六氣和平,百骸皆理,惟亢害淫勝,然後為病。

膽主甲木,為五運六氣之首,膽氣升則五藏六府之氣漸升;膽氣不升,木氣散入土中而胃陽受困,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矣。前賢言:三陽經惟少陽為難治,何也?太陽行身之後屬寒水,陽明行身之前屬燥金,少陽行身之側屬相火,與三焦手足同氣,後先同行與厥陰為表裡,近後則寒,近前則熱,上犯包絡則心煩而悸,下歸厥陰則痛引胸脅,從陰化寒,從陽化熱,故其為病,陰陽錯雜,寒熱混淆,其脈往來無定,盛衰無常。

治少陽者,當圖機於陰陽疑似之辨,及仲景少陽制方之旨加減之法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盡之矣。夫肺與肝,主十二經脈之終始,膽與三焦,主十二辰之終始。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故曰:膽者,附於肝,與三焦同氣者也。

兩腎者,蟄藏水火者也,繫於脊之十四椎,居於背脊之兩旁。其系自膻中,循脊直下,當胃兩旁與臍平。其屬水,水中之陽氣為火,其色赤,其惡燥,上竅於耳舌,下竅於二陰。夫藏司水火,竅開上下,惟腎為然。水虧則火炎於上,火虧則水淫於下,滋陰以降火,所以補心肝也,補陽以行水,所以補脾胃也。火盛則水耗,水盛則火熄,瀉火以救水所以補膀胱也,瀉水以救火所以補三焦也。

經曰:少陽屬腎(少陽三焦也),腎上連肺,故將兩藏。蓋腎為水藏,主司出納,肺氣下降於腎,腎納肺氣,蒸動水之真陽而為火,出溫三焦,而三焦承領槖鑰,分布於上、中、下,隨行變化,此三焦所以為相火,而兩腎實相火之原也(兩腎中間名命門,是督脈穴名)。兩腎之火藏於水,如坎卦一陽陷二陰之中,如火之蓄於爐,如蟲之藏於蟄。

故曰:兩腎者,蟄藏水火者也。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胃與肺同途異在。心肺居胸中,心主居膻中,肝膽居脅中,胃歷胸脅而居腹中。胃之上口名曰上脘,下即賁(音焚)門。胃之下口名曰下脘,下即幽門。胃之中曰中脘。三焦之氣皆出於胃,不亦重乎。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則胃氣熱。

熱氣薰胸中,故內熱。肺處上焦,主氣以下布者也。土虛不能生金則肺薄,而濁氣不能達於下脘,地氣不升,天氣不降,清氣陷下,濁氣逆上,故內熱。此言氣虛之勞也。經曰:足陽明之脈病,畏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呼,逾垣上屋,妄言罵詈,不避親疏,或至不食數口,或肉食倍常,此胃熱內郁,可下而已也。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

胃不和則臥不安,和胃可已也。經曰:九竅者,五藏主之。五藏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凡竅於上者,猶天之有日月星辰也,遲留伏逆則為病。竅於下者,猶地之有江河湖海也,氾濫壅塞則為病。胃氣一傷,則上下諸病以生。按《素》、《靈》凡論各經,必兼胃府貴重之也。

五藏六府,惟胃易於受邪,故胃病居多。經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人身賴以生者莫貴於谷。胃居中州,官司倉廩。胃氣一敗,百藥難施,而藏府皆無所稟。故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與胃以膜相連,同居腹中,繫於脊之十一椎。其系從膻中之右透膈而下,其屬土,其色黃,其惡濕,其喜文采音樂。聞聲則動,動則磨胃,飲食乃化,運行水穀之精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經曰:脾為之使,此之謂也。脾者,土也。火乃土之母,火虧不進食者法當補火,如鼎釜之下無火終不熟也。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露是也,有出於地氣者,泥水是也,有出於飲食者,酒漿生冷是也,有出於人事者,汗衣臥地澡浴不幹是也。所因雖異,悉由脾氣之虛。清之利之所以治濕熱也,燥之溫之所以治寒濕也,升之散之所以治濕氣之流注也。

夫脾與胃為表裡,其病不同。蓋賊風虛邪六府受之,飲食不節,居處不時,五藏受之。陽邪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陰邪入五藏則膜(音嗔,脹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上行極而下陽病也。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下行極而上陰病也。

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四肢不用也。故曰: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小腸者,心氣下降之道路也,後附於脊之左,前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居於小腹。胃之下口乃小腸之上口,於此受盛糟粕而傳入大腸也。東垣曰: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陽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

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充,大腸、小腸無所稟氣,故津液涸竭而病生焉。小腸液竭,則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諸痛作矣。調理胃府,所以治小腸也。經曰:心為牝藏,小腸為之使,故病心疝者少腹當有形也。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心熱瀉小腸,釜底抽薪之義也。故曰:小腸者,心氣下降之道路也。

大腸者,肺氣下降之道路也。大腸亦名迴腸。小腸後附脊左,大腸前當臍左。小腸回運環十六曲,大腸回運環反十六曲。小腸之下口乃大腸之上口,名曰闌門。於此泌別清濁,水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大腸末名廣腸,附脊,直受大腸,其盡處為肛門,又名魄門,滓穢之所由出也。

夫飲食之物,有入必有出。肺傷於上,胃病於中,腸枯於下,出入之樞機不行,則齒痛、頸腫、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耳鳴諸證作矣。調理肺胃,亦所以治大腸也。人身上下七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難經》謂之七衝門。

其氣皆從下而衝上。天地之氣能升然後能降,清陽不升則濁氣不降。經所謂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故曰:大腸者,肺氣下降之道路也。

三焦者一氣之流行者也,與足少陽均司相火。經曰:少陽屬腎,三焦也。蓋三焦屬於兩腎之中,命門穴之下,脊骨之三椎,故名三焦。椎亦名焦也。其位正與膀胱相對,其氣生於腎陰,從下而上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氣血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紋理也。

其氣歸於有形之部署,乃分而為三,上焦出胃上口,主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故曰上焦如霧。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主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本心神化赤而為血(經曰: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曰中焦如漚。下焦在胃下口,別走於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主濟泌別汁以行決瀆,故曰下焦如瀆。

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皆屬於火,傳而為水。蓋少陽相火為遊部,上佐天施,下佐地生,通行於諸經。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故腎經受邪,則下焦之火氣鬱矣。火鬱之久必發,於是相火氾濫其水,水從火溢,上積於肺,而為喘呼不得臥;散於陰絡而為胕腫;隨五藏之虛者,入而聚之而為五藏之脹。故曰: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

《平脈篇》曰: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醋吞(噫氣吞酸);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泄。上焦司降,心肺主之;下焦司升,肝腎主之;中焦司升降,脾胃主之。上焦也,中焦也,下焦也,一氣也,出於腎,由於胃,後先殊途,上中下同歸。故曰:三焦者,一氣之流行者也。

膀胱者,上應肺金,下應三焦,外應腠理毫毛者也。居於小腹之下,與小腸脂膜相連,外主膚表,內主小便,有下口而無上口,其滲入之竅與周身之毛竅同開閉。三焦熱盛則竅塞,當瀉熱以補水。經曰:無陰則陽無以化。膀胱虛則便數,當補陽以生陰。經曰:無陽則陰無以生。

開發肺竅,清瀉肺熱皆所以治膀胱也。治上者清其源也,治下者決其流也。肺氣不治則三焦之氣不行,不得決瀆而出,膀胱之氣無由而化,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自塞,上竅開則下竅自通。其滲入之義,從此可想。故曰:膀胱者,上應肺金,下應三焦,外應腠理毫毛者也。

經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此五藏內合於六府,六府外應於形身,陰內而陽外也。夫五藏之部位象乎天地,心部於前,象朱雀;肺部於右,象白虎;肝部於左,象青龍;腎部於後,象螣蛇;脾居中央,象在太虛之中,大氣舉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