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症治舉要

病原起於忿悶憂鬱,過於悲哀,鬥鬧喊喝之後,即繼以煎炒厚味,醉飽房勞所致。急宜多服立魄湯。俟本經及各臟腑脈回,才能另更他方以除其病。

假如兩經三經合病,內中並無虛脈,只有得全實邪侵犯腑合,即徑行攻邪瀉實之法。凡屬實熱者,乃五臟六腑胃神過甚,氣血有餘,加以當令淫邪從皮毛客入肌膚,由合及腑,郁遏臟中,強陽盛氣不得舒瀉,故實也。治實大概,木鬱宜達,火鬱宜發,土鬱宜奪,金鬱宜泄,水鬱宜折。

又必先其所因,毋助真過,毋抑假盛,毋愆期使,大過生災,毋失勢使不及莫救。如果外挾風邪,宜於治郁隊中加入桂枝、防風、蘇葉、枳殼、藁本、獨活、秦艽、乾葛、柴胡、白芍、水蔥之類。果挾寒邪,宜於治郁隊中合入麻黃、細辛、前胡、杏仁、羌活、蒼朮、菖蒲、川烏、附子、炮薑、肉桂、生薑、吳萸、川椒、蓽茇、澄茄之類。

果挾暑邪,宜於治郁隊中合入人參、香薷、乾葛、炙草、白朮、黃耆、砂仁、扁豆、藿香、麥冬、北味、青皮、陳皮、半夏、升麻、蒼朮、當歸、黃柏之類。果挾濕邪,宜於治郁隊中合入蒼朮、羌活、茵陳、茯苓、厚朴、白朮、黃柏、香附、枳實、鬱金、元胡、麻黃、草蔻、白蔻、川烏、草烏、首烏、荊芥、神麯、山楂、黑薑、青蒿、仙茅、遺糧、北味之類。

果挾火邪,宜於治郁隊中合入大黃、芒硝、黃柏、黃連、黃芩、梔仁、蓮子心、膽草、石蓮、元參、苦參、豆根、人中黃、蘆薈、沉香、木香、檀香、川楝之類。果挾燥邪,宜於治郁隊中合入天冬、麥冬、生地、竹瀝、梨汁、藕汁、荷汁、薑汁、薄荷汁、荊汁、白蜜、元胡、鬱金、知母、貝母、人參、元參、地骨皮、人乳、羚羊、犀角之類。

假如六部本脈停勻,有似和緩不急,宜加細察,系何臟略帶真滑真伏真數真實真牢,便是此臟陽郁,復加浮指輕按,腑標絡象,果系六氣中何氣,六郁內何郁,亦如前條別類加減以消息之。更宜加察歲運之司天在泉,天政地政,主氣客氣,司天之左間右間,在泉之左間右間,以天干化氣為中運,地支本音為歲氣,以定上下之位,推算平氣太過不及之紀。平氣之歲,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不及之歲,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太過之歲,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不及之歲,其數生,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譬如物類初萌,不堪旱潦風霜。太過之歲,其數成,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譬如物類堅實,可耐霜雪飄暴。

平氣之歲,其數中,水合一六,土和五十,火歸二七,木符三八,金涵四九,五十蔟攢,九六沖和,雨順風調,寒暑適中,人安物阜,自具氤氳太和景象。此天地氣運自然之理也。故五行各有本初之氣,各有更革之氣。本初正氣也,更革邪氣也。正氣有定例,邪氣無定時。有間客氣搏換為邪氣者,有間主氣驟發為邪氣者。

白話文:

疾病的起因常常是來自於憤怒、鬱悶、憂愁,或是過度悲傷,也可能是大聲吵鬧、叫喊之後,又接著吃油膩煎炸的食物、飲酒過飽、或過度性生活所導致。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服用立魄湯。等到相關經脈和各臟腑的脈象恢復正常後,才能夠再換其他藥方來治療疾病。

如果同時有兩條或三條經脈出現病症,體內也沒有虛弱的脈象,只是受到外來的邪氣侵犯臟腑,那麼就直接用攻邪瀉實的方法來治療。凡是屬於實熱的病症,多半是因為五臟六腑的功能太過旺盛,體內氣血充足,再加上當時的季節邪氣從皮膚毛孔侵入肌肉,由經絡進入臟腑,阻礙了體內陽氣的疏散,導致陽氣過於旺盛而無法宣洩,所以屬於實證。治療實證的大原則是,肝氣鬱結要疏通,心火鬱結要發散,脾土鬱結要強洩,肺金鬱結要宣洩,腎水鬱結要折沖。

此外,必須先找出病因,不要過度增強本已過盛的,也不要抑制虛假的旺盛,更不要延誤治療時機。過度治療會帶來災禍,失掉治療時機,就來不及救治。如果外感風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桂枝、防風、蘇葉、枳殼、藁本、獨活、秦艽、葛根、柴胡、白芍、水蔥等藥材。如果外感寒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麻黃、細辛、前胡、杏仁、羌活、蒼朮、菖蒲、川烏、附子、炮薑、肉桂、生薑、吳茱萸、川椒、蓽茇、澄茄等藥材。

如果外感暑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人參、香薷、葛根、炙甘草、白朮、黃耆、砂仁、扁豆、藿香、麥冬、北五味子、青皮、陳皮、半夏、升麻、蒼朮、當歸、黃柏等藥材。如果外感濕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蒼朮、羌活、茵陳、茯苓、厚朴、白朮、黃柏、香附、枳實、鬱金、元胡、麻黃、草蔻、白蔻、川烏、草烏、何首烏、荊芥、神麴、山楂、黑薑、青蒿、仙茅、遺糧、北五味子等藥材。

如果外感火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大黃、芒硝、黃柏、黃連、黃芩、梔子仁、蓮子心、龍膽草、石蓮子、元參、苦參、豆根、人中黃、蘆薈、沉香、木香、檀香、川楝子等藥材。如果外感燥邪,應該在疏肝解鬱的藥方中加入天冬、麥冬、生地黃、竹瀝、梨汁、藕汁、荷汁、薑汁、薄荷汁、荊芥汁、白蜜、元胡、鬱金、知母、貝母、人參、元參、地骨皮、人乳、羚羊角、犀牛角等藥材。

如果六部脈象平和均勻,似乎是和緩不急的狀態,應該仔細觀察,是哪個臟腑的脈象略帶滑、伏、數、實、牢的脈象,這表示這個臟腑的陽氣鬱結。再用手指輕按脈象,觀察腑的表象和絡脈的狀態,確定是六氣中的哪種邪氣,六鬱中的哪種鬱結,也如同前面所述的,根據不同情況增減藥物來處理。更應該觀察當年氣運中的司天、在泉,以及天政、地政,主氣、客氣,司天的左間、右間,在泉的左間、右間,以天干化氣為中運,地支本音為歲氣,來確定上下的位置,推算平氣、太過、不及的程度。平氣的年份,木氣的特性是敷和,火氣的特性是升明,土氣的特性是備化,金氣的特性是審平,水氣的特性是靜順。

不及的年份,木氣的特性是委和,火氣的特性是伏明,土氣的特性是卑監,金氣的特性是從革,水氣的特性是涸流。太過的年份,木氣的特性是發生,火氣的特性是赫曦,土氣的特性是敦阜,金氣的特性是堅成,水氣的特性是流衍。不及的年份,其數是生數,水為一,火為二,木為三,金為四,土為五。譬如植物剛萌芽,經不起乾旱、水澇、風霜的摧殘。太過的年份,其數是成數,水為六,火為七,木為八,金為九,土為十。譬如植物已堅實成熟,可以承受霜雪暴風的侵襲。

平氣的年份,其數是中數,水合一六,土和五十,火歸二七,木符三八,金涵四九,五十交錯,九六和合,風調雨順,寒暑適中,人們安樂,物產豐富,呈現出祥和的景象。這是天地氣運自然的道理。因此,五行各自有本初之氣,也各自有更變之氣。本初之氣是正氣,更變之氣是邪氣。正氣有一定的規律,邪氣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的是客氣相互作用轉變成邪氣,有的是主氣突然變化成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