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四 (2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0)

1. 脈分臟腑經絡之要

一息十至已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脈至如火薪然,即前所謂形如燈焰之閃灼是也,是心經之予奪也,草乾而死。象如吹毛,乃肺之真臟脈現,其應在秋。脈至如散葉,所謂軟散脈是也,是肝氣之予虛也。脈至塞而鼓,乃死硬草脈之象,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沉指無根)棗華而死。

脈至如丸泥,形如豆之堅硬,死頑死圞,若燥土之枯澀,是胃精予不足也,榆夾落而死。脈至如橫格,形如板木橫格上下,難去難來,乃結脈,無氣無神之變象,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即秋初時)。脈至如弦縷,即新張弓弦之象,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心神不亂則無妄言,雖弦且喜中帶綿縷之軟,善於調治則死硬不現,尚有可起之機。脈至如交漆,謂脈象如急流旋水,乍分乍合,急射合撞硬轉,交後圓作,四圓而散,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脈至如湧泉,所謂硬散脈象是也,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者韭英而死。

脈至如禿土,謂脈象散亂,難於尋按捉摸也,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乃脾氣憊壞之互詞,五色先見黑白,壘發而死。脈至如懸甕,其象輕似實而重即空,輕似聚而重似散也,懸甕者,浮揣切之益大,是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懸甕即腎真石脈之變體,死應在冬。脈至如偃刀,謂形如刀之堅銳是也,乃肝臟死絕真脈。

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苑熟,小急堅,大急陰象,雖有兼象,猶萬物茂極已熟,勢將枯槁也,寒熱獨並於腎也。陰水嚴凝為寒,陰火酷烈為熱,兩相吞併,真精暗損矣。如此,其人不得坐,不得起床,立春而死。脈至如丸,滑不直指,輕按似豆之直留而下,形似叢聚而不圓轉,重按則形象頓失全不當手矣。不直指者,按之不可得,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生而死。

脈至如華者,形如花瓣大放,似叢而實鬆散,輕取似有,重按全無,此乃胃神兩失也。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間忒),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季秋,九月也。心與右腎之元真既憊,則依傍命門之腑難立,火庫歸戌,乃臟腑表輸應之理。以上悉皆《內經》辨別臟腑之數象兼見主病,真臟脈與腑氣吞臟脈之必死定期。

玩此則分臟經腑絡為兩診,確乎其有據矣。而六臟有真象,與夫吞臟之腑脈亦有真象,腑象遲,臟象速,均不可忽也。

白話文:

脈分臟腑經絡之要

如果脈搏一息之間跳動十次以上,代表經氣不足,如果脈搏微弱到只能感覺到九次,那病人會在九十天內死亡。脈搏跳動如同燃燒的柴火,就像之前所說的燈火閃爍一樣,這是心經的氣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像枯草一樣死亡。脈搏跳動像吹拂毛髮一樣輕微,這是肺臟的真脈顯現,會應驗在秋季。脈搏跳動像散落的樹葉,也就是所謂的軟散脈,這是肝氣虛弱的表現。脈搏跳動阻塞且鼓動,就像枯硬的草一樣,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脈搏沉沒無根,病人會像棗花凋謝一樣死去。

脈搏跳動如同泥丸,形狀像豆子一樣堅硬,這是非常頑固且難以醫治的死脈,就像乾燥土壤的枯澀,這是胃精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像榆樹夾果掉落一樣死去。脈搏跳動像橫隔的木板,上下難以流動,這是結脈,代表氣血運行不順暢、精神衰敗的現象,這是膽氣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在禾苗成熟時(即秋初)死去。脈搏跳動像拉緊的弓弦,這是胞精不足的表現,病人會說很多話,在下霜時死亡,不說話則可以治療。

心神安定就不會胡言亂語,即使脈搏像弓弦一樣緊張,但如果中間帶有柔軟的絲縷感,並且善於調養,就能避免出現死硬的脈象,還有恢復的機會。脈搏跳動像急流旋渦一樣,忽分忽合,急促地撞擊轉動,交錯後又恢復圓潤,分散開來,這代表脈搏左右兩側同時出現,這種脈象如果微弱出現,病人會在三十天內死亡。脈搏跳動像湧泉一樣,也就是所謂的硬散脈象,鼓動在肌肉表面,這是太陽經氣不足的表現,氣短的病人會像韭菜花一樣凋零而死。

脈搏跳動像禿土一樣,散亂難以觸摸,按壓也感覺不到,這是肌肉氣不足的表現,也是脾氣衰敗的另一種說法,臉色會先出現黑白兩色,然後如同疊加的土塊一樣,最終死亡。脈搏跳動像懸掛的甕一樣,輕輕按壓感覺好像充實,但重按又感覺空虛,輕按時感覺好像聚集,但重按時又感覺散開,這表示脈搏浮在表面卻越來越大,是二俞(指腎氣)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在水凝結(結冰)時死亡。懸甕脈是腎臟真脈的變異體,死亡會應驗在冬季。脈搏跳動像傾斜的刀刃一樣,形狀堅硬銳利,這是肝臟死絕的真脈。

傾斜的刀刃脈,輕輕按壓感覺細小而急促,重按時則感覺堅硬而急躁,這代表五臟的精氣已經耗盡。細小而急促的脈象是陰虛的表現,堅硬而急促的脈象也是陰虛的表現,即使脈象兼具多種特性,也像萬物茂盛到極點,即將枯萎一樣,寒熱的表現都集中在腎臟。陰水凝結為寒,陰火過盛為熱,兩者互相吞噬,導致真正的精氣暗中損耗。出現這種情況,病人會無法坐立,無法起床,在立春時死亡。脈搏跳動像圓丸一樣,滑動而不直指,輕輕按壓感覺像豆子一樣直接往下,形狀像聚集在一起但不圓轉,重按則這種形象會立即消失,完全感覺不到,不能直指的脈象,表示按壓也摸不到,是大腸氣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像棗子成熟時死去。

脈搏跳動像花朵一樣,形狀像花瓣盛開,看似聚集但實則鬆散,輕輕按壓時感覺有,重按時則完全沒有,這代表胃的神氣都衰敗了。病人會容易恐懼,不想坐著或躺著,走路或站立時經常會聽到奇怪的聲音,這是小腸氣不足的表現,病人會在秋末(九月)死去。心臟和右腎的元氣已經衰敗,就難以依賴命門的能量,火庫回歸戌位,這是臟腑表裡相應的道理。以上這些都是《內經》中辨別臟腑脈象和主病的內容,並說明真臟脈和腑氣吞噬臟脈時必定死亡的時間。

了解這些內容,就可以把臟腑經絡分為兩個方面來診斷,確實是有根據的。六臟有真脈象,吞噬臟腑的脈象也有真脈象。腑脈象遲緩,臟脈象急促,都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