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懸解》~ 新刻難經懸解敘
新刻難經懸解敘
1. 新刻難經懸解敘
昔黃帝與岐伯、雷公、鬼臾區之倫,質疑辨難,更相問答,作《素問》《靈樞》,垂法萬世。其理玄,其趣博,文約而旨豐,事近而義遠,讀之者且浩乎莫尋其津涯,杳乎莫測其淵深也,又孰從而難之哉!勃海秦越人,析其秘,擷其腴,著《難經》二卷,信足闡古聖之精微,為大道之津筏,後有作者,弗可及矣。
惜乎!去聖逾遠,斯道逾微。雖注之者先後數十家,多出自凡庸之手。或援經引典,半涉支離,或編說繪圖,適形固陋。間有一斑略識,而豹管徒窺,非無寸莛偶持,而鯨鏗莫發,適以滋下土之聚訟,何足衍先哲之緒言!蓋非至明者,不能究厥指歸,且非至精者,不能窮其理致也。
昌邑黃坤載先生,博極群書,兼綜眾妙,蘊探玉版,鑰啟靈蘭,意蕊爭飛,飛源默印。遂草茲玄構,以紹彼薪傳,頓使榛蕪路闢,匣鏡塵捐,宿障云開,舊疑冰釋。然而青萍結綠,識者綦難,白雪陽春,知音蓋鮮,苟非廣為流傳,將慮久而湮沒。偶得秘帙,亟付梓人,庶幾斯學晦而復明,微言絕而更續,播之後代,永永無窮耳。
同治十一年壬申四月陽湖馮承熙敘
白話文:
《新刻難經懸解》序文
昔日黃帝與岐伯、雷公、鬼臾區等智者辯論醫道,以問答形式寫成《素問》《靈樞》,為後世立下醫學典範。這些經典理論深奧、意涵廣博,文字簡練卻蘊藏豐富哲理,看似淺近實則意境深遠。一般讀者往往如同面對浩瀚大海找不到渡口,身處幽谷難測其深度,更遑論能提出質疑問難了!後來勃海的秦越人(扁鵲)剖析其中奧秘、萃取精要,撰寫《難經》二卷,確實闡發了古代聖賢的精湛醫理,成為通往醫學大道的橋樑,後世著作難以企及。
可惜!隨著時代遠離聖賢,醫道真諦逐漸衰微。雖然歷代註解者多達數十家,但多屬平庸之作。有的援引經典卻支離破碎,有的編撰學說繪製圖解,反而暴露淺薄。間或有些見解稍具見地,卻如管中窺豹只見局部;偶爾觸及精髓,卻未能充分發揚,反而引發無謂爭論,哪裡能延續先賢的智慧真傳?若非極度明達之人,無法探究其精髓;若非極度精專之士,不能窮究其道理。
昌邑黃坤載先生博覽群書,融會各家精華,深入探究醫學經典,心領神會如繁花盛開,默默印證醫理本源。於是撰寫此部深邃著作,延續醫學真傳,頓時開闢蒙昧之路,拭去塵封明鏡,消解長久困惑,使舊有疑慮如冰般融化。然而珍寶難辨知音難覓,如同高雅的《陽春白雪》曲調,能欣賞者終究稀少。若未能廣泛流傳,恐將隨時間埋沒。偶然獲得珍貴手稿,立即交付刻印,期盼這門學問由晦暗重現光明,讓即將斷絕的精微言論得以延續,傳播後世,永遠流傳。
同治十一年壬申四月 陽湖馮承熙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