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 序 (1)
序 (1)
1. 序
《素問》、《靈樞》,醫之大經大法在焉,後世諸方書皆本於此,然其言簡古淵涵,未易通曉,故秦越人發為《八十一難》,所以推明其義也。然越人去古未遠,其言亦深,一文一字,意周旨密,故為之註釋者,亦數十家。但各以臆見,而卒無歸之一論。或得此而失彼,或舉前而遺後,非惟自誤,又以誤人。
識者病焉。許昌滑君伯仁,篤實詳敏,博極群書,工於醫者三十四年,起廢愈痼,不可勝紀。遂晝惟夕思,旁推遠索,作《難經本義》二卷,析其精微,探其隱賾,鉤其玄要,疑者辨之,誤者正之,諸家之善者取之。於是《難經》之書,辭達理明,條分縷解,而《素問》、《靈樞》之奧,亦由是而得矣。
夫人之生死繫於醫,醫之本原出於經,經之旨不明,其害可勝言哉!然則伯仁之功,豈小補者耶!
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工部郎中揭汯序
白話文:
[序]
《素問》和《靈樞》兩書,包含了中醫學最核心的理論與法則,後世的各種醫書都是基於這兩部作品發展出來的。然而,由於它們的語言簡潔古老且充滿深意,一般人不易理解,因此秦越人撰寫了《八十一難》,來深入解析其中的義理。但是,秦越人的時代距離古籍年代並不久遠,他的言詞也相當深奧,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富含深意且結構嚴謹,因此對其進行注釋的人雖有數十家,但各自都有自己的見解,最終卻無法形成統一的解釋。有的解釋只看到一點而忽略了另一點,有的則只提到前面的部分而遺漏了後面的部分,不僅自己誤解,還可能導致他人誤解。
對於這種情況,真正懂行的人都感到困擾。許昌的滑伯仁先生,為人誠懇踏實,心思細膩,他廣泛閱讀各種書籍,精通醫術已有三十四年,幫助無數病人恢復健康,事蹟不勝枚舉。他經過日夜思考,多方探索,終於編纂出《難經本義》兩卷,深入剖析其中的精華,挖掘出隱藏的深層意義,揭示出其中的奧祕,對有疑慮的地方進行辨析,對錯誤的理解進行糾正,並且採納各家學說中的優秀部分。通過這些工作,《難經》一書的語言變得清晰易懂,道理闡述得明白透徹,條理分明,細緻入微,而《素問》、《靈樞》兩書的深奧義理也因此得以被正確理解。
人的生死往往取決於醫生,而醫生的知識基礎則源自醫學典籍。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典籍中的道理,那會帶來多大的危害,這怎麼能說得清楚呢?由此看來,滑伯仁先生的貢獻,豈止是小小的補益而已!
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工部郎中揭汯為本書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