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一 (6)
卷之一 (6)
1. 三難畫圖
凡診脈於掌後約文。密排三指。頭指半指之前為寸外。陽中之陽。半指之後為寸內。陽中之陰。第二指半指前。為關上陽。半指後。關下陰。(按原本此下有半指之前尺外陽半指之後尺內陰十四字。乃因下文而誤衍也。今刪之。)第三指半指之前。為尺外陽。半指之後。為尺內陰。
寸外陽浮散。寸內陰浮大。關上陽弦長。關下陰弦緊。尺外陽沉滑。尺內陰沉澀。此左手脈之陰陽。察其脈狀。明其覆溢。
夫夏至之後。陰出二分。故曰天關。冬至之後。陽入三分。故曰地軸。所以人之脈陰出陽入。名曰關也。其立夏陰氣乃終。名曰地戶。立冬陽氣乃終。名曰天門。其關格門戶。是陰陽始終之要。其過於本位。應見而不見。名曰不及。不應見處而見。名曰覆溢。其關格覆溢。是陰陽相勝。皆當不病而死也。
立秋處暑否卦所主為陰始生
小滿芒種乾卦所主故陰至立夏而終
小雪大雪坤卦所主故陽至立冬而終
立春雨水泰卦所主為陽所生
此寸外主頭寸內主胸中關上主膈中
關下主腹中尺外主臍下尺內主至足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
呂曰。心肺在膈上。臟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腎肝在膈下。臟中之陰。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四臟。故曰呼吸以受穀氣。丁曰。經言呼出者。非氣自心肺而出也。為腎肝在膈下。主內。因呼而出至心至肺。故呼出心與肺也。又心肺者在膈上。主外。故吸即隨陰而入至腎至肝。
故經曰。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其呼吸陰陽相隨上下。經歷五臟之間。乃脾受穀味也。又脾者主中州。故言其脈在中也。
浮者、陽也。
丁曰。謂脈循行皮膚血脈之間。在肌肉之上。則名曰浮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曰浮。虞曰。陽象火而炎上、故曰浮也。
沉者、陰也。
丁曰。謂脈循行帖節輔骨。名曰沉。楊曰。按之有餘。舉之不足。故曰沉。虞曰。陰象水而潤下。故曰沉。
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
丁曰。心者、南方火也。故脈來浮而大散。其大者是臟。散者是腑也。肺者、西方金也。金主燥。其脈浮澀而短。短者、臟也。澀者、腑也。楊曰。細而遲。來往難且散。或一止。名曰澀也。虞曰。心象火。明燭於外。故浮大而散。肺屬金。其位居高。故浮短而澀。故曰心肺俱浮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
丁曰。肝者、東方木也。其脈牢而長。牢者、臟也。長者。腑也。楊曰。按之但覺堅極。故曰牢。虞曰。肝屬木。根本生於地。牢義可知。枝葉長於天。長理出此也。
白話文:
診斷脈象時,手掌後方大約在手腕處,將三根手指緊密排列。食指前半段為「寸外」,屬於陽中之陽;食指後半段為「寸內」,屬於陽中之陰。中指前半段為「關上陽」,中指後半段為「關下陰」。(原文此處有「半指之前尺外陽半指之後尺內陰」十四字,因與下文重複而誤,故刪除。)無名指前半段為「尺外陽」,無名指後半段為「尺內陰」。
「寸外陽」的脈象是浮而散;「寸內陰」的脈象是浮而大。「關上陽」的脈象是弦而長;「關下陰」的脈象是弦而緊。「尺外陽」的脈象是沉而滑;「尺內陰」的脈象是沉而澀。這是左手脈象的陰陽表現。觀察脈象的狀態,就能明白其不足或過盛。
在夏至之後,陰氣開始增加,所以說「天關」;在冬至之後,陽氣開始增加,所以說「地軸」。因此人體的脈象,陰氣向外擴散,陽氣向內收斂,稱為「關」。立夏時陰氣達到頂點,稱為「地戶」;立冬時陽氣達到頂點,稱為「天門」。這些關、門、戶,是陰陽循環始終的關鍵。脈象超過其應有的位置,反而無法顯現,稱為「不及」;不應出現脈象的地方反而出現,稱為「覆溢」。脈象的關、格、覆、溢,表示陰陽互相勝過,這樣的情況,即使沒有生病也會死亡。
立秋處暑時,否卦主導,代表陰氣開始產生。
小滿芒種時,乾卦主導,所以陰氣到立夏時終止。
小雪大雪時,坤卦主導,所以陽氣到立冬時終止。
立春雨水時,泰卦主導,代表陽氣開始產生。
「寸外」主頭部,「寸內」主胸腔,「關上」主膈膜,「關下」主腹部,「尺外」主肚臍以下,「尺內」主腳部。
《四難經》說:脈象有陰陽的法則,是什麼意思呢?回答說:呼氣時,心和肺的氣向外發散;吸氣時,腎和肝的氣向內收斂。在呼吸之間,脾接受食物的營養。脈搏的搏動位於身體的中部。
有人說:心肺位於膈膜之上,屬於臟腑中的陽,所以呼氣時它們的氣向外發散;腎肝位於膈膜之下,屬於臟腑中的陰,所以吸氣時它們的氣向內收斂。脾是中樞,負責滋養四個臟腑,所以說呼吸時脾接收食物的營養。另一人說:經脈所說的呼出,並非氣直接從心肺而出,而是因為腎肝在膈膜之下,主內,所以因為呼氣而向上到達心肺,所以說是呼出心肺。又因為心肺在膈膜之上,主外,所以吸氣時就隨著陰氣進入腎肝。
所以經脈說:呼氣是隨著陽氣發散,吸氣是隨著陰氣收斂。呼吸時陰陽相互跟隨,上下運行在五臟之間,這時脾才能吸收食物的營養。而且脾臟處於身體的中心,所以說脈搏位於身體的中部。
浮脈屬於陽。
有人說:脈搏在皮膚和血管之間運行,在肌肉之上,就稱為浮脈。另一人說:按壓時感覺力量不足,抬起時力量有餘,所以說是浮脈。還有人說:陽氣像火一樣向上燃燒,所以說是浮脈。
沉脈屬於陰。
有人說:脈搏沿著骨骼邊緣運行,稱為沉脈。另一人說:按壓時力量有餘,抬起時力量不足,所以說是沉脈。還有人說:陰氣像水一樣向下潤澤,所以說是沉脈。
所以說有陰陽的區別。心肺的脈象都是浮脈,如何區分呢?回答說:脈象浮大而散的,是心;脈象浮短而澀的,是肺。
有人說:心屬於南方火,所以脈象浮大而散,大是臟的特點,散是腑的特點。肺屬於西方金,金主燥,所以脈象浮澀而短,短是臟的特點,澀是腑的特點。另一人說:細而遲緩,來回跳動困難且散亂,或有停頓,稱為澀脈。還有人說:心像火一樣向外發光,所以脈象浮大而散;肺屬金,位置較高,所以脈象浮短而澀。因此說心肺脈象都是浮。
腎肝的脈象都是沉脈,如何區分呢?回答說:脈象堅實而長的,是肝。
有人說:肝屬於東方木,所以脈象堅實而長,堅實是臟的特點,長是腑的特點。另一人說:按壓時只感覺堅硬,所以稱為牢脈。還有人說:肝屬木,根生於地,堅牢由此可見;枝葉生於天,脈象長也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