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四 (15)
卷之四 (15)
1. 五泄傷寒第十(凡四首)
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槀,無汗。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為表裡。臟病即體寒,腑病即體熱,故言肌寒熱也。皮膚痛,唇舌槀,脾者應土,土主濕。故皮膚津液出,體重。其津液外泄,即唇舌槀,病名濕燥。無以汗之;汗之即腸胃瀉不通,下之即泄注。此者是濕氣之為病,當溫中調氣也。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槀痛。
丁曰:腎主骨;與膀胱為表裡。病在陽,即身熱、體重、惡寒;在陰即寒。病無所安。腎主水,汗注不休,齒本槀痛。汗即愈;下即死。陰盛陽虛故死。楊曰:五臟六腑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余皆闕也。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
丁曰:狂病者,病在手三陽,而反汗,故陽盛即發狂也。病在足三陰,而反下,故陰盛即發癲也。楊曰:狂病之候,觀其人初發之時,不欲眠臥,又不肯飲食,自言賢智尊貴,歌笑行走不休,皆陽氣盛所為,故經言重陽者狂,此之謂也。今人以為癲疾,謬矣。
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丁曰:經言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今三部陰陽俱盛者,寸為陽,尺為陰,寸尺俱盛極而沉也。楊曰:癲,顛也。發則僵仆焉,故有顛蹶之言也。陰氣太盛,故不得行立而側僕也。今人以為癇病,誤矣。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丁曰:手三陽者,陽中之陽。今受風寒,伏留不去,即是三陽逆於上,故名曰厥頭病。入連在腦者,名曰真頭痛。腦者,髓海。風寒入即死矣。楊曰:去者,行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陽之脈,伏留而不行,則壅逆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也。足三陽留壅,亦作頭痛;今經不言之。
從省久故也。(按:久字疑當作文。)虞曰:風冷之氣,入於三陽之經,故頭厥痛也。其痛立已。真頭痛者,謂風冷之氣,入於泥丸宮,則為髓海,邪入則曰真頭痛也。頭腦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名真頭痛,其寒氣入深故也。風寒之氣,循風府入於腦,故云入連腦也。
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
楊曰: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脈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臟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丁曰:真心不病,外經受五邪相干,名曰厥心痛。其痛甚則手足青而冷;神門穴絕者死,病名真心痛也。楊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法不受病。病即神去氣竭,故手足為之青冷也。心痛手足冷者,為真心痛;手足溫者,為厥心痛也。頭痛亦然。從今日平旦至明日平旦為一日。今云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是正得半日而死也。
白話文:
肌肉發冷發熱,皮膚疼痛,嘴唇和舌頭乾燥,沒有汗:
這是因為脾主管身體的肌肉,胃與體表相連。臟腑生病就會影響身體的寒熱。所以會出現肌肉發冷發熱。皮膚疼痛、嘴唇和舌頭乾燥,是因為脾主濕,當脾功能失調,體內濕氣外洩,體液無法正常滋潤皮膚和嘴唇,所以會感到皮膚疼痛、嘴唇和舌頭乾燥。這種情況屬於濕氣引起的乾燥,不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因為發汗會導致腸胃不適。也不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因為會導致腹瀉。這種情況應該用溫中調氣的方式治療。
骨頭發冷發熱,身體無法安穩,汗流不止,牙根疼痛:
這是因為腎主管骨骼,與膀胱相連。疾病在陽氣,就會身體發熱、沉重、怕冷;疾病在陰氣,就會感到寒冷,身體無法安穩。腎主管水分,所以會汗流不止,牙根疼痛。這種情況如果能發汗就會好轉,如果用瀉下方式治療就會導致死亡。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虛弱才會死亡。總之,五臟六腑都有可能出現寒熱症狀,這裡只列舉了三種情況。
《難經》提到,狂躁和癲癇兩種病如何區分?
狂躁病發病初期會少睡覺,也不覺得飢餓,自認為聰明賢能,自認高貴,喜歡自言自語、高聲歌唱、手舞足蹈,停不下來。
狂躁病發病是由於手三陽經脈有病,卻反而發汗,所以陽氣過盛才會發狂。而癲癇病發病是由於足三陰經脈有病,卻反而瀉下,所以陰氣過盛才會發癲。狂躁病發作時,病人不願睡覺,也不想吃飯,自認為自己賢明、有智慧、尊貴,喜歡唱歌、說話、不停走動,這些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所以說,陽氣過盛就會發狂,現在人把這種情況當作癲癇是錯誤的。
癲癇病發作初期會情緒低落,目光呆滯,突然昏倒,這種情況的脈象是全身陰陽兩氣都過盛。
《經書》說陽氣過盛會發狂,陰氣過盛會發癲。現在,全身陰陽兩氣都過盛,指的是寸脈代表陽,尺脈代表陰,寸脈和尺脈都過盛,而且脈象沉重。癲,就是顛倒的意思,發作時會突然昏倒。陰氣過盛,所以不能站立,會倒在地上。現在人把這種情況當作癲癇是錯誤的。
《難經》說,頭痛的病有兩種,一種是厥頭痛,一種是真頭痛,請問有什麼區別?
手三陽經脈受到風寒,風寒停留在經脈中無法消散,就叫做厥頭痛;風寒侵入大腦,就叫做真頭痛。
手三陽經脈是陽氣最旺盛的地方,如果受到風寒侵襲,風寒滯留在經脈中,就會導致陽氣逆行向上,所以叫做厥頭痛。如果風寒侵入大腦,就會導致真頭痛。大腦是髓海,風寒入侵就會有生命危險。厥就是逆的意思,指手三陽經脈被風寒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向上衝擊頭部,導致頭痛。足三陽經脈受阻也會引起頭痛,這裡沒有提到。
這是因為簡要的說明。風寒之氣侵入三陽經脈,導致頭厥痛,這種頭痛會立即發作。真頭痛是指風寒之氣侵入大腦,大腦是髓海,邪氣入侵就會導致真頭痛,頭部劇烈疼痛,手腳冰涼到手肘和膝蓋,就叫做真頭痛,這是因為寒氣入侵太深所致。風寒之氣從風府穴進入大腦,所以說風寒入侵大腦。
五臟之氣互相干擾,叫做厥心痛。
各經絡都與心相連,如果某條經脈有病,氣血運行就會逆亂,逆亂的氣血就會衝擊心臟,導致心痛,所以叫做厥心痛。這是因為五臟之氣衝逆導致的疼痛,並非心臟自身疼痛。
如果心痛劇烈,只感到心臟疼痛,手腳發青,就叫做真心痛。真心痛發作,早上發作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作早上就會死亡。
心臟本身並不會生病,是因為外邪干擾五臟經脈,導致心痛,叫做厥心痛。心痛劇烈,導致手腳發青冰冷,神門穴脈象消失,就會死亡,叫做真心痛。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按理說是不會生病的,一旦生病就會精神衰竭,氣血耗盡,所以手腳會發青冰冷。心痛時手腳冰冷是真心痛,手腳溫熱是厥心痛。頭痛也是這樣。從今天早上到明天早上算一天,所以說早上發病晚上死亡,晚上發病早上死亡,這都是因為半天時間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