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四 (7)
卷之四 (7)
1. 虛實邪正第七(凡五首)
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丁曰。腎主腰。腰者、腎之府。久坐則腎氣不得宣行。故損也。腎穴在足心底。名曰湧泉。居處濕地入水。故有損也。強力者。務快其心。強合陰陽。故傷其腎也。呂曰。久坐濕地。謂遭憂喪。強力者。謂舉重引弩。入水者。謂復溺於水。或婦人經水未過。強合陰陽也。虞曰。
土主濕。自然之理也。今久坐濕地。則外濕內感於腎。合之風寒。發為瘴病。強力過用。必致自飲也。經脈別論曰。持重遠行。必傷於腎。生氣通天論曰。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經脈別論曰。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胃也。
是正經之自病也。
丁曰。此五者。皆正經自病。非謂他邪也。呂曰。此皆從其臟內自發病。不從外來也。虞曰。呂氏言其臟內自發其病。不從外來。其義、非也。只如形寒飲冷傷肺者。謂外寒感於皮毛。內合於肺。此從外來也。又飲冷入口。內傷於肺。亦從外來也。余悉如此。聖人大意。言正經虛則腠理開。腠理開則外感於內。故曰正經自病也。
何謂五邪。然有中風。
丁曰。中者、傷也。言中風者。調肝應風。主色邪。散於五臟。為之五色也。呂曰。肝主風也。虞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惡風。又巽木為風。
有傷暑。
丁曰。傷暑者。謂心應暑。主臭邪。放於五臟。為之五臭也。呂曰。心主暑也。虞曰。心火主暑。王於夏暑、熱也。素問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有飲食勞倦。
丁曰。脾應濕。主味邪。散入五臟為五味。呂曰。脾主勞倦也。虞曰。正經自病。亦言飲食勞倦。傷脾。今五邪亦言飲食勞倦。正經病謂正經虛。又傷飲食五邪病。謂食飲傷於脾而致病也。
有傷寒。
丁曰。肺主燥。而其令清切。惡寒。主其聲邪散入五臟。為之五聲也。呂曰。肺主寒也。虞曰。謂寒感皮毛。故曰傷寒也。
有中濕。
丁曰。腎應寒。主水邪散入五臟。為之五液也。呂曰。腎主濕也。虞曰。水流濕之義也。
此之謂五邪。
呂曰。此五病。從外來也。虞曰。此五行相勝也。作邪如下說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
虞曰。巽為風。屬木。故主中風。木之華萼。敷布五色。作五邪。乃如下說也。
自入為青。
虞曰。木經自病也。
入心為赤。
虞曰。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為黃。
虞曰。肝邪入脾。其色黃也。
入肺為白。
虞曰。肝邪入肺。故其色白。
入肝為黑。
虞曰。肝邪在腎。其色黑。
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
呂曰。肝主中風。心主傷暑者。今心病中風。故知肝邪往傷心也。
其病身熱。脅下滿痛。
呂曰。身熱者心。滿痛者肝。二臟之病證也。虞曰。心主傷暑。病則身熱。肝布兩脅。故脅滿。肝之乘心也。
白話文:
虛實邪正第七(總共五段)
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是用力跳入水中,都會傷害腎臟。
丁醫師說:腎臟主管腰部,腰部是腎臟的府邸。久坐會讓腎氣無法順暢運行,因此會損傷腎臟。腎臟的穴位在腳底中心,叫做湧泉穴。居住在潮濕的地方或跳入水中,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所謂「強力」,指的是為了滿足慾望,強行進行房事,也會損傷腎臟。呂醫師認為,久坐濕地是指遭逢憂愁喪事;強力是指舉重或拉弓;入水是指再次溺水,或是婦女月經未結束就強行房事。虞醫師認為,土地本性潮濕,這是自然規律。現在久坐潮濕之地,外在的濕氣就會侵入腎臟,加上風寒侵襲,就會引發瘴氣疾病。過度使用蠻力,必定會導致自身損傷。《經脈別論》說:「負重遠行,必定會損傷腎臟。《生氣通天論》說:「因為過度用力,腎氣就會損傷,骨頭也會壞掉。《經脈別論》說:「涉水跌倒,喘氣會從腎臟和胃部發出。」
以上這些都是臟腑自身的問題。
丁醫師說:以上這五種情況,都是臟腑自身的問題,並非外邪導致。呂醫師說:這些都是從臟腑內部自己發生的疾病,不是從外部傳來的。虞醫師說:呂醫師認為疾病從臟腑內部自行產生,不是從外部傳來,這個觀點是不對的。比如受寒飲冷會傷害肺部,這是外寒從皮膚毛孔侵入,內與肺結合,這就是從外部傳來的。又如飲用冷水進入體內,會內傷肺部,也是從外部傳來的。其他情況都與此類似。聖人的用意是說,臟腑經絡虛弱,就會使皮膚毛孔疏鬆,毛孔疏鬆就會讓外邪侵入體內,所以才說臟腑自身生病。
什麼是五邪?五邪指的是中風。
丁醫師說:所謂「中」,就是傷的意思。所謂「中風」,是肝臟功能失調,產生風邪,主導人的氣色,風邪散入五臟,會導致五種不同的氣色。呂醫師說:肝臟主管風。虞醫師說:東方產生風,風產生木,討厭風。巽卦在五行中屬木,也代表風。
五邪還包括傷暑。
丁醫師說:所謂「傷暑」,是指心臟受到暑熱影響,主導人的氣味,暑邪散入五臟,會導致五種不同的氣味。呂醫師說:心臟主管暑熱。虞醫師說:心火主管暑熱,在夏季最旺盛,也就是指熱。素問說:「夏天受到暑熱侵襲,秋天必定會患上瘧疾。」
五邪還包括飲食勞倦。
丁醫師說:脾臟對應濕氣,主導人的味覺,濕邪散入五臟,會導致五種不同的味道。呂醫師說:脾臟主管勞累疲倦。虞醫師說:臟腑自身生病的情況中,也提到飲食勞倦會傷害脾臟。現在五邪也說到飲食勞倦。臟腑自身生病,是指臟腑虛弱。而飲食所致的五邪疾病,是指飲食傷到脾臟而導致的疾病。
五邪還包括傷寒。
丁醫師說:肺臟主管乾燥,而且性質清肅,討厭寒冷,主導人的聲音,寒邪散入五臟,會導致五種不同的聲音。呂醫師說:肺臟主管寒冷。虞醫師說:這是指寒氣侵襲皮膚毛孔,所以稱為傷寒。
五邪還包括中濕。
丁醫師說:腎臟對應寒冷,主導人體的水液,濕邪散入五臟,會導致五種不同的體液。呂醫師說:腎臟主管濕。虞醫師說:這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
以上這些就是所謂的五邪。
呂醫師說:這五種疾病都是從外部傳來的。虞醫師說:這是五行相剋的原理,邪氣的產生如下所述。
假設是心臟生病,怎麼知道是中風引起的呢?會發現臉色應該是赤紅色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肝臟主管人的氣色。
虞醫師說:巽卦在五行中屬木,所以主導中風。木的枝葉花朵,會呈現五種不同的顏色,形成五邪,情況如下所述。
從肝臟自身發病,會呈現青色。
虞醫師說:這是肝經自身生病。
進入心臟,會呈現紅色。
虞醫師說:這是肝邪侵入心臟,所以顏色呈現紅色。
進入脾臟,會呈現黃色。
虞醫師說:這是肝邪侵入脾臟,所以顏色呈現黃色。
進入肺臟,會呈現白色。
虞醫師說:這是肝邪侵入肺臟,所以顏色呈現白色。
進入腎臟,會呈現黑色。
虞醫師說:這是肝邪在腎臟,所以顏色呈現黑色。
肝臟對心臟來說是邪氣,所以可以知道病色應該是紅色。
呂醫師說:肝臟主管中風,心臟主管傷暑,現在心臟生病卻是中風引起的,所以可以知道是肝邪侵入心臟。
這種疾病會導致身體發熱,胸脅部位脹滿疼痛。
呂醫師說:身體發熱是心臟的問題,胸脅脹滿疼痛是肝臟的問題,這是兩個臟腑的病症。虞醫師說:心臟主管傷暑,發病就會身體發熱。肝臟分布在兩側胸脅,所以胸脅脹滿,這是肝邪侵犯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