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難經集注》~ 卷之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5)

1. 臟腑配像第五(凡六首)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又諸腑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然。諸腑者。謂是非也。

丁曰。經言諸府皆陽、清淨之處者。為手足三陽為行氣之府。故言清淨之處也。今大腸小腸胃膀胱為傳化之府。故言非也。楊曰。謂是非者、言諸府各別其所傳化。此為是也。小腸為府。此為非也。何為如此。然。小腸者。雖配心為表。其治則別。其氣則通。其氣雖通。其所主又異。所以雖曰心病。而無心別位。故曰非也。

經言小腸者、受盛之府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府也。膽者、清淨之府也。胃者。水穀之府也。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楊曰。此各有此傳也。

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小腸者、心之腑。大腸者、肺之腑。胃者、脾之腑。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

楊曰。此是小腸與心通氣也。余並同矣。

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所治也。

丁曰。皆謂隨五臟之色相配而言也。楊曰。腸者、取其積貯熱治之義也。故以名之。然六腑五臟之正色也。

三十六難曰。臟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丁曰。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也。是知腎有一也。其言命門者。非右尺也為人之生命之門也。腎屬水。故知以其右尺。為相火行君火之命。今亦名命門。即非腎之命門也。蓋同名而異義也。楊曰。腎雖有兩而非一腎。故脈經曰。左手尺中為腎脈。

右手尺中為神門脈。此其義也。腎者、人生之根本。神門者、元氣之宗始。故云精神之所舍也。神門亦命門也。虞曰。經云。右為命門。元氣之所繫也。脈經言與三焦為表裡。三焦又主三元之氣。准此推之。三焦自命門之所起也。屬手少陽火。配心包手厥陰火為表裡。其理明矣。

三十七難曰。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可曉以不。然。五臟者、當上關於九竅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白黑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楊曰。七竅者、五臟之門戶。臟氣平調。則門戶和利矣。

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

楊曰。五臟失和於內,九竅壅塞於外也。今上有七竅而云九者。二竅幽隱。所以不言。腎氣上通於耳。下通於二陰。故云九竅也。

白話文:

臟腑配像第五(共六則)

第三十五難說:五臟各有其位置,六腑都互相靠近,但為何心和肺獨自遠離大腸和小腸呢?《經》中說心主管血脈的運行,肺主管衛氣的運行,它們負責推動陽氣,所以位於上方。而大腸和小腸負責傳導陰氣向下,所以位於下方。這就是它們彼此距離遙遠的原因。另外,所有的六腑,都屬於陽性、清淨的部位。但現在大腸、小腸、胃和膀胱,都接受不潔的物質,這是什麼意思呢?回答說:所謂的六腑,指的是它們各有不同的功能。

丁先生說:《經》中說六腑都屬陽性、清淨的部位,是因為它們是手足三陽經絡運行氣的地方,所以說是清淨的部位。現在大腸、小腸、胃和膀胱,是負責傳導和轉化物質的腑,所以說它們的功能有別於清淨的部位。楊先生說:說它們各有不同的功能,是指六腑各自有其傳輸和轉化物質的作用,這是它們的作用所在,這是對的。小腸作為腑,功能有其特殊性,這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回答說:小腸雖然在體表和心臟相配,但它所負責的功能卻不同,它所運行的氣機是相通的,但它所主管的又有所不同。所以即使說心臟有病,它也不會獨立存在一個心臟病位。所以說它和心臟有所區別。

《經》中說,小腸是接納和容納食物的腑。大腸是負責傳送和排泄廢物的腑。膽是清淨的腑。胃是儲存水穀的腑。膀胱是負責儲存津液的腑。

楊先生說:這些腑都有各自傳導的作用。

沒有一個腑會有兩個名稱,所以說它們的功能有所不同。小腸是心的腑,大腸是肺的腑,胃是脾的腑,膽是肝的腑,膀胱是腎的腑。

楊先生說:這就是說小腸和心臟氣機相通。其他腑也一樣。

小腸被稱為赤腸,大腸被稱為白腸,膽被稱為青腸,胃被稱為黃腸,膀胱被稱為黑腸,它們都屬於下焦所主管。

丁先生說:這些名稱都是按照五臟的顏色相配而言。楊先生說:之所以稱為腸,是因為取其積累和轉化熱能的意義,所以用這個名稱。這也是六腑對應五臟的顏色。

第三十六難說:五臟各只有一個,為何腎卻有兩個?回答說:兩個腎並非都是腎。左邊的才是真正的腎,右邊的是命門。命門是所有精氣神所居的地方,是元氣所繫的地方。所以男子用它來儲藏精液,女子用它來維繫胞宮。因此可以知道,腎其實只有一個。

丁先生說:命門是所有精氣神所居的地方,是元氣所繫的地方。所以男子儲藏精液,女子維繫胞宮。由此可知,腎只有一個。而所謂的命門,並不是右邊的尺脈,而是人生命的根源。腎屬水,所以說右尺脈是相火的運行,是君火的命令。現在也稱之為命門,但它並不是腎的命門,只是同名而已,意義不同。楊先生說:腎雖然有兩個,但並非兩個腎。所以脈經中說,左手尺脈是腎脈,右手尺脈是神門脈。這就是這個意思。腎是人生的根本,神門是元氣的開始,所以說是精神所居的地方。神門也是命門。虞先生說:《經》中說,右邊的是命門,是元氣所繫的地方。脈經說它和三焦互為表裡。三焦又主管三元之氣。由此推斷,三焦也是從命門發起的。三焦屬手少陽火,與心包手厥陰火互為表裡。這個道理很清楚了。

第三十七難說:五臟的氣在何處發起?又通向何處?能說清楚嗎?回答說:五臟之氣,向上和九竅相通。所以肺氣通於鼻子,鼻子功能正常就能分辨香臭;肝氣通於眼睛,眼睛功能正常就能分辨黑白;脾氣通於口,口的功能正常就能分辨食物的味道;心氣通於舌頭,舌頭功能正常就能分辨五味;腎氣通於耳朵,耳朵功能正常就能分辨五音。

楊先生說:七竅是五臟的門戶,臟腑之氣平和調順,門戶才會暢通無阻。

五臟不和,九竅就不會暢通。

楊先生說:五臟在內部失調,九竅在外部就會阻塞。現在說上面有七竅,卻說成九竅,是因為有兩竅比較隱蔽,所以沒提到。腎氣向上通於耳朵,向下通於大小二便,所以說有九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