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二 (12)
卷之二 (12)
1. 卷之二
十七難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
丁曰。此是肝之病證。故脈強急而長。楊曰。強急猶弦急。虞曰。肝木之脈。弦軟而長。今見強急。病乃如是。
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
丁曰。浮短澀者。是肺脈。此者金當勝木。故知死也。楊曰。肝為木。肺為金。肝病得肺脈。真鬼來克。金勝木。故必死也。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濡而微者。死也。
丁曰。心之病證。今反見腎脈。心火腎水。水來剋火。故知死也。楊曰。心病得腎脈。水勝火。故死也。按之短實而數。有似切繩。謂之緊也。按之短小不動搖。若有若無。輕手乃得。重手不得。謂之微也。虞曰。病開目而渴。心下牢。脈又緊實而數。此曰陽病得陽脈。脈不相反。今見沉濡而微。謂陽病得陰脈。故曰死也。
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丁曰。此者肺脈之病證。今反見心脈。心火肺金。火來勝金。故知死也。虞曰。血屬陰。吐血衄血。脈得沉細。此謂脈與病相應。今反浮大而牢。與病相反。故死也。
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
丁曰。此病是心病之證。今反手足厥。脈沉細而微者。是水勝火。即知死也。楊曰。按之遲但小謂之細。
虞曰。肺主聲。心主言。今脈洪大。是知熱乘於心。肺邪受之。故譫言妄語。肺主皮毛。今邪客於衛氣。不得宣通。乃身熱。夫如是。病與脈相應。今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陽病得陰脈。故云必死也。
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丁曰。此病脾土之證候。緊大滑者是肝。木來勝土。故知死也。此經不言腎。水之證。闕此一臟也。楊曰。凡此五者。病脈相反。故為必死。經云。五逆者死。此之謂也。虞曰。濕氣勝則脹。脾不禁故泄。脈微細澀。病脈相承。緊大而滑。此曰相反。如此之候。其死明矣。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丁曰。夫脈有三部者。寸關尺也。若合兩手言之。即六部也。每部之內。各有二經。六部之內。合為十二經。今此云四經者。是謂手太陽陽明。與足太陽少陰。此四經者。法水火之性。各有綱紀。而不能變通上下。餘八經在手生足。在足生手。所以經言部有四也。是右手寸口。
肺與大腸應金生左尺水也。足太陽少陰水。其性潤下。故不能上生於手。而生左足厥陰少陽木。此二部皆是足之經紀。所以言在下部也。是左尺水。生左關木。楊曰。手太陰、肺脈也。肺為諸臟上蓋。其治在右方。故在右手上部也。手陽明。大腸脈。是肺之府。故隨肺居上部焉。
白話文:
卷之二
十七難:
經文說,疾病有時會導致死亡,有時不需治療也能自癒,有時則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那麼,病人的生死存亡,可以透過把脈來得知嗎?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完全了解。
當病人眼睛緊閉、不想見人時,如果摸到肝脈呈現強勁、急促且長的脈象,這就是肝病所引起的脈象。
有人說,這種強勁急促的脈象就像繃緊的弦。也有人認為,肝屬木,正常的肝脈應該是弦軟而長,現在出現強勁急促,代表病情就是如此。
但如果此時反而摸到肺脈呈現浮、短、澀的脈象,那就表示病人即將死亡。
有人說,浮、短、澀是肺脈的特徵,這代表金會剋木,所以知道病人會死。也有人說,肝屬木,肺屬金,肝病時出現肺脈,就如同鬼來剋制,金勝過木,因此病人必死無疑。
當病人眼睛睜開且感到口渴,同時覺得心下部位(胃部)有硬塊時,正常的脈象應該是緊實、有力的數脈。但如果摸到的脈象反而是沉、濡、微弱,那就表示病人即將死亡。
有人說,這是心臟的病證,現在反而出現腎脈,心屬火,腎屬水,水來剋火,因此知道病人會死。也有人說,心病時出現腎脈,代表水勝過火,所以病人會死。按下去感覺短促、有力且快速,像在切繩子一樣,這叫做緊脈。按下去感覺短小、不動搖,若有若無,輕輕按才能摸到,重按反而摸不到,這叫做微脈。還有人認為,病人眼睛睜開口渴,心下部位有硬塊,脈象又緊實有力,這表示陽病得到陽脈,脈象和病情一致。但現在出現沉濡微弱的脈象,表示陽病得到陰脈,因此說病人會死。
如果病人吐血,又流鼻血,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沉細,但如果摸到的是浮大且牢固的脈象,那就表示病人即將死亡。
有人說,這是肺脈的病證,現在反而出現心脈,心屬火,肺屬金,火來剋金,因此知道病人會死。還有人說,血屬陰,吐血流鼻血時,脈象應該是沉細,這表示脈象和病情一致,但現在反而是浮大牢固,和病情相反,因此病人會死。
如果病人胡言亂語,身上發熱,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洪大,但如果同時出現手腳冰冷,脈象沉細微弱,那就表示病人即將死亡。
有人說,這是心病的徵兆,現在反而手腳冰冷,脈象沉細微弱,代表水勝過火,因此知道病人會死。還有人說,按下去感覺遲緩但細小,叫做細脈。
還有人認為,肺主聲音,心主言語。現在脈象洪大,表示熱邪侵犯心臟,肺部也受到波及,因此才會胡言亂語。肺主皮毛,現在邪氣侵入衛氣,導致身體發熱。如果病和脈象一致,是正常的。但現在手腳冰冷,脈象沉細微弱,表示陽病得到陰脈,因此說病人必死無疑。
如果病人肚子脹大而且腹瀉,正常的脈象應該是微細澀,但如果摸到的是緊大而滑的脈象,那就表示病人即將死亡。
有人說,這是脾土的病證,緊大滑的脈象屬於肝,代表木來剋土,因此知道病人會死。這段經文沒有提到腎,也就是水的病證,少了一個臟腑。還有人說,以上這五種情況都是病與脈象相反,所以必定會死。經文說,「五逆者死」,就是這個意思。還有人認為,濕氣過重就會腹脹,脾臟功能失調導致腹瀉。脈象應該是微細澀,代表病和脈象一致,但現在是緊大滑,代表脈象與病相反,像這種情況,病人必死無疑。
十八難:
脈有三部,每部有四經,手有太陰和陽明,足有太陽和少陰,作為上下部,這是什麼意思呢?答案是,手太陰和陽明都屬金,足少陰和太陽都屬水。金能生水,水向下流而不能向上,所以在下部。
有人認為,脈的三部指的是寸、關、尺。如果兩手都算,那就是六部。每一部都有兩條經脈,六部加起來共有十二經脈。這裡說的四經,指的是手太陽陽明和足太陽少陰,這四條經脈,各有其水火的特性,有固定的規律而不能上下變通。其餘八條經脈則是在手上產生於足,在足上產生於手。所以經文說脈有四部。右手寸口代表肺與大腸,屬金,左尺代表腎,屬水。足太陽和少陰都屬水,具有潤下的特性,所以不能向上,只能向下生木,因此在下部。左尺屬水,能生左關屬木。還有人說,手太陰指的是肺脈,肺是所有臟腑的覆蓋,所以它在右手上部。手陽明是大腸脈,是大腸的府,因此跟著肺脈也在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