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難經集注》~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卷之二

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呂曰。從肺損至骨。五臟俱盡。故死。肺在上也。虞曰。至此推窮損家病證。一損肺。二損心。三損脾。四損肝。五損腎。乃如第五難脈輕重菽數下損之腎也。

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呂曰。從腎損之肺。亦復五臟俱盡。故死也。此是損家病證。非至家病證。腎在下故也。

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

呂曰。肺主氣。今損。故當以針藥益其氣也。丁曰。肺者、主其氣。故損即補之以針。補其手太陰經中俞大淵穴也。以辛味佐不足。即是益其氣也。

損其心者。調其榮衛。

呂曰。心者、榮衛之本。今損當以針藥調之。丁曰心者、主榮衛。故損即補之以針。補其手少陰經中井。手厥陰經中井。是其母。手少衝。手中衝。亦是其母。以苦味佐之。此調其榮衛之現也。虞曰。心主血。血為憂愁。思慮傷於心。因茲致損。凡人血流據氣。氣動依血。宣調榮衛。節憂愁思慮以治之。

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寒溫。(別本適下有其字。與上句一例。)

呂曰。脾主飲食。今其氣衰損。谷不消化。故當調適寒溫也。丁曰。脾損則調其飲食。適其寒溫。謂脾主意思。故順其意思飲食。適其寒溫也。虞曰。脾化水穀以生氣血。今見脾損。飲食不為肌肉。宜調節飲食。無令傷脾也。適其寒溫者。啟玄子謂春涼食、夏冷食、秋溫食、冬熱食也。本經曰。飲食勞倦傷脾也。

損其肝者。緩其中。

呂曰。肝主怒。其氣急。故以針藥以緩其中。丁曰。肝主怒。以甘緩其中。以土味和其肝。當補足厥陰合曲泉穴是也。虞曰。怒則氣逆。脈乃強急。以憑方術。以緩其中。素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又曰。宜食甘。粳米生肉棗葵味皆甘。甘性緩也。

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呂曰。腎主精。今損。故以針藥補益其精氣。丁曰。益其精者。以鹹味補之。當補足少陰經中復溜穴。是其母也。虞曰。耗周過多。(按周字疑當作用。)而致損腎。宜憑鹹味以補精華。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

虞曰。此重明前之至脈病證。乃如後說。

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按此五字疑衍。)

虞曰。此重明損脈。輕重生死當如後說。

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

虞曰。脈三至曰離經。反於常經。知病始得。

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

虞曰。病在三陽。

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

丁曰。前大者、為寸外大也。後小者、寸內小也。寸前大則頭痛目眩。寸後大者。胸滿短氣。經言寸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有疾故也。虞曰。病在三陰。

白話文:

卷之二

身體從上往下衰弱,如果虛弱到連床都起不來,就會死亡。

呂醫師說:這是因為肺臟的損傷擴散到骨骼,五臟的精氣都耗盡了,所以會死亡。肺臟在身體上方。虞醫師說:這是推究損耗之症的病理過程,首先損耗的是肺,其次是心,接著是脾,再來是肝,最後是腎。如同《難經》所說的第五難脈,輕重如同豆子一般,是損耗到腎臟的表現。

身體從下往上衰弱,如果皮膚鬆弛且毛髮脫落,就會死亡。

呂醫師說:這是因為腎臟的損傷向上擴散到肺,同樣會導致五臟精氣耗盡而死亡。這是損耗之症的病理過程,並非單純的臟腑之病。腎臟在身體下方。

治療虛損的方法是什麼呢?如果損耗的是肺,就要補益肺氣。

呂醫師說:肺主導氣的運行,現在肺氣虛損,所以應該用針灸和藥物來補益氣。丁醫師說:肺主管氣,因此肺虛就用針灸來補。可以針刺手太陰經的俞穴,也就是太淵穴。並用辛味的藥物來輔助,這就是補益肺氣的方法。

如果損耗的是心,就要調理營衛。

呂醫師說:心是營衛的根本,現在心虛損,就應該用針灸和藥物來調理。丁醫師說:心主管營衛,所以心虛損就要用針灸來補。可以針刺手少陰經的井穴和手厥陰經的井穴,這是補心氣的母穴,還有手少衝穴和手中衝穴也是。再搭配苦味的藥物來輔助,這就是調理營衛的方法。虞醫師說:心主導血液的運行,憂愁思慮會傷到心,導致虛損。人的血液依附氣而運行,氣的運行依賴血液。要調理營衛,節制憂愁思慮才能治好。

如果損耗的是脾,就要調理飲食,適應寒溫的變化。

呂醫師說:脾主管飲食的消化吸收,現在脾氣虛弱,導致食物難以消化,所以要調整飲食,適應寒溫變化。丁醫師說:脾虛就應該調理飲食,適應寒溫變化。所謂的適應,是指要順應脾的意願來飲食,並注意寒溫。虞醫師說:脾將水穀轉化為氣血,現在脾虛弱,飲食無法轉化成肌肉,所以要調節飲食,避免傷脾。適應寒溫變化,啟玄子認為春天吃涼的食物,夏天吃冷的食物,秋天吃溫的食物,冬天吃熱的食物。《黃帝內經》說:飲食和過勞會損傷脾。

如果損耗的是肝,就要緩和肝氣。

呂醫師說:肝主導憤怒的情緒,肝氣容易急躁,所以要用針灸和藥物來緩和肝氣。丁醫師說:肝主導憤怒,要用甘味的藥物來緩和,用土味的藥物來調和肝,可以針刺足厥陰肝經的合穴曲泉穴。虞醫師說:憤怒會導致氣逆,脈象會變得強急,要使用醫療方法來緩和肝氣。《素問》說:肝臟怕急,要吃甘味的食物來緩解。又說:適合吃甘味的食物,例如粳米、肉、棗、葵菜,這些都是甘味的,甘味有緩和的作用。

如果損耗的是腎,就要補益腎精。這就是治療虛損的方法。

呂醫師說:腎主導精,現在腎精虛損,所以要用針灸和藥物來補益腎精。丁醫師說:補益腎精,要用鹹味的藥物來補充,可以針刺足少陰腎經的復溜穴,這是腎的母穴。虞醫師說:過度消耗會導致腎虛,應該用鹹味的藥物來補益精華。

脈象有時一呼之間脈搏跳動兩次,一吸之間脈搏跳動兩次;有時一呼三次,一吸三次;有時一呼四次,一吸四次;有時一呼五次,一吸五次;有時一呼六次,一吸六次。

虞醫師說:這是再次說明前面提到的脈象變化,情況如同後面所說。

有時一呼一次,一吸一次;有時兩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有時呼吸之間脈搏跳動兩次。

虞醫師說:這是再次說明虛損的脈象,輕重和生死的判斷應該如同後面所說。

脈象如此,如何判斷疾病呢?如果脈搏一呼兩次,一吸兩次,脈象不大不小,屬於正常。如果一呼三次,一吸三次,表示剛開始生病。

虞醫師說:脈搏跳動三次,代表脈象偏離正常,是開始生病的跡象。

如果脈搏前部大而後部小,表示頭痛和頭暈。

虞醫師說:這是三陽經出現病變。

如果脈搏前部小而後部大,表示胸悶和氣短。

丁醫師說:脈搏前部大是指寸口脈靠外側的部分大,後部小是指寸口脈靠內側的部分小。寸口脈前部大,表示頭痛和頭暈;寸口脈後部大,表示胸悶和氣短。經脈說寸口脈是上應於天,主胸部以上到頭部的疾病。虞醫師說:這是三陰經出現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