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難經集注》~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神聖工巧第十一(凡一首)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白話文:

《難經》的第六十一難說:經書上說,僅僅通過望色就能知道病情的,叫做神醫;僅僅通過聞氣味就能知道病情的,叫做聖醫;僅僅通過問診就能知道病情的,叫做熟練的醫生;僅僅通過切脈就能知道病情的,叫做巧妙的醫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通過望色就能知道病情的,是因為見到了病人的五種顏色而知道其病情。

楊曰。望色者、假令肝部見青色者。肝自病。見赤色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見五色知五病也。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

白話文:

楊氏說,觀察面色來診斷,假如在肝的部位出現青色,表示肝有病;如果出現紅色,表示心火剋肝,肝也有病。因此,透過觀察五種顏色可以知道五臟的病狀。

透過聽覺來診斷,是根據五音來辨別疾病。

楊曰。五音者、謂宮、商、角、徵、羽也。以配五臟。假令病人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故云聞其音知其病也。

白話文:

楊氏說:「五音」指的是宮音、商音、角音、徵音、羽音。它們分別對應五臟。假如病人喜歡哭泣,表示肺臟有病。如果喜歡唱歌,表示脾臟有病。因此,透過聆聽病人的聲音,就能得知他們的疾病。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楊曰。問病人云好辛味者。則知肺病也。好食冷者。則知內熱。故云知所起所在。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

白話文:

通過詢問得知病情,問患者偏好的五味,來了解疾病的原因和位置。

楊氏說,問病人如果喜歡辛辣的味道,就知道是肺部有問題。如果喜歡吃冷的食物,就知道是體內有熱。所以這樣就能知道疾病的起因和所在。

通過切脈來了解病情,診察手腕的脈搏,看氣血的盛衰,來判斷疾病在哪個臟腑。

丁曰。視當作持字。為以手循持其寸口也。楊曰。切、按也。謂按寸口之脈。若弦多者。肝病也。洪多者。心病也。浮數則病在腑。沉細則病在臟。故云在何臟也。(按臟下似脫腑字。)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丁氏」說:「視」應當理解為「持」,因為是用手順著脈搏的寸口部位進行把持。楊氏說:「切」和「按」就是按壓寸口的脈搏。如果弦脈較多,是肝臟有病。洪脈較多,是心臟有病。浮而數的脈象說明病在腑,沉而細的脈象說明病在臟。因此,古文中的「在何臟」說明的是病在那個臟腑。(「臟」字下方似乎脫落了一個「腑」字。)

丁曰。夫脈合五色。色合五味。味合五音。故有此望聞問切之法。經內前篇具說。習之者能知此。乃是神聖工巧之良醫也。楊曰。視色聽聲、切脈。皆在外而知內之病也。

白話文:

丁氏說:脈象與五色相對應,五色與五味相對應,五味與五音相對應。因此有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經文的前一章節中已經詳細地講述了這個方法。掌握了這個方法的人能夠知道別人的病,這樣的人便是神妙高明的良醫。楊氏說:觀察臉色、聽取聲音、觸診脈搏,這些都是從外在特徵來瞭解內部疾病的方法。

2. 臟腑井俞第十二(凡七首)

六十二難曰。臟井滎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白話文:

六十二難經說:臟腑的井、滎、俞、經、合穴各有五處,只有腑多了第六個原穴。為什麼呢?腑屬陽,三焦通行於各陽經,所以另置一個穴位叫原穴。腑有六個穴位,也是因為與三焦共用一氣的緣故。

丁曰。三焦者、臣使之官。位應相火。宣行君火命令。使行於諸陽經中。見置一俞名曰原。所以腑有六。亦是三焦之一氣。故三焦共一氣也。楊曰。五臟之脈。皆以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謂五俞。以應金木水火土也。六腑亦並以所出為井。

白話文:

丁先生說:三焦是臣屬的官吏,它的位置與心火相應,傳達君火的命令,讓命令運行在所有陽性經絡中。我們設定了一個俞穴叫做「原」,因為六腑也有六個俞穴,它們同樣是三焦之氣的一部分。所以三焦其實只有一種氣。

楊先生說:五臟的經脈,都以起點為「井」,流過的地方為「滎」,注入的部位為「俞」,行進的路線為「經」,終點為「合」。這就是五俞,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六腑的經脈也一樣,以起點為「井」。

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過為原。所行為經。所入為合。其俞亦應五行。惟原獨不應五行。原者、元也。元氣者、三焦之氣也。其氣尊大。故不應五行。所以六腑有六俞。亦以應六合於幹道也。然五臟亦有原。則以第三穴為原。所以不別立穴者。五臟法地。地卑。故三焦之氣經過而已。

白話文:

流動之處稱為滎。停留之處稱為俞。經過之處稱為原。運行之處稱為經。匯入之處稱為合。俞穴的屬性也與五行相應。只有原穴不屬五行。原穴,即元穴。元氣,乃三焦之氣。其氣尊貴浩大,故不屬五行。因此,六腑有六俞,以與天幹地支的六合相應。然而,五臟也有原穴。以第三穴為原穴。所以不另外立穴是因為五臟法地,地勢卑微,故三焦之氣只經過而已。

所以無別穴。六腑既是陽。三焦亦是陽。故云共一氣也。虞曰。天以六氣司下。地以五行奉上。六氣者、風寒暑燥濕火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十一之氣相因而成。人應之。乃六腑法六氣。五臟法五行。亦十一之氣相因而成也。天得六。謂天屬陽。以陰數配之。地得五。

白話文:

因此沒有其他的穴位。六腑是陽,三焦也是陽,所以說它們共同一氣。虞氏說:天空用六氣來管轄下方,大地用五行來奉養上方。六氣是風寒暑燥濕火,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十一種氣相互作用,形成萬物。人與之相應,六腑與六氣相應,五臟與五行相應。也是十一種氣相互作用形成的。天空得到六,因為天空屬陽,用陰數來配對它。大地得到五。

謂地屬陰。以陽數配之。而成陰陽也。人腑臟亦然。六腑配六氣者。謂膽木配風。膀胱水配寒。小腸火配暑。大腸金配燥。胃土配濕。三焦少陽配火。三焦為原氣。在六腑陽脈中。自立一為原也。五臟配五行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五臟法陰無原。一穴者。謂五行陰脈穴中原氣暗主之。

白話文:

《內經》上說,地屬於陰,用陽數與陰數相配,就會形成陰陽。人體的腑臟也是如此。六腑與六氣相配,即:膽屬木配風,膀胱屬水配寒,小腸屬火配暑,大腸屬金配燥,胃屬土配濕,三焦屬少陽配火。三焦是原氣所在,位於六腑的陽脈中,自立為原。五臟與五行相配,即: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臟屬陰,沒有原氣。所謂一穴,是指五行陰脈穴中原氣暗中主導著。

故原並俞同一穴也。(按五臟以俞為原。此井字疑衍。)故曰。三焦共一氣。其理明矣。詳此經義前後問答。文理有闕。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

白話文:

因此,原穴和俞穴是同一穴位。(註:按五臟而言,俞穴就是原穴。這個「井」字可能是多餘的。)所以說,三焦共用一個氣。這個道理很明顯。詳細研讀經文的前後問答,可以發現文理上有缺失。

虞曰。經言井者、東方春也。春者、施化育無求其報。春者、仁也。在五常。仁乃法水。水之有仁者。井水也。井水濟人亦無求報。故經云。井者、東方春也。易曰。井養而不窮。可象春仁也。

萬物之始生。

虞曰。萬物始生。由春氣之化育也。

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

白話文:

虞氏說:經書上所說的水井,代表著東方的春季。春季萬物生長,無私地施予恩澤,不求回報。春天如同仁德一般,在五常中對應著水。水具有仁德的,就是井水。井水滋潤人們,也不求回報。因此經書說:水井代表著東方的春季。易經上說:水井養育萬物而永不枯竭,這可以比喻春天的仁德。

虞曰。井有仁焉。故聖人涉春育物以象於井也。夫葭灰方飛。蟄蟲始振。所以蚑蟲行。喘蟲息。蜎蟲飛。蠕蟲動。皆因春氣而生故也。蜎乃井中蟲。

故歲數始於春。

白話文:

虞說:井中蘊藏著仁愛。因此,聖人效法井的仁愛,在春天生育萬物。

春天的陽氣剛剛開始生發,蟄伏的蟲子開始活動。因此,蚯蚓鑽土而行,蛇蟲類開始喘息,蟬開始飛翔,蠕蟲開始蠕動。這些都是因為春天的陽氣而產生的生命活動。

蜎是一種井中的蟲子。

虞曰。春木也。下文甲亦木。井有仁。仁亦木也。今以井為始者。謂仁道至大。在歲春為首。在日甲為首。在經脈井為首故也。

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白話文:

虞氏說:春屬木,下文「甲」也屬木,「井」有仁德,仁也屬木。為什麼把它放在首位呢?因為仁道至大,在歲時中春為首,在日干中甲為首,在經脈中井穴為首。

楊曰。凡臟腑皆以井為始。井者、謂谷井爾。非謂掘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義也。泉水既生。留停於近。縈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滎。滎者、小水之狀也。留停既深。便有注射輸文之處。故名之曰俞。俞者、委積逐流行。經歷而成渠徑。

白話文:

楊氏說:所有臟腑都從「井」開始。「井」是指山谷中泉水最初出現的地方,而不是人工挖掘的井。泉水從山中流出,最初聚集的地方稱為「井」,「井」有湧出的意思。泉水湧出後,在附近停留聚集,曲折迂迴,還沒有形成大的水流,所以稱為「滎」,「滎」是小水流動的樣子。水流積聚的深度越來越深,就會有輸導灌溉的通路,所以稱為「俞」,「俞」是積聚後流動擴散,最後形成河流的意思。

經者、徑也。亦經營之義也。經行既達。合會於海。故名之曰合。合者、會也。此是水行流轉之義。人之經脈。亦法於此。故取名焉。所以井為始春者。以其所生之義也。歲數始於春者、正月為歲首故也。日數始於甲者、謂東方甲乙也。正月與甲乙。皆屬於春也。

丁曰。十二經氣穴三百六十五穴。皆以井為始。各有其終矣。

白話文:

「經」字的意思,一是指道路,另一是指經營。當道路到達時,匯聚於大海,因此稱為「合」。「合」的意思是匯集。這是水流流動的道理。人體的經脈,也是依循這個道理,因此取名為「經」。

「井」被認為是春天的開始,是因為它代表水源。歲數從春天開始,是因為正月是歲首。日子的數從甲開始,是指東方的甲乙。正月和甲乙,都屬於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