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五泄傷寒第十(凡四首)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白話文:
第五十七條難經說:腹瀉總共有幾種?都有不同的名稱嗎?是的。腹瀉總共有五種,名稱不同。有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和大結塊泄,後者也叫後重。胃泄:飲食不消化,大便呈黃色。
楊曰。泄利也。胃屬土。故其利色黃。而飲食不化焉。化變也。消也。言所食之物。皆完出不消變也。虞曰。此乃風入於腸。上重於胃。故使食不消化。風論曰。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飧泄、為食不消化也。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白話文:
楊氏說:大便溏洩。脾胃屬土,因此瀉下物的顏色是黃色的,而且吃下的食物沒有消化。化變就是消化吸收。這裡說吃下去的東西都沒有消化吸收,完整地排出體外。虞氏說:這是風寒侵入了腸道,壓迫在胃上面,導致食物不能消化。風論中說:長期的風寒侵襲人體,就會轉化成腸風溏瀉,溏瀉指食物沒有消化。
楊曰。注者、無節度也。言利下猶如注水。不可禁止焉。脾病不能化谷。故食即吐逆。虞曰。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脾。脾惡濕。濕氣之勝。故腹脹而泄注。土性主信。又主味。今土病於味。無信。故食則吐逆。陰陽應象論曰。濕勝則濡瀉。謂濕氣內攻脾胃。則水穀不分。故泄注。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白話文:
楊氏說:泄瀉是沒有節制的,就像水流一樣無休無止。脾臟生病不能消化食物,所以吃了東西就會吐出來。虞氏說:脾臟屬土,土生於濕氣。土氣過盛,導致腹脹腹瀉。土性主信和味道。現在脾臟生病了,味覺就不準確,所以吃了東西就會吐出來。陰陽應象論中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瀉,因為濕氣會侵入脾胃,導致食物和水不能區分,所以就會腹瀉。
楊曰。窘迫、急也。食訖即欲利。迫急不可止也。白者、從肺色焉。腸鳴切痛者、冷也。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腸之狀也。虞曰。大腸氣虛。所以食畢而急思廁。虛則邪傳於內。真邪相擊。故切痛也。
白話文:
楊氏說:窘迫,是急迫不安的意思。吃完東西就想要拉肚子,那是急迫到無法控制的感覺。白色便便是因為肺部寒涼引起的。腸子劇烈疼痛,是因為受寒。劇烈疼痛,就像刀子在切一樣。這是腸子的表現。虞氏說:大腸氣虛,所以吃完東西後就急著想要上廁所。虛弱時邪氣就會內傳,真氣和邪氣互相攻擊,因此會劇烈疼痛。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楊曰。小腸屬心。心主血脈。故便膿血。小腸處在少腹。故小腹痛也。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白話文:
患有小腸泄的人,會出現尿中帶有膿血,並且小腹疼痛。
楊氏說,小腸與心臟相表裡,心主血脈,所以會排出帶有膿血的大便。由於小腸位於下腹部,因此會感到小腹痛。
患有大瘕泄的人,會感覺到裡急後重,頻繁地想去廁所卻排不出糞便,並且會感到尿道疼痛。這就是五種泄瀉的症狀表現。
楊曰。瘕、結也。少腹有結而又下利者是也。一名後重。言大便處疼重也。數欲利。至所即不利。又痛引陰莖中。此是腎泄也。按諸方家。利有二十餘種。而此惟見五種者。蓋舉其宗維耳。虞曰。腎開竅於二陰。氣虛故數思圊。後重而不能便。莖中痛。腎氣不足傷於衝脈。故里急也。
白話文:
楊氏說:瘕,結塊也。小腹有結塊但又腹瀉如水的是瘕。又叫後重,形容排便處疼痛難受。常常想拉,但到了廁所又拉不出來。又疼痛延伸到陰莖中,這是腎氣洩漏。查看各家醫書,腹瀉有二十多種,但這裡只提到五種,大概取其主要病因吧。
虞氏說:腎氣通於二陰。氣虛所以常常想上廁所,後重卻排便困難。陰莖疼痛,是腎氣不足,傷害到了衝脈,所以小腹急迫。
靈樞病總曰。凡五泄者。春傷於風。寒邪留連。乃為洞泄。(按此文見素問生氣通天論。無凡五泄者句。靈樞無病總篇。惟論疾診尺篇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澼。亦與此文小異。然則今之靈樞。非虞氏所見之舊矣。)此之謂也。丁曰。裡急者。腸中痛。後重者。腰以下沉重也。
余皆舊經有注。
白話文:
《靈樞》中說:所謂五瀉(各種腹瀉),是因為春天被風寒所傷,寒邪在體內停留不散,於是導致洞瀉(像水流一樣不停地腹瀉)。
這正是說的這個情況。丁氏解釋說:「裡急」是指腸子疼痛。「後重」是指腰以下感到沉重。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白話文:
《傷寒論》第 58 條
傷寒有幾種?它的脈象會不會變化?
是的。傷寒有五種:中風傷寒、傷寒、濕溫、熱病、溫病。它們的病狀各不相同。
中風傷寒的脈象:陽脈浮浮而滑利,陰脈濡軟而微弱。
丁曰。肌肉之上。陽脈所行。輕手按之。狀若太過。謂之滑。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重手按之。不足。謂之弱。此者是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知中風也。楊曰。自霜降至春分。傷於風冷即病者。謂之傷寒。其冬時受得寒氣。至春又中春風而病者。謂之溫病。其至夏發者。多熱病。
白話文:
丁某說:在肌肉上方,陽脈所經過的地方,輕輕按壓感到過於堅硬,這叫做「滑」。在肌肉下方,陰脈所經過的地方,用力按壓仍然感到不足,這叫做「弱」。這是按壓時感覺不足,但舉起時又有餘力的情況,所以知道是中風。楊某說:從霜降到春分這段時間,因受風寒而生病的,叫做「傷寒」。在冬天受了寒氣,到了春天又遇到春風而發病的,叫做「溫病」。等到夏天發作的,大多是熱病。
病而多汗者。謂之濕溫。其傷於八節之虛邪者。謂之中風。據此經言。溫病則是疫癘之病。非為春病也。疫癘者。謂一年之中、或一州一縣、若大若小俱病者是也。按之乃覺往來如有。舉之如無者。謂之弱也。關以前浮滑、尺中濡弱者也。
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白話文:
發病後出很多汗的,稱為濕溫。因八節(手肘、膝蓋、手腕、腳踝)虛弱而受到邪氣侵襲的,稱為中風。根據這段經文,溫病是一種疫癘之病,而不是春天才發生的疾病。疫癘指一年中,或一個州縣,無論人數多少,一起發病的疾病。按脈時,會感到脈搏浮動,而寸關尺部的脈搏則微弱,稱為弱脈。
丁曰。陽濡而弱者。肌肉之上。陽脈所行。濡弱者。是濕氣所勝火也。肌肉之下。陰脈所行。小急者。是土濕之不勝木。故見小急。所以言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也。楊曰。小、細也。急、疾也。虞曰。濕溫之病。謂病人頭多汗出。何以言之。寸口謂陽脈見濡弱。此水之乘火也。本經曰。腎主液入心成汗。此之謂也。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
白話文:
丁:「陽脈濡弱」,是指肌肉表面,陽脈運行的地方。濡弱是濕氣勝過火氣的表現。肌肉裏面,陰脈運行的地方,脈象小而急,是土氣濕盛不能勝過木氣,所以表現為脈象小而急。所以說「陽脈濡弱,陰脈小而急」。
楊:「小」就是細,「急」就是快。
虞:「濕溫」這種病,是指病人頭部大量出汗。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寸口脈」上發現陽脈濡弱,這是水氣侵犯火氣的徵兆。《本經》說:「腎主水,水入心化汗。」這是指這種情況是由於水氣過盛導致的。
丁曰。陰陽俱盛者、極也。謂寸尺脈俱盛極而緊澀。此者中霧露之寒也。水得風寒而凝結。故知腎得寒而有此脈見也。虞曰。如切繩狀曰緊。如刀剖竹曰澀。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
白話文:
丁氏說:陰陽都很旺盛的,是極端的表現。意思是寸脈和尺脈都很旺盛到極點,而且緊澀。這是因為體內有寒濕凝滯。水遇上風寒就會凝結。所以知道腎臟受寒,就會出現這樣的脈象。虞氏說:像切斷繩子一樣的感覺叫「緊」。像刀子剖開竹子那樣的感覺叫「澀」。
丁曰。陰陽俱浮者、謂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輕手按之而滑。是心傷熱脈也。(按心熱二字當互易。)沉之而散澀者、沉、手按之而散澀。是津液虛少也。楊曰。輕手按者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白話文:
丁氏說:陰陽脈都浮起,是指寸關尺脈都浮浮的。浮起而滑動的,輕輕按壓有滑動感。這是因為心臟受傷而脈絡發熱所致。(「心熱」二字應互換。)沉下去而散亂澀滯的,按壓有分散開來的阻塞感。這是因為津液虛少所致。
楊氏說:輕輕按壓叫做浮。用力按壓叫做沉。
丁曰。肺者金。主氣。散行諸經。不知何經虛而傳受此邪。故隨其所在取其病邪也。楊曰。兼鬼癘之氣。散行諸經。故不可預知。臨病人而診之。知其何經之動。即為治也。
白話文:
丁說:肺屬金,主司氣息,會散佈到各經絡。無從得知哪條經絡虛弱而感染了邪氣,所以要根據邪氣所停留的經絡來治療相應的病症。楊說:邪氣同時攜帶瘟疫之氣,散佈到各經絡,因此無法預先知道。要臨診病人,診斷出是哪條經絡受到影響,纔能夠對症治療。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白話文:
得傷寒出汗的會痊癒。用下法治療卻死亡的。出汗就會死亡,用下法治療卻能痊癒的,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
-
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出汗了會痊癒,用下法治療就會死亡。
-
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出汗了會死亡,用下法治療卻能痊癒。
丁曰。其陰陽盛虛者、謂非言脈之浮沉也。謂寒暑病異。燥濕不同。人之五臟六腑。有十二經。皆受於病。其手太陽少陰屬火。主暄。手陽明太陰屬金。主燥。手少陽厥陰屬相火。主暑。此是燥暑暄六經。以通天氣。病即不體重惡風而有躁。素問曰諸浮躁者。病在手是也。若以承氣下之即愈。
白話文:
丁氏說:「陰陽盛虛,並不是指脈搏的浮沉,而是指寒暑的疾病不同,燥濕的症狀不一樣。人的五臟六腑有十二條經絡,都會受到疾病的影響。手太陽和少陰經屬火,主掌溫暖;手陽明和太陰經屬金,主掌乾燥;手少陽和厥陰經屬相火,主掌暑熱。這些經絡與天氣相通,所以導致燥暑溫熱等六種經絡疾病。當這些經絡出現問題時,患者會出現身體輕重、惡風、煩躁的症狀。素問說:『諸浮躁之疾病,都是由手上的經絡引起的。』如果用承氣湯治療,就可以治癒。」
服桂枝取汗。汗出即死。其足太陽少陰屬水。主寒。足陽明太陰屬土。主濕。足厥陰少陽屬木。主風。此是風寒濕六經。以通地氣。病即體重惡寒。故素問曰諸浮不躁者。病在足是也。若以桂枝取汗。汗出即愈。服承氣下之即死。此是五臟六腑配合陰陽大法也。所以經云。陽虛陰盛。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以驅散寒濕而發汗。發汗之後便會死亡。因為足太陽少陰屬水,主管寒冷;足陽明太陰屬土,主管濕氣;足厥陰少陽屬木,主管風氣。這是風寒濕的三種病氣,貫通所有的經脈,導致身體沉重、惡寒。因此《素問》中說:諸浮而不煩躁的,病位在足。如果使用桂枝湯發汗,發汗後就會痊癒。如果服用承氣湯瀉下,就會死亡。這是五臟六腑配合陰陽的治療大法。所以《內經》中說:陽氣虛弱,陰氣旺盛。
汗出而愈。下之而死。其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此義非反顛倒也。楊曰。此說反倒於義不通。不可依用也。若反此行之。乃為順爾。虞曰。諸經義皆不錯。此經例義。必應傳寫誤也。凡傷寒之病。脈浮大而數。可汗之則愈。病在表也。脈沉細而數。可下之則愈。病在裡也。
推此行之。萬無一失。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槀。不得汗。
白話文:
出汗後病情好轉。使用瀉藥後死亡。這是因為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如果出汗後死亡,用瀉藥後病情好轉。這種說法並不是顛倒的。
楊氏說:這種說法與醫理相悖,不適合採用。如果按照這種說法行事,那就違背了醫理。
虞氏說:其他經方的論述都沒有錯。只有這段經文的論述,顯然是傳抄時出現了錯誤。一般來說,傷寒病脈象浮大有力而數,這時出汗就能好轉,說明病在表證。脈象沉細有力而數,這時用瀉藥就能好轉,說明病在裡證。
丁曰。肺候身之皮毛。大腸為表裡。臟病即寒。腑病即熱。故言皮寒熱也。皮不可近席者。謂手三陰三陽法天天動。故病即不欲臥近席也。毛髮焦。鼻槀不得汗者。謂下有心火燥熱之為病。不得汗之。汗之即死。下之即愈。謂肺主燥故也。
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槀。無汗。
白話文:
丁氏說:肺氣主管人體的皮毛,與大腸互為表裡。臟腑患寒時,則皮毛會覺得冷;患熱時,則皮毛會覺得熱。因此,有人說皮毛會冷熱交加。皮膚不能靠近席子,是因為手三陰和三陽經絡運行不停,所以有病時就不想躺近席子。毛髮焦枯,鼻子不通暢,出不了汗,這是因為體內有心火燥熱造成的。不能讓病人出汗,如果出汗就會死亡。讓病人瀉下,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肺主燥熱所致。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為表裡。臟病即體寒。腑病即體熱。故言肌寒熱也。皮膚痛。唇舌槀。脾者應土。土主濕。故皮膚津液出。體重。其津液外泄。即唇舌槀。病名濕燥。無以汗之。汗之即腸胃瀉不通。下之即泄注。此者是濕氣之為病。當溫中調氣也。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槀痛。
白話文:
丁氏說:脾臟管理身體的肌肉,胃和脾臟表裡相應。臟腑有病,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寒熱症狀。所以,肌膚寒熱是脾胃疾病的表現。皮膚疼痛,脣舌乾燥。脾臟屬土,土主濕氣。因此,皮膚會出現水液滲出,身體發沉。如果水液外泄過多,就會導致脣舌乾燥。這種疾病稱為濕燥,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因為發汗會導致腸胃瀉瀉不通。也不能用瀉下法治療,因為這會導致腹瀉。這些都是濕氣引起的疾病,應當溫暖中焦,調和氣血來治療。
丁曰。腎主骨。與膀胱為表裡。病在陽。即身熱、體重、惡寒。在陰即寒。病無所安。腎主水。汗注不休。齒本槀痛。汗即愈。下即死。陰盛陽虛故死。楊曰。五臟六腑。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余皆闕也。
白話文:
丁說:腎主管骨骼,與膀胱是表裡關係。病症在陽經,則會發熱、身體沉重、怕冷;在陰經,則會發冷,渾身不適。腎主管水液,如果出汗不止,牙根疼痛,出汗一好,就會死亡。這是因為陰盛陽虛導致死亡的。
楊說:五臟六腑都會出現寒熱證狀,但這部經書只列出三種情況,其餘的都省略了。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
白話文:
第59個疑難:狂癲的疾病,如何區別呢?
當狂病發作的初期,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
- 很少睡覺而不感到飢餓。
- 自以為比別人高明有才。
- 自以為聰明伶俐。
- 看不起別人,表現出傲慢的態度。
- 無緣無故地發笑,喜歡唱歌和音樂。
- 舉止反常,不停地亂跑。
丁曰。狂病者、病在手三陽。而反汗。故陽盛即發狂也。病在足三陰。而反下。故陰盛即發癲也。楊曰。狂病之候。觀其人初發之時。不欲眠臥。又不肯飲食。自言賢智尊貴。歌笑行走不休。皆陽氣盛所為。故經言重陽者狂。此之謂也。今人以為癲疾。謬矣。
白話文:
丁說:經文上說陽氣過盛的會發狂,陰氣過盛的會發癲。現在這三個部位陰陽都過盛,所以寸脈為陽脈,尺脈為陰脈。寸脈和尺脈都過盛極了,而且沉。楊說:癲就是顛僕,發作時就會僵死倒地。所以有「顛蹶」的說法。陰氣太盛,所以不能站立而會側身仆倒。現在的人把它當作癇病,這是不對的。
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丁曰。經言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今三部陰陽俱盛者。寸為陽。尺為陰。寸尺俱盛極而沉也。楊曰。癲、顛也。發則僵仆焉。故有顛蹶之言也。陰氣太盛。故不得行立而側僕也。今人以為癇病。誤矣。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白話文:
《六十難經》中說,頭部和心臟的疾病,分為兩種:「厥痛」和「真痛」。
「厥痛」是指手三陽經脈受到風寒侵襲,寒氣停留不散,導致頭部疼痛。
「真痛」是指寒氣侵入腦部深處,導致頭部劇烈疼痛。
丁曰。手三陽者。陽中之陽。今受風寒。伏留不去。即是三陽逆於上。故名曰厥頭病。入連在腦者。名曰真頭痛。腦者。髓海。風寒入即死矣。楊曰。去者、行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陽之脈。伏留而不行。則壅逆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也。足三陽留壅。亦作頭痛。今經不言之。
白話文:
丁氏說:手三陽經是陽經中的陽經。現在受了風寒,邪氣潛伏在體內不去。這就導致了三陽經逆行於頭部,因此稱之為厥頭病。如果邪氣侵入腦部,與腦部相連,就稱為真頭痛。腦是骨髓的海洋,如果風寒侵入,人就會立刻死去。
楊氏說:「去」字指運行,「厥」字指逆行。這句話的意思是手三陽經絡的氣血潛伏著不能運行,就會壅塞逆行而衝擊頭部,因此稱之為厥頭痛。足三陽經氣血壅滯也會導致頭痛,但經典上沒有提到這一點。
從省久故也。(按久字疑當作文。)虞曰。風冷之氣。入於三陽之經。故頭厥痛也。其痛立已。真頭痛者。謂風冷之氣。入於泥丸宮。則為髓海。邪入則曰真頭痛也。頭腦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名真頭痛。其寒氣入深故也。風寒之氣。循風府入於腦。故云入連腦也。
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
白話文:
從頭部開始,疼痛一直持續。虞氏說,風寒之氣進入三陽經脈,所以頭部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這時疼痛會很快消失。真正的頭痛是指風寒之氣進入泥丸宮,然後進入髓海。邪氣進入,就叫做真正的頭痛。頭腦中劇烈疼痛,而手腳冷到肘膝,這叫做真正的頭痛,這是因為寒氣深入的緣故。風寒之氣沿着風府穴進入腦部,所以說進入連腦。
楊曰。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脈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臟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白話文:
楊氏說:所有的經脈都與心臟相連。如果一條經脈有病,它的脈搏就會逆行。脈搏逆行就會衝擊心臟,進而引起心痛。所以稱為「厥心痛」。這是因為五臟的氣血逆衝而導致心痛,而不是心臟自身疼痛造成的。
丁曰。真心不病。外經受五邪相干。名曰厥心痛。其痛甚則手足青而冷。神門穴絕者死。病名真心痛也。楊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法不受病。病即神去氣竭。故手足為之青冷也。心痛手足冷者。為真心痛。手足溫者。為厥心痛也。頭痛亦然。從今日平旦至明日平旦為一日。今云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是正得半日而死也。
白話文:
丁氏說:「真正的真心是不會生病的。只有外經受到外邪侵襲,才會導致名為『厥心痛』的疾病。這種疼痛厲害時,手腳會變青發冷,神門穴失去知覺就會死亡。這種病症稱為真心痛。」
楊氏說:「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會生病的。如果生病了,就代表神氣耗盡,因此手腳才會變青發冷。心痛伴隨手腳冰冷的是真心痛,手腳溫暖的則是厥心痛。頭痛也是同樣的道理。從今天早晨到明天早晨算是一天,現在說早晨發病晚上死亡,晚上發病早晨死亡,這就代表患者只活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