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四 (3)
卷之四 (3)
1. 臟腑傳病第八(凡二首)
五十三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
白話文:
《難經》中有「七傳死,間傳活」的說法。什麼意思呢?
「七傳」是指病邪傳播到剋制自己的臟腑,就會導致死亡。比如:心病傳到肺,肺傳到肝,肝傳到脾,脾傳到腎,腎傳到心,一個臟腑受到反覆侵襲。
「間傳」是指病邪傳播到相生的臟腑,就會生還。比如:心病傳到肺,肺傳到腎,腎傳到脾,脾傳到肝,肝傳到心,相生臟腑互相緩解病勢。
丁曰。經云前七傳者死。後言間臟者生。其言七傳者。是五臟為陰。傳其所勝。間臟者。是六腑為陽。故傳其所生。亦五臟六腑並應五行。傳其所生者生。傳其所勝者死。其言傳肺。肺死而不傳。故一臟不再傷也。呂曰。七當為次字之誤也。此下有間字。即知上當為次。又有五臟。
白話文:
丁說:經書上說,先傳給七個相剋的臟腑,就會死亡。後面說,傳給相輔相成的臟腑,就能存活。所謂「傳給七個相剋的臟腑」,是指五臟屬陰,傳給它們所剋制的臟腑。所謂「傳給相輔相成的臟腑」,是指六腑屬陽,傳給它們所生出的臟腑。
所以五臟六腑都與五行相應,傳給相生臟腑的就能活,傳給相剋臟腑的就會死。經文中說「傳給肺」,其實肺死亡後就不會再傳遞。所以一個臟腑不會被重複傷害。
呂說:經文中的「七」應該是「次」字的訛誤。後面有「間」字,就可以知道上面應該是「次」。另外文中還有「五臟」,說明應該是「五臟六腑」並應五行。
心獨再傷。為有六傳耳。此蓋次傳其所勝臟故其病死也。虞曰。七傳者死。七字明也。呂氏以七為次。深為誤矣。又聲音不相近也。今明之以示後學。謂五行相生而數之。數終於五。又卻再數至二成七。向上之五。來傳於七。七之被克。故云死也。今舉一例以發明之。假令相生之數。
白話文:
心臟只能再受一次傷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被剋制了六次。這是因為它傳遞了它所剋制臟腑的病氣,所以導致了死亡。虞美人說:傳遞七次的人會死亡。這個「七」字很明顯。呂氏把它解釋為「傳遞」,這是大錯特錯的。而且從發音上也不相近。現在我們把它弄清楚,給後學一個交代。五行相生,相生有數,數終止於五。再從五開始數起,到二為止,得七。上面五行的病氣傳給了七,七被剋制,所以說會死亡。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它:假設相生的數。
數木火土金水木火。第五水字。隔第六木字。來克第七火字。火被水克。故曰七傳。下文云間臟者。是第五水字。下傳與第六木字。見相生。故曰間臟者生也。呂氏言次者。次正成間臟也。
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相傳。竟而復始。如環之無端。故言生也。
白話文:
從木、火、土、金、水、木、火的順序排列。第五個字「水」。隔著第六個字「木」來剋制第七個字「火」。火被水剋制。所以稱為「七傳」。接下來的文字「間臟者」指的是第五個字「水」。往下傳遞到第六個字「木」,看到相生關係。所以說「間臟者」是生髮的。呂氏說「次」,就是正好的成為間臟的關係。
丁曰。其言心傳脾。脾得生氣。再傳於肺。是母子相傳。故言生也。呂曰。間臟者、間其所勝之臟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肝勝脾。心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
白話文:
丁氏說:心臟傳遞生氣給脾臟,脾臟再傳遞給肺臟,形成母子相傳的順序,所以稱為「生」。
呂氏說:「間臟」指的是相剋的臟腑互相傳遞。
- 心臟剋制肺臟,脾臟間接剋制心臟。
- 肝臟剋制脾臟,心臟間接剋制肝臟。
- 脾臟剋制腎臟,肺臟間接剋制脾臟。
- 肺臟剋制肝臟,腎臟間接剋制肺臟。
- 腎臟剋制心臟,肝臟間接剋制腎臟。
這種傳遞方式稱為「傳其所生」。
五十四難曰。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臟同法也。
白話文:
第五十四個疑難:臟病難以治療,腑病容易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臟病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它會傳給其所勝的臟腑。而腑病容易治療,是因為它會傳給其子臟腑。這和《七傳間臟》中所說的道理是一致的。
丁曰。臟者、陰也。病難治者、謂言傳其勝也(按謂言二字。當衍其一。)勝者、謂肝勝脾。脾勝腎。腎勝心。心勝肺。肺勝肝。故難治也。腑者。陽也。言陽病傳其子者。即是木病傳火。火病傳土。土病傳金。金病傳水。水木遞相生。即腑病易治也。是故與七傳間臟法同也。楊曰。與前章略同也。
白話文:
丁先生說:臟屬於陰,如果臟病難以治療,就說明病邪傳變而加重了。所謂加重,是指肝勝脾、脾勝腎、腎勝心、心勝肺、肺勝肝這種情況。因此難以治療。腑屬於陽,如果陽病傳變給其相生的臟,也就是木病傳火、火病傳土、土病傳金、金病傳水、水病傳木,這種相生傳變的情況,腑病就容易治療。因此,腑病和臟病的七傳之法是相同的。楊先生說:這章和前面一章大意差不多。
2. 臟腑積聚第九(凡二首)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白話文:
在難經中的第五十五條中提到,疾病分為積和聚。如何區分呢?積是陰氣所致,而聚是陽氣所致。所以積症沉潛而隱伏,聚症浮動而活躍。氣積聚的地方稱為積,氣聚散的地方稱為聚。因此,積症是由五臟產生,而聚症是由六腑形成。積症屬陰氣,剛開始發病時有固定的部位,疼痛不會離開那個部位,上下的發作有一定範圍,左右也有明確的界限。聚症屬陽氣,剛開始發病時沒有固定的根源,上下往來不定,疼痛沒有固定的位置,稱為聚。因此,可以通過這些特徵來區分積和聚。
丁曰。積者、陰氣所積。是五臟傳其所勝。當王時不受邪。故留結為積。所以止而不移也。聚者、六腑之為病。陽也。所傳其子。以迴轉不定。又陽主動。故無常處。呂曰。諸陰證病常在一處牢強。有頭足。止不移者。臟氣所作。死不治。故言臟、病難治。所以證病上下左右無常處者。此所謂陽證。雖困可治。本不死也。
故當經歲月。故經言腑病易治。
白話文:
丁公說:積氣是指陰氣累積,是五臟傳給了它們所勝過的臟腑。當陽氣旺盛時,不容易被邪氣侵犯。因此,邪氣留結在體內形成積氣,所以積氣固定不移動。聚氣是指六腑發病,是陽證。六腑傳給了它們所生的臟腑,所以迴轉不定。而且陽氣主導活動,因此聚氣沒有固定的位置。
呂公說:各種陰證的疾病通常固定在一處,堅固有力,有頭有腳,不會移動。這是臟氣引起的疾病,無法治癒,所以說臟病難治。而那些症狀在身體上下左右不定處的,就是陽證。雖然困擾,但可以治療,本質上是不致命的。
五十六難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㾬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白話文:
《五十六難》中說道:五臟的積聚,各有其名稱和發生時間。肝臟的積聚稱為「肥氣」,位於左脅肋骨下方,形狀像一個倒扣的杯子,有頭有腳。如果長期不癒,會導致咳嗽、打嗝、瘧疾等症狀,連續幾年都不會好。這種積聚通常發生在仲夏(六月)的戊己日。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肺部的疾病傳給了肝臟,而肝臟應該把疾病傳給脾臟。仲夏時節,脾臟旺盛,不會接收邪氣。肝臟只好想把邪氣傳回肺部,但肺部也不願意接收。因此,邪氣就滯留在肝臟形成積聚。所以我們知道,「肥氣」是發生在仲夏戊己日的。
楊曰。積、蓄也。言血脈不行。積蓄成病也。凡積者、五臟所生也。榮氣常行。不失節度。謂之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一臟受病。則榮氣壅塞。故病焉。然五臟受病者。則傳其所勝。所勝適王。則不肯受傳。既不肯受。則反傳所勝。所勝復不為納。於是則留結成積。漸以長大。
白話文:
楊氏說:「積」就是積聚的意思。指的是氣血運行不暢,積聚成病。所有積症都是由五臟所產生。氣血正常運行,不失去平衡,稱為健康人。健康人不會生病。如果有一個臟器生病了,就會導致氣血阻塞,因此產生疾病。然而,五臟一旦生病,就會傳染到它所屬的五行相勝的臟器。若相勝的臟器正當旺盛,則不肯接受傳染。既然不肯接受,那就反過來傳染給相勝的臟器。相勝的臟器又再次不接受。於是兩者之間就停滯積聚,逐漸形成積症,增長擴大。
病因成矣。肥氣者、肥盛也。言肥氣聚於左脅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狀也。小兒多有此病。按前章有積有聚。此章唯出五積之名狀。不言諸聚。聚者。六腑之病。亦相傳行。還如五臟。以勝相加。故不重言。從省約也。
白話文:
疾病的成因已經形成。肥氣指脂肪過度堆積。形容肥氣積聚在左肋下方,就像蓋著一個突出的杯子,就像肉體脂肪過多一樣。小兒常患此病。前面的章節中提到有積聚。這章只介紹五積的具體表現,不提其他積聚。積聚是六腑的疾病,也會相互傳播。就像五臟一樣,以強勝弱。因此這裡沒有再重複說明,是為了簡潔。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楊曰。伏梁者、言積自齊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狀似屋舍棟梁也。
白話文:
心臟積塊的名稱叫做「伏梁」。它是從齊上(鎖骨上方)開始形成。大小像手臂一樣,向上延伸到心臟下側。時間久了也無法痊癒,會讓人心煩不已。在秋天的庚辛日容易產生這種積塊。為什麼這樣說呢?腎病傳染到心臟,心臟應該再傳染給肺臟。肺臟在秋天正當旺盛,旺盛的器官不會接收邪氣。於是心臟又想把積塊傳回給腎臟,但腎臟不肯接收。所以積塊就停留在心臟,結為伏梁。所以可以知道,伏梁這種積塊是在秋天的庚辛日產生的。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楊曰。痞、否也。言痞結成積也。脾氣虛。則胃中熱而引食焉。脾病不能通氣。行津液。故雖食多而羸瘦也。
白話文:
脾臟積聚的病症叫做痞氣。在胃脘部,覆蓋的範圍大得像盤子一樣。久治不癒,會導致四肢蜷縮不動,發黃疸,吃進去的東西都吸收不了。在冬天的壬癸日得這種病。為什麼這樣說呢?肝臟病變傳給脾臟,脾臟本應傳給腎臟。腎臟在冬天正好當令,王氣正盛,不受邪氣侵犯。脾臟又想返回肝臟,肝臟不願意接受。因此,邪氣滯留在脾臟形成積聚。所以知道痞氣是在冬天的壬癸日得的。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白話文:
肺部的積聚叫做息賁。它位於右肋骨下方,覆碗般大小。長久不癒,會讓人發冷發熱、喘咳,誘發肺部壅塞。這是因為在春天的甲乙日感邪氣所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臟的疾病會傳到肺部,肺臟應當再傳到肝臟。肝臟在春季最旺盛,最能抵禦邪氣。肺臟想把邪氣傳給心臟,但心臟不肯接受,所以邪氣就留在肺臟形成積聚。因此知道息賁是在春天的甲乙日感邪氣所致。
楊曰。息、長也。賁、膈也。言肺在膈上。其氣不行。漸長而逼於膈。故曰息賁。一曰賁、聚也。言其漸長而聚蓄。肺為上蓋。臟中陽也。陽氣盛。故令人發肺壅也。
白話文:
楊氏說:「息」是形容逐漸增長,「賁」是膈膜的意思。這句話說的是肺位於膈膜上方,當肺氣運行不暢時,便會逐漸增大,逼近膈膜,所以稱為「息賁」。另一種說法是「賁」有聚集的意思,表示肺氣逐漸增大而積聚。肺是胸腔的上蓋,是臟腑中的陽氣所聚之處。陽氣旺盛,就會導致人出現肺壅堵的現象。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積之要法也。
白話文:
腎臟的積聚叫做「賁豚」。它發作於小腹部,上升到心口以下,形狀像小豬。發作時有時上衝有時下沉,持續時間長。發作時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骨頭萎縮、氣虛力弱。在夏天的丙日或丁日發作的可能性較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脾臟出了問題會傳到腎臟,腎臟再傳到心臟。心臟在夏天最旺盛,旺盛的時候不會受到邪氣侵襲。但是腎臟又想把積氣傳回脾臟,脾臟不肯接受,所以積氣就停留在腎臟形成積塊。因此可以知道,賁豚這種積聚是在夏天的丙日或丁日發作的。這是治療五積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
丁曰。人之五臟本和。謂恣欲五情。所以有增損。故蘊積生其病也。故有積有聚。積病為陰。聚病為陽。王時即安。失時即病也。舊經文注皆明矣。楊曰。此病狀似豚而上衝心。又有奔豚之氣。非此積病也。名同而疾異焉。
白話文:
丁某說:人體的五臟本相調和,但是如果放縱自己的慾望和情緒,就會導致五臟失衡,產生疾病。積病和聚病都是因為身體積聚了過多物質造成的。積病屬於陰性疾病,聚病屬於陽性疾病。在適當的時候,它們不會引起問題,但在不合適的時候就會引發疾病。以前的經典醫書中對這些疾病的解釋已經很清楚了。
楊某說:這個疾病的症狀類似於豬的奔跑,而且會衝擊心臟,還有奔騰的氣息。這並不是積病,雖然名稱相同,但疾病類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