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難經集注》~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卷之四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

虞曰。肝、木也。木之華萼。敷布五色。故主色也。

心主臭。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是故五臭心獨主之也。

脾主味。

虞曰。脾、土也。土甘。甘受味。故主味。禮云。甘受和味。此義也。

肺主聲。

虞曰。肺金也。金擊之有聲。故五音皆出於肺也。

腎主液。

虞曰。腎、水也。水流濕。主液也。

白話文:

四十歲時,身體容易出現各種毛病,這叫做「四十難」。經書上說,肝臟主宰人的顏色。

虞氏說:肝臟就像木頭,木頭開花結果,展現出五種顏色,所以肝臟主宰人的顏色。

心臟主宰人的氣味。

虞氏說:心臟就像火,火能使物體變化,產生五種氣味,所以五種氣味都由心臟主宰。

脾臟主宰人的味覺。

虞氏說:脾臟就像土,土性甘甜,甘甜可以接受各種味道,所以脾臟主宰人的味覺。禮記中說:「甘者受和味」,就是這個道理。

肺臟主宰人的聲音。

虞氏說:肺臟就像金子,金子敲擊就會發出聲音,所以五種音調都來自肺臟。

腎臟主宰人體的液體。

虞氏說:腎臟就像水,水流動會濕潤,所以腎臟主宰人體的液體。

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白話文:

鼻子是肺的表徵,但又能感知氣味。耳朵是腎的表徵,但又能聽到聲音。這是什麼原因呢?肺屬西方金,金生於巳火,而巳火屬南。心屬火,主導氣味,因此讓鼻子能感知氣味。腎屬北方水,水生於申金,而申金屬西。肺屬金,主導聲音,因此讓耳朵能聽到聲音。

楊曰。五行有相因成事。有當體成事者。至如肺腎二臟。相因成也。其餘三臟。自成之也。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

虞曰。在五常木法春。應仁。故云木者春也。人之仁發用也。

萬物始生。其尚幼小。

白話文:

楊氏說,五行之間有相互影響而成就事情的關係,有些是直接對應而成就事情,比如肺和腎兩個臟器,就是相互影響而成就的;其他三個臟器則各自獨立而成。

四十一難問道:肝臟為什麼獨有兩葉?這與什麼對應呢?因為肝臟屬於東方木,木代表春天。

虞氏說,在五常中,木法應春天,春天應仁,所以說木代表春天。人的仁慈之情也是在春天發生的。

萬物開始生長,它們還很幼小。

虞曰。肝、木足厥陰。配膽木足少陽。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故云幼少。

白話文:

虞氏說:肝屬木,走足厥陰經。與膽相對應,膽屬木,走足少陽經。少陽經的特點是:有時脹大,有時縮小;有時短,有時長。因此,少陽經又稱為「幼少」。

意無所親。

虞曰。木者、應春法仁。施恩無求報。不以親而施化育。故曰意無所親。

去太陰尚近。

虞曰。十二經相注。足厥陰還復注手太陰。故曰。去太陰尚近也。

離太陽不遠。

虞曰。本經言足厥陰少陽木。生手太陽少陰火。故云離太陽不遠。則此義也。

猶有兩心。

虞曰。猶如也。如有兩心者。謂注於太陰。有畏金之心。生於太陽。有生火之心。故云猶有兩心。

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白話文:

虞說:樹木應春天之法,仁愛施恩不求回報,不因親近而施予化育,所以說「意無所親」。

足厥陰經回流注入手太陰經,所以說「去太陰尚近」。

足厥陰經屬木,生於手太陽經和手少陰經屬火,因此說「離太陽不遠」。

猶如人有兩顆心一樣,足厥陰經注入手太陰經,有畏懼金的特性;同時又生於手太陽經,有生火的特性,所以說「猶有兩心」。

因此足厥陰經有兩條經脈,也應屬於木的特性。

楊曰。肝者據大葉言之。則是兩葉也。若據小葉言之。則多葉矣。解在後章。丁曰。經言肝者、東方木也。應春萬物之所生。其尚幼小。然始生者。非長生也。謂木初受氣。是言幼少也。意無所親者。謂以失其父未識其母。故曰意無所親也。去太陰尚近太陰是七月。木始受氣。

白話文:

楊氏說:肝這個器官,如果從大形狀來說,它是兩塊。但如果從小形狀來說,它是有多塊的。詳解在後面的章節。

丁氏說:經書上說肝是東方的木,所以它與春天的萬物生長相應。肝在初生的時候,就像初生的幼小植物一樣。雖然是開始生長,但是還沒有真正長大。也就是說,肝在最初受到氣息的時候,是比較幼小的。

所謂「意無所親」,是指肝在初生時,既沒有失去父親,也沒有認識母親,所以沒有任何偏愛或親近。

肝距離太陰尚近。太陰指的是七月。肝在七月時開始受到氣息而生長。

離太陽不遠也。太陽是六月。故言離太陽不遠也。猶有兩心者。為離太陽戀太陰。有此離戀。故言兩心也。所以肝有兩葉。以應木葉也。

白話文:

離火之氣離不開太陽之氣。太陽之氣主司六月。因此說離火之氣離不開太陽之氣。心臟仍有兩條心氣。這是因為離火之氣親近太陽之氣,牽戀於太陰之氣。有這種離戀之情,所以說心有兩條心氣。因此肝臟有兩葉,以呼應樹木的兩片葉子。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四十二難》說:人的腸胃長度和容量是多少呢?胃的容量是一尺五寸寬、五寸長、二尺六寸長,彎曲後能容納三鬥五升食物和水。其中通常儲存兩斗食物和一斗五升水。

楊曰。凡人食入於口而聚於胃。故經云。胃者、水穀之海。胃中谷熟。則傳入小腸也。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楊曰。小腸受胃之谷。而傳入於大腸。分谷三分有二為太半。有一為少半。

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白話文:

楊曰。凡人食入於口而聚於胃。故經云。胃者、水穀之海。胃中谷熟。則傳入小腸也。

楊氏說:凡人飲食入口,都會積聚在胃裡。因此經書上說:「胃是水谷之海。」胃中食物消化成熟後,就會傳入小腸。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小腸的直徑是二寸半,周圍是八分之少半,長度是三丈二尺。小腸可以容納二斗四升的穀物,以及六升三合之太半的水。

楊曰。小腸受胃之谷。而傳入於大腸。分谷三分有二為太半。有一為少半。

楊氏說:小腸接收來自胃的消化後的食物,再傳入大腸。食物經過小腸後,會分成三份,其中兩份為太半,一份為少半。

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迴腸的直徑是四寸,周圍是一寸半,長度是二丈一尺。迴腸可以容納一斗的穀物,以及七升半的水。

解釋:

  • 這裡的「楊」指的是古代醫學家楊景風,他所撰寫的醫書《楊氏家藏方》中記載了許多關於人體器官的功能和尺寸的描述。
  • 「經云」指的是古代醫學典籍,這裡指的是《黃帝內經》。
  • 「水穀」指的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食物和水。
  • 「太半」指的是三分之二,「少半」指的是三分之一。
  • 「斗」和「升」是古代的容量單位,這裡指的是小腸和迴腸的容積。

這段文字描述了小腸和迴腸的尺寸、容積以及它們在消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古代醫學認為,小腸和迴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它們負責吸收營養物質,並將廢物傳入大腸。

楊曰。迴腸者、大腸也。受小腸之谷。而傳入於廣腸焉。虞曰。水穀自胃有三斗五升。傳入小腸。則谷剩四升。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傳入大腸。水穀之數。比之在胃各減一半。至此則水分入膀胱。谷傳入肛門也。

白話文:

楊氏說:迴腸就是大腸,接收小腸消化的食物,然後輸送給廣腸(即直腸)。

虞氏說:水穀從胃裡出來有 3 鬥 5 升,傳給小腸後,食物剩餘 4 升,水分減少 8 升 6 合到一半。接著傳給大腸,水穀的數量比在胃裡各減少一半。到了這裡,水分就進入膀胱,而食物就通過肛門排出。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按下文云。徑二寸大半。以圍三徑一約之。其數正合。此處脫大字。)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楊曰。廣腸者。䐈腸也。一名肛門。受大腸之谷而傳出。

白話文:

廣腸長約八寸,直徑約兩寸半。(根據下文中提到的「徑二寸大半」,根據圓周率約等於 3 來計算,數值吻合。此處遺漏了「大」字。)整體長度約為兩尺八寸,可容納約九升三合八分之一的穀物。

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按此數誤。依上文計之。當云九斗二升一合又二十四分合之十九。)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白話文:

因此,腸胃的總長度為五丈八尺四寸。可以容納八斗七升六合八分之一的水穀。 (註:這個數字有誤。根據上文計算,應為九鬥二升一合加上二十四分之十九。)這表示腸胃的長度和容積決定了可容納的水穀量。

楊曰。據甲乙經言。腸胃凡長六丈四寸四分。所以與此不同者。甲乙經從口至䐈腸而數之。故長。此經從胃至腸而數之。故短。亦所以互相發明。非有謬也。

白話文:

楊氏說:根據《甲乙經》的記載,我們的腸胃一共長六丈四寸四分。之所以與《難經》記載的長度不同,是因為《甲乙經》是從口腔到直腸計算的,所以比較長。而《難經》是從胃到腸計算的,所以比較短。這兩個記載是互相補充說明的,並沒有錯誤。

肝重四斤四兩。(按別本並作二斤四兩。惟史記正義引作四斤四兩。與此合。)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

虞曰。肝足厥陰。配足少陽。少陽之次數於七。故有七葉。

主藏魂。

白話文:

肝臟的重量是四斤四兩。有些版本記載為二斤四兩,但《史記正義》中引用的是四斤四兩,與此說法一致。肝臟左側有三葉,右側有四葉,總共有七葉。

虞氏說,肝臟屬足厥陰經,與足少陽經相配合,由於少陽經的排序是第七,所以肝有七葉。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藏魂。

虞曰。魂者、神氣之輔弼也。楊曰。肝者、干也。於五行為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按原本。其下衍於字。依史記正義引此文刪。)肝神七人。老子名曰明堂宮、蘭臺府。從官三千六百人。又云肝神。六童子。三女人。又肝神名蓋藍。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白話文:

虞氏說:「魂魄是神氣的輔助。」楊氏說:「肝臟,是代表木的器官。在五行中屬木,所以它的形狀有枝幹。」(按:原本文字在此處有缺失,根據《史記》正義引用的這段文字刪除。)肝臟的神靈有七人,老子稱之為明堂宮、蘭臺府,有三千六百名官員。又說肝臟的神靈有六個童子、三個女子。另外肝臟的神靈又稱為蓋藍。

心臟重十二兩,裡面有七個孔、三根毛髮,盛放著三合精華。心臟主要負責儲藏神靈。

楊曰。心、纖也。(按原本。纖誤作識。依史記正義引此文改。下同。)言所識纖微。(按原本所下衍以字。依史記正義引此文刪。)無物不貫也。又云。心、任也。言能任物也。其神九人。太尉公名絳宮大始。南極老人元先之身。(按史記正義引此文元先作員光。)其從官三千六百人。又曰心為帝王。身之主也。心神又名呴呴。虞曰。神者、精氣之化成也。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

白話文:

楊泉說:心,細微敏銳。所以能察覺纖微的事物,沒有事物不能貫通了解。又說:心,承擔能力強。所以能承擔各種事物。它的神靈有九位,太尉公名為絳宮大始。南極老人是元先的化身。它的從屬官員有三千六百位。又說:心是帝王,身體的主宰。心的神靈又名呴呴。虞序說:神靈,是精氣化成的。

楊曰。脾、裨也。(按原本裨誤作俾。依史記正義引此文改。下同。)在胃之下。裨助胃氣。主化水穀也。其神五人。玄光玉女子母。其從官三千六百人。其脾神又名俾俾。

白話文:

楊氏說:脾臟像人體的助手,位於胃的下方。它協助胃進行消化,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脾臟的神名叫「玄光玉女子母」,統轄著三千六百名隨從。而脾臟本身也有另一個名字,叫做「俾俾」。

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

虞曰。肺者、金之稽。兌之氣。位居於酉。酉是八門。八葉之應。法於此也。

主藏魄。

白話文:

肺臟的重量是三斤三兩,它有六片葉和兩個邊耳,總共有八片葉。

有人說,肺是金的表現,與兌卦的氣息相應,它的位置在酉位,酉位屬於八門之一,八片葉的特徵就是根據這個來的。

肺的主要功能是藏魄。

楊曰。肺、勃也。言其氣勃鬱。(按史記正義引此下有故短二字。)也。其神八人。大和君名曰玉堂宮、尚書府。其從官三升六百人。又云。肺神十四。童子七。女子七。(按此字依史記正義補。)肺神又名鳴鳩。虞曰。魄者、精氣之匡輔也。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

白話文:

楊氏說:肺,就是「勃」的意思。形容肺氣勃發鬱結。(根據《史記正義》引述,此處原本還有「故短」二字。)肺神有八位,其中最偉大的是玉堂宮,擔任尚書職務。他的從屬官員有三千六百人。另有人說,肺神有十四位,其中七位是童子,七位是女子。(根據《史記正義》補上此字。)肺神又名「鳴鳩」。虞氏說:魄是精氣的輔佐。

楊曰。腎、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其神六人。司徒。司宮、司命(按史記正義。宮作空。又司命下有司錄。)司隸、校尉、廷尉卿。腎神又名僄僄。虞曰。專意不移者志。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白話文:

楊氏說:腎具有引注的功能。腎屬水,其主要作用是引注水氣灌溉全身上下的經脈。腎神有六,分別是司徒、司宮、司命(史記正義中記載「宮」字應作「空」,司命下還有司錄)、司隸、校尉和廷尉卿。腎神又稱作「僄僄」。虞氏說:專注而不動搖的是意志力。

楊曰。膽、敢也。言其人有膽氣果敢也。(按史記正義引此句無其字。)其神五人。太一道君。居紫房宮中。其從官三千六百人。膽神又名灌灌。虞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楊氏說:「膽,就是敢的意思。指人有膽量和果敢。」(按:《史記正義》引用的這句話沒有「中正之官」這幾個字。)它的神有五位。第一位是太一道君,住在紫房宮中,隨從官員有三千六百人。膽神又名叫灌灌。虞氏說:「膽,是中正的官員,決斷事務從這裡產生。」

胃重二斤二兩。(按史記正義引作二斤十四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楊曰。胃、圍也。言圍受食物也。其神十二人。五元之氣諫議大夫。其胃神名且且。虞曰。胃為倉廩之官也。

白話文:

胃的重量是二斤二兩。(根據《史記正義》的引述,應該是二斤十四兩。)胃彎曲彎曲,可伸可縮。長度是二尺六寸。寬度是一尺五寸。直徑是五寸。可以容納兩鬥穀物。可以容納一斗五升水。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白話文:

小腸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它的長度為三丈二尺。寬度為二寸半。直徑為八分之一點五。它在腹部以左旋方式捲曲堆疊,形成十六個彎曲。它可以容納兩鬥四升的穀物和六升三合外加一半的水。

楊曰。腸、暢也。言通暢胃氣。去滓穢也。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小腸神又名潔潔。虞曰。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白話文:

楊氏說:腸,就是暢通的意思。指暢通胃氣,排出穢物。它有兩個神明掌管:元梁使者和小腸神。小腸神又稱潔潔。

虞氏說:小腸是受盛和腐化食物的器官,負責將食物轉化成各種物質。

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半。(按原本脫半字。依史記正義引此句補。與前文合。)當齊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白話文:

大腸重兩斤十二兩,長兩丈一尺,寬四寸,直徑一寸半。從恥骨處開始,向右迴旋十六個彎道,可以容納一斗穀物或七升半水。

楊曰。大腸、即迴腸也。以其回曲。因以名之。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其神名涸涸。虞曰。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白話文:

楊氏說:大腸就是迴腸,因為它彎曲而得名。大腸有兩個神,叫做元梁使者,這些神的名字是涸涸。虞氏說:大腸是傳遞食物的器官,食物變化就從這裡出來。

楊曰。膀、橫也。胱、廣也。言其體短而橫廣。又名胞。胞、鞄也。鞄者、空也。以需承水液焉。(史記正義引此文云。胞、虛空也。主以虛承水液。)今人多以兩脅下及小腹兩邊為膀胱。深為謬也。虞曰。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白話文:

楊氏說:「膀」指短而寬廣,「胱」指寬廣,描述膀胱的形狀。又稱「胞」,意為空囊,用以貯存水液。(《史記正義》引用這段話時說:「胞」指空虛,用以儲存水液。)現在很多人把兩側肋骨下方的部位和下腹部兩邊稱為膀胱,這是大錯特錯。虞氏說:「膀胱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貯藏著津液。」

楊曰。舌者、泄也。言可舒泄言語也。(按原本舒泄下有於字。依史記正義刪。)虞曰。唇者、聲之扇。舌者、聲之機。

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白話文:

楊氏說:舌頭的作用是表達,也就是可以舒展開來表達語言的意思。(按:原本「舒泄」下面有「於」字,根據《史記正義》刪去。)虞氏說:嘴脣是聲音的扇葉,舌頭是聲音的機關。

楊曰。咽、嚥也。言可以嚥物也。又謂之嗌。言氣之流通阨要之處也。咽為胃之系也。故經曰。咽主地氣。胃為土。故云主地氣也。

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

白話文:

楊景煥說:「咽,就是吞嚥之意。因為它能吞入食物。又稱為『嗌』,表示氣息流通的重要關卡。咽是胃繫帶的部位。所以《黃帝內經》中說:『咽主地氣。』胃屬土。所以說咽主地氣。」

楊曰。喉嚨空虛也。言其中空虛。可以通氣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經云。喉主天氣。肺應天。故云主天氣也。喉嚨與咽並行。其實兩異。而人多惑之。(按原本兩作無。惑作感。並依史記正義改正。)

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二合八分合之一。

白話文:

楊氏說:「『喉嚨』指的是空虛的地方,意思是它內部是空的,可以讓空氣通過。它就是肺部的系統,是呼吸的通道。因此,經書上說:『喉嚨主管天氣,肺部感應天氣。』所以說喉嚨主管天氣。喉嚨和咽喉平行排列,但實際上兩者不同,很多人卻把它們混淆了。」(註:原本的「兩」改為「無」,「感」改為「惑」,根據《史記正義》改正。)

楊曰。肛、釭也。言其處似車釭形。故曰肛門。即廣腸也。又言䐈腸。丁曰。前腸胃徑圍。大小不同。其言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者、即是圍三徑一也。小腸徑八分。大二寸四分則是也。今言二寸半。即分之少半。迴腸徑一寸半。即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即少五分也。廣腸徑二寸半。

白話文:

楊氏說:肛門,像車輪中心的樣子,所以稱為肛門。也就是直腸。又寫作「䐈腸」。

丁氏說:前段的腸胃直徑大小不一樣。文中所說的胃直徑一尺五寸,五寸寬,就是周長三尺,直徑一尺。小腸直徑八分,兩寸四分寬,就是這個意思。現在說是兩寸半,就是稍小一些。迴腸直徑一寸半,也就是寬四寸五分。現在說是四寸,就是小了五分。直腸直徑兩寸半。

即大七寸五分。今言八寸。即有剩五分也。其升斗寸尺者。先立其尺。然後造其升斗秤兩。皆以同身寸之為法。以尺造鬥。鬥面闊一尺。底闊七寸。高四寸。俱厚三分。可容十升。凡以木此指節者。方一寸為兩。十六兩為斤。此制同身寸尺升斗之度。為人之腸胃斤重長短之法也。

白話文:

即就是七寸五分這麼大。現在說八寸,就是多餘五分。那些升、鬥、寸、尺的尺寸,首先要確定它的尺度,然後製造升斗和秤兩。大家都以人體相同的寸為標準。用尺來製作鬥,鬥面的寬度是一尺,底部的寬度是七寸,高度是四寸,都厚三分。能容納十升。凡是用木頭測量指節的,一方寸為兩,十六兩為一斤。這種制度是和人體相同的寸尺升斗的度量,也是人的腸胃斤兩長短的標準。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白話文:

《傷寒論》中說,有個人不進食也不喝水,七天就死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胃部通常會儲存兩鬥穀物和一斗五升的水,所以平常人一天上兩次廁所,每次大概兩升半,一天排出五升。七天就是五七,也就是三鬥五升。那麼,穀物和水分都流失殆盡了,所以普通人七天不進食不喝水就會死亡,因為體內的水分和營養消耗殆盡,就會死亡。

丁曰。人受氣於谷以養其神。水穀盡即神去。故安穀者生。絕谷者死也。楊曰。胃中常留水穀三斗五升。人既不食飲。而日別再圊。便一日五升。七日之中。五七三斗五升。胃中水穀俱盡。無氣以生。故死焉。圊、廁也。虞曰。人受氣於谷。今不食飲七日。是知水穀氣盡即死也。

白話文:

丁氏說:人體透過攝取穀物之氣來滋養精神。當水穀用盡時,精神就散去了。因此,能攝取穀物的人能活,停止攝取穀物的人就會死去。

楊氏說:人的胃中通常儲存三鬥五升的水穀。一般人每日除了一次大便外,還會有兩次小便。一次小便約五升,七日之中,五乘七共三鬥五升,也就是說,胃中的水穀在七日內會全部耗盡。沒有了水穀之氣滋養,人就會死去。

虞氏說:人體靠攝取穀物之氣生存。現在七日不進食飲用,可知水穀之氣用盡就會死去。

四十四難曰。七衝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衝門也。

白話文:

第44個難題:七衝門在哪裡?

脣是飛門。

牙齒是戶門。

會厭是吸門。

胃是賁門。

太倉下口是幽門。

大腸和小腸會合處是闌門。

下極是魄門。

因此,這七個部位被稱為七衝門。

丁曰。經言唇為飛門者、取動之義也。齒為戶門者、為關鍵開合。五穀由此摧廢出入也。會厭為吸門者、咽喉為水穀下時厭按呼吸也。胃為賁門者、胃言若虎賁之士。圍達之象。故曰賁門也。況胃者、圍也。主倉廩、故別名太倉。其下口者、即腸口是也。大腸小腸會為闌門。

白話文:

丁氏說:古經上說脣部是飛門,是因為它具有運動的功能。牙齒是戶門,因為它可以開合,讓五穀可以從此進出。會厭是吸門,因為它在咽喉處,吞嚥食物時會蓋住氣管,只讓食物通過。胃是賁門,因為它的形狀像圍著戰士的賁(虎皮),故名賁門。而且,胃就像一個倉庫,所以又名太倉。胃的下口就是腸道口。大腸和小腸交會的地方稱為闌門。

會者合也。大腸小腸合會之處。分闌水穀精血。各有所歸。故曰闌門也。下極為魄門。大腸者、肺之腑也。藏其魄。大腸下名肛門。又曰魄門也。楊曰。人有七竅。是五臟之門戶。皆出於面。今七衝門者。亦是臟腑之所。出而內外兼有證焉。飛門者、脾氣之所出也。脾主於唇為飛門也。

白話文:

「會」就是匯合的意思。大腸和小腸匯合的地方,負責分出闌水、穀氣精血,各自分流到該去的地方,因此稱為「闌門」。最下端稱為「魄門」。大腸是大肺的附屬器官,儲藏著其魂魄。大腸的下方叫「肛門」,也稱作「魄門」。楊氏說:人體有七竅,是五臟的門戶,都出現在臉上。現在所說的七衝門,也是臟腑的通路,內外兼有症狀的表現。「飛門」是脾氣發出的地方。脾主宰嘴脣,所以嘴脣就是「飛門」。

飛者動也。言唇受水穀。動轉入於內也。齒為戶門者、口齒心氣之所出也。在心為志。出口為言。故齒為心之門戶。亦取摧伏五穀傳入於口也。會厭為吸門者、會厭為五臟音聲之門戶。故云會厭為吸門也。胃為賁門。賁者、膈也。胃氣之所出也。胃出穀氣以傳於肺。肺在膈上。

白話文:

飛的意思是動。是指嘴脣接受食物和水,並通過移動將它們送入體內。牙齒是門戶,是口齒和心氣出入的地方。牙齒在心臟中代表意志,出口時則變為言語。因此,牙齒是心臟的門戶,也是為了把五穀壓制在嘴裡。會厭是吸門,是五臟聲音的門戶。因此,會厭也被稱為吸門。胃是賁門,賁是膈肌,是胃氣出入的地方。胃將穀物之氣釋放到肺中。肺位於膈肌之上。

故以胃為賁門也。太倉下口為幽門者。腎氣之所出也。太倉者、胃也。胃之下口。在齊上三寸。既幽隱之處。故曰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闌門者、遺失之義也。言大小二腸皆輸瀉於廣腸。廣腸既受傳而出之。是遺失之意也。故曰闌門。下極為魄門。魄門者、下極肛門也。

白話文:

因此,把胃看作賁門。太倉的下口稱為幽門,是腎氣發出的地方。太倉就是胃。胃的下口,在肚臍上方三寸。因為這裡是隱祕的地方,所以稱為幽門。大腸和小腸交會的地方稱為闌門。闌門的意思是遺失,是指大小腸都把東西排到廣腸中。廣腸接收後再排出,這就是遺失的意思。所以稱為闌門。最下面的肛門稱為魄門。

肺氣上通喉嚨。下通於肛門。是肺氣之所出也。肺藏魄。故曰魄門焉。沖者、通也。出也。言臟腑之氣通出之所也。

臟會季脅。

白話文:

丁氏說:能聚集所有內臟的氣血,形成「太倉」的地方,就是胃。它的穴位就是中脘穴。虞氏說:太倉位於心臟前方的鳩尾穴下方四寸處。是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任脈交會的地方。本來稱為中脘,這裡稱作太倉,也就是胃氣集中的地方。胃能化生氣血來滋養其他臟腑,所以稱作「會」。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也。然。腑會太倉。

丁曰。腑會太倉者、胃也。其穴者、中脘是也。虞曰。太倉在心前鳩尾下四寸是也。足陽明胃脈、手太陽小腸脈、手少陽三焦脈、任脈之會。本名中脘。此云太倉也。即胃之募也。胃化氣養大腑。故云會。

丁曰。臟會季脅。軟筋之名。其端有穴。直臍章門穴。是脾之募。足厥陰少陽所會。故曰臟會季脅也。虞曰。是章門穴。乃脾之募也。直齊季脅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齊臂取之。乃足厥陰少陽之會也。

白話文:

丁先生說:「臟會季脅」指的是軟筋的名稱,它的末端有一個穴位,正對著肚臍上的章門穴。章門穴是脾胃的募穴,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在此交會。因此稱為「臟會季脅」。

虞先生說:「章門穴是脾胃的募穴,位於肋骨末端。平躺取穴,彎曲上肢、伸直下肢,手臂伸直取穴。這裡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處。」

筋會陽陵泉。

丁曰。陽陵泉、穴名也。在膝下一寸外廉是也。虞曰。陽陵泉穴。在膝下宛宛中。足少陽膽脈氣所發也。

髓會絕骨。

白話文:

筋會聚於陽陵泉。

丁說,陽陵泉是穴道名稱,位於膝下約一寸外側的位置。虞說,陽陵泉穴,在膝下彎曲處的中央,是足少陽膽經氣血發源的地方。

髓會聚於絕骨。

丁曰。髓會絕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陽輔穴是也。虞曰。絕骨、乃陽輔穴也。亦足少陽之脈氣所出也。

血會鬲俞。

白話文:

丁說:髓會絕骨,是一種骨頭的名稱,穴位位於外踝上方四寸的位置,就是陽輔穴。虞說:絕骨就是陽輔穴,也是足少陽經脈氣血流出的地方。

丁曰。血會鬲俞、穴名也。在第七椎下兩旁。同身寸各一寸五分是也。虞曰。鬲俞二穴。在脊骨第七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膀胱脈氣所發也。

骨會大杼。脈會太淵。

白話文:

丁氏說:血會鬲俞,這是穴位的名稱,位於第七椎骨下方兩側,與身體同身寸各距離一寸五分。

虞氏說:鬲俞穴兩個穴位,位於脊椎第七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一寸五分,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脈發出的地方。

丁曰。骨會大杼、穴名也。在項後第一椎兩旁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脈會太淵穴。在右寸內魚際下。虞曰。大杼亦足太陽脈。氣所發。在脊第一椎兩旁各一寸五分。太淵在手魚際間。應手動脈。則手太陰之脈氣所發也。

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白話文:

丁公說:骨會穴又稱大杼穴,位於項後第一節頸椎的兩旁,左右相距一寸五分。它的經脈相連於手太陰肺經的太淵穴。太淵穴位於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魚際穴下方。

虞公說:大杼穴也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氣血發源的部位,位於脊柱第一節頸椎的兩旁,左右各一寸五分。太淵穴位於手掌的魚際穴之間,與手部動脈相應,是手太陰肺經氣血發源的部位。

丁曰。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者、膻中穴是也。此者是成會之穴所在也。楊曰。人臟腑筋骨髓血脈氣。此八者。皆有會合之穴。若熱病在於內。則於外取其所會之穴以去其疾也。季脅、章門穴也。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者、膻中穴也。余皆可知也。

白話文:

丁某說:氣血聚合於三焦之外,有一筋直達兩乳內部,那個穴位就是膻中穴。這裏是氣血會聚的穴位所在地。楊某說:人的臟腑、筋骨、骨髓、血脈和氣血,這八個部位都有會合的穴位。如果熱病在體內,就在體外取相應的會合穴位,以此去除疾病。腹部兩側是章門穴。三焦之外,有一筋直達兩乳內部,那個穴位就是膻中穴。其他的穴位都可以由此類推。

四十六難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別本有也字。與下文一例。)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白話文:

古人說:老人躺下睡不著,年輕人睡著了就醒不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黃帝內經》上說,年輕人血氣旺盛,肌肉柔軟,氣道通暢,氣血運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很充沛,晚上不會醒來。

而老年人血氣衰弱,肌肉不再柔軟,氣血運行不暢,所以白天精神不足,晚上也睡不好。因此,可以知道老年人睡不著的原因。

丁曰。天地交泰。日月曉昏。人之寤寐。皆相合也。少壯未損其榮衛。故寤寐與天地陰陽同度。是以晝日精強夜得其寐也。老者損瘁。故晝日不能精強。榮衛滯澀。所以夜不得寐也。是以晝日不精而夜不得寐也。楊曰。衛氣者、晝日行於陽。陽者。身體也。夜行於陰。陰者、腹內也。

白話文:

丁先生說:天地交合,日月交替。人的睡眠和清醒也與天地陰陽相符合。年輕力盛的人,身體強壯,所以睡眠和清醒都與天地陰陽同歩,因此白天精力充沛,晚上能安然入睡。年老體衰的人,身體虛弱,所以白天不能精力充沛,氣血運行不暢,因此晚上難以入睡。所以說,白天精神不振,晚上睡不好。

楊先生說:衛氣白天在身體的陽面運行,陽面是指身體的外部。晚上在身體的陰面運行,陰面是指身體的內部。

人目開衛氣出則寤。入則寐。少壯者。衛氣行不失於常。故晝得安靜而夜得穩眠也。老者衛氣出入。不得應時。故晝不得安靜。夜不得寐也。精者靜。靜、安也。

白話文:

人的眼睛睜開時,護衛之氣排出,因此清醒。閉上時,護衛之氣收斂,因此睡覺。年輕力壯的人,護衛之氣運行正常。所以白天可以安穩順遂,夜晚可以好好入眠。年長者護衛之氣來去,不能適應時宜。所以白天不能安穩,夜晚不能入睡。精華在於安靜,安靜就是安祥平靜。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頭、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白話文:

第四十七個問題:為什麼只有人的臉能耐寒?

回答:因為人的頭部是陽氣匯集的地方。所有的陰經都通到頭部,從胸部再返回,而陽經都貫通到頭部。所以,臉部能耐寒。

丁曰。天地陰陽升降。各有始終。陽氣始於立春。終於立冬。陰氣始於立秋。終於立夏。其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此五節故以法象於頭。故面獨能耐寒。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五節法象人之足。亦不耐其寒。此之謂也。楊曰。接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

白話文:

丁說:天地間的陰陽變化有規律,各有起始和終結。陽氣從立春開始,到立冬結束。陰氣從立秋開始,到立夏結束。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五個節氣象徵著頭部,所以頭部特別能耐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五個節氣象徵著腳部,所以腳部不耐寒。這就是原因。楊說:所有陰經的脈絡都到達頸部和胸部後才返回。

蓋取諸陽盡會於頭面。諸陰至頭面者少。故以言之耳。經云。三百六十五脈。悉會於目。(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此所引有脫誤。)如此。則陰陽之脈皆至於面。不獨言陽脈自至於頭面也。

白話文:

因為陽經的氣血都匯聚於面部,陰經到達面部的較少。所以經書上才這樣說罷了。經書上說:三百六十五條脈絡,全部匯聚於眼睛。(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條絡脈,其氣血都上升到面部,然後流向空竅。這個地方所引用的經文有遺漏)如果這樣,那麼陰陽經脈的氣血都到達了面部,並非僅指陽經的氣血到達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