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靈微蘊》~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經脈解

六臟六腑,是生十二經。經氣內根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行於經者,為營氣。《靈樞·決氣》: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臟脈為陰,腑脈為陽。脾、腎、肝、膽、胃、膀胱經行於足,是謂足之三陰三陽,肺、心、心包、三焦、大腸、小腸經行於手,是謂手之三陰三陽。

白話文:

六個臟器和六個腑器,分別生成十二條經絡。經絡之氣的內部根源在臟腑,外部連接於四肢關節。經絡上的浮氣不沿著經絡運行,稱為衛氣。經絡上的精氣沿著經絡運行,稱為營氣。《靈樞·決氣篇》說:營氣受阻滯留,不能流暢運行,就形成了脈象。臟器相關的經絡屬陰,腑器相關的經絡屬陽。脾、腎、肝、膽、胃、膀胱的經絡運行於足部,稱為足三陰三陽。肺、心、心包、三焦、大腸、小腸的經絡運行於手部,稱為手三陰三陽。

脾肺之經,太陰,心腎之經,少陰,肝與心包之經,厥陰,膽與三焦之經,少陽,胃與大腸之經,陽明,膀胱小腸之經,太陽。太陽與少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手經與手配,足經與足配。經絡迴環,運行不息也。

白話文:

脾肺的經絡:太陰經;心腎的經絡:少陰經;肝和心包的經絡:厥陰經;膽和三焦的經絡:少陽經;胃和大腸的經絡:陽明經;膀胱和小腸的經絡:太陽經。

太陽經和少陰經相互為表裡;陽明經和太陰經相互為表裡;少陽經和厥陰經相互為表裡。手上的經絡與手部的臓腑相配,腳上的經絡與腳部的臓腑相配。經絡循行不息,循環無窮。

《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行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循次指內廉,出其端。

白話文:

《靈樞經脈篇》:肺部所屬的手太陰經脈,發源於中焦,向下聯繫大腸,再循著胃口向上穿過橫膈,連接肺部。從肺部連接的組織橫穿腋下,向下經過上臂內側,行經心包經之前,再向下到肘部中央,沿著手臂內側,向上經過肱骨下緣,進入寸口穴,再向上到魚際穴,從大拇指的頂端出來。它的支脈從手腕後方經過中指內側緣,從中指尖出來。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間,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頰鼻孔。

白話文:

大腸經(手陽明經)的循行路徑如下:

起點:食指末端

向上的路徑:沿著食指的側面,從虎口兩骨之間穿過,進入兩條肌腱之間,接著沿著手臂外側面向上,進入肘部外側,再沿著上臂外側前緣向上,到達肩部,從肩胛骨的上緣穿出,出現在肩胛骨上角的上方。

向下的路徑:從肩胛骨上角處向下進入膺窗(鎖骨上窩),聯絡肺部,再向下穿過膈肌,連接著大腸。

分枝:從膺窗分出一條支脈,向上經過頸部,貫穿臉頰,進入下齒槽內,然後從嘴角兩側穿出,交會在人中穴,左邊的支脈分佈到右邊,右邊的支脈分佈到左邊,並向上到達鼻孔。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從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白話文:

胃足陽明經脈:

  • 起源於鼻孔交接處的迎香穴,旁接太陽經脈。
  • 沿著鼻外側向下,進入上牙齦,再穿出嘴脣,環繞嘴脣一週。
  • 交會承漿穴,沿著下顎後緣向下,再從大迎穴出。
  • 沿著顴骨,上行至耳前,經過太陽穴,沿著髮際線至額頭和頭頂。

分支:

  • 從大迎穴前側向下,到人迎穴。
  • 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再下行到橫膈膜,與胃相連,同時絡屬脾臟。

正脈:

  • 從鎖骨上窩下行到胸部內緣,再向下沿臍旁,進入下腹部氣街穴。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入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骨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脾經

脾經的支脈起於胃部,向下沿著腹部內部,到達「氣街」中與主脈相合,再向下經過大腿根部,抵達「伏兔」穴位,向下經過膝蓋骨中央,再向下沿著小腿外側緣,進入足跗,再進入中指內側。

其支脈從中指內側向下三寸後分出,向下進入中指外側。

另一支從足跗向上分出,進入大拇指之間,從大拇指末端而出。

脾經主脈

脾經主脈起於大拇指末端,沿著大拇指內側白肉邊緣,經過豌豆骨後,向上進入內踝前緣,再向上經過內踝後方,沿著脛骨後方,在厥陰經之前交出,再向上經過膝蓋骨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聯絡胃,向上經過橫膈,挾持咽喉,連接舌根,散佈於舌下。

其支脈

脾經的一支支脈從胃經分出,向上經過橫膈,注入心臟。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白話文:

心經和小腸經這兩條經脈,從心臟開始,發出心包經的支脈,向下經過橫膈,聯繫小腸。它的支脈分出,從心包經向上經過咽喉,連接到眼睛和舌頭。它的正脈又從心包經折返向上經過肺部,向下通過腋窩,沿着手臂內側後緣向下走行,在心包經的後面,向下經過肘內側,沿着手臂內側後緣向下,至手掌後面銳骨的末端,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着小指內側向下走行,從小指尖出來。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白話文:

小腸經是手太陽經絡,起源於小指尖,沿著手的外側,向上經過手腕,從手腕掌側正中線出來,直向上沿著手臂骨的外緣下側,從肘關節內側兩條肌腱之間出來,沿著上臂外側後緣向上,從肩胛骨上方出來,繞過肩胛骨,交叉到肩膀上方,進入肩窩,連繫心臟,沿著咽喉往下,穿過橫隔膜,到達胃,屬於小腸。它的分枝從肩窩沿著脖子走,向上經過臉頰,到眼睛外側眼角,再轉入到耳朵中。它的另一條分枝別出於臉頰,向上經過下巴,到達鼻子,到眼睛內側眼角,斜向連繫顴骨。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白話文:

膀胱經(足太陽經)從眼睛內眼角開始,向上行經額頭,交會在頭頂。它的分支從頭頂到耳朵上邊角。主幹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從另一側出來,沿著脖子下行,經過肩胛骨內側,緊鄰著脊椎,到達腰部,進入腰椎,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它的分支從腰部往下,緊鄰著脊椎,貫穿臀部,進入小腿後側中部。它的另一分支從肩胛骨內側左右分開,向下貫穿肩胛,緊鄰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的轉動樞紐,沿著大腿外側,從後方下行與小腿後側中部匯合,再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方出來,沿著腳踝骨,到達小腳趾的外側。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

白話文:

腎經這條少陰經脈,從小指下面開始,斜行經過足底,從然谷穴下面出來,沿著內腳踝後面,分支進入腳後跟中央,從內側小腿肚往上,從大腿內側後緣往上,貫穿脊柱,屬於腎,與膀胱相連。

它直行的部分,從腎臟往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中,沿著喉嚨,夾住舌根。它的分支,從肺臟出來,連接心臟,灌注胸腔內。

心經這條手厥陰心包經脈,從胸腔內開始,屬於心包,向下經過膈肌,連接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出名指之端。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名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

白話文:

三焦手少陽經

  • 主經脈:
  • 從胸部沿著腋窩,向下延伸到腋窩下三寸處,向上延伸到腋窩,沿著內側肱骨內緣,在太陰經和少陰經之間運行,進入肘部,沿著前臂,在兩筋之間運行,進入手掌,沿著中指向下,從指尖而出。
  • 支脈:
  • 從手掌中分出,從無名指尖而出。

三焦手少陽經(又稱膽經)

  • 主經脈:
  • 起於無名指尖,向上延伸到食指和中指之間,沿著手背腕部,從手臂外兩骨之間穿出,向上貫穿肘部,沿著外側肱骨外緣向上,到達肩部,與足少陽經交叉後,進入肩胛窩,分佈於胸膜,散佈於心包,下行膈肌,沿著三焦旁運行。
  • 支脈:
  • 從胸膜向上穿出肩胛窩,向上頸部,連接耳後,一直向上穿出耳上角,向下彎曲靠近面頰,到達耳垂。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白話文:

其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經過人的面前,穿越兩頰,到達眼睛銳利的內眼角。

膽經(足少陽之脈):源於眼睛銳利的內眼角,向上抵達頭頂,向下到耳後,沿著頸部,行走在手少陽經脈之前,到達肩上,再交叉於手少陽經脈之後,進入缺盆(肩胛骨上緣)。

其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到達眼睛銳利的內眼角後。

其支脈:從內眼角分出,向下到大迎穴(鼻翼外緣中點),與手少陽經脈相合,抵達䪼穴(下頜角後緣),下行經過頰車穴(下頜角前緣),向下到頸部,與缺盆相合,再向下到胸中,貫穿膈肌,連絡肝臟,屬膽經,沿著肋骨內側,出氣街(腋窩),繞過毛際,橫向進入髀厭(大腿內側中部)。

其直者,從缺盆下腑,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名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白話文:

直行部分:

從肋骨下的缺盆處進入體內,沿著胸腔,經過兩側的季肋,向下進入大腿內側的髀厭中,再沿著大腿外側向下,到達膝蓋外側,繼續向下經過外輔骨前面,直線向下到達絶骨的末端,再向下經外踝前,沿著腳背向上,進入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之間。

分支部分:

從腳背分出一支,沿著大腳趾外側內緣的歧骨向上,到達其末端,再向後貫穿指甲,穿出指甲上方的毛孔,形成三毛。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此經脈之起止,即營氣之行次也。

白話文:

肝經(足厥陰經)從大腳趾甲縫開始,沿著腳背外側向上,距離腳踝內側一寸,距腳踝上緣八寸,交叉太陰經之後,沿著大腿內側向上,進入陰毛中,經過生殖器,到達小腹,緊鄰胃,屬於肝臟,與膽相聯繫,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於肋骨,沿著咽喉後部向上,進入下頷,連接眼球後面的組織,向上延伸到前額,與督脈在頭頂相會。

其支脈從眼球後面延伸到兩頰內側,環繞嘴脣內側。其支脈又從肝臟分出,貫穿橫膈膜,向上通達肺部。

陽經在表,陰經在裡,太陽居外,皮毛之分也,次則陽明,次則少陽,次則太陰,次則少陰,次則厥陰,近於骨矣。陽經則屬腑絡臟,陰經則屬臟絡腑。足之陰經行於股里,陽經行於股外,手之陰經行於臂里,陽經行於臂外。陰經之次,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陽經之次,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白話文:

陽性經脈位於身體表面,陰性經脈位於身體內部。

太陽經最外,分佈在皮毛之下。

其次是陽明經。

再其次是少陽經。

再其次是太陰經。

再其次是少陰經。

再其次是厥陰經,最靠近骨頭。

陽性經脈與腑和臟相連,陰性經脈與臟和腑相連。

腳上的陰性經脈沿著大腿內側走行,陽性經脈沿著大腿外側走行。

手上的陰性經脈沿著手臂內側走行,陽性經脈沿著手臂外側走行。

陰性經脈的順序是:太陰經在前,厥陰經在中間,少陰經在後。

陽性經脈的順序是:陽明經在前,少陽經在中間,太陽經在後。

手之陰經自胸走手,陽經自手走頭,足之陽經自頭走足,陰經自足走胸。手三陽自手走頭,足三陽自頭走足,皆行於頸項而會於督之大椎。

白話文:

手上的陰經從胸部延伸到手臂,陽經從手臂延伸到頭部。腳上的陽經從頭部延伸到腳部,陰經從腳部延伸到胸部。手的三條陽經從手臂延伸到頭部,腳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延伸到腳部,它們都沿著頸部和頭部背後行進,而在督脈的大椎穴匯合。

頸脈之次,任行於前,督行於後,俱在中央,足陽明在任脈之次,二次手陽明,三次手太陽,四次足少陽,五次手少陽,六次足太陽,七次則項之中央,下連脊骨,督脈之部也。

白話文:

在頸部的脈絡中,任脈在前面,督脈在後面,都位於中間位置。足陽明脈在任脈的旁邊,其次是手陽明脈,再次是手太陽脈,第四是足少陽脈,第五是手少陽脈,第六是足太陽脈。而第七層則位於頸部的中央,往下連接脊骨,屬於督脈所在的部分。

在項之脈,任督各一,其餘左右各二、合二十四經。

足經之部,太陽少陰行身之背,陽明太陰行身之前,少陽厥陰行身之側。除足太陽外,陰陽皆會於宗筋。

手經悉行於手,惟手少陽並足太陽而下行,出膕中,貫踹腸,而入外踝。

白話文:

在脖子上的脈絡,任脈和督脈各一條,其餘左右各兩條,總共二十四條經絡。

腳部的經絡,太陽經和少陰經沿著身體的背部運行,陽明經和太陰經沿著身體的前面運行,少陽經和厥陰經沿著身體的側面運行。除了足太陽經以外,所有的陰經和陽經都會匯聚在宗筋。

手部的經絡都沿著手臂運行,只有手少陽經和足太陽經一起向下運行,從膝蓋窩中穿出,貫穿大腿內側,再從外踝進入。

臟腑之募皆在前,散見諸脈,而俞則在後,發於太陽之一經。以人身前陰而後陽,故太陽為諸陽之主,臟腑之陽,以類相從,而發見於背膂也。

白話文:

人體各臟腑的募穴都分佈在前胸,分散於各經絡上。而臟腑的俞穴都在後背,屬於太陽經的循行路線。因為人體前面是屬陰的,後面是屬陽的,所以太陽經是諸陽經的主脈。各臟腑的陽氣同類相求,所以從後背的太陽經上表現出來。

手之陽經則升,陰經則降,足之陽經則降,陰經則升。手之三陽,陽中之太陽也,皆升,手之三陰,陽中之少陰也,皆降,足之三陽,陰中之少陽也,皆降,足之三陰,陰中之太陰也,皆升。蓋手足陰陽,濁中之清者,則從下而升,清中之濁者,則從上而降。「太陰陽明論」: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以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

凡物之理,窮則反,終則始也。

白話文:

手部的陽經(三條)會向上運行,陰經(三條)會向下運行;足部的陽經(三條)會向下運行,陰經(三條)會向上運行。手部的三條陽經,是陽經中的太陽經,它們都向上運行;手部的三條陰經,是陽經中的少陰經,它們都向下運行;足部的三條陽經,是陰經中的少陽經,它們都向下運行;足部的三條陰經,是陰經中的太陰經,它們都向上運行。

總的來說,手足的陰陽經脈中,濁氣中的清氣會從下面向上運行,清氣中的濁氣會從上面向下運行。根據《太陰陽明論》,陰氣從足部向上運轉到頭部,再從手臂向下運轉到手指尖;陽氣從手部向上運轉到頭部,再從足部向下運轉。陽性疾病是由於陽氣過度向上運行而導致的,而陰性疾病則是由於陰氣過度向下運行而導致的。因為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

陽受氣於四末,故四肢為諸陽之本。然陽升於手而降於足,陰升於足而降於手,升為初氣,降為終氣,則陽盛於手而陰盛於足,故手巧而足拙,以陽性輕捷而陰性遲重故也。

白話文:

陽氣從身體末端(四肢)吸收氣血,所以四肢是所有陽經的根源。陽氣從手上升,在腳上降下;陰氣從腳上升,在手上降下。升起的氣稱為「初始之氣」,降下的氣稱為「終結之氣」。因此,手部的陽氣旺盛,而腳部的陰氣旺盛。由於陽性輕巧迅捷,而陰性遲緩沉重,所以手部技能靈巧,而腳部則較為笨拙。

五臟開竅於五官,清陽由經脈而升也。經脈之中,清者升而濁者降,《靈樞·陰陽清濁》:其清者上走空竅,濁者下行諸經。清氣升則孔竅靈,故能辨聲色,別臭味。陽性熱,陰性寒,陰陽平者,下反溫而上反清,以陽降而化濁陰,陰升而化清陽故也。

白話文:

人體五臟通過經絡與五官相連通。清陽之氣從經絡中上升。經絡中,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正如《靈樞·陰陽清濁》中所說:“清氣上升至空竅,濁氣下降於經脈。”清氣上升,五官就會靈敏,因此才能分辨聲音、顏色,區分氣味。陽氣屬熱,陰氣屬寒。陰陽平衡時,下部溫熱,上部清涼。因為陽氣下降化解濁陰,陰氣上升化為清陽。

手足之經,陰陽各三,是謂六氣。手少陰以君火主令,足少陰水也,從妻化氣而為熱。足太陽以寒水主令,手太陽火也,從夫化氣而為寒。足厥陰以風木主令,手厥陰火也,從母化氣而為風。手少陽以相火主令,足少陽木也,從子化氣而為暑。足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金也,從母化氣而為濕。手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土也,從子化氣而為燥。

白話文:

手部和足部的經絡,陰陽各有三條,這稱為六氣。

手少陰經以君火為主導,足少陰經是水,從「妻」化氣而為熱。

足太陽經以寒水為主導,手太陽經是火,從「夫」化氣而為寒。

足厥陰經以風木為主導,手厥陰經是火,從「母」化氣而為風。

手少陽經以相火為主導,足少陽經是木,從「子」化氣而為暑。

足太陰經以濕土為主導,手太陰經是金,從「母」化氣而為濕。

手陽明經以燥金為主導,足陽明經是土,從「子」化氣而為燥。

經別者,正經之別行者也。營於脈中,直道而行則為正,內則臟腑,表裡之經,相為絡屬,及本經之支派他交者,則為別。詳見《靈樞·經別》。

白話文:

經別是正經的分支。在脈中運行的,直線行走的稱為正經。內連接臟腑,表裡經絡,互相交絡,以及本經的分支與其他經絡交叉的,就稱為經別。詳細內容請參看《靈樞·經別》篇。

經筋者,十二經之筋也。起於各經,分道而行,所行之道,多與經脈相同,獨足之三陰,始同終異,而其結聚,則在四肢溪谷之間,以諸筋皆屬於節也。肝主筋而榮爪,故十二經筋皆始自爪甲而結於腕踝,聚於肘膝,會於肩髀,聯屬肌肉,維絡頸項,裹纈頭面,大筋為綱,小筋為維,陽筋則剛,陰筋則柔,約束百骸,而會於宗筋,故「痿論」: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詳見《靈樞·經筋》。

白話文:

經筋是十二經脈的筋膜。它們起源於各經脈,沿不同的路線運行。這些路線大部分與經脈相同,但足三陰經的筋膜開始與經脈相同,結束時卻不同。筋膜會聚集在四肢的關節和肌肉軟組織之間,因為所有的筋膜都附著在關節上。肝臟主筋並滋養爪甲,因此十二經筋都起始於爪甲,聚集在手腕腳踝,匯合在肘部和膝蓋,連接著肌肉,纏繞著頸部和項部,包裹著頭部和麪部。大筋像綱領一樣粗壯有力,小筋像繩索一樣柔韌。陽筋比較剛強,陰筋比較柔弱。它們束縛著全身的骨骼,並匯聚於宗筋。「痿論」中說:宗筋主管束縛骨骼並利於關節活動。詳見《靈樞·經筋》。

奇經者,督、任、沖、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也。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絡舌。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陽明之經,挾臍而上,至胸中而散。

白話文:

奇經就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

督脈有二十八個穴位:起始於會陰穴,沿著脊椎骨內側向上,到達風府穴,進入腦部。

任脈有二十八個穴位:起始於中極穴,向上經由恥骨上方,沿著腹部內側向上,到達關元穴,再到咽喉、下顎,沿著面部,進入眼睛,與舌頭相連。

沖脈有十二個穴位:起始於氣衝穴,沿著足陽明經,經過肚臍向上,到達胸中而分散。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喉嚨,交貫衝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凡此八脈者,經脈之絡也。經盛則入絡,絡脈滿溢,不拘於經,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白話文:

帶脈:從肋骨下面開始,繞身體一週。

陽蹺脈:從腳後跟中間開始,沿著外腳踝往上走,進入風池穴。

陰蹺脈:也從腳後跟中間開始,沿著內腳踝往上走,到喉嚨,與衝脈相交叉。

陽維脈和陰維脈:貫穿在身體裡,陽維脈從陽經相會的地方開始,陰維脈從陰經相交的地方開始。

這些八條經脈都是經脈的絡脈。經脈旺盛的時候,會流入絡脈;絡脈滿了,就會不受經脈束縛,往內滋養臟腑,往外滋潤皮膚。

譬之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天雨降下,溝渠滿溢,霶霈妄行,流於深湖,聖人不能復圖也,經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八脈溢蓄,別道自行諸經,不能復拘也。任、督、沖三脈一源,同起於會陰,督則循背而行身後,為諸陽之綱,任則循腹而行身前,為諸陰之領,沖則挾臍上行,為諸經之海。

白話文:

就好比聖人設計溝渠,疏通水路。當天降大雨時,溝渠水滿溢出,暴雨肆意流動,奔向深淵,聖人也無法再控制它們。經脈旺盛,流注入八脈,但沒有貫通周流,因此八脈積聚滿溢,其他經脈會自行運行,無法再次限制它們。任脈、督脈、沖脈三脈同出一源,都起於會陰。督脈沿背部循行身後,主宰諸陽經脈;任脈沿腹部循行身前,統領諸陰經脈;沖脈夾臍上行,是諸經脈的匯聚所在。

督行於後,而亦行於前,「骨空論」: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自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是督脈之前行也,蓋任督本一脈,以前後而異名耳。

白話文:

督脈從後面走,也從前面走。根據「骨空論」,督脈從少腹開始,沿著骨頭中央,進入繫廷孔(即尿道口),它的絡脈沿著陰器,會合於會陰,分叉繞過臀部,到小陰經和陽經交會的地方,再與少陰經會合,沿著大腿內側後方,貫穿脊髓,屬於腎。與太陽經一起從內眼角開始,向上到額頭,交會在頭頂,進入腦中,再從另一側下來,沿著脖子後面,夾著脊椎,抵達腰部,進入脊柱,絡於腎。督脈中從少腹直向上走的部分,貫穿肚臍中央,向上貫通心臟,進入喉嚨,上到下巴,繞過嘴脣,再向上會合兩眼下面中央的位置。這就是督脈的前面走行路線。總的來說,任脈和督脈原本是一條脈絡,因為在前後位置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沖行於上,而亦行於下,《靈樞·動輸》: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循京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是衝脈之下行也。

白話文:

《靈樞經‧動輸篇》記載,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集處,與少陰經的大絡脈一起從腎臟下方開始,從氣街外出,沿著大腿內側走勢,斜向下進入膕窩,沿著京骨內側走勢,與少陰經並行,向下進入內踝後方,再進入足部,分出一支從斜入的踝部,穿出並連接到跗骨上方,再進入大腳趾之間,滋養腳部經絡,溫暖足部脛骨,這是衝脈向下運行的路線。

陽蹺、陽維者,足太陽之別,陰蹺、陰維者,足少陰之別。陽蹺主左右之陽,陰蹺主左右之陰,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帶則橫束一身之脈者也。

白話文:

陽蹺脈和陽維脈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陰蹺脈和陰維脈是足少陰腎經的分支。陽蹺脈掌管身體兩側的陽氣,陰蹺脈掌管身體兩側的陰氣,陽維脈掌管身體的表面,陰維脈掌管身體的內部。而帶脈則橫向束縛全身的經脈。

別絡者,諸經別出之大絡也。《靈樞·經別》: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經,直入掌,散入於魚際。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

白話文:

別絡:就是各經脈所發出的較大的側支絡脈。《靈樞·經別》中記載:手太陰經的別絡,叫做列缺,起始於腕關節上面的分間,與太陰經並行,一直進入掌中,分佈到魚際穴。手少陰經的別絡,叫做通裏,距離腕關節一寸半,分出後向上行,循經進入心臟,聯繫舌根,屬於眼睛的系部。手心主經的別絡,叫做內關,距離腕關節二寸,從兩條肌腱之間發出,循經向上,與心臟相連,包繞心包的系部。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遍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支脈:

名稱:支正

位置:腕部向上五寸

內連:手少陰心經

外支:向上走至肘部,聯繫肩部和後頸

手陽明大腸經的偏脈:

名稱:偏歷

位置:腕部向上三寸

外支:進入手太陰肺經

外支:向上沿手臂,經過肩部和後頸,上達臉頰,遍及牙齒

外支:進入耳朵,與奇經八脈的宗脈相連

手少陽三焦經的外關穴:

位置:腕部向上二寸

外連:繞臂外側,進入胸部,聯繫心主經

足太陽膀胱經的飛揚穴:

位置:腳踝向上七寸

外支:離開經絡,走入手少陰心經

足少陰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的別脈

名稱:光明穴

位置:距腳踝上五寸

走行:與足厥陰肝經相交會,並向下連接腳背

足陽明胃經的別脈

名稱:豐隆穴

位置:距腳踝上八寸

走行:與足太陰脾經相交會,別脈沿著小腿外側上行,與頭部諸經相連,向下連接喉嚨

足太陰脾經的別脈

名稱:公孫穴

位置:距大腳趾根後一寸

走行: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會,別脈進入連接腸胃

足少陰腎經的別脈

名稱:大鐘穴

位置:位於腳踝後,繞過腳後跟

走行: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會,別脈沿著足太陽膀胱經上行至心包,並連接腰椎

足厥陰肝經的別脈

名稱:蠡溝穴

位置:距內踝上五寸

走行:與足少陽膽經相交會,別脈沿著小腿上行至睪丸,並與陰莖相連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脅。此十五絡也。《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脈氣也,此又胃之一大絡也。諸經之絡各一,而脾胃之絡則二,以脾胃者,諸經之本故也。

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孫絡三百六十五,此外絲分而縷析焉,巧曆不能得矣。

白話文:

任脈的分支,稱為尾翳,位於鳩尾下方,散佈於腹部。督脈的分支,稱為長強,夾著脊柱,散佈於頭部,向下通到左右肩胛骨,另有一支沿著太陽經,進入貫穿脊柱的督脈。脾臟的大絡脈,稱為大包,從淵液穴(胸骨劍突下三寸)發出,佈滿胸脅。這十五個絡脈是:

  •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記載:胃的大絡脈,稱為虛裏,貫穿橫膈,與肺相連,從左乳下方流出,其脈動可以在衣物外看見,是宗氣的脈路,這也是胃的另一條大絡脈。

各條經絡均只有一條絡脈,唯獨脾胃有兩條絡脈,這是因為脾胃是諸經之本。

經脈十二,左右二十四,奇經八脈,左右十四,別絡十六,左右三十,共六十八脈,相隨而上下。陰脈營其臟,陽脈營其腑,區處條別,不相紊亂已。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左右兩邊各有十二條,共二十四條。還有八條奇經八脈,左右兩邊各有七條,共十四條。還有一十六條別絡,左右兩邊各八條,共三十條。加起來總共有六十八條經脈,它們相互連接,上下貫通。陰脈滋養內臟,陽脈滋養腑臟,各司其職,不互相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