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靈微蘊》~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2. 胎化解

兩精相摶,合而成形,未形之先,爰有祖氣,人以氣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氣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氣,生意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氣也。

天地之理,動極則靜,靜極則動,靜則陰生,動則陽化,陰生則降,陽化則升。《關尹子》:無有升而不降,無有降而不升。降者為水,升者為火。《河圖》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此陽之動極而靜,一陰生於午也,陰盛則下沉九地而為水,而其生水之根,則在於天。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此陰之靜極而動,一陽生於子也,陽盛則上浮九天而為火,而其生火之根,則在於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陽自地生,未浮於天而為火,先升於左而為木,得乎天者親上,陽動而左升,故曰天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陰自天生,未沉於地而為水,先降於右而為金,得乎地者親下,陰靜而右降,故曰地生。凡物先生而後成,故以初氣生而終氣成。

天與地旋,相生成者,獨陽不能生,獨陰不能成也。

知天道則知人道矣。男子應坎,外陰而內陽,女子象離,外陽而內陰,男以坎交,女以離應。離中之陰,是為丁火,坎中之陽,是為壬水,陽奇而施,陰偶而承,丁壬妙合,凝蹇而成。陰陽未判,是謂祖氣,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者浮輕而善動,濁者沉重而善靜。動靜之交,是曰中皇,中皇運轉,陽中之陰,沉靜而降,陰中之陽,浮動而升,升則成火,降則成水,水旺則精凝,火旺則神發。

火位於南,水位於北,陽之升也,自東而南,在東為木,陽之在東,神未發也,而神之陽魂已具,魂藏於血,升則化神,陰之降也,自西而北,在西為金,陰之在西,精未凝也,而精之陰魄已成,魄藏於氣,降而生精。升降之間,黃庭四運,土中之意在焉,是曰五神。五神既化,爰生五氣,以為外衛,產五精,以為內守,結五臟,以為宮城,開五官,以為門戶。

腎以藏精,開竅於耳,生骨而榮發,心以藏神,開竅於舌,生脈而榮色,肝以藏魂,開竅於目,生筋而榮爪,肺以藏魄,開竅於鼻,生皮而榮毛,脾以藏意,開竅於口,生肉而榮唇。氣以煦之,血以濡之,日遷月化,潛滋默長,形完氣足,十月而生,乃成為人。

其或男或女者,水火感應先後之不齊也。壬水先來,丁火後至,則陽包陰而為女,丁火先來,壬水後至,則陰包陽而為男。《易》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者,以坤體而得乾爻則成男,以乾體而得坤爻則成女,非秉父氣則為男,秉母氣則為女也。

生理皆同,而情狀殊絕者,氣秉之不均也。《靈樞·通天》分言五態之人,太陰之人,秉水氣也,太陽之人,秉火氣也,少陰之人,秉金氣也,少陽之人,秉木氣也,陰陽和平之人,秉土氣也。陰陽二十五人,備言五形之人,是秉五氣之全者。一氣又分左右,左右又分上下,五行各五,是為二十五人。生人之大凡也。

白話文:

男女結合,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胚胎,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一種原始的氣。人的形成是依靠氣的變化,而不是精的變化。精就像果核裡面的果仁,氣就像果仁裡面蘊藏的生機。果仁吸收了土氣,生機就會發芽,芽長出來後,果仁就腐爛了。所以,精本身並不能產生生命,真正產生生命的是精裡面的氣。

天地運行的道理是,動到極點就會靜下來,靜到極點就會動起來。靜的時候會產生陰氣,動的時候會產生陽氣。陰氣產生就會下降,陽氣產生就會上升。《關尹子》說:「沒有只上升而不下降的,也沒有只下降而不上升的。」下降的是水,上升的是火。《河圖》的數字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是陽氣動到極點而靜下來,陰氣在午時開始產生。陰氣強盛就會下沉到地底成為水,而產生水的根源在於天。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這是陰氣靜到極點而動起來,陽氣在子時開始產生。陽氣強盛就會上浮到天空成為火,而產生火的根源在於地。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陽氣從地底產生,還沒有升到天空成為火之前,先往左邊上升成為木。從天而來的就親近上方,陽氣活動時往左上升,所以說「天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陰氣從天空產生,還沒有沉到地底成為水之前,先往右邊下降成為金。從地而來的就親近下方,陰氣靜止時往右下降,所以說「地生」。一般來說,事物都是先有產生,然後才有形成,所以用最初的氣來產生,用最終的氣來形成。

天和地不斷旋轉,互相產生,但是只有陽氣不能產生,只有陰氣不能形成。

了解天道的運行,就能了解人道的道理。男子對應坎卦,外表是陰,內部是陽;女子對應離卦,外表是陽,內部是陰。男子用坎卦的陽氣來交合,女子用離卦的陰氣來回應。離卦中的陰氣是丁火,坎卦中的陽氣是壬水。陽是奇數,負責施放;陰是偶數,負責承受。丁火和壬水巧妙地結合,凝聚成胚胎。陰陽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就叫做祖氣。氣包含陰陽,所以有清濁之分。清的比較輕,容易活動;濁的比較重,容易靜止。活動和靜止相互交融,這就叫做中皇。中皇運轉,陽氣中的陰氣,沉靜而下降;陰氣中的陽氣,浮動而上升。上升就形成火,下降就形成水。水氣旺盛就凝聚成精,火氣旺盛就顯現精神。

火位於南方,水位於北方。陽氣上升,從東往南,在東方時是木,陽氣在東方,精神還沒有顯現,但是精神的陽魂已經具備,魂藏在血中,上升就會化為神。陰氣下降,從西往北,在西方時是金,陰氣在西方,精還沒有凝結,但是精的陰魄已經形成,魄藏在氣中,下降就會產生精。上升和下降之間,黃庭之氣四處運行,土氣的作用就在其中,這就是五神。五神變化之後,就會產生五氣,作為身體外部的防衛;產生五精,作為身體內部的守護;結成五臟,作為身體的宮殿;開啟五官,作為身體的門戶。

腎臟儲藏精氣,開竅於耳朵,主管骨骼的生長,使頭髮有光澤;心臟儲藏神氣,開竅於舌頭,主管脈搏的運行,使面色紅潤;肝臟儲藏魂魄,開竅於眼睛,主管筋的生長,使指甲健康;肺臟儲藏魄力,開竅於鼻子,主管皮膚的生長,使毛髮潤澤;脾臟儲藏意念,開竅於嘴巴,主管肌肉的生長,使嘴唇豐滿。氣來溫煦身體,血來滋潤身體,每天每月地變化,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當形體完整,氣血充足,十個月後就出生,成為人。

至於出生是男是女,是因為水火感應的時間先後不一致造成的。壬水先來,丁火後到,就陽氣包裹陰氣,形成女子;丁火先來,壬水後到,就陰氣包裹陽氣,形成男子。《易經》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說以坤卦的陰柔之體,得到乾卦的陽爻,就形成男子;以乾卦的陽剛之體,得到坤卦的陰爻,就形成女子。並不是說秉承父親的氣就形成男子,秉承母親的氣就形成女子。

生理結構都相同,但是性情差異很大的原因,是稟賦之氣不均勻。《靈樞·通天》中將人分為五種體質:太陰體質的人,稟賦的是水氣;太陽體質的人,稟賦的是火氣;少陰體質的人,稟賦的是金氣;少陽體質的人,稟賦的是木氣;陰陽平和的人,稟賦的是土氣。陰陽二十五人,詳細說明了五種形體的人,是稟賦了五種氣的全部。一種氣又分左右,左右又分上下,五行各有五種,所以形成二十五種人。這是人類的大概情況。

五行的氣不同,外貌也不同。人所稟賦的氣,又有偏頗、完整、虛實的不同,清濁、厚薄的差異,因此性質、命運、高低差別很大。追溯其根源,都來自於祖氣的分化。祖氣不同,所以精神有清明和昏暗的區別,氣血有順暢和澀滯的差異,五臟五官,以及筋脈骨肉,皮膚毛髮,都有美醜的區分,靈敏和愚笨,長壽和夭折,富貴和貧賤,都由此而決定,這就是所謂的「命稟於生初」。人和天地同氣,稟賦既然不同,就會與天運的順逆,無意間相互呼應,這就是氣化自然奧妙之處。

祖氣稟承於先天,虛無縹緲,其通暢與阻塞,在後天的氣就能明顯地看出來。凡是氣數不順利,即使徵兆還沒有顯現,但精神已經不安寧,會在夢中顯現出來。氣血鬱結混濁,會變成寄生蟲,甚至臉色會明顯表現出來,精神會先感知到,只是迷惑的人不知道罷了。等到事情發展到極點,疾病產生,痛苦到身上,然後才能醒悟,這是一般愚人的常態。《太素》從脈象來推論祿命,很有道理,但是固執的人卻不相信,認為命運是身外之事,和血氣無關,實在是太淺薄了。

叔皮談論帝王之命,蕭遠談論命運,以及孝標辯論命運的著作,都只談天運而不談人理,也是只知其一,而未見其本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