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外經微言》~ 二卷 (3)

回本書目錄

二卷 (3)

1. 經脈終始篇

雷公問於岐伯曰:十二經之脈既有終始,《靈》、《素》詳言之,而走頭、走腹、走足、走手之義,尚未明也,願畢其辭。岐伯曰: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乃高之接下也。足三陰從足走腹,手三陰從腹走手,乃卑之趨上也。陰陽無間,故上下相迎,高卑相迓,與晝夜循環同流而不定耳。

夫陰陽者,人身之夫婦也,氣血者,人身之陰陽也。夫倡則婦隨,氣行則血赴。氣主煦之,血主濡之。乾作天門,大腸司其事也;巽作地戶,膽持其權也;泰居艮,小腸之昌也;否居坤,胃之殃也。雷公曰:善。請言順逆之別?岐伯曰:足三陰自足走腹,順也;自腹走足,逆也。

足三陽自頭走足,順也;自足走頭,逆也。手三陰自藏走手,順也;自手走藏,逆也。手三陽自手走頭,順也;自頭走手,逆也。夫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惟足少陰腎脈繞而下行,與肝脾直行者,以衝脈與之並行也,是以逆為順也。

陳遠公曰:十二經有頭腹手足之殊,有順中之逆,有逆中之順,說得更為明白。

白話文:

雷公向岐伯詢問道:我們已知十二條經脈有其運行的起始與終結,這在《靈樞》和《素問》兩書中有詳細的描述,但對於「走向頭部」、「走向腹部」、「走向腳部」、「走向手部」的含義,仍有些模糊不清,希望你能詳細解釋。

岐伯回答說:手三陽經從手部走向頭部,足三陽經從頭部走向腳部,這象徵著由上而下的連接。足三陰經從腳部走向腹部,手三陰經從腹部走向手部,這象徵著由下而上的趨勢。陰陽之間沒有隔閡,所以,上下相互迎接,高低相互呼應,如同晝夜的循環,永不停息。

陰陽可視為人體內的夫妻,氣血是人體內的陰陽。丈夫倡導,妻子隨後跟隨;氣行動,血液隨之流動。氣主要負責溫暖身體,血主要負責滋潤身體。大腸主管著「乾」,即天門的事務;膽掌管著「巽」,即地戶的權利。「泰」位處「艮」,象徵小腸的興旺;「否」位處「坤」,象徵胃的災難。

雷公說:你講的很好。那麼,請你解釋一下順行和逆行的區別? 岐伯回答說:足三陰經從腳部走向腹部,這是順行;若從腹部走向腳部,這是逆行。

足三陽經從頭部走向腳部,這是順行;若從腳部走向頭部,這是逆行。手三陰經從臟腑走向手部,這是順行;若從手部走向臟腑,這是逆行。手三陽經從手部走向頭部,這是順行;若從頭部走向手部,這是逆行。足三陰經中的足少陰腎脈,雖然繞行並且向下,與直行的肝脈和脾脈不同,但因為有衝脈與之並行,因此,這種逆行實際上是順行。

陳遠公說:十二條經脈在走向頭部、腹部、手部和腳部上有差異,其中有的順行中有逆行,有的逆行中有順行,這些解釋更加清楚明確。

2. 經氣本標篇

雷公問於岐伯曰:十二經氣有標本乎?岐伯曰:有之。雷公曰:請言標本之所在?岐伯曰: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三寸中,標在背腧;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中,標在舌本;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中,標在腋內動脈;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此標本之所在也。雷公曰:標本皆可刺乎?岐伯曰:氣之標本皆不可刺也。

雷公曰:其不可刺何也?岐伯曰:氣各有沖,沖不可刺也。雷公曰:請言氣衝。岐伯曰:胸氣有沖,腹氣有沖,頭氣有沖,脛氣有沖,皆不可刺也。雷公曰:頭之沖何所乎?岐伯曰:頭之沖腦也。雷公日;胸之沖何所乎?岐伯曰:胸之沖膺與背腧也,腧亦不可刺也。雷公曰:腹之沖何所乎?岐伯曰:腹之沖,背腧與衝脈及左右之動脈也。

雷公曰:脛之沖何所乎?岐伯曰:脛之沖即臍之氣街及承山踝上以下,此皆不可刺也。雷公曰:不可刺止此乎?岐伯曰: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藏於氣海,出於肺,循咽喉,呼吸而出入也。是氣海猶氣街也,應天地之大數,出三入一,皆不可刺也。

陳遠公曰:十二經氣各有標本,各不可刺。不可刺者,以衝脈之不可刺也。不知衝脈,即不知刺法也。

白話文:

雷公向岐伯詢問說:「人體的十二條經絡之氣,有標和本的概念嗎?」岐伯回答他:「確實存在。」雷公追問:「請告訴我這些標和本的位置在哪裡?」岐伯解釋:「足太陽經的本在腳跟上方五寸的地方,標則在兩側的命門;足少陽經的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前方;足少陰經的本在內踝下三寸處,標在背部腧穴;足厥陰經的本在行間往上五寸的位置,標也在背部腧穴;足陽明經的本在厲兌穴,標在人迎穴、頰部、額頭;足太陰經的本在中封穴前上方四寸,標在舌根;手太陽經的本在外踝後方,標在命門上方一寸;手少陽經的本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往上二寸,標在耳朵後上方,靠近眼尾;手陽明經的本在肘骨中,往上到別陽穴,標在顏面下方,靠近鼻翼;手太陰經的本在寸口,標在腋下的動脈;手少陰經的本在腕骨末端,標在背部腧穴;手心主經的本在手掌後方,兩條肌腱之間二寸,標在腋下三寸。這些就是各經絡的標和本的位置。」

雷公又問:「這些標和本都可以針刺嗎?」岐伯回答:「經絡的標和本都不適合針刺。」

雷公不解:「為什麼不能針刺呢?」岐伯解釋:「每種氣都有衝,衝是不可以針刺的。」雷公再問:「請說明這些氣衝。」岐伯答:「胸部的氣有衝,腹部的氣有衝,頭部的氣有衝,小腿的氣也有衝,這些地方都是不可以針刺的。」雷公接著問:「頭部的氣衝在哪裡?」岐伯回答:「頭部的氣衝在腦部。」雷公又問:「胸部的氣衝在哪裡?」岐伯說:「胸部的氣衝在胸膛和背部腧穴,腧穴也是不可以針刺的。」雷公再問:「腹部的氣衝在哪裡?」岐伯說:「腹部的氣衝在背部腧穴、衝脈以及左右的動脈。」

雷公再問:「小腿的氣衝在哪裡?」岐伯說:「小腿的氣衝即臍周的氣街和承山穴,腳踝上方一直到下方,這些地方都是不可以針刺的。」雷公又問:「不可以針刺的地方只有這些嗎?」岐伯回答:「大氣如果阻塞不通,會積聚在胸中,藏於氣海,然後從肺部循著咽喉,通過呼吸進出。這個氣海就像氣街一樣,與天地的大數相符,呼出三次,吸進一次,這些地方都是不可以針刺的。」

陳遠公補充說:「十二條經絡之氣各有標和本,都不可針刺。不可以針刺的原因,是因為衝脈不可以針刺。如果不瞭解衝脈,就無法掌握正確的針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