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八卷 (2)
八卷 (2)
1. 親陽親陰篇
風后問於岐伯曰:風與寒異乎?岐伯曰:異也。曰:何異乎?岐伯曰:風者,八風也;寒者,寒氣也。雖風未有不寒者,要之風各異也。風后曰:風與寒有異,入人臟腑,亦有異乎?岐伯曰:風入風府,寒不入風府也。風后曰:其義何居?岐伯曰:風,陽邪;寒,陰邪。陽邪主降,陰邪主升。
主降者,由風府之穴而入,自上而下也;主升者,不由風府,由臍之穴而入,自下而上也。風后曰:陰邪不從風府入,從何穴而入乎?岐伯曰:風府之穴,陽經之穴也;臍之穴,陰經之穴也。陽邪從陽而入,故風入風門也;陰邪從陰而入,故寒入臍也。陽親陽,陰親陰,此天地自然之道也。
風后曰:風穴招風,寒穴招寒。風門,風穴也,宜風之入矣。臍非寒穴也,何寒從臍入乎?岐伯曰:臍非寒穴,通於命門,命門火旺則寒不能入,命門火衰則腹內陰寒,臍有不寒者乎?陰寒之邪遂乘虛寒之隙,奪臍而入矣,奚論寒穴哉。風后曰:善。
陳士鐸曰:陽邪入風府,陰邪入臍,各有道路也。
白話文:
【親陽親陰篇】
風後向岐伯詢問道:風和寒是不同的嗎? 岐伯回答說:它們確實不同。 風後追問:那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岐伯解釋:風指的是八方之風;寒指的是寒冷的氣候。雖然風通常都伴隨著寒冷,但風和寒的本質是不同的。風是屬陽的邪氣,寒則是屬陰的邪氣。陽邪主要向下入侵,陰邪則主要向上侵襲。
主要向下入侵的邪氣,會通過風府的穴位進入人體,從上到下;主要向上侵襲的邪氣,不會通過風府,而是由肚臍的穴位進入,從下往上。風後再問:那陰邪不從風府進入,是從哪個穴位進入的呢? 岐伯回答:風府的穴位,是陽經的穴位;肚臍的穴位,是陰經的穴位。陽邪從陽經進入,所以風進入的是風門;陰邪從陰經進入,所以寒氣進入的是肚臍。陽性親近陽性,陰性親近陰性,這是天地自然的規律。
風後又問:風穴吸引風,寒穴吸引寒。風門是風穴,風進入是很合適的。但是肚臍不是寒穴,為什麼寒氣卻從肚臍進入呢? 岐伯解釋:雖然肚臍不是寒穴,但它通向命門。當命門的火氣旺盛時,寒氣無法進入;當命門的火氣衰退,腹內就會產生陰寒,這樣肚臍還能不冷嗎?陰寒的邪氣於是趁著虛弱的機會,從肚臍侵入,這和是否是寒穴無關。風後表示理解。
陳士鐸補充道:陽邪進入風府,陰邪進入肚臍,它們各自有自己的通道。
2. 異傳篇
雷公問曰:各臟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餘日死者,可晰言之乎?岐伯曰:病有傳經不傳經之異,故死有先後也。雷公曰:請問傳經。岐伯曰:邪自外來,內入臟腑,必傳經也。雷公曰:請問不傳經。岐伯曰:正氣虛自病,則不傳經也。
雷公曰:移寒移熱,即傳經之謂乎?岐伯曰:移即傳之義,然移緩傳急。雷公曰:何謂乎?岐伯曰:移者,臟腑自移;傳者,邪不欲在此腑而傳之彼臟也。故移之勢緩而凶,傳之勢急而暴,其能殺人則一也。雷公曰:其傳經殺人若何?岐伯曰:邪入於心一日死,邪入於肺,三日傳於肝,四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胃,十日死。邪入於肝,三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胃,十日傳於腎,又三日邪散而愈,否則死。
邪入於脾,一日傳於胃,二日傳於腎,三日傳於膀胱,十四日邪散而愈,否則死。邪入於胃,五日傳於腎,八日傳於膀胱,又五日傳於小腸,又二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腎,三日傳於膀胱,又三日傳於小腸,又三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膀胱,五日傳於腎,又一日傳於小腸,又一日傳於心則死。
邪入於膽,五日傳於肺,又五日傳於腎,又五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三焦,一日傳於肝,三日傳於心則死。邪入於胞絡,一日傳於胃,二日傳於膽,三日傳於脾,四日傳於腎,五日傳於肝,不愈則再傳,再傳不愈則死。
邪入於小腸,一日傳於膀胱,二日傳於腎,三日傳於包絡,四日傳於胃,五日傳於脾,六日傳於肺,七日傳於肝,八日傳於膽,九日傳於三焦,十日傳於大腸,十一日復傳於腎,如此再傳,不已則死。邪入於大腸,一日傳於小腸,二日傳於三焦,三日傳於肺,四日傳於脾,五日傳於肝,六日傳於腎,七日傳於心則死。不傳心,仍傳小腸則生也。
邪入於膽,往往不傳,故無死期可定,然邪入於膽,往往如見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熱極自焚也。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移緩傳急,確有死期可定,最說得妙。
白話文:
雷公問道:各個臟腑的疾病都有特定的死亡期限,有的在一天內就會致命,有的在二至三天,有的在四至五天,甚至有的會在五六天到十多天後才會導致死亡,可以詳細地解釋一下嗎?
岐伯回答:疾病的形成有傳經與不傳經的不同,因此死亡的時間也就有了先後之分。
雷公又問:那請問什麼是傳經呢? 岐伯解釋:當邪氣從外部入侵,進入到我們的臟腑中,這種情況就是傳經。
雷公接著問:那不傳經又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說:當正氣虛弱,自身就已生病,就不會再有傳經的情況發生。
雷公再問:那移寒移熱是否就是傳經的意思? 岐伯回答:移和傳確實有著相似的意思,但移的過程較緩慢,而傳的速度則比較急促。
雷公追問:這是什麼意思? 岐伯解釋:移,指的是臟腑之間的自然轉移;而傳,則是邪氣不想停留在某一臟腑,而選擇傳播到另一臟腑。所以移的影響雖然緩慢,但後果嚴重,傳的影響雖急劇,但同樣致命。
雷公問:那麼傳經導致的死亡是怎樣的呢? 岐伯解釋:邪氣一旦進入心臟,一天內就會致命;進入肺臟,第三天傳到肝臟,第四天傳到脾臟,第五天傳到胃部,第十天就會致命。以此類推,邪氣會在各個臟腑間傳播,直到導致死亡。
接著,岐伯詳細說明瞭邪氣在各臟腑間的傳播路徑以及可能的死亡時間,並強調如果邪氣傳到心臟,往往會導致死亡,但也有例外,比如邪氣進入膽臟時,往往不會傳播,因此無法確定具體的死亡期限,然而,邪氣進入膽臟的人常常會看到鬼神,有的人在三四天內就會死亡,這是由於熱毒過盛,自我燃燒所致。
最後,雷公表示對岐伯的解釋非常滿意。
陳士鐸評論:移寒移熱的過程雖然緩慢,但傳經的過程卻十分迅速,且有明確的死亡期限,這一點說得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