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外經微言》~ 六卷 (2)

回本書目錄

六卷 (2)

1. 地氣合人篇

大撓問曰:天人同氣,不識地氣亦同於人乎?岐伯曰:地氣之合於人氣,《素問》、《靈樞》已詳哉言之,何公又問也?大撓曰:《內經》言地氣,統天氣而並論也,未嘗分言地氣。岐伯曰:三才並立,天氣即合於地氣,地氣即合於人氣,原不必分言之也。大撓曰:地氣有獨合於人氣之時,請言其所以合也。

岐伯曰:言其合則合,言其分則分。大撓曰:請言人之獨合於地氣。岐伯曰:地有九州,人有九竅,此人之獨合於地也。大撓曰:《內經》言之矣。岐伯曰:雖言之,未嘗分析之也。大撓曰:請言其分。岐伯曰:左目合冀,右目合雍,鼻合豫,左耳合揚,右耳合兗,口合徐,臍合荊,前陰合營,後陰合幽也。

大撓曰:其病何以應之?岐伯曰:冀之地氣逆而人之左目病焉,雍之地氣逆而人之右目病焉,豫之地氣逆而人之鼻病焉,揚之地氣逆而人之左耳病焉,兗之地氣逆而人之右耳病焉,徐之地氣逆而人之口病焉,荊之地氣逆而人之臍病焉,營之地氣逆而人之前陰病焉,幽之地氣逆而人之後陰病焉,此地氣之合病氣也。大撓曰:有驗有不驗何也?岐伯曰:驗者,人氣之漓也,不驗者,人氣之固也。

固者多,漓者少,故驗者亦少,似地氣之不盡合人氣也。然而,合者,理也。大撓曰:既有不驗,恐非定理。岐伯曰:醫統天地人以言道,烏可缺而不全乎?寧言地氣,聽其驗不驗也。大撓曰:善。

陳士鐸曰;地氣實合於天,何分於人乎?地氣有驗不驗者,非分於地氣,已說其合,胡必求其合哉。

白話文:

大撓問道:我們知道天與人的氣息相通,但不清楚地的氣息是否也與人相合呢?岐伯回答:關於地氣如何與人氣相合,《素問》和《靈樞》已經詳細論述過,爲何你還要再問呢?大撓說:《內經》提到地氣時,都是將它與天氣一起討論,並沒有特別區分出來講地氣。岐伯回應:在天、地、人三者並存的情況下,天氣自然會與地氣相合,地氣也會與人氣相合,本來就不需要分開來講。

大撓繼續說:但是,地氣有其獨特的方式與人氣相合,請告訴我具體是怎麼相合的。岐伯解釋:若要論合則合,要談分則分。大撓追問:請具體講講人與地氣的獨特相合方式。岐伯回答:大地分爲九州,人體有九竅,這就是人與地的獨特相合之處。大撓說:《內經》已經提過這個了。岐伯說:雖然提過,但並沒有詳細解析。大撓請求:請詳細解釋一下這種相合。

岐伯詳細說明:左眼與冀州相對應,右眼與雍州相對應,鼻子與豫州相對應,左耳與揚州相對應,右耳與兗州相對應,嘴巴與徐州相對應,肚臍與荊州相對應,前陰部與營州相對應,後陰部與幽州相對應。

大撓問:如果這些地方的地理環境出現問題,人體相應部位會怎樣反應?岐伯答:冀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左眼就會出問題;雍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右眼就會出問題;豫州的地氣不順,人的鼻子就會出問題;揚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左耳就會出問題;兗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右耳就會出問題;徐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嘴巴就會出問題;荊州的地氣不順,人的肚臍就會出問題;營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前陰部就會出問題;幽州的地氣不順,人的後陰部就會出問題,這就是地氣影響人體健康的具體體現。大撓問:爲什麼有時候這理論有效,有時候卻無效呢?岐伯解釋:當理論有效時,是因爲人體的氣受到了影響;當理論無效時,是因爲人體的氣比較穩固,不易受外界影響。

穩固的人佔多數,受影響的人佔少數,所以看起來有效的例子也較少,似乎地氣並不總是與人氣完全相合。然而,當兩者相合時,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大撓表示:既然有時無效,那這可能不是固定的規律。岐伯強調:醫學是綜合天地人來闡述道理的,怎能因爲部分特殊情況就否定整體規律呢?我們應當接受地氣對人體影響的可能性,無論它是否每次都能驗證。大撓贊同。

陳士鐸進一步指出:地氣實際上與天氣相合,何必再單獨考慮與人的關係呢?地氣對人影響的效果時有時無,並不是因爲地氣本身有問題,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地氣與人是可以相合的,又何必執着於每一次都必須看到明顯的相合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