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三卷 (6)
三卷 (6)
1. 心火篇
少師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靜不宜動?岐伯曰:君主無為,心為君火,安可有為乎?君主有為,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靜則火息,心動則火炎。息則脾胃之土受其益,炎則脾胃之土受其災。少師曰:何謂也?岐伯曰:脾胃之土喜溫火之養,惡烈火之逼也。溫火養則土有生氣,而成活土,烈火逼則土有死氣,而成焦土矣。
焦火何以生余,肺金乾燥,必求濟於腎水,而水不足以濟之也。少師曰:腎水本濟心火者也,何以救之無裨乎?岐伯曰:人身之腎水,原非有餘,況見心火之太旺,雖濟火甚切,獨不畏火氣之爍乎?故避火之炎,不敢上升於心中也。
心無水濟則心火更烈,其克肺益甚,肺畏火刑,必求援於腎子,而腎子欲救援而無水,又不忍肺母之凌爍,不得不出其腎中所有,傾國以相助,於是水火兩騰,升於上焦,而與心相戰。心因無水以克肺,今見水不濟心,火來助肺,欲取其水而轉與火相合,則火勢更旺,於是肺不受腎水之益,反得腎火之虐矣。斯時肝經之木見肺金太弱,亦出火以焚心,明助腎母以稱,於實報肺仇而加刃也。
少師曰:何以解氛乎?岐伯曰:心火動極矣,安其心而火可息也。少師曰:可用寒涼直折其火乎。岐伯曰:寒涼可暫用,不可久用也。暫用則火化為水,久用則水變為火也。少師曰:斯又何故歟?岐伯曰:心火必得腎水以濟之也。滋腎安心,則心火永靜;舍腎安心,則心火仍動矣。
少師曰:凡水火未有不相剋也,而心腎水火何相交而相濟乎?岐伯曰:水不同耳。腎中邪水,最克心火;腎中真水,最養心火。心中之液,即腎內真水也。腎之真水旺而心火安,腎之真水衰而心火沸。是以心腎交而水火既濟,心腎開而水火未濟也。少師曰:心在上,腎在下,地位懸殊,何以彼此樂交無間乎?岐伯曰:心腎之交,雖胞胎導之,實肝木介之也。肝木氣通,腎無阻隔;肝木氣鬱,心腎即閉塞也。
少師曰:然則肝木以又何以養之?岐伯曰:腎水為肝木之母,補腎即所以通肝。木非水不旺,火非木不生。欲心液之不枯,必肝血之常足;欲肝血之不乏,必腎水之常盈。補肝木,要不外補腎水也。少師曰:善。
陳士鐸曰:心火,君火也。君心為有形之火,可以水折,不若腎中之火為無形之火也,無形之火可以水養。知火之有形無形,而虛火實火可明矣。
白話文:
[心火篇]
少師問道:「心火被視為君火,為什麼應該保持寧靜而不該躁動?」岐伯回答:「君主應無為而治,心作為君火,怎麼能有所作為呢?君主若有所作為,這並不是人民的福祉。因此,心若保持寧靜,火就會熄滅;心若躁動,火就會燃燒。當火熄滅,脾胃的土會得到好處;但若火燃燒,脾胃的土就會受到傷害。」
少師問:「這是什麼意思?」岐伯解釋:「脾胃的土喜歡溫和的火來滋養,卻害怕強烈的火來迫害。溫和的火能讓土充滿生命力,成為活土;強烈的火則讓土失去生命,變成焦土。」
焦土如何能生長其他東西呢?肺金會變得乾燥,必定向腎水求助,但腎水可能不足以救助肺金。少師問:「腎水本來是用來救心火的,為什麼現在卻無法提供幫助?」岐伯回答:「人體的腎水原本就不多,況且當心火過旺時,即使腎水想急切地救助,但難道不怕被火氣灼傷嗎?因此,腎水會躲避心火的高溫,不敢上升到心臟。」
當心沒有水來救助,心火就會更加猛烈,對肺的剋制也會更嚴重。肺怕被火刑罰,必定會向腎子尋求援助,但腎子想要救援卻沒有水,同時又不忍心看到肺母被燒燬,只能拿出腎中所有的水,傾盡全力去幫忙。於是,水火兩者同時上升到上焦,與心進行對抗。心因為沒有水來剋制肺,現在看到水不幫助心,火卻來幫肺,心想要取走那些水,結果卻與火結合,使火勢更旺。於是肺不但得不到腎水的好處,反而受到腎火的折磨。此時,肝經的木看到肺金過弱,也會發出火來焚燒心,明著幫腎母,實際上是報復肺,加害肺。
少師問:「那要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呢?」岐伯回答:「心火已經達到極限了,只有讓心安靜下來,火才能平息。」少師問:「可以用寒涼的方法直接抑制火勢嗎?」岐伯回答:「寒涼的方法可以暫時使用,但不能長期使用。暫時使用,火會轉化為水;長期使用,水反而會變成火。」少師問:「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解釋:「心火必須得到腎水的滋潤。滋潤腎臟,安撫心臟,心火就能永遠平靜;忽略腎臟,只安撫心臟,心火仍然會躁動。」
少師問:「水火之間通常都是相剋的,為什麼心和腎的水火卻能互相幫助?」岐伯回答:「這跟水的種類有關。腎中的邪水最能剋制心火;腎中的真水則最能滋養心火。心臟中的液體,就是腎臟中的真水。腎臟的真水充足,心火就能平穩;腎臟的真水不足,心火就會沸騰。因此,當心和腎相交,水火就能互相幫助;心和腎分開,水火就無法互相幫助。」少師問:「心在上方,腎在下方,位置相差很大,為什麼還能愉快地相互交流?」岐伯回答:「心和腎的交流,雖然由胞胎引導,但實際上是由肝木作為媒介。當肝木氣通暢,腎臟不會有阻隔;當肝木氣鬱結,心和腎就會封閉。」
少師問:「那麼肝木又該如何滋養呢?」岐伯回答:「腎水是肝木的母親,滋補腎臟就是為了通暢肝臟。木頭沒有水就不能旺盛,火沒有木頭就不能生長。想要心臟的液體不枯竭,必須確保肝臟的血液充足;想要肝臟的血液不缺乏,必須確保腎水充足。滋補肝木,最重要的就是滋補腎水。」少師點頭稱許。
陳士鐸說:「心火是君火。心作為有形的火,可以用水來抑制,不像腎臟中的火是無形的,無形的火只能用水來滋養。瞭解火的有形和無形,就能明白虛火和實火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