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九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2)

1. 癰疽(八十一)

黃帝曰:余聞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留則氣後,從實去虛,補則有餘,血氣已調,形氣乃持。

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

陰陽已張,因息乃行,經脈為陰,絡脈為陽,陰陽已盛,以息往來也。其行則有經紀(營行陰陽相間,衛行夜陰晝陽),其周則有道理(經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五十周),與天度合同,不得休止(一日百刻,兩刻一周)。疾則氣減,疾出針也。留則氣後,久留針也。形氣乃持,得其平也。

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萱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流,不流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

寒氣化為熱,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泣,澀同。

下應經數,應於經水之數也。寒邪客於經絡之中,阻其營血,血澀不通,衛氣歸之,不得復反(前行遇阻,不能後退),故生癰腫(癰,壅也。壅阻不散,故作腫)。寒邪外束,內郁為熱,肉腐膿化,爛筋傷骨,骨傷髓消,而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而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養,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

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曰名。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豚膏,冷食,三日而已。

瀉則合豚膏,冷食,瀉法如是也。

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淵腋,足少陽穴。

陽氣大發,消腦留頂,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頂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

煩心者死,神敗故也。

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之。

臂內嫩肉日臑。汗出至足者,地在肺肝兩經之介,膽火刑肺,收斂失政也。此在經絡,故不害五臟。逞焫之者,逞時早灸之也。

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貶之,塗以豚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治之。

白話文:

癰疽(八十一)

黃帝說:我聽說腸胃接收食物後,上焦會產生氣來溫暖肌肉,滋養骨節,通達腠理。中焦產生的氣像露水一樣,向上流入肌肉間隙,滲入到微小脈絡中,津液互相調和,變化為紅色血液。血液調和後微小脈絡會先充盈滿溢,然後注入絡脈,所有絡脈都充滿後,再注入經脈。陰陽經脈已經擴張,隨著呼吸運行,運行有規律,循環有道理,與天地運轉同步,永不停息。根據情況進行調理,虛的要補,實的要瀉,刺針快則氣消減,留針久則氣滯後,實的要瀉,虛的要補,補則會太過,等到血氣已經調和,身形氣血就能保持平衡。

我已經明白血氣平衡與不平衡的問題,但不清楚癰疽是如何產生的?其形成與惡化的時間、病死的期限各有長短,用什麼方法來判斷呢?可以聽聽你的見解嗎?

岐伯回答:經脈氣血運行不息,與天體運轉同步,與地理規律相合。所以天體運行失序,日食月食發生;大地經緯失調,河流氾濫成災,草木不生,五穀不長,交通阻斷,百姓無法往來,聚居城鎮被迫分離,人體的氣血運行也是同樣的道理,讓我說明其中緣由。血脈、營氣、衛氣在體內循環不息,上應星辰運行,下合經脈之數。如果寒邪侵入經絡,就會使血液凝滯,血液凝滯就不能流通,不流通的話衛氣就會聚積在該處,無法返回原路,於是形成癰腫。

寒氣轉化為熱,熱氣過盛會使肌肉腐爛,肌肉腐爛就化為膿液,膿液不排出會腐蝕筋膜,筋膜腐爛會損傷骨骼,骨骼受損會消融骨髓,若不當骨縫打開,使膿液排出,就會導致血脈枯竭、形體空虛,筋骨肌肉得不到滋養,經脈衰敗潰爛,熱毒內侵五臟,五臟受損就會導致死亡。

黃帝問:希望詳細瞭解各類癰疽的症狀形態、預後禁忌和名稱。

岐伯回答:

  1. 生長在咽喉的癰,叫做"猛疽"。若不及時治療,化為膿液,膿液不排出會阻塞咽喉,半天內就會死亡。已化膿的,排出膿液後服用豬油膏,冷食,三天可愈。
  2. 生在頸部的癰,稱為"夭疽",膿腫大且呈赤黑色。若不趕緊治療,熱毒會向下侵入腋下深處,前面損傷任脈,內裡燻蒸肝肺,十多天就會死亡。
  3. 陽熱之毒劇烈發作,上攻頭腦停留在頭頂的,叫做"腦爍",患者面色難看,頭頂疼痛如針刺。出現煩躁不安症狀的會死亡,難以救治。
  4. 生長在肩部和上臂內側的癰,稱為"疵癰",外觀赤黑色。需緊急治療,此症會使人大量出汗至腳部,但不傷及五臟,癰腫發作四、五天時要及時灸治。
  5. 生在腋下、紅色堅硬的癰,叫做"米疽"。治療用細長的砭石淺刺排膿,塗抹豬油膏,六天可痊癒,不要包紮。如果癰腫堅硬不破潰的,是"馬刀挾纓"的類型,要緊急治療。